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急诊骨折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3205发布日期:2021-05-07 19:5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急诊骨折拐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急诊骨折拐杖。



背景技术:

人体的骨头骨折,往往需要辅助工具来固定,拐杖是下肢残疾人和术后康复病人等人群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承载人体的重量,起到了支撑、平衡身体和帮助行走的功能。

但是,现有的拐杖却存在着一些缺点,这些缺点主要体现在:首先,有一些市场上卖的拐杖的手柄与支撑杆之间设有固定销,拐杖都是直接一体化下来,不能调节高低,使得有些骨折患者不适合使用;其次,有一些可以调节的拐杖,手柄与支撑杆连接固定后,再需要调节手柄位置时,例如用户服装变化较大,就需要及时调整手柄的位置,此时,必须将固定销与手柄完全拆除连接后才能进行重新连接,调节过程复杂,特别是对手部有残疾缺陷的用户就更难以完成操作;再次,现有的拐杖基本都是采用木料材质制作而成,下肢骨折患者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对腋下的皮肤带来磨损的伤害。

因此,生产一种根据用户的手臂长度随时进行快速调节,以适应不同用户及用户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同时减少腋下拐的生产型号,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下肢骨折患者腋下的皮肤带来磨损的伤害,并带有减震效果的医用急诊骨折拐杖,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根据用户的手臂长度随时进行快速调节,以适应不同用户及用户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同时减少腋下拐的生产型号,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下肢骨折患者腋下的皮肤带来磨损的伤害,并带有减震效果的医用急诊骨折拐杖,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急诊骨折拐杖,包括扶手架、位于扶手架下方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下方的调节架、位于调节架下方的支脚架,所述的扶手架的顶端设置有手臂护环,扶手架的底端外壁上设置有扶手杆,扶手架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螺栓套,支撑架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套套装在扶手架底端的内部,所述的支撑架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二螺栓套,调节架通过第二螺栓套套装在支撑架的底端内部,所述的调节架与支脚架之间设置有弹簧腔,弹簧腔的顶面与调节架的底面相连接,弹簧腔的底面与支脚架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的支脚架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脚垫。

所述的扶手架的底端外壁上开设有扶手架通孔,支撑架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与扶手架通孔相配合的第一连接通口,支撑架顶端的第一连接通口通过第一螺栓套与扶手架底端的扶手架通孔相连通,所述的支撑架的底端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通口,调节架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通口相配合的若干个调节通孔,若干个调节通孔依次由上至下均匀的设置在调节架的外壁上,支撑架底端的第二连接通口通过第二螺栓套与调节架外壁上的调节通孔相连通。

所述的弹簧腔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顶块,弹簧腔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顶块,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设置在弹簧腔的内部,所述的第一顶块与调节架的底面相连接,第二顶块与支脚架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顶块与调节架为一体结构,第二顶块与支脚架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扶手架采用上方为一定角度倾斜以及下方为开口的圆柱形柱状结构,手臂护环采用“u”字型结构,扶手杆采用横向圆柱形的柱状结构,所述的扶手架与扶手架顶端的手臂护环为一体结构,扶手架与扶手架底端外壁的扶手杆为一体结构,支撑架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套套装在扶手架下方开口处的内部。

所述的支撑架采用空心的圆柱形柱状结构,调节架采用圆柱形柱状结构,调节架的直径长度不大于支撑架的直径长度。

所述的弹簧腔采用空心的圆柱形柱状结构,第一顶块采用圆柱形柱状结构,第一顶块的高度不大于弹簧腔的高度,第一顶块的直径不大于弹簧腔的内部直径,第二顶块与第一顶块的结构相一致。

