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0726发布日期:2021-06-22 15:2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甘露醇临床上广泛用作高渗透脱水剂,它是一种多元醇,当坏境温度较低时易产生结晶析出,甘露醇结晶微粒易给静脉输液带来严重危害。

目前,医院在使用时常采用热水袋、或冬季放在暖气片上加温保温,以促使结晶溶解或防止结晶,确保输液安全。然而在冬天温度低的环境下,当患者在进行甘露醇输液,输液过程中甘露醇的温度便会下降,从而有结晶出现,给静脉输液带来严重危害。此外,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甘露醇的注射量进行控制,但现有市场上的甘露醇包装瓶的内部体积一定,进而在进行注射的过程中,不容易控制甘露醇的注射量,经常会出现甘露醇输入过量而导致一些医疗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患者进行甘露醇输液时,其输液速度会随着包装瓶中甘露醇的体积压力变化或因固定的高度不够,而出现输注速度过低的问题,而当在病房中时,可以通过将悬挂甘露醇的架子升高来提高甘露醇的注射速度,而当患者处于转运过程中或野战救援中时,对于甘露醇的输注速度则不易调节。

中国专利文献:cn201320571517.7,申请日2013.09.16,专利名称为:一种甘露醇防结晶加热器。公开了一种甘露醇防结晶加热器,包括锅体,内胆,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向锅内空间延伸的挂钩,所述挂钩在内胆内侧壁上的高度大于甘露醇袋的长度,所述挂钩包括短挂钩和长挂钩。内胆的内侧壁上还设有自动转换器、加热温度控制器和保温温度控制器,自动转换器通过导线连接自动开关,自动开关设置在电源线上。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0944887.x,申请日2015.11.24,专利名称为:一种甘露醇加热装置。公开了一种甘露醇加热装置。它包括并排设置的加热箱和保温箱,加热箱和保温箱的箱体壁均包括从外侧到内侧依次设置的外壳、保温层、反辐射隔热层和内壳,加热箱的底部设有ptc加热装置;保温箱的内壳上方设有导热盘管,导热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穿过保温箱、加热箱的侧壁伸入加热箱内,导热盘管的进水口段设有温控电泵,温控电泵与设在保温箱侧壁的温控器相连。

上述专利文献cn201320571517.7中的一种甘露醇防结晶加热器,通过在内胆内侧壁上设置挂钩,用于悬挂甘露醇袋,从而避免甘露醇袋与内胆内侧壁接触,由于挂钩在内胆上的高度大于甘露醇袋的长度,从而避免了甘露醇袋挂在挂钩上时甘露醇袋与内胆底壁接触,进而避免了甘露醇袋因与高温内胆壁接触而烫坏损坏甘露醇;通过将挂钩设置为长短相间的两种,从而增大锅内空间的利用率;而专利文献cn201520944887.x中的一种甘露醇加热装置,则通过加热箱和保温箱的箱体壁均包括从外侧到内侧依次设置的外壳、保温层、反辐射隔热层和内壳,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加热箱加热效果好,不会引发火灾,保温箱能保持甘露醇在恒温状态,既不影响药物的ph值,又可长时间保存。但是关于一种可用于甘露醇加热并保温输注,避免结晶问题的发生,同时可避免甘露醇输入过量,以及可适当进行加压而增加输注速度,保证输液安全,尤其适用于患者转运或野战救援中使用的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用于甘露醇加热并保温输注,避免结晶问题的发生,同时可避免甘露醇输入过量,以及可适当进行加压而增加输注速度,保证输液安全,尤其适用于患者转运或野战救援中使用的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甘露醇加热并保温输注,避免结晶问题的发生,同时可避免甘露醇输入过量,以及可适当进行加压而增加输注速度,保证输液安全,尤其适用于患者转运或野战救援中使用的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包括加热保温装置本体、连接底座、气囊加压环、挂钩;所述的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包括加热腔、电热导丝、导电环、导热薄膜、温度传感器、红外感应器、显示装置;所述的电热导丝有多个,且呈中空圆柱形间隔排列方式镶嵌于加热腔内部后段表面;所述的导电环固定设于电热导丝底部位置;所述的导热薄膜贴附于电热导丝表面;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红外感应器分别设于导热薄膜内侧上下方位置;所述的连接底座表面中部位置设有通孔,底部设有连接通孔的出口;所述的出口中部位置设有卡口;所述的连接底座内部还设有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伸缩模块;所述的伸缩模块包括主体、伸缩杆和固定片;所述的显示装置表面设有显示屏、温度调节按钮、定温按钮、开关按钮、复位按钮;所述的气囊加压环设于装置本体内部上方位置,且所述的气囊加压环向外连接设有充气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热腔、导热薄膜均呈中空圆柱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伸缩杆与主体连接;所述的固定片与伸缩杆顶部连接;所述的固定片设于出口中部的卡口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底座表面周围设有连接放置导电环的环形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所述的连接底座和装置本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导热薄膜一侧为开口式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源模块、伸缩装置、导电环、温度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和显示装置之间相互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挂钩设于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外侧表面上方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热保温装置本体由隔热材料制造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热腔中设有的多个电热导丝仅镶嵌设于加热腔内部下半段表面,且电热导丝表面同样贴附设有导热薄膜,而所述的加热腔内部上半段表面则镶嵌设有半导体制冷片。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加热腔与临床中常见型号的瓶装甘露醇本体大小相近,既便于甘露醇本体的放入和取出,又使得加热保温装置本体的加热效果更佳显著。

