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5146发布日期:2021-05-04 10:0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命体征监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床垫。



背景技术:

生命体征监护床垫是使用放置于床垫下的智能监护床垫,探知人体的心跳、呼吸、身体活动等所产生的振动,采用无拘束的方式实现对心跳、呼吸、身体活动状态等信息的收集、分析、计算及传送,人体只要躺在床垫上便可实现对其生命体征的探测、信息传送、异常状态报警等,另外床垫上设有呼叫器,可随时将呼叫信号发送到系统工作站上。

现有的生命体征监护床垫在实际使用中大多不能调节自身高度,对于不同患者的床垫高度需求无法满足,并且功能单一,在冬天寒冷天气不能发热,舒适性差,并且床垫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潮湿,影响床垫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床垫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床垫,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床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的内部设有高感度光纤传感器,垫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底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红外线加热板,顶板通过隔网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底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主动轮,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两个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套筒,每个套筒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杆,每个支撑杆靠近齿轮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条。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垫体的顶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防滑槽,所述垫体的内部设有海绵,通过设置防滑槽,对垫体上床单进行防滑,避免床单在垫体上滑落。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板顶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每个支撑机构均包括箱体,每个箱体的底面均与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每个箱体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每个连接板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每个连接杆的顶面均与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杆,将连接杆对顶板进行支撑,避免顶板的边角在重力的作用下变形。

进一步改进为,每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将弹簧对连接板进行支撑,并经连接板对弹簧进行支撑。

进一步改进为,每个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孔,每个导向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箱体的内底壁与内顶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导向孔和导向杆,将连接板经导向孔在导向杆上滑动,提升连接板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为,每个所述套筒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支撑杆与限位环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环,将支撑杆在限位环的内部滑动,提升支撑杆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为,两个所述主动轮分部与两个从动轮传动连接,隔网的材质为加厚纱布,通过设置隔网,提升了透气性,避免潮湿。

1、该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床垫,通过设置隔网、顶板和底板,将顶板与底板通过隔网进行连接密封,隔网可将顶板与底板之间空气流通,避免床垫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潮湿,影响床垫寿命的情况,通过设置红外线加热板,将红外线加热板对顶板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垫体,有效的提升了垫体在冬天使用时的舒适性,通过设置电机、主动轮、转轴、从动轮、齿轮、支撑杆和齿条,将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轮旋转,并经主动轮和从动轮带动转轴旋转,使齿轮与齿条进行啮合,并使齿条带动支撑杆进行移动,并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达到了灵活调节垫体高度的效果,提升了垫体适用性,满足了不同患者对床垫高度的不同需求。

2、该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床垫,通过设置防滑槽,对垫体上床单进行防滑,避免床单在垫体上滑落,通过设置连接杆,将连接杆对顶板进行支撑,避免顶板的边角在重力的作用下变形,通过设置弹簧,将弹簧对连接板进行支撑,并经连接板对弹簧进行支撑,通过设置导向孔和导向杆,将连接板经导向孔在导向杆上滑动,提升连接板移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环,将支撑杆在限位环的内部滑动,提升支撑杆移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隔网,提升了透气性,避免潮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垫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垫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垫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为,1、垫体;2、防滑槽;3、高感度光纤传感器;4、顶板;5、隔网;6、底板;7、固定块;8、电机;9、支撑机构;901、箱体;902、连接板;903、连接杆;904、弹簧;905、导向孔;906、导向杆;10、主动轮;11、转轴;12、从动轮;13、套筒;14、齿轮;15、支撑杆;16、限位环;17、红外线加热板;18、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床垫,包括垫体1,垫体1的顶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防滑槽2,垫体1的内部设有海绵,通过设置防滑槽2,对垫体1上床单进行防滑,避免床单在垫体1上滑落,垫体1的内部设有高感度光纤传感器3,垫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底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红外线加热板17,本实用新型红外线加热板17使用yhg-001红外线加热板,顶板4通过隔网5固定连接有底板6,底板6底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8,本实用新型电机8使用5ik90gn-yf正反转电机,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主动轮10,固定块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11,两个转轴1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2,两个主动轮10分部与两个从动轮12传动连接,隔网5的材质为加厚纱布,通过设置隔网5,提升了透气性,避免潮湿,两个转轴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4,底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套筒13,每个套筒13的内部均开设有与齿轮14相适配的弧形槽,每个套筒13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杆15,每个套筒1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16,支撑杆15与限位环16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环16,将支撑杆15在限位环16的内部滑动,提升支撑杆15移动的稳定性,每个支撑杆15靠近齿轮14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齿轮14相适配的齿条18。

底板6顶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9,每个支撑机构9均包括箱体901,每个箱体901的底面均与底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每个箱体90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902,每个连接板902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03,每个连接杆903的顶面均与顶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杆903,将连接杆903对顶板4进行支撑,避免顶板4的边角在重力的作用下变形,每个连接板90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904,弹簧904远离连接板902的一端与箱体9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904,将弹簧904对连接板902进行支撑,并经连接板902对弹簧904进行支撑,每个连接板902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孔905,每个导向孔90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906,导向杆906的两端分别与箱体901的内底壁与内顶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导向孔905和导向杆906,将连接板902经导向孔905在导向杆906上滑动,提升连接板902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将电机8、高感度光纤传感器3和红外线加热板17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将电机8的输出端带动主动轮10旋转,并使主动轮10经从动轮12带动转轴11旋转,并使转轴11带动齿轮14旋转,并使齿轮14与齿条18相啮合,并使齿条18带动支撑杆15在限位环16的内部滑动,并使支撑杆15带动顶板4进行移动,达到了灵活调节垫体1高度的效果,提升了垫体1适用性,满足了不同患者对床垫高度的不同需求,将顶板4与底板6通过隔网5进行连接密封,隔网5可将顶板4与底板6之间空气流通,避免床垫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潮湿,影响床垫寿命的情况,通过设置红外线加热板17,将红外线加热板17对顶板4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垫体1,有效的提升了垫体1在冬天使用时的舒适性,将支撑机构9对顶板4的边角进行支撑,若顶板4的边角受力,使顶板4推动连接杆903向箱体901内滑动,并使连接板902在箱体901内向下滑动,使连接板902经导向孔905在导向杆906上滑动,并使连接板902对弹簧904进行挤压,并在弹簧904的反作用力下对顶板4进行支撑,提升顶板4边角的抗冲击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