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9908发布日期:2021-06-22 15:2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显微外科、骨科、手外科、整形外科等经常需要做一些血管吻合的组织瓣。例如:其中一种情况,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术后常常会出现静脉回流障碍或者是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静脉回流情况不好时需要切开患处放血,每隔数小时就需要把伤口划开一次,管理极不方便,末节再植的成功率也较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皮瓣转移或者移植时,皮瓣过大,很多时候远端动脉出现供血不足,皮瓣出现缺血,临床没有特殊办法提高动脉供血的压力,只能做高压氧,而且疗效并不理想。针对诸如此类的情况,设计一款旨在改善静脉回流和改善远端的动脉供血、提高末节再植的成功率或者防止皮瓣远端坏死的负压吸引装置十分必要。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460067u,公开了一种末节再植放血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输液袋1、输液器2和吸引瓶3,连接所述输液器2、吸引瓶3的负压管5,所述负压管5上设置有切口6。使用中,将切口6与末节指体上的侧切口沿边缝合固定,输液袋1中按一定速率向手指切口处滴落肝素盐水,并由负压瓶3将切口出血吸入。显然的,所述装置应用时需将负压管与末节指体侧切口采用缝合固定,缝合操作繁琐,装置与指体难以实现良好地密闭连接,进而影响负压吸引效果;根据负压管管径不同,装置难以避免地出现缝合操作不便或吸引管柔韧性不足等问题,导致装置易受肢体动作牵拽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断指末节发生医源性损伤等。此外,所述装置应用时输液袋中肝素盐水直接滴落指体侧切口处,侧切口出血由吸引瓶吸入,可能出现吸引、引流不充分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吸引装置,以解决现有负压吸引装置操作不方便,容易对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不能够充分吸引和引流切口流出的血液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负压发生装置的负压接口,壳体内部具有与负压接口连通的中空负压腔,壳体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与患处周边进行表面贴合以使患处朝向中空负压腔内的贴合部,壳体上设有用于对贴合于壳体第一端的患处进行持续润湿或持续冲洗以防止患处血液凝固的防血凝结构,中空负压腔内填充有用于与患处贴合以均匀传递负压并充分引流的填料。

进一步地,防血凝结构包括贯穿壳体布设的用于与冲洗装置连接以对处于中空负压腔内的患处进行冲洗的冲洗接头,冲洗接头内具有沿轴向布设的冲洗通道;或者防血凝结构包括设于壳体并连通至填料填充位置的润湿接头,润湿接头的外伸端连通至储液装置,储液装置输出的防血凝药液通过润湿接头持续润湿填料,润湿的填料与患处接触以阻止患处的血液凝固。

进一步地,防血凝结构包括处于壳体第二端的胶垫以及贯穿胶垫并可沿壳体的轴向往复移动的用于与冲洗装置连接以对处于中空负压腔内的患处进行冲洗的冲洗接头,冲洗接头内具有沿轴向布设的冲洗通道;冲洗接头朝向壳体第一端的一端设置为针尖部或刀尖部;胶垫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或者胶垫密封固接于壳体的第二端上;胶垫弹性抱箍于冲洗接头外,或者胶垫上设有弹性抱箍于冲洗接头外并引导冲洗接头轴向移动的导管。

进一步地,冲洗接头上处于壳体外的部位设有用于把持冲洗接头以控制冲洗接头轴向移动的把持柄。

进一步地,填料采用医用敷料、医用过滤棉、医用纱布中的至少一种,负压接口连通至中空负压腔内的填料的填充区域范围内。

进一步地,中空负压腔内填充有多层填料,多层填料沿壳体的轴向依次堆叠排布。

进一步地,负压接口与中空负压腔的连通位置、填料朝向壳体第一端的一侧、填料朝向壳体第二端的一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用于阻止填料穿过的挡网。

进一步地,贴合部包括沿壳体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裙边,环形裙边的外缘沿壳体的轴向朝向远离壳体的方向倾斜,环形裙边的厚度尺寸由壳体向外缘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环形裙边上与患处贴合的一面附着有背胶。