2、加热保温装置本体由隔热材料制造而成,避免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与医护人员手接触后,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手部烫伤。

3、连接底座表面设有的通孔表面设有防粘膜,可避免甘露醇本体因温度过高导致甘露醇本体顶部位置粘在连接底座上,方便甘露醇本体的拿取。

4、电热导丝有多个,且底部固定在导电环上,通过将电热导丝呈圆柱形间隔排列方式镶嵌于加热腔内部后段表面,再通过将导热薄膜设于电热导丝表面,打开设于显示装置上设有的开关按钮后使得导电环通电并使得电热导丝加热,一方面可保证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使得甘露醇本体的受热更加均匀,避免结晶问题的发生。

5、设于导热薄膜上方的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对于甘露醇本体的加热温度,并通过显示装置表面的设有的显示屏显示当前温度。

6、医护人员可通过显示装置上的设有的温度调节按钮来上下调节控制对甘露醇本体的预定加热温度,并通过定温按钮保持预定的加热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所监测到的温度达到所预定加热温度后,连接底座中设有的控制模块便可控制电源模块以及导电环停止加热并进行保温。

7、设于导热薄膜下方的红外传感器以及设于连接底座中的伸缩模块,可在甘露醇本体进行输注过程中,当甘露醇本体中的液面低于红外传感器所设定的检测位置时,便可通过控制伸缩模块中的伸缩杆向前伸缩,从而使得设于伸缩杆顶部位置的固定片与出口中部位置设有的卡口相互配合,从而将出口进行关闭,避免甘露醇本体继续输注而导致注入过量,从而保证输注安全。

8、通过设于显示装置表面的复位按钮便可控制伸缩装置中伸缩杆的复位,从而打开出口。

9、设于装置本体内部上方位置的气囊加压环可在患者转运或野战救援过程中,甘露醇本体因高度或压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输注速度过慢时,通过按压气囊加压环上连接设有的充气阀,便可不定时的对甘露醇本体包装瓶进行一定的挤压,从而确保甘露醇本体输注正常,保证使用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10、设于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外侧表面上方位置的挂钩用于将装置本体悬挂固定,从而便于转运或野战救援中携带并保持稳定。

11、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保温装置本体,通过加热腔的设计,可用于对甘露醇本体的加热及保温,避免结晶问题的发生,而通过红外传感器、伸缩模块以及气囊加压环的设计,可避免甘露醇输入过量,以及可适当进行加压而增加输注速度,保证输液安全,尤其适用于患者转运或野战救援中使用。

12、通过将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和导热薄膜一侧设为开口式结构,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瓶装甘露醇本体的当前容量,从而可随时监测甘露醇本体输液量,避免甘露醇本体输注过多,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13、加热腔通过内表面上半段设有半导体制冷片,下半段设有电热导丝的设计,可在将甘露醇本体加热并保温,避免结晶问题发生后,通过启动导电圈通电而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从而便可适当的将甘露醇本体的温度下降,从而避免过高温度的甘露醇本体输注而引起患者的不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的上方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本体的下方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本体加热腔连接底座的上方、下方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的前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的电热导丝和导电环固定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本体加热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连接底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再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本体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1.加热腔

12.电热导丝13.导电环

14.导热薄膜15.温度传感器

16.红外感应器17.显示装置

171.显示屏172.温度调节按钮

173.定温按钮174.开关按钮

175.复位按钮2.连接底座

21.通孔211.出口

212.保护帽213.卡口

214.usb充电口22.环形凹槽

23.电源模块24.控制模块

25.伸缩模块251.主体

252.伸缩杆253.固定片

3.气囊加压环31.充气阀

4.挂钩5.开口式结构

6.半导体制冷片61.保护膜

7.导电圈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的上方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本体的下方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所述的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包括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连接底座2、气囊加压环3、挂钩4;所述的加热保温装置1包括加热腔11、电热导丝12、导电环13、导热薄膜14、温度传感器15、红外感应器16、显示装置17;所述的加热腔11呈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电热导丝12有多个,且呈中空圆柱形间隔排列方式镶嵌于加热腔11内部后段表面;所述的导电环13固定设于电热导丝12底部位置;所述的导热薄膜14呈中空圆柱形结构贴附于电热导丝12表面;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5和红外感应器16分别设有电热薄膜内侧上下方位置;

