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口腔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4000发布日期:2021-06-15 19:5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口腔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口腔扩张器。



背景技术:

随着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医疗纠纷事件逐渐增高。在儿科口腔护理领域,如何确保儿童口腔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儿童与成年人不同,其身心发育不完善,加上对陌生环境和医疗器械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加上医院人流量大,等候时间长等因素,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童口腔护理安全性,通常在进行儿童口腔护理时,会采用儿科口腔扩张器等辅助设备。目前,市面上主要有机械型和充气气囊型两种扩张器,两种类型装置在能够实现口腔扩张的基础上均存在着某些弊端。例如,现有的机械形式的口腔扩张器存在着使用时需通过较大的外力才能达到扩张效果,而且由于儿童的口腔比较脆弱,且很难做到配合医生的检测,在使用此类扩张器时,医生无法保持长时间缓慢的外力扩张,很容易出现力度把握不好,发生口腔撕裂等医疗事故。因此,缺少一种更加节省体力且更方便控制的口腔扩张器。

中国专利cn209695164u公开了儿科口腔扩张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固定销、第一转动板、连接销、第二连接板、第二固定销、第二转动板、连接杆,该儿科口腔扩张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当患儿的口部扩张时,医护人员的手部处于患儿下巴的下方位置处,确保了医护人员清晰的观察患儿口腔内的视野,即确保了医护人员给患儿口腔的检查进度。但是,该装置没有设置扩张控制结构,使用时,可能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力大或者扩张器扩张速度快伤害到儿童患者口腔肌肉或牙齿,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和误伤风险。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科口腔扩张器,至少包括扩张调节组件和连接壳体,所述扩张调节组件至少包括扩张齿轮和轴杆,其中,呈圆柱状的所述扩张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壳体的内部,在与所述扩张齿轮一体连接的所述轴杆贯穿所述连接壳体的情况下,所述扩张齿轮在所述连接壳体内的转动连接;当所述扩张齿轮部分插入与所述扩张齿轮的横截面形状契合的所述连接壳体的内表面时,实现所述扩张齿轮与所述连接壳体的固定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壳体的一个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扩张齿轮的横截面形状契合的凹槽,所述凹槽按照所述轴杆穿过所述凹槽的面心位置的方式进行设置,通过将所述扩张齿轮插入到所述凹槽中,实现所述扩张齿轮与所述连接壳体的固定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扩张调节组件还包括压紧元件,保持压缩状态的所述压紧元件套接在位于所述连接壳体内部且远离所述凹槽的轴杆上,使得所述压紧元件向位于所述压紧元件两端的所述扩张齿轮和所述连接壳体施加回弹力,实现了自然条件下,所述扩张齿轮嵌入到所述凹槽中。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扩张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可拆卸地连接在远离所述凹槽的所述轴杆的端部,在外力作用于调节阀的条件下,实现所述扩张齿轮脱离所述凹槽,形成了所述扩张齿轮与所述连接壳体的转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壳体还连接有与所述轴杆12轴向方向垂直的锯齿杆,贯穿所述连接壳体的所述锯齿杆按照限位穿过所述连接壳体的方式与所述扩张齿轮齿合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锯齿杆包括上锯齿杆和下锯齿杆,所述上锯齿杆和所述下锯齿杆按照相互平行且位置相错的与所述扩张齿轮齿合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锯齿杆远离所述下锯齿杆的一端通过上连接杆连接有上扩张板,所述上锯齿杆与所述上连接杆相互垂直,其中,表面具有牙槽的所述上扩张板采用医用硅胶材料。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锯齿杆远离所述上锯齿杆的一端通过下连接杆连接有下扩张板,所述上锯齿杆与所述下连接杆相互垂直,所述下扩张板的侧面还连接有舌压板。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呈l型的所述下扩张板位于所述上扩张板和上锯齿杆构成的竖直面内。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壳体还固定连接有手持端,所述手持端按照垂直于所述连接壳体表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壳体远离所述上扩张板和/或下扩张板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扩张调节组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小幅度或大幅度扩张,同时能够与连接壳体配合形成稳定扩张,不需要长时间的外力来保持扩张幅度,另外,该扩张调节组件构造简单,易操作,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进行儿童口腔扩张时的劳动强度,同时可以根据儿童患者的反馈,很方便地就可以实现扩张的调大和调小,可控性强,不存在对装置施加的力度难把握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可能对口腔造成撕裂伤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和齿条作为口腔扩张调节组件的调节核心组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齿轮和齿条的齿数,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时,可以更准确的实现足够小的扩张幅度调节,方便装置调节扩张程度时,可以很好的把控调节力度,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精准调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完全根据经验施加作用力,无法对调节幅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精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科口腔扩张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科口腔扩张器的优选的部分调节部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扩张调节组件2:连接壳体3:锯齿杆

4:上扩张板5:下扩张板6:舌压板

11:扩张齿轮12:轴杆13:压紧元件

14:调节阀21:凹槽31:上锯齿杆

32:下锯齿杆41上连接杆51:下连接杆

7:手持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2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一种儿科口腔扩张器,该儿科口腔扩张器包括扩张调节组件1、连接壳体2和锯齿杆3。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连接壳体2内贯穿地设置有扩张调节组件2和锯齿杆3。扩张调节组件1按照自身轴线与锯齿杆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式与锯齿杆3齿合连接。扩张调节组件1和锯齿杆3齿合连接部分被限制在连接壳体2内部。

