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牙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478发布日期:2021-01-26 19:5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牙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涉及治疗蛀齿用医疗牙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用牙套。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治疗牙髓炎的方式,主要有间接盖髓补牙法,这种方式需要采用氧化锌丁香油混合物覆盖牙齿,以在对牙齿消炎后,完成补牙,与此同时,如果牙齿的炎症严重,则需要结合根管治疗先把牙髓清理干净,然后填充氧化锌丁香油混合物。
[0003]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间接盖髓补牙法的人工上药操作麻烦,且蛀齿容易与空气接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牙套,其具有避免蛀齿与空气接触,提高了蛀齿痊愈的速度的效果,同时,本申请的一种医疗用牙套还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种医疗用牙套,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包括治疗腔室及若干隐形牙套,所述治疗腔室两边各与若干隐形牙套相连接;
[0006]
所述治疗腔室顶部开口且其内部中空,所述治疗腔室用于填充药料。
[0007]
在本申请中,通过治疗腔室内的药料可使得用户在佩戴牙套时,就能够对蛀牙进行治疗,从而避免了手工将氧化锌丁香油混合物覆盖牙齿这一步骤,与此同时,由于牙套降低牙齿与空气接触的几率,因此,本申请的一种医疗用牙套能够提高了蛀齿痊愈的速度的效果。
[0008]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治疗腔室朝着口腔张口处的一侧开设有注射孔,操作人员通过注射器穿过所述注射孔将药料注入和抽离所述治疗腔室内部。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在需要更换治疗腔室内部的药料时,只需将注射器的针管插入注射孔并使针管的注射端延伸至治疗腔室内部;吸取旧的药料并清理治疗腔室内部,最后将新的药料注入到治疗腔室内部;无需操作人员取下治疗腔室进行药料的添加,简化了医护人员在更换药料时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进一步避免蛀齿与空气接触,提高了蛀齿痊愈的速度。
[0010]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治疗腔室(11)朝着口腔张口处设有封装膜,所述封装膜与所述治疗腔室(11)朝着口腔张口处胶合。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药料时,能够撕开封装膜,进而向治疗腔室放入药料,而在放入药料完毕时,可将封装膜重新胶合在治疗腔室朝着口腔张口处,从而进一步简化了药料更换的步骤。
[0012]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装膜为半透膜。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口腔中的唾液通过半透膜可渗透到治疗腔室11中,并与治疗腔室11中的药粉相溶,进而不需要额外注射溶剂,从而进一步简化上药、换药的步
骤。
[0014]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牙套本体的开口所在面的顶部一体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收缩套,所述收缩套的开口尺寸小于牙齿横截面尺寸。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牙套本体套设在牙齿表面时,由于收缩套自身的弹性性质,收缩套紧紧束缚在牙齿表面,使牙套本体与牙齿紧密连接,降低了牙套本体与牙齿相分离的几率。
[0016]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牙套本体内壁上设置有夹持部件。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部件增大了牙套本体内部的实际体积,进一步通过夹持部降低牙套本体与牙齿脱离的几率。
[0018]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牙套本体上设置有咀嚼部。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咀嚼部方便操作人员进食,同时也降低了牙套本体的磨损程度,提高了牙套本体的使用寿命。
[0020]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咀嚼部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均设置在牙套本体的外部长度方向两侧。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部保护牙套本体的两侧表面。
[0022]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咀嚼部包括硬质材料做成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牙套本体的底部,且所述接触部与其余牙齿底部相平齐。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触部配合其余好的牙齿一起将食物咬碎。
[0024]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牙套本体上半部设置有自紧绳索,所述自紧绳索反复穿设在所述治疗腔室上。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牙套套在牙齿上时,拉动自紧绳索降低药料从牙齿与牙套本体之间的缝隙流出的几率。
[0026]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牙套本体通过金属夹与其余未配套所述牙套本体的牙齿相固定。
[0027]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自紧绳索将所述注射孔所包覆,且所述自紧绳索未位于所述注射孔内部。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紧绳索处于自然状态时,注射孔未受到其余外力作用下,注射孔在自紧绳索的弹性力作用下,注射孔处于闭合状态,降低了牙套本体内部药料流出牙套的几率。
[0029]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部件为球状凸起。