进一步地,壳体和/或贴合部上设有用于将负压吸引装置固定在患处的固定件;固定件采用束带与束带扣的组合结构,或者固定件采用绑扎纱布带,或者固定件采用绷带,或者固定件采用不干胶贴,或者固定件采用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负压吸引装置,通过贴合部贴合于患处,并使壳体内的中空负压腔保持负压状态以使壳体吸附于患处,同时持续保持对患处切口溢出的血液的吸引和引流作用,吸附力和吸引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负压发生装置控制,以尽可能的减小对患处构成的损伤;通过在壳体上布设防血凝结构用于持续输出防血凝药液,同时通过在中空负压腔内填充填料并使填料贴合于患处,将防血凝药液输出至填料上,通过填料持续、均匀地向患处传递防血凝药液,实时的对患处进行持续地润湿和清洗,避免患处切口位置的血液凝固,同时通过在中空负压腔内填充的填料以使中空负压腔内产生的负压均匀传导至患处并快速地将患处切口溢出的血液以及作用至患处的防血凝药液一同引出,与此同时患处位置替换为新的防血凝药液,进而阻止切口出血液凝固以及阻止切口愈合;另外填料与患处接触过程中,也可以使部分填料填塞于切口位置以撑开切口,进而避免切口愈合。进而达到改善静脉回流和消减远端动脉供血不足的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造成患者的医源性损伤,通过负压、填料、冲洗的协同配合运用,能够尽可能的减小患处切口的愈合以及血液凝固,同时能够及时、充分地吸引和引流切口处溢出的血液。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负压吸引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负压吸引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负压吸引装置的环形裙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壳体包含多个中空负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壳体;101、负压接口;102、中空负压腔;2、贴合部;201、环形裙边;3、防血凝结构;301、胶垫;302、冲洗接头;3021、冲洗通道;3022、针尖部或刀尖部;3023、把持柄;4、填料;5、负压发生装置;6、冲洗装置;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负压吸引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负压吸引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负压吸引装置的环形裙边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壳体包含多个中空负压腔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负压发生装置5的负压接口101,壳体1内部具有与负压接口101连通的中空负压腔102,壳体1的第一端设置为用于与患处周边进行表面贴合以使患处朝向中空负压腔102内的贴合部2,壳体1上设有用于对贴合于壳体1第一端的患处进行持续润湿或持续冲洗以防止患处血液凝固的防血凝结构3,中空负压腔102内填充有用于与患处贴合以均匀传递负压并充分引流的填料4。本实用新型负压吸引装置,通过贴合部2贴合于患处,并使壳体1内的中空负压腔102保持负压状态以使壳体1吸附于患处,同时持续保持对患处切口溢出的血液的吸引和引流作用,吸附力和吸引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负压发生装置5控制,以尽可能的减小对患处构成的损伤;通过在壳体1上布设防血凝结构3用于持续输出防血凝药液,同时通过在中空负压腔102内填充填料4并使填料4贴合于患处,将防血凝药液输出至填料4上,通过填料4持续、均匀地向患处传递防血凝药液,实时的对患处进行持续地润湿和清洗,避免患处切口位置的血液凝固,同时通过在中空负压腔102内填充的填料4以使中空负压腔102内产生的负压均匀传导至患处并快速地将患处切口溢出的血液以及作用至患处的防血凝药液一同引出,与此同时患处位置替换为新的防血凝药液,进而阻止切口出血液凝固以及阻止切口愈合;另外填料4与患处接触过程中,也可以使部分填料4填塞于切口位置以撑开切口,进而避免切口愈合。进而达到改善静脉回流和消减远端动脉供血不足的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造成患者的医源性损伤,通过负压、填料4、冲洗的协同配合运用,能够尽可能的减小患处切口的愈合以及血液凝固,同时能够及时、充分地吸引和引流切口处溢出的血液。可选地,如图4所示,壳体1内可以设置多个中空负压腔102,多个中空负压腔102的排布方式与多个需要进行相应处理的患处对应布设,进而通过同一个负压吸引装置实现对多个患处的多点作用。可选地,多个中空负压腔102分别与负压接口101连通;每一个中空负压腔102对应于一组防血凝结构3。防血凝药液用于与切口接触以抑制血液凝结。防血凝药液可以为常用的抑制血液凝结的药液,如:柠檬酸钠混合液、枸橼酸钠混合液、草酸钠混合液、肝素混合液等。

