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1707发布日期:2021-07-02 19:2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空气的消毒措施只有对人口聚集的空间或传染病患者停留过的空间喷洒消毒剂,但该措施的消毒时间十分短暂,且所及消毒空间有限,效果不能持久,当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仍然会导致产生很多受感染患者。

国内外普称的“口罩”,我国标准gb2626-2006规范名称为“自吸过滤式防颗粒呼吸器”,其主要功能为过滤颗粒物与大直径微生物。国际上对口罩样品的过滤效率规定为:kn90≥90%、kn95≥95%;总泄漏率til分别为<13%和<11%,因此口罩主要对颗粒物和大颗粒细菌有过滤作用。

然而,由于细菌的体积一般为0.2~100微米之间,一般在3微米左右,而病毒的直径是细菌的百分之一左右,为0.002~1微米之间,一般在1微米以下,在人们日常使用口罩时呼出的气体带有的气溶胶大于吸入空气中的气溶胶,并且带有油性悬浮颗粒,会降低静电无纺布电性,使细小粒尘和细菌、病毒穿透,随着呼吸时口罩局部增湿,气溶胶很快饱和,对过滤病毒的效果减退或丧失。气溶胶的质点约为0.001~100微米,是病毒的寄生源,病毒可以随着气溶胶穿透或漏出口罩,在空气中散发传播。所以杀灭吸入气体的气溶胶中的病毒和杀灭呼出的浊气的气溶胶中的病毒对防止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传播十分重要。

目前各医院使用的呼吸机主要为抢救危重病人生命之用,采用机械人工呼吸替代自主通气功能为病人供氧。各类靠助力的家用呼吸机主要用作防止打呼噜、呼吸暂停和清洁过滤空气之用。

传统的呼吸机未对空气中传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消毒处理,无法在源头上控制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造成人们呼吸时吸进了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更为严重的是已感染的患者呼出的空气中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细菌和病毒散发在周围的人群中,使他人也吸入带有细菌和病毒的空气,导致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传播。

此外,传统的各类呼吸机需要外助动力驱动,因此需要较多的辅助器件,体积较大,耗能较多,不能随身携带,而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包括本体、直通面罩、吸气单向阀和呼气单向阀,其中,所述本体包括:吸气道,内置有吸气消毒装置;以及呼气道,内置有呼气消毒装置;所述直通面罩用于与人脸贴合,具有呼吸口,所述呼吸口通过呼吸管与所述吸气道和所述呼气道分别可通气地连接,所述呼吸口设置成所述直通面罩的唯一呼吸进入口;所述吸气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吸气道和所述呼吸管之间,并设置成仅允许沿吸气方向的气流通过;所述呼气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呼气道和所述呼吸管之间,并设置成仅允许沿呼气方向的气流通过。

在所述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还包括三通件,所述三通件具有连接所述呼吸管的呼吸接口、连接所述吸气道的吸气接口以及连接所述呼气道的呼气接口,所述吸气单向阀、呼气单向阀在所述吸气接口和所述呼气接口中分别设置。

在所述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气消毒装置和所述呼气消毒装置为不产生臭氧的紫外线消毒灯管,所述吸气道的外壳和所述呼气道的外壳和/或所述本体采用防紫外辐射的材质。

在所述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气道的入口处设置有颗粒物过滤材料。

在所述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气单向阀和所述呼气单向阀的阀芯由薄膜阀球或阀瓣组成。

在所述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放置于背包或挎包或结合于服装上。

在所述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气道的吸气口与所述呼气道的呼气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不同侧面。

在所述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气道的吸气口与所述呼气道的呼气口分别具有与外接设备连接的接口。

在所述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电源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所述吸气消毒装置和所述呼气消毒装置供电,所述电源接口为usb接口,所述外部电源采用安全电压。

在所述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储电装置,用于为所述吸气消毒装置和所述呼气消毒装置供电,所述储电装置采用安全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可以让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地区的检测检疫工作人员、司乘人员、医护人员和疑似病例者、确症病例者等对呼吸吸入的空气和排出的污浊空气均进行消毒,从源头上阻断细菌和病毒的排放和传播,并具有结构简单,耗能较少,便于携带,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三通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公开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100、直通面罩16、吸气单向阀8和呼气单向阀9。

本体100包括吸气消毒区17和呼气消毒区18。吸气消毒区17设置有吸气道3,吸气道3内置有吸气消毒装置4。呼气消毒区18设置有呼气道11,呼气道11内置有呼气消毒装置12。吸气消毒装置4和呼气消毒装置12分别通过第一输入电源线5和第二输入电源线13连接到电源(未图示)。

