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雾化装置

文档序号:24827716发布日期:2021-04-27 16:1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雾化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内科学的方法是透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理学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诊断与影像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获得诊断后,内科的治疗方法包含追踪观察、生活方式、药物、介入性治疗(如心导管、内视镜)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
3.呼吸内科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4.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621106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可调节给药速度的呼吸内科雾化给药装置,其结构包括环形手柄、内视板、雾化器外壳、可调节雾化给药速度装置、侧盖扣、散热窗、槽道,其特征在于:环形手柄内表面与侧盖扣外表面相粘合,散热窗与环形手柄为一体化结构且设于环形手柄左端,槽道7与环形手柄为一体化结构。但是现有的呼吸内科护理还存在着不便于对雾化面罩进行收纳,大多数需要患者手持罩在口鼻部密封性较差和药液添加不方便的问题。
5.由鉴于此,发明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雾化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呼吸内科护理不便于对雾化面罩进行收纳,大多数需要患者手持罩在口鼻部密封性较差和药液添加不方便的问题。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壳体,手提握柄,铭牌板,蓄电池,压缩机,支撑腿,连接管,开关按钮,调节按钮,雾化输管,方便调节的密封盖,密封效果好的面罩结构和雾化杯,所述的手提握柄胶接在雾化器壳体的上部右侧位置;所述的铭牌板胶接在雾化器壳体的前部左上侧;所述的压缩机螺钉连接在雾化器壳体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蓄电池螺钉连接在雾化器壳体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支撑腿分别螺纹连接在雾化器壳体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连接管一端与压缩机相连接另一端贯穿雾化器壳体的右侧与雾化输管相连接;所述的开关按钮螺钉连接在雾化器壳体的正表面右上侧;所述的调节按钮镶嵌在雾化器壳体的正表面右上侧;所述的方便调节的密封盖螺纹连接在雾化杯的上部;所述的密封效果好的面罩结构设置在雾化杯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雾化杯设置在雾化输管的顶端。
7.优选的,所述的密封效果好的面罩结构包括面罩主体,接触胶垫,上部挡帘,连接
挂耳,松紧带和出雾孔,所述的接触胶垫胶接在面罩主体的前部四周围着;所述的上部挡帘胶接在面罩主体上部位置;所述的连接挂耳分别胶接在面罩主体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松紧带系接在连接挂耳上;所述的出雾孔开设在面罩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
8.优选的,所述的方便调节的密封盖包括密封盖体,可调节遮挡盖,加料孔,通气孔和连接轴,所述的可调节遮挡盖通过连接轴设置密封盖体的上部;所述的加料孔开设在密封盖体的上部右侧位置;所述的通气孔开设在可调节遮挡盖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连接轴与密封盖体镶嵌设置。
9.优选的,所述的开关按钮设置在调节按钮的上部。
10.优选的,所述的雾化杯具体采用透明的pe塑料杯;所述的雾化杯的正表面设置有单位为毫米的刻度线。
11.优选的,所述的雾化杯和面罩主体管路连通。
12.优选的,所述的加料孔为扇形的通孔。
13.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遮挡盖比加料孔大一毫米至三毫米。
14.优选的,所述的雾化器壳体包括收纳壳体,控制壳室,连接挂钩,收纳室,蓄电池室和压缩机室,所述的控制壳室压铸在收纳壳体的内部右上侧;所述的连接挂钩胶接在收纳壳体的左上侧的收纳室内;所述的蓄电池室压铸在收纳壳体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压缩机室压铸在收纳壳体的内部右下侧。
15.优选的,所述的上部挡帘为长方形硅胶垫;所述的上部挡帘遮在鼻梁上部。
16.优选的,所述的松紧带采用宽度设置五毫米至十五毫米的尼龙布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在接触胶垫,上部挡帘和松紧带的作用下,使得面罩主体充分的与面部皮肤贴合,增加了密闭效果,提高了雾化性能;
19.2、特别是在呼吸内科病人自理能力较差时,松紧带可以起到约束固定的作用,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20.3、拨动可调节遮挡盖通过加料孔往雾化杯内添加药液,关闭可调节遮挡盖起到防护阻挡的作用;
21.4、并在使用完毕后将雾化输管和雾化杯以及面罩主体收纳进收纳室,方便进行收纳放置,节约放置空间。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方便调节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好的面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
27.1、雾化器壳体;1

