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血注入装置

文档序号:25746830发布日期:2021-07-06 19:1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血注入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血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在医疗领域提倡无针化,在我们icu的抽血过程中都是通过留置针来抽血,抽好再由注射器打到试管里,这个过程中现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要先打开试管的帽子,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在试管盖子打开后再盖上去可能会没盖好,这样会导致血标本撒出来,其次第二个问题就是盖子打开后试管里的负压没了在控制标本的量时存在误差,第三个问题是打开试管盖再完好的盖上增加工作量。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第二种方法是不打开试管盖子,直接接针,这种方法也有几个问题,首先不能无针化,其次提高了职业暴露几率,主要原因是注射器的针比较长,针头上又无止血护套,容易血液泄漏及发生针刺伤增加职业暴露几率。因此,设计一种可减少工作量、同时使得血量更加准确并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抽血注入装置就很有必要和迫切,具有非常积极的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抽血注入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抽血注入装置,包括试管端柱、试管插孔、注射器端柱、注射器插孔、注入针、左保护帽、左帽圆孔、左帽手柄、右保护帽、右帽圆孔和右帽手柄,所述试管端柱为圆柱结构,试管插孔为开头通孔结构并位于试管端柱的圆柱中心处,试管插孔的通孔开口位于试管端柱的前端面,注射器端柱为圆柱结构并与试管端柱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注射器插孔为圆沉孔结构并位于注射器端柱的圆柱中心处,注入针位于试管插孔内并与试管端柱的内壁一体连接,注入针中间具有通孔结构并与注射器插孔相通,左保护帽为圆柱结构,左帽圆孔为圆沉孔结构并位于左保护帽的圆柱中心处,左帽手柄与左保护帽一体连接,右保护帽为圆柱结构,右帽圆孔为圆沉孔结构并位于右保护帽的圆柱中心处,右帽圆孔的通孔开头位于右保护帽的前端面,右帽手柄的后端面与右保护帽固定连接,所述左保护帽通过左帽圆孔套接在注入针上,所述右保护帽与所述注射器插孔对接。
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了减少工作量、同时使得血量更加准确并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本实用新型一种抽血注入装置将试管端柱设计成圆柱结构并在内部设计有试管插孔,以及设计了注射器端柱与试管端柱连接,并设计了可以与注射器连接的注射器插孔;还在试管插孔内安装了注入针,注入针与注射器端柱内的注射器插孔内部相通,并设计了左保护帽和右保护帽,可防止污染该注入装置,在使用时,分别将左保护帽和右保护帽从试管插孔和注射器插孔内拔出,用注射器抽好血后,将注射器端柱与注射器连接,然后将试管端柱直接插在试管上,宽口径的注入针穿入试管内,血液可自动流入装血液的试管中,整个过程中不用推注射器,只需要观察试管血量达到要求后取下试管,换下一根试管即可;
该装置将注入针设计在试管插孔内部,可防止针头暴露,大大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使用时将试管插孔套在试管上,不用打开试管盖,血量更加准确,降低了标本回退率增加,能减少标本问题反复抽血给病人带来痛苦。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抽血注入装置其整体结构示意图;
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抽血注入装置其整体结构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示意图;
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抽血注入装置其试管端柱和注射器端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1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抽血注入装置其注射器插孔在另一个方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试管端柱;2、试管插孔;3、注射器端柱;4、注射器插孔;5、注入针;6、左保护帽;7、左帽圆孔;8、左帽手柄;9、右保护帽;10、右帽圆孔;11、右帽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13.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抽血注入装置,包括试管端柱1、试管插孔2、注塑器端柱3、注塑器插孔4、注入针5、左保护帽6、左帽圆孔7、左帽手柄8、右保护帽9、右帽圆孔10和右帽手柄11,所述试管端柱1为圆柱结构,试管插孔2为开头通孔结构并位于试管端柱1的圆柱中心处,试管插孔2的通孔开口位于试管端柱1的前端面,注塑器端柱3为圆柱结构并与试管端柱1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注塑器插孔4为圆沉孔结构并位于注塑器端柱3的圆柱中心处,注入针5位于试管插孔2内并与试管端柱1的内壁固定连接,注入针5中间具有通孔结构并与注塑器插孔4相通,左保护帽6为圆柱结构,左帽圆孔7为圆柱孔结构并位于左保护帽6的圆柱中心处,左帽手柄8与左保护帽6一体连接,右保护帽9为圆柱结构,右帽圆孔10为圆沉孔结构并位于右保护帽9的圆柱中心处,右帽圆孔10的通孔开头位于右保护帽9的前端面,右帽手柄11的后端面与右保护帽9一体连接,左保护帽6通过左帽圆孔7套接在注入针5上,右保护帽9与注射器插孔4对接。
14.具体的,左帽手柄6为圆柱结构且外表面上均匀布设有凹凸条纹,可以增大握持的摩擦力。试管端柱1的直径为23mm,长度为30mm。注入针5的直径为7mm,长度为25mm。所述左帽圆孔7的孔径范围为10

20mm之间,长度在28

30mm之间。
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试管端柱1设计成圆柱结构并在内部设计有试管插孔2,以及设计了注射器端柱3与试管端柱1连接,并设计了可以与注射器连接的注射器插孔4。还在试管插孔2内安装了注入针5,注入针5与注射器端柱3内的注射器插孔4内部相通,并设计了左保护帽6和右保护帽9,在使用前,将左保护帽6插入试管插孔2内,将右保护帽9插入在注射器插孔4通孔内,可防止污染该注入装置,在使用时,分别将左保护帽6和右保护帽9从试管插孔2和注射器插孔4内拔出,(检测血液用的试管和抽血用的注射器为现有技术,因此未详细制图),用注射器抽好血后,将注射器端柱3与注射器连接,然后将试管端柱1直接插在试管上,宽口径的注入针5穿入试管内,血液可自动流入装血液的试管中,整个过程中不用推注射器,只需要观察试管血量达到要求后取下试管,换下一根试管即可;该装置将
注入针5设计在试管插孔2内部,可防止针头暴露,大大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使用时将试管插孔2套在试管上,不用打开试管盖,血量更加准确。
16.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