直通面罩16用于与人脸贴合,并具有呼吸口22,呼吸口22通过呼吸管15与吸气道3和呼气道11分别可通气地连接。吸气单向阀8设置在吸气道3和呼吸管15之间,并设置成仅允许沿吸气方向的气流通过。呼气单向阀9设置在呼气道11和呼吸管15之间,并设置成仅允许沿呼气方向的气流通过。直通面罩16不具备过滤功能,呼吸口22设置成直通面罩16的唯一呼吸进入口,因此可以减少呼吸的阻力,且不需要像口罩一样经常更换,可以降低成本。

由此,该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对呼吸吸入的空气和排出的污浊空气均能进行可靠的消毒,并具有结构简单,耗能较少,便于携带,成本较低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气消毒装置4和呼气消毒装置12为不产生臭氧的紫外线消毒灯管,吸气道3的外壳和呼气道11的外壳和/或本体100采用防紫外辐射的材质。由此,可以快速、可靠地杀灭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气道3的入口处设置有颗粒物过滤材料2。由此,可以对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进行过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100放置于背包,通过本体100两侧的背带19将该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背在人体背后。由此,可以使该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便于随身携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100也可以放置于挎包,或结合于服装上,或设置为其他便于携带的形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气道3的吸气口1与呼气道11的呼气口20设置在本体100的不同侧面,例如使可以吸气口1与呼气口20作90°或180°方向的错位,以免吸气与呼出的浊气混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气道3的吸气口1与呼气道11的呼气口20分别具有与外接设备连接的接口。由此,该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可与现有各类呼吸机配套使用,满足吸气、呼气消毒的需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100包括电源接口(未图示),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未图示),该外部电源采用安全电压,为吸气消毒装置4和呼气消毒装置12供电,电源接口可以设置为usb接口,例如miniusb、microusb、usbtype-c、或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通用的usb接口。由此,可以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电源适配器、充电宝或连接电脑为该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供电,进一步提高其便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100包括储电装置(未图示),例如干电池、蓄电池等,该储电装置采用安全电压,用于为吸气消毒装置4和呼气消毒装置12供电。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便携性。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100还包括三通件7,三通件7具有连接呼吸管15的呼吸接口23、连接吸气道3的吸气接口24以及连接呼气道11的呼气接口25,吸气单向阀8和呼气单向阀9在吸气接口24和呼气接口25中分别设置。由此,可以进一步简化该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气单向阀8和呼气单向阀9的阀芯由薄膜阀球组成,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吸气单向阀8和呼气单向阀9的阀芯也可以由薄膜阀瓣或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阀芯组成。吸气单向阀8和呼气单向阀9的阀口设置在阀球的下方,吸气单向阀8设置在呼气单向阀9的下方,连接呼吸管15的呼吸接口23设置在二者中间,吸气单向阀8的阀球上方设置有限位网21,以限制阀球的行程,避免其被吸入呼吸接口23。由此,可以不需要采用弹簧等结构保持阀球的位置,而是通过重力的作用使吸气单向阀8和呼气单向阀9在不使用时保持闭合,从而进一步简化结构,减少呼吸时的阻力。

该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的工作流程如下:

(1)吸气时,呼吸管15和三通件7内的气压降低,三通件7中的吸气单向阀8在气压的作用下克服重力打开,呼气单向阀9由于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保持闭合,外界空气在自然吸气的动力下通过吸气口1吸入,通过颗粒物过滤材料2,首先去除pm颗粒,经过过滤后的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以降到100微克以内,然后沿着吸气道3向吸气消毒后出口6的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吸气消毒装置4的紫外线照射,利用高强度的紫外线辐射使得病毒、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将其杀灭,经消毒后的空气通过吸气消毒后出口6流入吸气单向阀8,再通过呼吸管15进入直通面罩16的呼吸口22,由此被人体吸入。

(2)呼气时,呼吸管15和三通件7内的气压增大,三通件7中的呼气单向阀8由于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保持闭合,呼气单向阀9在气压的作用下克服重力打开,使由人体口鼻呼出的浊气从直通面罩16的呼吸口22进入空气呼吸管15,经呼气单向阀9流出,再通过呼气消毒进口14进入呼气道11,并沿着呼气道11向呼气消毒后出口10的方向流动,浊气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呼气消毒装置12的紫外线照射,利用高强度的紫外线辐射使得浊气中密度很高的病毒、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将其杀灭,经消毒后的气体通过呼气消毒后出口10流向呼气口20,由此排入空气中,排出的气体可达到99.9%以上的消毒率,基本无细菌和病毒存在,符合卫生安全排放标准,阻断了细菌和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可以让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地区的检测检疫工作人员、司乘人员、医护人员和疑似病例者、确症病例者等对呼吸吸入的空气和排出的污浊空气均进行消毒,从源头上阻断细菌和病毒的排放和传播,并具有结构简单,耗能较少,便于携带,成本较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方式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