本实施例中,防血凝结构3包括贯穿壳体1布设的用于与冲洗装置6连接以对处于中空负压腔102内的患处进行冲洗的冲洗接头302,冲洗接头302内具有沿轴向布设的冲洗通道3021。通过在壳体1上布设冲洗接头302,且冲洗接头302外伸至壳体1外的外伸端连通至冲洗装置6,通过冲洗装置6输出防血凝药液并经由冲洗接头302输出至填料4及与填料4贴合的患处,以持续冲洗患处,使患处的防血凝药液与血液混合并在负压作用下溢出填料4,溢出填料4后经负压接口101及负压管路抽出。可选地,冲洗接头302可以设于壳体1的侧面上,也可以设于壳体1的第二端的端面上,且冲洗接头302的输出端朝向患处方向布设。

本实施例中,防血凝结构3包括设于壳体1并连通至填料4填充位置的润湿接头,润湿接头的外伸端连通至储液装置,储液装置输出的防血凝药液通过润湿接头持续润湿填料4,润湿的填料4与患处接触以阻止患处的血液凝固。储液装置通过润湿接头向填料4内持续稳定地输出防血凝药液,以充分润湿填料4,进而通过润湿的填料4持续润湿患处;同时通过负压使润湿饱和的填料4内的防血凝药液与血液的混合液溢出并经负压接口101及负压管路抽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防血凝结构3包括处于壳体1第二端的胶垫301以及贯穿胶垫301并可沿壳体1的轴向往复移动的用于与冲洗装置6连接以对处于中空负压腔102内的患处进行冲洗的冲洗接头302,冲洗接头302内具有沿轴向布设的冲洗通道3021。冲洗装置6输出防血凝药液并通过冲洗接头302向填料4及患处冲洗输出,同时使患处的防血凝药液与血液混合并在负压作用下溢出填料4,溢出填料4后经负压接口101及负压管路抽出。冲洗接头302朝向壳体1第一端的一端设置为针尖部或刀尖部3022。当患处切口愈合或者血液结痂时,可以通过冲洗接头302的轴向运动以使得针尖部或刀尖部3022重新刺破患处,进而确保患处持续出血。可选地,壳体1的第二端的局部设置为胶垫301,或者壳体1的第二端整体设置为胶垫301。冲洗接头302插接在胶垫301,首先,利用胶垫301的弹性特性能够弹性抱箍于冲洗接头302,进而实现胶垫301与冲洗接头302之间的密封;其次,通过对冲洗接头302施力,可以使冲洗接头302相对于胶垫301滑动,同时实现胶垫301对滑动以后的冲洗接头302的抱箍;再次,由于胶垫301的弹性特性,使得冲洗接头302能够在胶垫301上弹性摆动,进而方便操作冲洗接头302对患处重新刺破或者划开。可选地,壳体1和/或胶垫301为透明结构,以便于对整个操作进行实时的观察,同时也能够对切口部位溢出的血液的引导和导流情况进行及时的观察,以及对填料4使用情况进行观察,进而根据观察到的情况作出及时的操作反应。通过冲洗接头302的轴向运动以使得针尖部或刀尖部3022重新刺破患处,针刺操作的目的为刺激切口重新出血,切口是否有持续出血可由透明的负压吸引管路中液体颜色判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胶垫301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成型方式制作成整体结构,整体性更好,密封性更好。可选地,胶垫301密封固接于壳体1的第二端上,采用分体制作在装配成整体的形式,便于各部分的批量化生产,组合拼装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任何组合拼装,进而扩大适用范围。可选地,胶垫301弹性抱箍于冲洗接头302外,利用胶垫301的胶体弹性能力以实现对冲洗接头302的抱箍连接,既能够实现冲洗接头302的轴向移动调节,也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密封,同时使冲洗接头302的活动范围更大,能够方便于冲洗接头302的活动操作。可选地,胶垫301上设有弹性抱箍于冲洗接头302外并引导冲洗接头302轴向移动的导管,通过导管实现冲洗接头302的移动导向;导管对冲洗接头302的抱箍和密封方式可以通过导管内壁面沿径向向内形成的密封圈实现,要确保导向性能更好即多设置几圈密封圈,要确保活动性更好就少设置几圈密封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冲洗接头302上处于壳体1外的部位设有用于把持冲洗接头302以控制冲洗接头302轴向移动的把持柄3023。可以通过手持形式操作冲洗接头302进而重新刺破或划破患处;也可以通过电动控制恒定的运动路径进而实现患处的刺破或划破,例如可以采用微型的行程控制气缸或者微型的行程控制电机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填料4采用医用敷料、医用过滤棉、医用纱布中的至少一种。填料4通常采用负压引流海绵(vsd海绵)等的疏孔性材料。负压接口101连通至中空负压腔102内的填料4的填充区域范围内,以减少负压接口101与中空负压腔102内的空腔部分连接,进而减少异物进入负压接口101内的几率,同时利用填料4对进入负压接口101内的混合液体进行多重过滤,进而确保负压吸出的混合液不易携带额外的杂质。