所述的连接底座2表面中部位置设有通孔21,周围设有连接放置导电环13的环形凹槽22;所述的连接底座2底部设有连接通孔21的出口211,侧边设有usb充电口213;所述的出口211中部位置设有卡口212所述的连接底座2内部还设有电源模块23、控制模块24、伸缩模块25;所述的伸缩模块25包括主体251、伸缩杆252和固定片253;所述的伸缩杆252与主体251连接;所述的固定片253与伸缩杆252顶部连接;所述的固定片253设于出口211中部的卡口212中;所述的显示装置17包括显示屏171、温度调节按钮172、定温按钮173、开关按钮174、复位按钮175;所述的显示屏171、温度调节按钮172、定温按钮173、开关按钮174、复位按钮175分别设于显示装置17表面;所述的电源模块23、控制模块24、伸缩装置25、导电环13、温度传感器15、红外感应器16和显示装置17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的连接底座2和装置本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气囊加压环3设于装置本体1内部上方位置,且所述的气囊加压环3向外连接设有充气阀31;所述的挂钩4设于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外侧表面上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加热腔11与临床中常见型号的瓶装甘露醇本体大小相近,既便于甘露醇本体的放入和取出,又使得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的加热效果更佳显著;所述的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由隔热材料制造而成,避免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与医护人员手接触后,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手部烫伤;所述的连接底座2表面设有的通孔21表面设有防粘膜(图中未示出),可避免甘露醇本体因温度过高导致甘露醇本体顶部位置粘在连接底座2上,方便甘露醇本体的拿取;所述的通孔21呈漏斗形结构,便于瓶装甘露醇的倒放加热保温及输注;所述的电热导丝12有多个,且底部固定在导电环13上,通过将电热导丝12呈圆柱形间隔排列方式镶嵌于加热腔11内部后段表面,再通过将导热薄膜14设于电热导丝12表面,打开设于显示装置17上设有的开关按钮174后使得导电环13通电并使得电热导丝12加热,一方面可保证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使得甘露醇本体的受热更加均匀,避免结晶问题的发生;所述的设于导热薄膜14上方的温度传感器15用于监测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对于甘露醇本体的加热温度,并通过显示装置17表面的设有的显示屏171显示当前温度;所述的医护人员可通过显示装置17上的设有的温度调节按钮172来上下调节控制对甘露醇本体的预定加热温度,并通过定温按钮173保持预定的加热温度,当温度传感器15所监测到的温度达到所预定加热温度后,连接底座2中设有的控制模块24便可控制电源模块23以及导电环13停止加热并进行保温;所述的设于导热薄膜14下方的红外传感器16以及设于连接底座2中的伸缩模块25,可在甘露醇本体进行输注过程中,当甘露醇本体中的液面低于红外传感器16所设定的检测位置时,便可通过控制伸缩模块25中的伸缩杆252向前伸缩,从而使得设于伸缩杆252顶部位置的固定片253与出口21中部位置设有的卡口212相互配合,从而将出口212进行关闭,避免甘露醇本体继续输注而导致注入过量,从而保证输注安全;所述的通过设于显示装置17表面的复位按钮175便可控制伸缩装置25中伸缩杆252的复位,从而打开出口21;所述的设于装置本体1内部上方位置的气囊加压环3可在患者转运或野战救援过程中,甘露醇本体因高度或压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输注速度过慢时,通过按压气囊加压环3上连接设有的充气阀31,便可不定时的对甘露醇本体包装瓶进行一定的挤压,从而确保甘露醇本体输注正常,保证使用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所述的设于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外侧表面上方位置的挂钩4用于将装置本体悬挂固定,从而便于转运或野战救援中携带并保持稳定;所述的设于连接底座2侧边的usb充电口213用于给电源模块23充电,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通过加热腔11的设计,可用于对甘露醇本体的加热及保温,避免结晶问题的发生,而通过红外传感器16、伸缩模块25以及气囊加压环3的设计,可避免甘露醇输入过量,以及可适当进行加压而增加输注速度,保证输液安全,尤其适用于患者转运或野战救援中使用。

实施例2

请参看附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导热薄膜14一侧为开口式结构5;所述的通过将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和导热薄膜14一侧设为开口式结构5,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瓶装甘露醇本体的当前容量,从而可随时监测甘露醇本体输液量,避免甘露醇本体输注过多,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实施例3

