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康复用经络敲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5023发布日期:2021-09-17 23:5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康复用经络敲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康复用经络敲打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医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3.中医学认为,经络是康复疾病、逆转衰老的快速通道,按穴位实话针灸或按摩,可以明显增强和活化五脏六腑的功能,调节体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最终实现体健延年的目的,任脉和督脉是统帅全身阴阳气血的总汇,因而任脉上的关元、气海、中脘及督脉上的百会、命门均有补益肾气、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另外,还有背部脊柱两旁的俞穴,中医命名为“内脏俞穴”,可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三阴交、合谷、曲池、内关、委中、承山、太溪等穴,能调节内分泌功能、平衡免疫系统、健脾益胃,也有良好的延年益寿作用,这此长寿穴除分布在任、督脉外,还分布于肾、膀胱、脾、胃、大肠经等经络上,比如:
4.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盘壮骨之功效,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反之,若肾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
5.关元穴(丹田):位于脐下四横指处,该穴是任脉上全身性强壮要穴,经常用手指点压、按摩刺激,具有培补元气、调气和血、益肾健腹,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腹痛、腹泻、便秘、阳痿、遗尿、头晕、失眠、痛经等症。
6.以上等穴位的敲打刺激,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的整个健康状态,无病加强,有病疗养治愈,现有中医理疗过程中,由于需要长时间的对病患的相应穴位处进行敲打,目前的敲打装置主要是通过人工使用经络锤对身体经络部位进行手动敲打,具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缺陷,造成整个经络治疗工作困难,因此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六轴机械臂,六轴机械臂具有六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被广泛应用在机械、电子、航天、工程等行业中,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械化、敲打效率高、无需人工手动敲打的的中医康复用经络敲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中医康复用经络敲打装置。
8.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中医康复用经络敲打装置,包括与六轴机械臂输出轴固定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内部为中空且远离连接杆一面为开口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朝向框体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一,所述直线导轨一上滑动连接有直线滑块一,所述直线滑块一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穿插设置有接触块且接触块背离框体开口的一面呈斜面,所述接触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触柱,所述框体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接触块上方并与接触柱位置相对应的卡位块且卡位块靠近接触块的一侧呈与接触块方向相反的斜面,所述直线滑块一远离框体开口的一侧与框体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一,所述直线滑块一靠近框体开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敲打锤,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带动接触块移动使接触柱与卡位块接触的并使接触块内缩的动力组件,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使接触块复位的复位组件。
10.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在框体内壁的直线导轨二,所述直线导轨二上滑动连接有直线滑块二,所述直线滑块二靠近直线滑块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条且连接条位于卡位块的下方,所述连接条靠近直线滑块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接触块相对应的推柱,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带动直线滑块二沿着直线导轨二进行直线往复滑行的推动机构。
11.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框体内壁上的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与直线滑块二背离框体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滑动穿插在固定块上的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端与接触块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位于固定块外部并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滑动柱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二且复位弹簧二的两端分别与接触块和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上且靠近框体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对直线滑块一限位的限位挡块。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选用六轴机械臂驱动整个经络敲打装置进行移动改变不同的位置,利用框体内部的结构实现敲打锤的不断往复移动,从而可以对康复者的身体部位进行不断的敲打工作,与传统的人工敲打相比,首先大幅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敲打效率与人工敲打相比更高,并且敲打的力度主要通过复位弹簧一决定的,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力度过大或过轻现象,选用合适的复位弹簧一即可,从而本实用新型适合应用在中医康复疗养院和中医医院等场所。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立体结构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a

a方向的剖视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b

b方向的剖视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六轴机械臂配合使用时立体结构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与六轴机械臂配合使用时又一立体结构图;
22.附图标记:1、连接杆;2、框体;3、直线导轨二;4、直线导轨一;5、直线滑块二; 6、直
线滑块一;7、推动机构;8、连接条;9、推柱;10、固定块;11、接触块;12、复位组件;121、滑动柱;122、复位弹簧二;13、卡位块;14、复位弹簧一;15、限位挡块; 16、敲打锤;17、接触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如图1