所述的防滑脚垫采用圆台形的柱状结构,防滑脚垫的顶端与支脚架的底端相连接,防滑脚垫的顶端直径不小于支脚架的底端直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包括扶手架、位于扶手架下方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下方的调节架、位于调节架下方的支脚架,所述的扶手架的顶端设置有手臂护环,扶手架的底端外壁上设置有扶手杆,扶手架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螺栓套,支撑架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套套装在扶手架底端的内部,所述的支撑架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二螺栓套,调节架通过第二螺栓套套装在支撑架的底端内部,所述的调节架与支脚架之间设置有弹簧腔,弹簧腔的顶面与调节架的底面相连接,弹簧腔的底面与支脚架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的支脚架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脚垫,使其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用户的手臂长度随时进行快速调节,以适应不同用户及用户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减少了对腋下拐的使用,减少对下肢骨折患者腋下的皮肤带来磨损的伤害;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腔,使其用户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与地面有了一些减震的效果,增加了拐杖使用的舒适度;再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滑脚垫,增强了与地面接触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医用急诊骨折拐杖,包括扶手架1、位于扶手架1下方的支撑架2、位于支撑架2下方的调节架3、位于调节架3下方的支脚架4,所述的扶手架1的顶端设置有手臂护环6,扶手架1的底端外壁上设置有扶手杆7,扶手架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螺栓套8,支撑架2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套8套装在扶手架1底端的内部,所述的支撑架2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二螺栓套9,调节架3通过第二螺栓套9套装在支撑架2的底端内部,所述的调节架3与支脚架4之间设置有弹簧腔5,弹簧腔5的顶面与调节架3的底面相连接,弹簧腔5的底面与支脚架4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的支脚架4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滑脚垫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滑脚垫,增加了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强了与地面接触的稳定性。

所述的扶手架1的底端外壁上开设有扶手架通孔13,支撑架2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与扶手架通孔13相配合的第一连接通口14,支撑架2顶端的第一连接通口14通过第一螺栓套8与扶手架1底端的扶手架通孔13相连通,所述的支撑架2的底端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通口15,调节架3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通口15相配合的若干个调节通孔16,若干个调节通孔16依次由上至下均匀的设置在调节架3的外壁上,支撑架2底端的第二连接通口15通过第二螺栓套9与调节架3外壁上的调节通孔16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通孔16,可以更好的使用户快速的调节拐杖的高低,使其本实用新型更好的适应了大部分的使用者。

所述的弹簧腔5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顶块10,弹簧腔5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顶块11,第一顶块10与第二顶块1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2,减震弹簧12设置在弹簧腔5的内部,所述的第一顶块10与调节架3的底面相连接,第二顶块11与支脚架4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顶块10与调节架3为一体结构,第二顶块11与支脚架4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扶手架1采用上方为一定角度倾斜以及下方为开口的圆柱形柱状结构,手臂护环6采用“u”字型结构,通过采用“u”形设计,能够使本实用新型更好的固定在用户的手臂上,从而减少下肢骨折患者使用腋下拐对腋下的皮肤带来磨损的伤害,扶手杆7采用横向圆柱形的柱状结构,扶手杆7的底面上设置有握手块,方便用户能够更好的握住扶手杆7,所述的扶手架1与扶手架1顶端的手臂护环6为一体结构,扶手架1与扶手架1底端外壁的扶手杆7为一体结构,支撑架2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套8套装在扶手架1下方开口处的内部。

所述的支撑架2采用空心的圆柱形柱状结构,调节架3采用圆柱形柱状结构,调节架3的直径长度不大于支撑架2的直径长度。

所述的弹簧腔5采用空心的圆柱形柱状结构,第一顶块10采用圆柱形柱状结构,第一顶块10的高度不大于弹簧腔5的高度,第一顶块10的直径不大于弹簧腔5的内部直径,第二顶块11与第一顶块10的结构相一致。

所述的防滑脚垫17采用圆台形的柱状结构,防滑脚垫17的顶端与支脚架4的底端相连接,防滑脚垫17的顶端直径不小于支脚架4的底端直径。

本实用新型整体所采用的材质均为不锈钢的材质,本实用新型为配套使用,一套为两个。

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2、3、4所示,用户先将调节架3上的调节通孔16与支撑架2上的第二连接通口15通过第二螺栓套9相配合进行调节,调节到用户所需要的高度,调至好了之后,用户再将手臂护环6套在自己的手臂上,用户将手放置在扶手杆7上,握住扶手杆7,开始使用。

本实用新型生产一种根据用户的手臂长度随时进行快速调节,以适应不同用户及用户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同时减少腋下拐的生产型号,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下肢骨折患者腋下的皮肤带来磨损的伤害,并带有减震效果的医用急诊骨折拐杖,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