请参看附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再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本体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腔11中设有的多个电热导丝12仅镶嵌设于加热腔11内部下半段表面,且电热导丝12表面同样贴附设有导热薄膜14,而所述的加热腔11内部上半段表面则镶嵌设有半导体制冷片6,且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6表面贴附设有保护膜61;所述的保护膜61表面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6有多个,且底部利用导电圈7固定连接;所述的导电圈7与显示装置17和电源模块23连接;所述的显示装置17表面还设有用于控制导电圈7并起到制冷作用的开关按键(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加热腔11通过内表面上半段设有半导体制冷片6,下半段设有电热导丝12的设计,可在将甘露醇本体加热并保温,避免结晶问题发生后,通过启动导电圈7通电而使得半导体制冷片6制冷,从而便可适当的将甘露醇本体的温度下降,从而避免过高温度的甘露醇本体输注而引起患者的不适;

具体的: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甘露醇本体中结晶问题的出现,可能需要将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温度加热到40℃左右,而此时虽可保证甘露醇本体中不会出现结晶的问题;但是患者安全的甘露醇输入温度在35℃左右,而此时若想将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中的甘露醇本体温度控制到35℃则只有利用自然散热降温的作用来渐渐降低温度,然而由于外界的环境温度以及导热薄膜14的保温效果等,要想将甘露醇本体的温度降到35℃左右,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故本实施例中采用在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内侧上半段表面镶嵌设有半导体制冷片6的设计,便可快速的将甘露醇本体的温度下降,并通过保护膜6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5监测温度并在显示屏171上显示;当显示屏上所显示的温度在甘露醇本体安全输入温度范围内时,便可关闭制冷,从而重新定温并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甘露醇输液装置,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加热腔与临床中常见型号的瓶装甘露醇本体大小相近,既便于甘露醇本体的放入和取出,又使得加热保温装置本体的加热效果更佳显著;加热保温装置本体由隔热材料制造而成,避免加热保温装置本体1与医护人员手接触后,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手部烫伤;连接底座表面设有的通孔表面设有防粘膜,可避免甘露醇本体因温度过高导致甘露醇本体顶部位置粘在连接底座上,方便甘露醇本体的拿取;电热导丝有多个,且底部固定在导电环上,通过将电热导丝呈圆柱形间隔排列方式镶嵌于加热腔内部后段表面,再通过将导热薄膜设于电热导丝表面,打开设于显示装置上设有的开关按钮后使得导电环通电并使得电热导丝加热,一方面可保证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使得甘露醇本体的受热更加均匀,避免结晶问题的发生;设于导热薄膜上方的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对于甘露醇本体的加热温度,并通过显示装置表面的设有的显示屏显示当前温度;医护人员可通过显示装置上的设有的温度调节按钮来上下调节控制对甘露醇本体的预定加热温度,并通过定温按钮保持预定的加热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所监测到的温度达到所预定加热温度后,连接底座中设有的控制模块便可控制电源模块以及导电环停止加热并进行保温;设于导热薄膜下方的红外传感器以及设于连接底座中的伸缩模块,可在甘露醇本体进行输注过程中,当甘露醇本体中的液面低于红外传感器所设定的检测位置时,便可通过控制伸缩模块中的伸缩杆向前伸缩,从而使得设于伸缩杆顶部位置的固定片与出口中部位置设有的卡口相互配合,从而将出口进行关闭,避免甘露醇本体继续输注而导致注入过量,从而保证输注安全;通过设于显示装置表面的复位按钮便可控制伸缩装置中伸缩杆的复位,从而打开出口;设于装置本体内部上方位置的气囊加压环可在患者转运或野战救援过程中,甘露醇本体因高度或压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输注速度过慢时,通过按压气囊加压环上连接设有的充气阀,便可不定时的对甘露醇本体包装瓶进行一定的挤压,从而确保甘露醇本体输注正常,保证使用安全,提高治疗效果;设于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外侧表面上方位置的挂钩用于将装置本体悬挂固定,从而便于转运或野战救援中携带并保持稳定;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保温装置本体,通过加热腔的设计,可用于对甘露醇本体的加热及保温,避免结晶问题的发生,而通过红外传感器、伸缩模块以及气囊加压环的设计,可避免甘露醇输入过量,以及可适当进行加压而增加输注速度,保证输液安全,尤其适用于患者转运或野战救援中使用;通过将加热保温装置本体和导热薄膜一侧设为开口式结构,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瓶装甘露醇本体的当前容量,从而可随时监测甘露醇本体输液量,避免甘露醇本体输注过多,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加热腔通过内表面上半段设有半导体制冷片,下半段设有电热导丝的设计,可在将甘露醇本体加热并保温,避免结晶问题发生后,通过启动导电圈通电而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从而便可适当的将甘露醇本体的温度下降,从而避免过高温度的甘露醇本体输注而引起患者的不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