本实施例中,中空负压腔102内填充有多层填料4。多层填料4沿壳体1的轴向依次堆叠排布。采用层状堆叠铺设的方式填充填料4,使得填料4有序排列至中空负压腔102内,进而使中空负压腔102内构成多重过滤空腔体,形成由负压接口101与患处之间的多重过滤,以及冲洗接头302与患处之间的多重过滤。另外,针尖部或刀尖部3022作用至患处而重新切开切口,与切口相接触的一层填料4可以被挤压至切口内,进而撑开切口,阻止切口愈合。

本实施例中,负压接口101与中空负压腔102的连通位置、填料4朝向壳体1第一端的一侧、填料4朝向壳体1第二端的一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用于阻止填料4穿过的挡网。通过在填料4四周设置挡网,以阻止填料4向中空负压腔102以外的区域移动,确保填料4的设置位置,确保填料4的设置稳定性。可选地,与患处相贴合的一侧的挡网网孔孔径大于其他方向布设的挡网网孔孔径,或者与患处相贴合的一侧不设置挡网。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贴合部2包括沿壳体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裙边201,环形裙边201的外缘沿壳体1的轴向朝向远离壳体1的方向倾斜,环形裙边201的厚度尺寸由壳体1向外缘方向逐渐减小。方便于贴合部2与患处四周的皮肤表面贴合,且扩大了与皮肤的接触面,贴合稳定性更好,同时受到负压作用时不易挤压皮肤,对皮肤表面的损伤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环形裙边201上与患处贴合的一面附着有背胶。能够增加与皮肤之间的贴合力,提高结合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和/或贴合部2上设有用于将负压吸引装置固定在患处的固定件7;固定件7采用束带与束带扣的组合结构,或者固定件7采用绑扎纱布带,或者固定件7采用绷带,或者固定件7采用不干胶贴,或者固定件7采用魔术贴。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设置相应类别的固定件7,进而使负压吸引装置能够稳定固定与患处,避免发生相对位移,同时减少连接时对于四周皮肤的伤害以及对患处的伤害。

实施时,提供一种操作便捷、能持续改善手指再植末节等组织或移植皮瓣远端组织血液循环的负压吸引装置。如图1所示,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壳体1、冲洗接头302以及第一敷料(填料4)。壳体1内部被构造为中空负压腔102,中空负压腔102可以是一个,或者可以是多个联结(见图4),多个联结的中空负压腔102可在无需布置多个负压发生装置5而实现多点精确引流;壳体1包括负压接口101,负压接口101用于装置与负压发生装置5的连接(如图2),负压接口101与一个或多个负压腔连通;优选的,壳体1下部被构造为三维曲面形状,以实现与患处更好的贴合;优选地,壳体1可包括位于其下部的一组或多组由束带、束带扣组成的固定件7,以加强负压吸引装置与患处的密闭连接;如图3所示,优选地,壳体1下部可包括环形裙边201,环形裙边201包括从与壳体1连接位置向末梢渐变的截面厚度,以实现装置与患处更好的贴合与密封;环形裙边201靠近皮肤侧可以包含背胶,通过粘贴方式加强或/实现装置与患处的固定;装置的固定也包括采用贴膜覆盖粘贴方式将其固定于患处;第一敷料(填料4)内置于中空负压腔102,于使用中与切口处贴合,用于在切口处均匀传导负压;即使患处有少量血凝块产生,也可以通过经过的防血凝药液冲散并被带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敷料(填料4),第二敷料(填料4)用于填塞切口,阻止切口自行闭合影响治疗;如图1所述,冲洗接头302与胶垫301形成密封连接,其中,冲洗接头302还可以包括刺针,刺针为中空结构并被构造为能相对壳体1上下活动,用于切口出血中止时对其刮搔重新出血;优选地,冲洗接头302可延伸进入第一敷料(填料4);冲洗接头302外伸端与外部的冲洗装置6连接,实现负压吸引放血过程中对患处的持续冲洗,防止血液凝固,稀释切口出血实现更好的引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