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防护型传染性疾病患者运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2369发布日期:2021-05-07 19:4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全防护型传染性疾病患者运送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防护型传染性疾病患者运送车。



背景技术:

当出现较大规模的传染病(例如sars病毒等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时,该传染病的传播中介大多为空气,将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运送到医院或运送到其他地方时,在运送过程中,周围的空气以及与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容易受到污染,因而使其传播更加广泛。现有的医护车上,不设置任何的隔离设备,只是让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穿戴合适的隔离服装以及口罩,但无法将患者周围或身体衣物上的病菌进行隔离或杀灭,因而容易引起运送过程中的病毒感染,对医护人员或其他乘车人员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全防护型传染性疾病患者运送车,该全防护型传染性疾病患者运送车能够完全隔离患者并且能净化运送者所处的空间,从而避免运送过程中出现的病毒传播问题,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乘车人员的安全,也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的病毒向外扩散传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防护型传染性疾病患者运送车,包括车体,车体内设有驾驶舱和位于驾驶舱后部且与驾驶舱密封隔离分开的工作室,工作室内装有座椅以及储物架,工作室上设有能启闭的后开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工作室的内底壁上连接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承托有患者担架,患者担架上连接有密封隔离仓,工作室内一侧壁下部连接有能将工作室内空气以及密封隔离仓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排出的室内净化装置,密封隔离仓上装有进气口以及空气排出管道,空气排出管道与室内净化装置连接,所述工作室内顶部装有空气循环装置。

所述密封隔离仓包括呈筒状的仓体,仓体上开设有多个医疗处理口,医疗处理口上连接有能启闭的医疗端盖,所述空气排出管道连接在仓体的头部。

所述仓体由多道间隔设置的硬塑料骨架以及连接在相邻的两道硬塑料骨架之间的柔性塑料膜组成,所述仓体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穿装耳,同一侧的多个穿装耳内能穿装有仓体支撑杆。

所述仓体的底部连接有捆缚带,仓体通过捆缚带连接在患者担架上。

所述室内净化装置包括连接在工作室侧壁和底壁之间的净化室体,净化室体朝向工作室内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和进风管,进风管与所述空气排出管道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净化室体的底壁上装有伸出工作室底壁之外的排风管,净化室体的内腔中装有自进风口向排风管处依次设置的活性炭处理室、高效过滤器室和紫外线杀菌室,净化室体内还装有排风机,排风机的进风口位于紫外线杀菌室内、出风口上连接出口端位于工作室之外的排风管。

所述固定底座上连接有能防止患者担架晃动以及滑动的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底座上且向下凹进的沉槽,沉槽自固定底座的前部向后延伸直至固定底座的后端部,所述沉槽的后部装有能顶靠在患者担架后部的定位卡。

所述定位卡包括连接在固定底座上的下卡座,下卡座上固接有纵向设置的定位销轴,定位销轴上装有能绕定位销轴转动且能沿定位销轴滑移的上卡座,上卡座上弹性连接有能沿上卡座上下滑移的定位板,定位板的下表面和定位销轴的上表面对应设有能相互啮合的定位齿,所述上卡座上还装有驱使定位板向上运行的提拉杆,上卡座上还装有能顶靠在患者担架后部的定位块。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工作室内设置了患者担架以及密封隔离仓,可以将患者安置在密封隔离仓内,并且通过室内净化装置将密封隔离仓内的空气以及上述工作室内的空气进行抽取、净化和排出,避免患者身上附着以及呼吸产生的病毒通过空气进行传播,避免出现工作室内对医护人员以及随车人员进行的病患威胁现象,同时通过空气循环装置向工作室内补充部分空气,从而形成空气的循环,保证了工作室内的氧气供应,并且能对工作室内的空气进行实时净化,从而保证了工作室内甚至车内人员的安全,避免出现病毒感染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及时安全的转运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具有提高运送安全性能、保障医护人员健康以及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的病毒向外扩散传播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密封隔离仓和患者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b-b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3中c-c线剖视后去掉患者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定位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实施例中室内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7中d-d线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防护型传染性疾病患者运送车的实施例,其包括车体,车体内设有驾驶舱1和位于驾驶舱后部且与驾驶舱密封隔离分开的工作室2,驾驶舱1内设置行驶机构以及操控机构,其基本结构与现在的汽车内的结构相同,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赘述。上述工作室2为整个的车厢室体,类似于现在的厢货车的后车厢,通过中间的密封隔板将整个车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上述的驾驶舱1和工作室2。参考图1、图2所示,所述工作室2内两侧分别装有座椅3以及储物架6,储物架6可以放置治疗器械、检测器械以及相应的检测器具,与医疗相关的上述治疗器械以及检测器械皆为现有技术,储物架6的具体结构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赘述。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工作室2上设有能启闭的后开门4,即后开门4通过合页可以进行铰接在工作室的侧壁或顶壁上,即可以形成向上翻起或向一侧打开的后开门4,后开门4与工作室2的侧壁之间装有门锁,从而可以实现后开门的锁闭,上述门锁以及采用合页铰接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所述工作室2的内底壁上连接有固定底座7,固定底座7可以用底板制成,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工作室的底壁上,固定底座7上承托有患者担架8,患者担架8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其基本结构由框架和承托布组成,框架的底部可以设置滚轮,在此不详细描述其结构,所述固定底座7上连接有能防止患者担架8晃动以及滑动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底座7上且向下凹进的沉槽,沉槽自固定底座的前部向后延伸直至固定底座的后端部,所述沉槽的后部装有能顶靠在患者担架8后部的定位卡18。所述定位卡18包括连接在固定底座7上的下卡座181,下卡座181上固接有纵向设置的定位销轴182,定位销轴182上装有能绕定位销轴转动且能沿定位销轴滑移的上卡座183,上卡座183上弹性连接有能沿上卡座上下滑移的定位板184,定位板184的下表面和定位销轴182的上表面对应设有能相互啮合的定位齿,所述上卡座183上还铰接有驱使定位板184向上运行的提拉杆185,提拉杆185的下伸支柱穿过上卡座且与上卡座之间装有复位顶簧,复位顶簧具有使提拉杆向下运动的趋势,驱使提拉杆185动作时,定位板可以向上运动,定位板上的定位齿和定位销轴上的定位齿脱离,上卡座183上还装有能顶靠在患者担架8后部的定位块186。采用上述结构,可以自动卡住患者担架8,防止患者担架窜动,并且通过提拉杆185的动作,可以自动打开,从而释放患者担架,便于抽出患者担架8。