[0030]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1]
1.通过治疗腔室内的药料可使得用户在佩戴牙套时,就能够对蛀牙进行治疗,从而避免了手工将氧化锌丁香油混合物覆盖牙齿这一步骤,与此同时,由于牙套降低牙齿与空气接触的几率,因此,本申请的一种医疗用牙套能够提高了蛀齿痊愈的速度的效果。
[0032]
2.通过开设有注射孔的牙套本体,医护人员无需卸下牙套即可进行更换药料的操作,简化了医护人员在更换药料时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蛀齿与空气接触,提高了蛀齿痊愈的速度。
[0033]
3.通过咀嚼部及夹持部件,使牙齿与牙套本体连接更加稳定,降低了牙套本体与
牙齿脱离的几率。
[0034]
4.通过在注射孔的外周设置有自紧绳索,在注射孔未被注射针头撑开时,自紧绳索使注射孔一直处于闭合状态,降低了药料从牙套本体内部流出的几率。
[0035]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
[0037]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其中附图标记为:牙套本体1、治疗腔室11、隐形牙套12、注射孔2、收缩套3、夹持部件4、咀嚼部5、凸起部51、接触部52、自紧绳索6、金属夹7。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2]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3]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44]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医用牙套,包括牙套本体1。牙套本体1包括治疗腔室11及若干隐形牙套12。在本实施例中,隐形牙套 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隐形牙套12远离治疗腔室11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开口。两个隐形牙套12分别与治疗腔室11的两边一体设置。牙套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牙套本体1内部为中空状态。治疗腔室11内部与隐形牙套12内部相连通。
[0045]
参阅图1及图2,牙套本体1的开口所在面的顶部一体成型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收缩套3。在自然状态下,收缩套3的开口尺寸虐小于所套的牙齿横截面尺寸。当牙套本体1完全套设在牙齿上时,由于收缩套3此时处于形变状态,收缩套3自身的弹簧恢复力,使收缩套3内壁紧紧包裹在牙齿表面。
[0046]
参阅图1及图2,牙套本体1的上半部反复穿设有自紧绳索6,自紧绳索6沿着牙套本体1的边沿方向设置。自锁绳索如线缝制在牙套本体1 上。在自紧绳索6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伸缩套处于自然状态。当牙套本体1套设在牙齿上时,自锁绳索受力发生形变,此时,由于自紧绳索6 自身的弹性恢复力,自紧绳索6与伸缩套一起对牙齿受力。降低了牙套本体1与牙齿脱离的几率。
[0047]
参阅图1及图2,为了使牙套本体1内部与牙齿本身相配合,牙套本体1内壁上设置有夹持部件4。夹持部件4可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球状凸起。夹持部件4增大了牙套本体1内部的实际体积,进一步通过夹持部降低牙套本体1与牙齿脱离的几率。
[0048]
参阅图1及图2,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咀嚼食物,牙套本体1上设置有咀嚼部5。咀嚼部5包括凸起部51和硬质材料做成的接触部52。凸起部 51均设置在牙套本体1的外部长度方向两侧。凸起部51保护牙套本体1 的两侧表面不被食物磨损。降低了牙套本体1自身的磨损程度。述接触部 52位于牙套本体1的底部,且接触部52与其余牙齿底部相平齐。接触部 52配合其余好的牙齿一起将食物咬碎。
[0049]
参阅图1及图2,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更换牙套本体1内部的药料,治疗腔室11朝着口腔张口处的一侧开设有注射孔2。牙套本体1可以用弹性自收缩或者有粘度的材料,例如点滴瓶盖扎了针孔不漏出液体。当针管脱离牙套本体1时,注射孔2自动闭合。
[0050]
参阅图1及图2,为了进一步保证药料从牙套本体1内部不会流出。自紧绳索6将注射孔2所包覆,且自紧绳索6未位于注射孔2内部。自紧绳索6处于自然状态时,注射孔2未受到其余外力作用下,注射孔2在自紧绳索6的弹性力作用下,注射孔2处于闭合状态,降低了牙套本体1内部药料流出牙套的几率。
[0051]
当需要安装牙套本体1时,医护人员采用工具,例如类似剪刀的金属勾把收缩套3的左右两边撑开。
[0052]
实施例二
[0053]
请参阅图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牙套本体1还可以通过金属夹7与其余未配置牙套本体1的牙齿相固定。
[0054]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使用工具将收缩套3张口拉开,使牙套套在牙齿上。
[0055]
接着医护人员将药料通过注射孔2射入治疗腔室11内部;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注射孔2将药料从治疗腔室11内部抽出。
[005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药料可以是呈粉末状的药粉与溶剂的组合,也可以是呈液体状的药液,优选地,药料为呈粉末状的药粉与溶剂的组合,其中,当药料是呈粉末状的药粉与溶剂的组合时,药粉可预装入治疗腔室11 内部,进而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溶剂通过注射孔2射入治疗腔室11内部,进而药粉与溶剂相溶形成药料,药料采用呈粉末状的药粉与溶剂的组合,可便于将呈粉末状的药粉预选存储在治疗腔室11内部。
[005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地,治疗腔室11朝着口腔张口处设有封装膜,封装膜与治疗腔室11朝着口腔张口处胶合,当需要将呈粉末状的药粉预装于治疗腔室11内部时,通过封装膜可在需要补充药粉时,撕开封装膜进行补充药粉,而在补充完毕后将封装膜重新胶合于治疗腔室11朝着口腔张口处。
[005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封装膜为半透膜,这样一来,人体口腔中的唾
液通过半透膜可渗透到治疗腔室11中,并与治疗腔室11中的药粉相溶,进而不需要额外注射溶剂,从而进一步简化上药、换药的步骤。
[005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006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6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