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

文档序号:25460795发布日期:2021-06-15 20:0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临床输液渗漏检测电子传感与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执行ct增强检查过程中,由于留置针选型与穿刺技术、病人自身血管条件等因素导致造影剂外渗。由于ct增强检查采用的是高压注射器,压力大,流速快(5毫升/秒),注射过程中不宜观察,从发现到停止注射泄漏量均在5毫升以上。渗漏到皮下的造影剂会随着渗漏量的不同,发生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微量的渗漏(如2毫升以内),一般不会发生明显的副反应,但当渗漏量超过5毫升时,会引起皮下出血,甚至组织坏死,而且临床处理困难,愈合时间较长,病人难以接受,经常引发投诉,严重的会导致医疗事故和医疗赔偿。

对于部分化疗药物和毒性较大的特殊类药物,不允许发生皮下渗漏,即便是很少量(如1-2毫升)的渗漏,就会导致皮下软组织坏死。

对于新生儿、婴幼儿,因配合度不好,更容易发生输液过程中的液体渗漏,即便是很小量的渗漏,也会出现明显的皮下出血瘀斑等,家长意见很大,这不但导致医患之间的矛盾,而且直接影响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为此,国际静脉输液护理协会(ins)对药物外渗进行了定义和分级: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0级:没有症状;

ⅰ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小于1英寸,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ⅱ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在1—6英寸,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ⅲ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大于6英寸,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ⅳ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循环障碍,中等到重等程度的疼痛。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如何及时发现并终止液体渗漏,才是有效预防或避免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应用技术关键,截止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交之日,尚没此类有成品装置可用于临床,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包括盒体和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渗漏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器、oled显示单元、薄膜键盘、声光报警单元、无线模块、聚合物锂电池和检测控制软件;

所述渗漏传感器:用于感知输液渗漏;

所述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渗漏传感器传输的电压信号;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信号放大器放大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读取数字信号并控制整个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的运行;

所述oled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渗漏传感器检测的结果;

所述薄膜键盘:用于设置定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的参数;

所述声光报警单元:采用声光报警的方式警示医护人员;

所述无线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高压注射器或护士站相连;

所述检测控制软件:用于自动检测、消除病人输液侧手臂运动干扰和误报警。

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器、薄膜键盘、声光报警单元、无线模块、聚合物锂电池和检测控制软件均位于盒体内部,所述oled显示单元设置在盒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聚合物锂电池通过导线与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器、oled显示单元、薄膜键盘、声光报警单元、无线模块和检测控制软件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模数转换器、oled显示单元、薄膜键盘、声光报警单元、无线模块和检测控制软件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通过导线与模数转换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渗漏传感器采用柔性传感器,所述盒体上设置有镀金插座,所述渗漏传感器通过柔性无感电缆与镀金插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渗漏传感器在0.2—1毫升范围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造影剂、药物的血管外渗量达到0.2毫升时,即可检测到,并且具备声光报警功能,能够及时提醒患者、陪员、周围人员和医护人员;

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无线系统与护理站的输液管理系统相连,适用于病房应用,通过无线系统停止高压注射器和输液泵,可自动或手动消除护士操作的影响,可有效避免造影剂及药物外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本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可实现造影剂及药物外渗的全自动动态检测,操作比较方便,使用效果较好,较为实用。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渗漏传感器;2、信号放大器;3、模数转换器;4、微控制器;5、oled显示单元;6、薄膜键盘;7、声光报警单元;8、无线模块;9、检测控制软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盒体和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渗漏传感器1、信号放大器2、模数转换器3、微控制器4、oled显示单元5、薄膜键盘6、声光报警单元7、无线模块8、聚合物锂电池和检测控制软件9,聚合物锂电池的电压为3.7伏;

渗漏传感器1:用于感知输液渗漏;

信号放大器2:用于放大渗漏传感器1传输的电压信号;

模数转换器3:用于将信号放大器2放大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微控制器4:用于读取数字信号并控制整个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的运行;

oled显示单元5:用于显示渗漏传感器1检测的结果;

薄膜键盘6:用于设置定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的参数;

声光报警单元7:采用声光报警的方式警示医护人员;

无线模块8:通过无线网络与高压注射器或护士站相连;

检测控制软件9:用于自动检测、消除病人输液侧手臂运动干扰和误报警。

信号放大器2、模数转换器3、微控制器4、薄膜键盘6、声光报警单元7、无线模块8、聚合物锂电池和检测控制软件9均位于盒体内部,oled显示单元5设置在盒体的外表面。

聚合物锂电池通过导线与信号放大器2、模数转换器3、微控制器4、oled显示单元5、薄膜键盘6、声光报警单元7、无线模块8和检测控制软件9连接,微控制器4通过导线与模数转换器3、oled显示单元5、薄膜键盘6、声光报警单元7、无线模块8和检测控制软件9连接,信号放大器2通过导线与模数转换器3连接。

渗漏传感器1采用柔性传感器,盒体上设置有镀金插座,渗漏传感器1通过柔性无感电缆与镀金插座连接。

渗漏传感器1在0.2—1毫升范围调整,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根据病人年龄、输液针穿刺部位皮肤弹性自由设置报警检测的渗漏量,范围0.2—1毫升。

盒体部分为小型、防水、抗压可穿戴装置,类似于手表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体积小巧,耗电量低,性能稳定可靠,传感器防水、抗压、抗折,主机防水防摔,携带非常方便,可满足医院中所有需要进行输液防渗漏检测的场合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使用时,

本装置所述主机盒信号放大器2将渗漏传感器1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倍数由软件进行控制),由后级高精度模数转换器3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微控制器4按照要求(由软件控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用于oled显示单元5(oled显示屏)渗漏量,当皮下渗漏量超过设置值时,声光报警单元7启动,触发声(“嘀嘀”或“液体渗漏”)光(红色闪光,也可以是其他颜色)报警单元,提醒患者、陪员、周围人员和医护人员,同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指令给高压注射器、输液泵、护士站的输液管理系统,停止高压注射器、输液泵,提醒值班护士进行处理;

在放置好传感器并与主机和连接后,通过主机盒上的电源按键开启本装置,约2秒后,完成自检和自动消除护士操作干扰,进入实时动态检测状态。

渗漏检测的灵敏度可根据病人年龄、输液针穿刺部位皮肤弹性等,通过键盘进行自由设置报警检测的渗漏量,范围0.2—1毫升;

该新型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为可穿戴式设计,体积小巧,耗电量低,性能稳定可靠,传感器防水、抗压、抗折,主机防水、防摔,携带非常方便,可满足医院中所有需要进行输液防渗漏检测的场合使用;

综上所述,该新型可穿戴式输液渗漏检测报警装置,通过高灵敏度柔性传感器实时动态检测高压药物注射、常规药物输注过程中发生的药物血管外皮下渗漏量,当超过设定值时,发出声光报警和通过无线装置控制高压注射器、输液泵等,立即终止注射,或者向护士站的输液管理系统发送警示信息,提醒护士对发生常规输液渗漏的患者进行及时处理;

本装置可自动实时动态检测,实现了“及时发现”并“终止”液体渗漏,有效预防或避免并发症发生,减少或避免医患矛盾、医疗纠纷,提升医院患者满意度,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