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中可进行氧驱雾化的一次性麻醉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2974发布日期:2021-05-25 12:3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中可进行氧驱雾化的一次性麻醉回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中可进行氧驱雾化的一次性麻醉回路。



背景技术:

麻醉呼吸回路是将麻醉机的气体输出口与病人呼吸道相形成一个回路,称为麻醉呼吸回路。通过麻醉呼吸回路将新鲜气体和吸入麻醉药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并将病人呼出的气体排除到体外,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包括盛接药物的储药罐、吸入管口、雾化口含嘴三部分。雾化器储药罐下有连接氧气导管的入口,吸入管口有两个端口,一侧可接口含嘴,一侧便于释放多余的气体。雾化吸入器必须专人使用,常规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悬液,再随呼吸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的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氧气流通过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为现有的麻醉回路没有进行术中氧驱雾化的功能,在手术中如果病人出现哮喘发作、气道痉挛等引起气道压升高的情况,麻醉医生往往没有好办法进行处理,如果需要喷入舒张气道平滑肌的药物,只能断开进气管与三通管的连接,手工向三通管内喷入药物,效果差,而且与呼吸机的连接断开之后病人面临缺氧的风险。

因此,发明一种术中可进行氧驱雾化的一次性麻醉回路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术中可进行氧驱雾化的一次性麻醉回路,通过不断开进气管与三通管的连接,呼吸机将高速氧气流通过储药罐内的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中可进行氧驱雾化的一次性麻醉回路,包括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一端插接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远离第一三通管一端设有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所述第一三通管另一端插接有弯管,所述弯管远离第一三通管一端插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三通管远离第二三通管和弯管一端插接有出气管,所述第二三通管远离第一三通管和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一端插接有进气管;

所述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包括雾化口含嘴,所述雾化口含嘴与第二三通管插接,所述雾化口含嘴远离第二三通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储药罐,所述储药罐内部固定连接有氧气导管。

优选的,所述弯管外壁一侧贯穿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弯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外周面转动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外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圆环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与通气管插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为波纹管,所述进气管为医用pvc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为波纹管,所述出气管为医用pvc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弯管、第一密封盖、通气管和第二密封盖均为医用pvc材质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此麻醉回路使得如果发现术中病人出现哮喘发作、气道痉挛等引起气道压升高的情况,可在不断开麻醉机的情况下从直接将舒张支气管的药物通过氧驱雾化的方式进入病人体内,既保证了病人的氧供,又能保证舒张支气管药物更有效的发挥作用,此外,在紧急情况下,与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插接的第二三通管接口可以连接高频喷射通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麻醉回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三通管、2第二三通管、3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4弯管、5第一密封盖、6出气管、7进气管、8雾化口含嘴、9储药罐、10氧气导管、11通气管、12圆环、13连接带、14第二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术中可进行氧驱雾化的一次性麻醉回路,包括第一三通管1,所述第一三通管1一端插接有第二三通管2,所述第二三通管2远离第一三通管1一端设有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3,所述第一三通管1另一端插接有弯管4,所述弯管4远离第一三通管1一端插接有第一密封盖5,所述第一三通管1远离第二三通管2和弯管4一端插接有出气管6,所述第二三通管2远离第一三通管1和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3一端插接有进气管7;

所述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3包括雾化口含嘴8,所述雾化口含嘴8与第二三通管2插接,所述雾化口含嘴8远离第二三通管2一端固定连接有储药罐9,所述储药罐9内部固定连接有氧气导管10。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弯管4外壁一侧贯穿有通气管11,所述通气管11与弯管4固定连接,通过通气管11与弯管4固定连接并连通,使得需要时,弯管4内的气体可以从通气管11内排出。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气管11外周面转动连接有圆环12,所述圆环12外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带13,所述连接带13远离圆环1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盖14,所述第二密封盖14与通气管11插接,通过圆环12、连接带13和第二密封盖14的配合,防止第二密封盖14掉落后难以寻找,同时方便第二密封盖14与通气管11插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管7为波纹管,所述进气管7为医用pvc材质构件,通过进气管7为波纹管,方便进气管7弯曲,同时进气管7为医用pvc材质构件,使得进气管7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致畸致癌,不引起过敏反应,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溶血性低、抗凝血性好。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管6为波纹管,所述出气管6为医用pvc材质构件,通过出气管6为波纹管,方便出气管6弯曲,同时出气管6为医用pvc材质构件,使得出气管6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致畸致癌,不引起过敏反应,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溶血性低、抗凝血性好。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三通管1、第二三通管2、弯管4、第一密封盖5、通气管11和第二密封盖14均为医用pvc材质构件,通过第一三通管1、第二三通管2、弯管4、第一密封盖5、通气管11和第二密封盖14均为医用pvc材质构件,提高此麻醉回路的安全性。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此麻醉回路时,首先将第一密封管从弯管4上取下,然后将麻醉口罩与弯管4插接,患者穿戴上麻醉口罩,之后将进气管7与麻醉机内的出气管道插接,将出气管6与麻醉机内的进气管道插接,将氧气导管10与呼吸机的输出管插接,麻醉机工作时,将新鲜气体和吸入麻醉药依次通过进气管7、第二三通管2、第一三通管1、弯管4和麻醉面罩,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并将病人呼出的气体依次通过麻醉面罩、弯管4、第一三通管1和出气管6排出到体外,当患者出现哮喘发作、气道痉挛等引起气道压升高的情况时,启动呼吸机,呼吸机将高速氧气流通过储药罐9内的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通过此麻醉回路使得如果发现术中病人出现哮喘发作、气道痉挛等引起气道压升高的情况,可在不断开麻醉机的情况下从直接将舒张支气管的药物通过氧驱雾化的方式进入病人体内,既保证了病人的氧供,又能保证舒张支气管药物更有效的发挥作用,此外,在紧急情况下,与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3插接的第二三通管2接口可以连接高频喷射通气,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麻醉回路没有进行术中氧驱雾化的功能,在手术中如果病人出现哮喘发作、气道痉挛等引起气道压升高的情况,麻醉医生往往没有好办法进行处理,如果需要喷入舒张气道平滑肌的药物,只能断开进气管7与三通管的连接,手工向三通管内喷入药物,效果差,而且与呼吸机的连接断开之后病人面临缺氧的风险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使用此麻醉回路时,首先将第一密封管从弯管4上取下,然后将麻醉口罩与弯管4插接,患者穿戴上麻醉口罩,之后将进气管7与麻醉机内的出气管道插接,将出气管6与麻醉机内的进气管道插接,将氧气导管10与呼吸机的输出管插接,麻醉机工作时,将新鲜气体和吸入麻醉药依次通过进气管7、第二三通管2、第一三通管1、弯管4和麻醉面罩,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并将病人呼出的气体依次通过麻醉面罩、弯管4、第一三通管1和出气管6排出到体外,当患者出现哮喘发作、气道痉挛等引起气道压升高的情况时,启动呼吸机,呼吸机将高速氧气流通过储药罐9内的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