7所示,一种中医康复用经络敲打装置,包括与六轴机械臂输出轴固定的连接杆1,连接杆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内部为中空且远离连接杆1一面为开口的框体2,框体2 的内部朝向框体2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一4,直线导轨一4上滑动连接有直线滑块一6,直线滑块一6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内部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穿插设置有接触块11且接触块11背离框体2开口的一面呈斜面,接触块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触柱17,框体2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接触块11上方并与接触柱17位置相对应的卡位块13且卡位块13靠近接触块11的一侧呈与接触块11方向相反的斜面,直线滑块一6远离框体2开口的一侧与框体2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一14,直线滑块一6靠近框体2 开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敲打锤16,框体2上设置有带动接触块11移动使接触柱17与卡位块13接触的并使接触块11内缩的动力组件,固定块10上设置有使接触块11复位的复位组件12。
28.本实施方案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杆1起到一个连接固定作用,连接杆1与六轴机械臂最终的输出轴固定,其中六轴机械臂可以进行六个方向自由度的调节,因此康复者躺卧在床上后,通过六轴机械臂可以带动敲打锤16移动到合适的经络位置;当敲打锤 16的位置确定时,通过动力组件带动接触块11往靠近卡位块13的方向移动,此时直线滑块一6沿着直线导轨一4滑行并对复位弹簧一14进行挤压,此时复位弹簧一14受力压缩产生一个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随着直线滑块一6不断的沿着直线导轨一4滑行从而使接触柱17与卡位块13接触,其中卡位块13的固定位置不影响直线滑块一6和接触块11的移动,当接触柱17与卡位块13接触时,卡位块13的位置是固定的,同时卡位块13和接触块11相对的一面均设计成斜面且斜面倾斜方向相反,此时接触块11会往靠近固定块10 的方向内缩,其中动力组件与
接触块11为接触关系两者之间并无直接固定,因此动力组件可以与接触块11发生分离,从而在复位弹簧一14的作用下可以带动直线滑块一6快速复位,从而通过敲打锤16对经络部位进行快速敲打工作,既实现了经络敲打;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选用六轴机械臂驱动整个经络敲打装置进行移动改变不同的位置,利用框体2 内部的结构实现敲打锤16的不断往复移动,从而可以对康复者的身体部位进行不断的敲打工作,与传统的人工敲打相比,首先大幅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敲打效率与人工敲打相比更高,并且敲打的力度主要通过复位弹簧一14决定的,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力度过大或过轻现象,选用合适的复位弹簧一14即可,从而本实用新型适合应用在中医康复疗养院和中医医院等场所。
29.具体的,动力组件包括固定在框体2内壁的直线导轨二3,直线导轨二3上滑动连接有直线滑块二5,直线滑块二5靠近直线滑块一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条8且连接条8 位于卡位块13的下方,连接条8靠近直线滑块一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接触块11相对应的推柱9,动力组件还包括带动直线滑块二5沿着直线导轨二3进行直线往复滑行的推动机构7。
30.本实施例中,通过推动机构7带动直线滑块二5沿着直线导轨二3进行往复直线移动过程中,推柱9随着连接条8一起移动,首先推柱9随着连接条8往靠近接触块11的方向移动并与接触块11接触推动接触块11移动,接触块11通过直线滑块一6沿着直线导轨一4滑行,同理最终接触块11内缩造成直线滑块一6复位完成敲打工作,当直线滑块二5在推动机构7带动下进行复位时,推柱9由于与接触块11的斜面接触同样会推动接触块11内缩从而完成直线滑块二5复位工作,既通过推动机构7不断的带动直线滑块二5 进行往复直线滑行即可实现敲打锤16不断的敲打工作。
31.具体的,推动机构7包括固定在框体2内壁上的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与直线滑块二5背离框体2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
32.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直线滑块二5沿着直线导轨二3进行往复直线滑行即可实现敲打锤16的不断敲打工作。
33.具体的,复位组件12包括滑动穿插在固定块10上的滑动柱121,滑动柱121的一端与接触块1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位于固定块10外部并固定安装有挡块,滑动柱121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二122且复位弹簧二122的两端分别与接触块11和固定块10的内壁固定连接。
34.本实施例中,接触块11在内缩时会带动滑动柱121滑行并对复位弹簧二122进行挤压,其中滑动柱121是为了保证接触块11的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起到了一个导向作用,当接触块11不再受力时则会在复位弹簧二122的作用下复位。
35.具体的,框体2上且靠近框体2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对直线滑块一6限位的限位挡块15。
36.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挡块15的设计,直线滑块一6的滑动路径被限位,可以避免直线滑块一6从直线导轨一4上滑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