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4718发布日期:2021-07-06 21:2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2.呼吸装置自主通气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治疗用的呼吸设备,常用于病情较复杂较重的病人,呼吸装置要求功,能较齐全,可进行各种呼吸模式,以适应病情变化的需要,现如今的呼吸装置上的呼吸面罩在戴上患者脸部时,面罩与脸部接触区域密封性较差,呼吸时会出现供氧不足,其面罩内呼出的水气容易出现回流,与氧气通道中的氧气相掺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呼吸面罩,应用于医疗设备,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机体和导气管,所述机体通过导气管与呼吸面罩相连接;
5.呼吸面罩包括罩体、鼻梁架、透气区、绳带和第一连接口,所述罩体的上表面设置鼻梁架,且两侧开设有透气区,所述罩体的边缘处设置绳带,且上表面底端设置第一连接口。
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运行于医疗设备,所述导气管包括第二连接口、卡扣、挡片和连接轴,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口,且第二连接口的外围设置卡扣,第二连接口的一端开设单向槽,且单向槽的底部开设导气孔,挡片通过连接轴安装在单向槽内。
7.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运行于医疗设备,所述导气孔与导气管相连通,且导气孔的半径小于挡片的半径。
8.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运行于医疗设备,所述鼻梁架包括活动连接扣和架骨,所述架骨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扣安装在罩体的上表面,且通过活动连接扣与罩体之间构成活动连接。
9.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运行于医疗设备,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内壁卡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卡扣相匹配。
10.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运行于医疗设备,所述罩体内部通过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与导气管相连通。
1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当给患者戴上呼吸面罩时,通过架骨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扣安装在罩体的上表面,且通过活动连接扣与罩体之间构成活动连接,根据不同患者的鼻梁高度,对架骨进行调整,使之调整到患者的鼻梁根部,再用力捏合架骨,将其罩体更加贴合患者脸部;通过挡片通过连接轴安装在单向槽内,导气孔的半径小
于挡片的半径,构成单向阀,装置本体可持续给患者供氧,当病人呼气时,挡片会堵住导气孔,避免水气回流;通过第一连接口的内壁卡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卡扣相匹配,便于对罩体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14.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的呼吸面罩立体示意图;
15.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的a处放大立体示意图;
16.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连接立体示意图。
17.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的第二连接口拆分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19.呼吸装置自主通气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治疗用的呼吸设备,常用于病情较复杂较重的病人,呼吸装置要求功,能较齐全,可进行各种呼吸模式,以适应病情变化的需要,现如今的呼吸装置上的呼吸面罩在戴上患者脸部时,面罩与脸部接触区域密封性较差,呼吸时会出现供氧不足,其面罩内呼出的水气容易出现回流,与氧气通道中的氧气相掺和的问题。
20.具体的,如图1

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呼吸面罩2,应用于医疗设备,装置本体1包括机体11和导气管12,机体11通过导气管12与呼吸面罩2相连接,呼吸面罩2包括罩体21、鼻梁架22、透气区23、绳带24和第一连接口25,罩体21的上表面设置鼻梁架22,且两侧开设有透气区23,罩体21的边缘处设置绳带24,且上表面底端设置第一连接口25,鼻梁架22包括活动连接扣221和架骨222,架骨222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扣221安装在罩体21的上表面,且通过活动连接扣221与罩体21之间构成活动连接,通过架骨222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扣221安装在罩体21的上表面,且通过活动连接扣221与罩体21之间构成活动连接,根据不同患者的鼻梁高度,对架骨222进行调整,使之调整到患者的
鼻梁根部,再用力捏合架骨222,将其罩体21更加贴合患者脸部。
21.具体的,如图4

5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导气管12包括第二连接口121、卡扣122、挡片123和连接轴124,导气管12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口25,且第二连接口的外围设置卡扣122,第二连接口121的一端开设单向槽1211,且单向槽1211的底部开设导气孔1212,挡片123通过连接轴124安装在单向槽1211内,导气孔1212与导气管12相连通,且导气孔1212的半径小于挡片123的半径,通过挡片123通过连接轴124安装在单向槽1211内,导气孔1212的半径小于挡片123的半径,构成单向阀,装置本体1可持续给患者供氧,当病人呼气时,挡片123会堵住导气孔1212,避免水气回流,第一连接口25的内壁卡开设有卡槽251,且卡槽251与卡扣122相匹配,罩体21内部通过第一连接口25和第二连接口121与导气管12相连通,通过第一连接口25的内壁卡开设有卡槽251,且卡槽251与卡扣122相匹配,便于对罩体21进行更换。
22.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呼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呼吸面罩2,当给患者戴上呼吸面罩2时,通过架骨222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扣221安装在罩体21的上表面,且通过活动连接扣221与罩体21之间构成活动连接,根据不同患者的鼻梁高度,对架骨222进行调整,使之调整到患者的鼻梁根部,再用力捏合架骨222,将其罩体21更加贴合患者脸部;通过挡片123通过连接轴124安装在单向槽1211内,导气孔1212的半径小于挡片123的半径,构成单向阀,装置本体1可持续给患者供氧,当病人呼气时,挡片123会堵住导气孔1212,避免水气回流;通过第一连接口25的内壁卡开设有卡槽251,且卡槽251与卡扣122相匹配,便于对罩体21进行更换。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