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2179发布日期:2021-06-01 23:3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



背景技术:

乳牙早失,恒牙迟萌是儿童牙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于替牙期的儿童,儿童牙齿与恒牙相比矿化不足,并且儿童对于口腔卫生的清洁和保持多数较差,以及目前儿童饮食过于精细且多数富含糖类,这就增加了其乳牙龋坏的发病率及早失率,乳牙早失不加干预治疗,多半会造成缺牙间隙的丧失或不足,导致缺牙间隙两侧的牙齿倾斜以为,对合牙齿伸长,继替恒牙萌出间隙不足,增加了牙列拥挤不齐的发生率,有的甚至会发生继替恒牙的埋伏阻生,及继发的萌出囊肿的发生,严重危害了儿童口颌系统的发育,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增加了儿童的消化道负担,及营养的吸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发育,同时拥挤不齐的牙齿,在有损美观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口腔卫生的清洁和保持难度,造成恒牙龋损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儿童乳牙早失,继替恒牙萌出时间还很长,常规的做法是制取患者的口腔印模,灌制石膏模型,然后送去加工厂制作完成间隙保持器,再二次预约患者复诊试戴,粘接,所完成的保持器多半体积较大,患者异物感明显,患儿难以配合,同时在制取口腔印模的时候患儿多半反应较重,难以配合医师操作,这就对于常规间隙保持器要求完整清晰的印模增加困难,患儿的配合也是儿牙医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对于以往的部分活动式的间隙保持器,患者代入回家后还需进食前后的清洁洗刷,摘带繁琐,对于患者口腔卫生的维护以及患儿或者患儿家长的配合要求较高,虽然近年来对于儿童牙病的研究有很多进展,但对于患儿缺牙间隙的处理方法没有太多的突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使用后可以有效减轻对患儿多次操作造成的不适感,同时保持器的体积较小,异物感轻,患者容易配合,节约了患者的时间成本,同时对于口腔卫生的维护操作简单,避免了以往部分活动间隙保持器进食前后反复摘带的操作麻烦。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包括颊侧固位器,所述颊侧固位器共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颊侧固位器前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钢丝就位道,每个钢丝就位道两侧内表壁靠近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钢丝就位道内部且位于限位块下方之间滑动贯穿有不锈钢方丝,每个所述钢丝就位道内部顶面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不锈钢制锁弹片,每个所述钢丝就位道内部且位于对应限位块上方均滑动贯穿有拆卸器不锈钢弹片。

为了使颊侧固位器能够稳固与牙齿有效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每个所述颊侧固位器一侧外表面均粘附有粘附层,所述粘附层为树脂结合材料构成。

为了使不锈钢制锁弹片能够有效进行不锈钢方丝的位置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所述不锈钢方丝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两侧内表壁和不锈钢制锁弹片两侧外表面分别贴合。

为了使拆卸器不锈钢弹片能够有效将不锈钢制锁弹片挤压脱离限位槽,使不锈钢方丝能够便捷出颊侧固位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每个所述拆卸器不锈钢弹片顶部和对应钢丝就位道内部顶面贴合,每个所述拆卸器不锈钢弹片底部和对应限位块顶部贴合。

为了使设备能够便捷进行不锈钢方丝的拆卸,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每个所述拆卸器不锈钢弹片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拆卸器尼龙线,每个所述拆卸器尼龙线一端均延伸至对应钢丝就位道外部。

为了使不锈钢制锁弹片能够有效进行不锈钢方丝位置的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每个所述不锈钢制锁弹片底部和不锈钢方丝顶部贴合,每个所述不锈钢制锁弹片底部和限位槽内部底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使用时,将粘附层有效粘附在缺牙两侧牙齿适当位置,进而能够有效通过粘附层能够使颊侧固位器与牙齿进行稳固连接,再通过颊侧固位器前表面开设的钢丝就位道内部顶面具有单向锁定功能的不锈钢制弹片配合限位槽有效进行不锈钢方丝移动方向和使用位置的限定,在不锈钢方丝顺利就位后,通过不锈钢方丝的有效连接能够有效保持颊侧固位器之间的间距,进而能够保持缺牙间隙的长度不变,同时在有现有医疗设备螺旋推簧存在的情况下,还可进行便捷的进行缺牙间隙的有效开阔,使设备能够便捷的进行安装设置,减少患者实际治疗的不是感,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实际的异物感,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有效节约患者治疗时间,同时通过拆卸器不锈钢弹片能够有效将不锈钢制锁弹片有效挤压脱离限位槽,进而使不锈钢方丝能够再次正常在钢丝就位道内部移动,进而使医疗医生能够便捷将不锈钢方丝从颊侧固位器内部取出,进而使设备能够便捷的进行拆除,进而使医疗医生能够即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不需要取模,灌模,再从加工厂加工制作,复诊,试戴,而且佩戴后维护方便,患者依从性要求低,进而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展开剖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颊侧固位器和粘附层正视图。

