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5902发布日期:2021-05-18 23:4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痰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储痰器。


背景技术:

2.气管切开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增加有效通气量,而气管套管应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有助于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因此,在神经外科等科室,永久气管切开患者较多。
3.如我国专利cn 202128791 u公开的一种加固型硅胶气管套管,其包括主管、主管接头、气囊和气囊管,主管的管壁中加入多个钢丝环以增加管壁的支撑力,气管套管采用硅胶材料,以增加管壁的随动性。
4.但是,由于患者存在随时自主咳痰的可能,而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套管没有专门的接痰或储痰功能,需要定时通过负压吸引装置从气管套管中将痰液吸走,容易发生呛咳,痰液容易喷射到被褥或医务人员上,且护理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储痰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患者可正常呼吸的同时,避免咳嗽的痰液喷溅至被褥或医务人员身上。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储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痰器包括沿水平方向放置的杯体,所述杯体的左端具有敞口,所述杯体的左端还可拆卸连接有能够将敞口下半部封闭的堵盖,所述杯体的右端具有能够与外接固定设备相连接的安装接口,所述杯体的后侧开设有能够与所述气管套管相连通的气流接口一,所述杯体上还开设有能够与雾化吸入面罩连接管或氧气连接管或吸痰管相连接的气流接口二。
8.其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先将外接固定设备固定于患者身上,然后将杯体通过安装接口与外接固定设备相连接,并使杯体后侧的气流接口一与气管套管相连接,气流接口二与雾化吸入面罩连接管相连接,患者正常呼吸时,外界空气可通过杯体左侧的敞口上半部分进入杯体,然后通过气流接口进入气管套管,最终进入患者的气管。而当患者咳嗽时,痰液可从杯体的气流接口喷出,在杯体前侧内壁的阻挡下,流至杯体的底部,实现储痰,而不会直接喷出污染被褥或医务人员。而由于杯体的左侧设计有堵盖,可保证杯体能够储存一定量的痰液。
9.在上述的一种储痰器中,所述杯体的右端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杯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半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可提高透气性,更有利于呼吸。
10.在上述的一种储痰器中,所述堵盖包括呈环形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圈具有能够套接于所述杯体左端且过盈配合的橡胶层,所述本体的下半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本体的上半部设置有滤网。堵盖可通过橡胶层与杯体相连接,操作方便快捷;而设计有滤网,可避
免较的颗粒或杂质进入患者气管造成安全隐患。
11.在上述的一种储痰器中,所述外接固定设备包括能够与患者颈部后侧相接触的柔性片体,所述柔性片体的右端朝前延伸形成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朝杯体的右端延伸形成有支撑杆一,所述安装接口包括开设于所述杯体右端处的通孔一,所述支撑杆一插接于该通孔一内。使用时,将柔性片体放置于患者的颈部后侧,然后将支撑杆一插接于杯体的通孔一内,即可实现连接,并且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12.在上述的一种储痰器中,所述外接固定设备还包括魔术贴公贴和魔术贴母贴,所述魔术贴公贴的内端和魔术贴母贴的内端分别与所述柔性片体的左端和右端相连接,所述魔术贴公贴的外端和魔术贴母贴的外端能够相扣接。设计有魔术贴公贴和魔术贴母贴后,如患者不是处于仰卧状态,可通过魔术贴公贴和魔术贴母贴环绕患者健康的颈部,实现连接。
13.在上述的一种储痰器中,所述柔性片体的左端朝前延伸形成有支撑杆二,所述杯体的后侧开设有通孔二,所述支撑杆二插接于该通孔二内。设计有支撑杆二和通孔二后,可对杯体形成定位,避免发生蹿动。