扩张调节组件1包括扩张齿轮11、轴杆12、压紧元件13和调节阀14。呈圆柱状的扩张齿轮11设置在连接壳体2的内部。在与扩张齿轮11一体连接的轴杆12贯穿连接壳体2的情况下,扩张齿轮11与连接壳体2转动连接。当扩张齿轮11的一端部分插入与扩张齿轮11的横截面形状契合的连接壳体2的内表面时,实现扩张齿轮11与连接壳体2的固定连接。具体的,在一个被轴杆12贯穿的连接壳体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个与扩张齿轮11的横截面积契合的凹槽21。凹槽21的面心位置恰好被轴杆12贯穿。当扩张齿轮11嵌入到凹槽21内时,扩张齿轮11相对于连接壳体2的位置固定,实现了扩张调节组件1与连接壳体2的相对固定连接。当扩张齿轮11脱离凹槽21时,扩张齿轮11完全悬置在连接壳体2的内部。此时,扩张齿轮11通过一体连接的轴杆12与连接壳体2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扩张齿轮11和连接壳体2之间两种不同状态的连接结构,提高了装置的进行扩张时的可操作性,也能够更好地进行精准调节,不再是根据经验来施加扩张外力。

压紧元件13套设在位于连接壳体2内且远离凹槽21的轴杆12上。具体的,压紧元件13按照始终保持压缩状态的情况下,套接在连接壳体2内表面和扩张齿轮11之间的轴杆12上。压紧元件13始终对扩张齿轮11和连接壳体2的内表面存在方向相反的回弹力。通过设置压紧元件13,使得在自然条件下,扩张齿轮11嵌入到与之契合的凹槽21中。优选的,压紧元件13为弹簧。通过设置压紧元件13可以保证在无外力作用时,装置的扩张幅度不变,降低医护人员在口腔检测过程中维持扩张状态的体力的耗费。

套接有压紧元件13的轴杆12的部分位于连接壳体2外部的杆体端部还可拆卸地连接有圆柱状的调节阀14。使用时,通过向远离连接壳体2的方向拉动调节阀14,带动通过轴杆12连接的扩张齿轮11脱离凹槽21,再对调节阀14施加垂直于轴杆12轴线的旋转力,使得调节阀14带动扩张齿轮11发生转动,从而实现锯齿杆3的平行齿动。完成调节后,撤掉对调节阀14的作用力,扩张齿轮11在压紧元件13的作用下,重新嵌入到凹槽21中。优选的,在撤掉作用力时,需要对扩张齿轮11进行圆周转动微调,保证齿与凹槽21相对,扩张齿轮11刚好能嵌入到凹槽21中。

连接壳体2上设置有贯穿式的锯齿杆3插入孔,使得插入的锯齿杆3和扩张齿轮11齿合连接。锯齿杆3包括了上锯齿杆31和下锯齿杆32。上锯齿杆31和下锯齿杆32按照相互平行的方式且位置相错的设置在扩张齿轮11的两侧。上锯齿杆31远离下锯齿杆32的一端通过上连接杆41连接有上扩张板4。上连接杆41按照与上锯齿杆31相互垂直且与轴杆12互相平行的与上锯齿杆固定连接。上连接杆41远离上锯齿杆31的一端连接有表面具有牙槽的上扩张板4。优选的,上扩张板4采用医用硅胶材料。下锯齿杆32远离上锯齿杆31的一端通过下连接杆51连接有下扩张板5,上锯齿杆31与下连接杆51相互垂直,下扩张板5的侧面还连接有舌压板6。使用时,先将靠近的上扩张板4和下扩张板5放入口腔,并将牙槽对准牙齿,利用舌压板6压住舌头,再通过扩张调节组件1对扩张程度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下连接51板设置为l型,在使得与下连接板51连接的下扩张板5位于上扩张板4和上锯齿杆31构成的平面内。使得上扩张板4和下扩张板5可以同时用于限定口腔上部牙齿和下部牙齿。优选的,下扩张板5和舌压板6采用医用硅胶材料。

优选的,连接壳体2还固定连接有手持端7,手持端7按照垂直于连接壳体表面2的方式,设置在连接壳体2远离上扩张板4和/或下扩张板5的表面。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口腔扩张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论述。

本申请的一种儿科口腔扩张器,使用时,首先将上扩张板和下扩张板放入到儿童口腔中,利用下扩张连接的舌压板压住舌头。本装置使用时可以在上下扩张板和舌压板上套接一次性套膜,在完成单个患者的检测后,只需更换套膜即可用于下一次诊断。通过设置一次性套膜实现装置重复使用,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同时也满足了检测装置的卫生需求。然后,一只手握手持端,另一只手先将向远离连接壳体的方向拉动调节阀,带动通过轴杆连接的扩张齿轮脱离凹槽;再对调节阀施加垂直于轴杆轴线的旋转力,使得调节阀带动扩张齿轮发生转动。转动的扩张齿轮通过齿合连接的锯齿杆带动上扩张板和下扩张板进行相向或相对运动。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阀的转动。完成转动调节后,撤掉拉力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对扩张齿轮施加转动力,保证扩张齿轮恰好可以嵌入到凹槽中,从而实现扩张大小的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