图中:1、颊侧固位器;2、不锈钢制锁弹片;3、钢丝就位道;4、限位块;5、粘附层;6、不锈钢方丝;7、拆卸器不锈钢弹片;8、拆卸器尼龙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锁式缺牙间隙保持器,包括颊侧固位器1,颊侧固位器1共设置有两个,每个颊侧固位器1前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钢丝就位道3,每个钢丝就位道3两侧内表壁靠近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限位块4,两个钢丝就位道3内部且位于限位块4下方之间滑动贯穿有不锈钢方丝6,每个钢丝就位道3内部顶面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不锈钢制锁弹片2,每个钢丝就位道3内部且位于对应限位块4上方均滑动贯穿有拆卸器不锈钢弹片7。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颊侧固位器1的设立提供设备其他功能部件设置的安装基础,通过钢丝就位道3的设立方便进行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设置,使设备能够正常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通过限位块4的设立使方便进行拆卸器不锈钢弹片7的移动位置限制,使设备能够便捷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通过不锈钢方丝6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颊侧固位器1之间的稳固连接,使设备能够有效保持患者的缺牙间隙,使设备能够正常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通过不锈钢制锁弹片2的设立配合限位槽能够有效进行不锈钢方丝6使用位置的有效固定,通过拆卸器不锈钢弹片7的设立能够有效使不锈钢制锁弹片2抬离限位槽,进入使不锈钢方丝6能够有效从钢丝就位道3内部取出,使设备能够便捷进行拆卸,提高设备实际使用效果。

具体的,每个颊侧固位器1一侧外表面均粘附有粘附层5,粘附层5为树脂结合材料构成。

本实施例中:通过粘附层5的设立使颊侧固位器1能够稳固与牙齿进行有效连接。

具体的,不锈钢方丝6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两侧内表壁和不锈钢制锁弹片2两侧外表面分别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槽的设立配合不锈钢制锁弹片2能够有效进行不锈钢方丝6使用位置的有效固定,使设备能够正常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

具体的,每个拆卸器不锈钢弹片7顶部和对应钢丝就位道3内部顶面贴合,每个拆卸器不锈钢弹片7底部和对应限位块4顶部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立使拆卸器不锈钢弹片7能够有效进行不锈钢制弹片2的抬升,进而能够便捷取下不锈钢方丝6。

具体的,每个拆卸器不锈钢弹片7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拆卸器尼龙线8,每个拆卸器尼龙线8一端均延伸至对应钢丝就位道3外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拆卸器尼龙线8能够当拆卸器不锈钢弹片7穿过钢丝就位道3后依旧能够抬升不锈钢制锁弹片2,使不锈钢方丝6能够有效取出钢丝就位道3。

具体的,每个不锈钢制锁弹片2底部和不锈钢方丝6顶部贴合,每个不锈钢制锁弹片2底部和限位槽内部底面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立使不锈钢制锁弹片2配合限位槽能够单向限制不锈钢方丝6的位置移动,使进而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

使用时,将粘附层5有效粘附在缺牙两侧牙齿适当位置,进而能够有效通过粘附层5能够使颊侧固位器1与牙齿进行稳固连接,再通过颊侧固位器1前表面开设的钢丝就位道3内部顶面具有单向锁定功能的不锈钢制弹片配合限位槽有效进行不锈钢方丝6移动方向和使用位置的限定,在不锈钢方丝6顺利就位后,通过不锈钢方丝6的有效连接能够有效保持颊侧固位器1之间的间距,进而能够保持缺牙间隙的长度不变,同时在有现有医疗设备螺旋推簧存在的情况下,还可进行便捷的进行缺牙间隙的有效开阔,使设备能够便捷的进行安装设置,减少患者实际治疗的不是感,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实际的异物感,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有效节约患者治疗时间,同时通过拆卸器不锈钢弹片7能够有效将不锈钢制锁弹片2有效挤压脱离限位槽,进而使不锈钢方丝6能够再次正常在钢丝就位道3内部移动,进而使医疗医生能够便捷将不锈钢方丝6从颊侧固位器1内部取出,进而使设备能够便捷的进行拆除,进而使医疗医生能够即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不需要取模,灌模,再从加工厂加工制作,复诊,试戴,而且佩戴后维护方便,患者依从性要求低,进而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