1、收纳壳体;1

2、控制壳室;1

3、连接挂钩;1

4、收纳室;1

5、蓄电池室;1

6、压缩机室;2、手提握柄;3、铭牌板;4、蓄电池;5、压缩机;6、支撑腿;7、连接管;8、开关按钮;9、调节按钮;10、雾化输管;11、方便调节的密封盖;111、密封盖体;112、可调节遮挡盖;113、加料孔;114、通气孔;115、连接轴;12、密封效果好的面罩结构;121、面罩主体;
122、接触胶垫;123、上部挡帘;124、连接挂耳;125、松紧带;126、出雾孔;13、雾化杯。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9.实施例:
30.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壳体1,手提握柄2,铭牌板3,蓄电池4,压缩机5,支撑腿6,连接管7,开关按钮8,调节按钮9,雾化输管10,方便调节的密封盖11,密封效果好的面罩结构12和雾化杯13,所述的手提握柄2胶接在雾化器壳体1的上部右侧位置;所述的铭牌板3胶接在雾化器壳体1的前部左上侧;所述的压缩机5螺钉连接在雾化器壳体1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蓄电池4螺钉连接在雾化器壳体1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支撑腿6分别螺纹连接在雾化器壳体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连接管7一端与压缩机5相连接另一端贯穿雾化器壳体1的右侧与雾化输管10相连接;所述的开关按钮8螺钉连接在雾化器壳体1的正表面右上侧;所述的调节按钮9镶嵌在雾化器壳体1的正表面右上侧;所述的方便调节的密封盖11螺纹连接在雾化杯13的上部;所述的密封效果好的面罩结构12设置在雾化杯13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雾化杯13设置在雾化输管10的顶端。
31.如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密封效果好的面罩结构12包括面罩主体121,接触胶垫122,上部挡帘123,连接挂耳124,松紧带125和出雾孔126,所述的接触胶垫122胶接在面罩主体121的前部四周围着;所述的上部挡帘123胶接在面罩主体121上部位置;所述的连接挂耳124分别胶接在面罩主体12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松紧带125系接在连接挂耳124上;所述的出雾孔126开设在面罩主体121的内部中间位置。
32.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方便调节的密封盖11包括密封盖体111,可调节遮挡盖112,加料孔113,通气孔114和连接轴115,所述的可调节遮挡盖112通过连接轴115设置密封盖体111的上部;所述的加料孔113开设在密封盖体111的上部右侧位置;所述的通气孔114开设在可调节遮挡盖112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连接轴115与密封盖体111镶嵌设置。
33.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雾化器壳体1包括收纳壳体1

1,控制壳室1

2,连接挂钩1

3,收纳室1

4,蓄电池室1

5和压缩机室1

6,所述的控制壳室1

2压铸在收纳壳体1

1的内部右上侧;所述的连接挂钩1

3胶接在收纳壳体1

1的左上侧的收纳室1

4内;所述的蓄电池室1

5压铸在收纳壳体1

1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压缩机室1

6压铸在收纳壳体1

1的内部右下侧。
34.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开关按钮8设置在调节按钮9的上部;所述的雾化杯13具体采用透明的pe塑料杯;所述的雾化杯13的正表面设置有单位为毫米的刻度线。
35.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雾化杯13和面罩主体121管路连通;所述的加料孔113为扇形的通孔;所述的可调节遮挡盖112比加料孔113大一毫米至三毫米。
36.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上部挡帘123为长方形硅胶垫;所述的上部挡帘123遮在鼻梁上部;所述的松紧带125采用宽度设置五毫米至十五毫米的尼龙布带。
37.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压缩机5,开关按钮8和调节按钮9分别电性连接蓄电池4;所述的开关按钮8和调节按钮9分别电性连接压缩机5。
38.工作原理
3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手握手提握柄2将该装置提至需要使用位置,拨动可调节遮挡盖112通过加料孔113往雾化杯13内添加药液,关闭可调节遮挡盖112起到防护阻挡的作用;打开开关按钮8转到调节按钮9,控制压缩机5的工作进行雾化即可;在接触胶垫122,上部挡帘123和松紧带125的作用下,使得面罩主体121充分的与面部皮肤贴合,增加了密闭效果,提高了雾化性能;特别是在呼吸内科病人自理能力较差时,松紧带125可以起到约束固定的作用,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并在使用完毕后将雾化输管10和雾化杯13以及面罩主体121收纳进收纳室1

4,方便进行收纳放置,节约放置空间。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