参考附图所示,患者担架8上连接有密封隔离仓9,工作室2内一侧壁下部连接有能将工作室内空气以及密封隔离仓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排出的室内净化装置,密封隔离仓9上装有进气口以及空气排出管道90,空气排出管道与室内净化装置连接,所述工作室2内顶部装有空气循环装置,该空气循环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车体中的空调系统,也可以采用单独的空气净化器。所述密封隔离仓9包括呈筒状的仓体91,仓体采用医用塑料制成,在仓体的前部可以设置拉链95,打开拉链,患者可以进入仓体,仓体91上开设有多个医疗处理口,医疗处理口上连接有能启闭的医疗端盖92,医疗端盖92采用硬质塑料热合在上述医疗处理口上,医疗端盖采用扣装的基体和端盖组成,基体热合在医疗处理口上,端盖可以封堵基体的敞口,打开端盖,医疗人员可以深入仓体内,从而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医疗处理,所述空气排出管道90连接在仓体91的头部。所述仓体91由多道间隔设置的硬塑料骨架以及连接在相邻的两道硬塑料骨架之间的柔性塑料膜组成,所述仓体91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穿装耳,穿装耳也通过热合工艺粘结在仓体的外表面上,同一侧的多个穿装耳内能穿装有仓体支撑杆93,采用上述结构的密封隔离仓9,使其具有一定的刚性,便于盛放患者,并且可以将患者放置在密闭空间内,通过单独的空气管道与室内净化装置连接,避免患者传染医护人员。所述仓体91的底部连接有捆缚带94,仓体通过捆缚带连接在患者担架8上,使该密封隔离仓9与患者担架8牢固连接。

参考附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净化装置包括连接在工作室侧壁和底壁之间的净化室体10,净化室体10朝向工作室内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和进风管11,进风管11与所述空气排出管道90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净化室体10的底壁上装有伸出工作室2底壁之外的排风管12,净化室体10的内腔中装有自进风口向排风管处依次设置的活性炭处理室13、高效过滤器室14和紫外线杀菌室15,净化室体10内还装有排风机16,活性炭处理室13内充满活性炭颗粒,高效过滤器室14内装有高效过滤器,其基本结构为现有技术,即可以采用超细玻璃纤维纸作滤料,胶板纸、铝箔板等材料折叠作分割板,新型聚氨酯密封胶密封,并以镀锌板、不锈钢板、铝合金型材为外框制成,市面上皆有销售各个型号的高效过滤器,在此不详细赘述其结构。上述紫外线杀菌室15内装有紫外线灯,可以对流经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排风机16的进风口位于紫外线杀菌室15内、出风口上连接出口端位于工作室2之外的排风管12上。工作室内的空气以及密封隔离仓9中的空气进入上述室内净化装置中,经过上述活性炭吸附、高效过滤器过滤以及紫外杀菌处理,从而形成无菌无害气体排出,避免了运送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如图9所示,图中是示意出本实施例中的电气布置图,利用车体自带的车载电瓶作为电源,可以同时为排风机的电机、紫外线灯等用电工具进行供电,其只是一种具体的连接结构,根据上述电路布置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得知各个用电工具的电连接关系,当然根据动作要求,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电路布置。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