14.在上述的一种储痰器中,所述支撑杆一包括固定杆和滑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连接杆相固定,所述滑杆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且两者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杆上还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右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压簧的左端与所述滑杆的右端相连接。在将杯体与外接固定设备相连接时,可先将杯体上有通孔二对准外接固定设备上的支撑杆二,然后拨动滑杆压缩压簧产生形变,接着使支撑杆二插接于通孔二内,直至杯体右端的通孔一对准外接固定设备上的支撑杆一,然后松开滑杆,滑杆可在压簧的作用下插接于通孔一内,从而对杯体实现各个方向的定位,并且安装快捷方便;当需要更换杯体时,先将滑杆从通孔一内滑出,再将杯体朝前移出即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储痰器可在保证患者可正常呼吸的同时,避免咳嗽的痰液喷溅至被褥或医务人员身上。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储痰器的轴测图。
18.图2是本储痰器的左视图。
19.图3是本储痰器的右视图。
20.图中,1、杯体;11、敞口;12、安装接口;121、通孔一;13、气流接口一;14、通孔二;15、固定板;16、气流接口二;17、通气孔;2、堵盖;21、本体;22、橡胶层;23、密封板;24、滤网;3、外接固定设备;31、柔性片体;32、连接杆;33、支撑杆一;331、固定杆;332、滑杆;333、压簧;34、魔术贴公贴;35、魔术贴母贴;36、支撑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2.如图1所示,本储痰器包括沿水平方向放置的杯体1,杯体1的左端具有敞口11,杯
体1的左端还可拆卸连接有能够将敞口11下半部封闭的堵盖2,杯体1的右端具有能够与外接固定设备3相连接的安装接口12,杯体1的后侧开设有能够与气管套管相连通的气流接口一13,杯体1上还开设有能够与雾化吸入面罩连接管或氧气连接管或吸痰管相连接的气流接口二16。
23.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杯体1的右端为固定板15,固定板15与杯体1可拆卸连接,固定板15的上半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17。具体连接方式可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来实现。当然,固定板15也何设计为半滤网的形式,如下文所记载的堵盖2类似,均可。
24.作为优选,本申请中,堵盖2包括呈环形的本体21,本体21的内圈具有能够套接于杯体1左端且过盈配合的橡胶层22,本体21的下半部设置有密封板23,本体21的上半部设置有滤网24。
25.而为了方便杯体1的固定,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外接固定设备3包括能够与患者颈部后侧相接触的柔性片体31,柔性片体31的右端朝前延伸形成有连接杆32,连接杆32的前端朝杯体1的右端延伸形成有支撑杆一33,安装接口12包括开设于杯体1右端处的通孔一121,支撑杆一33插接于该通孔一121内。
26.此处,柔性片体31可采用硅胶等柔性度较好的材料,能够与患者的颈部充分地贴合,同时不会硌伤患者。而设计有连接杆32、支撑杆一33,是为了实现与杯体1连接,并且杆的设计,可避免与患者的颈部两侧、前方相接触,由于患者颈部前侧有开口,因此,尽量避免与靠近开口的部位相接触,可避免误伤患者,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27.为了方便患者非仰卧状态时也可使用本储痰器,本实施例中,外接固定设备3还包括魔术贴公贴34和魔术贴母贴35,魔术贴公贴34的内端和魔术贴母贴35的内端分别与柔性片体31的左端和右端相连接,魔术贴公贴34的外端和魔术贴母贴35的外端能够相扣接。设计有魔术贴,是为了在特殊时候,如患者需要站立时,保证外接固定设备3仍然能够与患者的颈部相连,提高通用性。
28.为了实现外接固定设备3与杯体1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柔性片体31的左端朝前延伸形成有支撑杆二36,杯体1的后侧开设有通孔二14,支撑杆二36插接于该通孔二14内。支撑杆一33包括固定杆331和滑杆332,固定杆331与连接杆32相固定,滑杆332套设于固定杆331上且两者滑动配合;固定杆331上还套设有压簧333,压簧333的右端固定于固定杆331上,压簧333的左端与滑杆332的右端相连接。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先将外接固定设备3固定于患者身上,然后将杯体1上有通孔二14对准外接固定设备3上的支撑杆二36,然后拨动滑杆332压缩压簧333产生形变,接着使支撑杆二36插接于通孔二14内,直至杯体1右端的通孔一121对准外接固定设备3上的支撑杆一33,然后松开滑杆332,滑杆332可在压簧333的作用下插接于通孔一121内,从而对杯体1实现各个方向的定位,然后使杯体1后侧的气流接口13与气管套管相连接,患者正常呼吸时,外界空气可通过杯体1左侧的敞口11上半部分进入杯体1,然后通过气流接口13进入气管套管,最终进入患者的气管。而当患者咳嗽时,痰液可从杯体1的气流接口13喷出,在杯体1前侧内壁的阻挡下,流至杯体1的底部,实现储痰,而不会直接喷出污染被褥或医务人员。
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