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4189发布日期:2021-06-04 16:1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静脉炎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静脉炎贴。


背景技术:

2.静脉炎又叫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其病理变理化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少数病人可引起反应,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
3.为了更好的治疗静脉炎,中医中采用专门的药物外敷,伴以中药口服来治疗静脉炎,比较常见的外敷药物就是静脉炎贴,但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静脉炎贴都是直接用医用胶带直接贴在患者身体上的患处,但是胶带在撕除时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尤其是个别患者也会对胶质有过敏反应,无法正常使用常规的静脉炎贴,而且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静脉炎贴本身透气性较差,防水性也不好,患者长期贴附静脉炎贴就会导致局部出汗,然后汗液无法快速挥发排出,极容易污染药物,影响药物外敷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静脉炎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静脉炎贴,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外侧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固定带,所述基层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外侧固定连接有两根与第一固定带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带,所述基层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药物层,所述基层顶部药物层四周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层,所述药物层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顶部设置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顶部设置有第二保护膜,所述基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底部固定连接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底部设置有第一保护膜。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第一固定带顶部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粘连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第二固定带底部外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粘连带相对应的第二粘连带。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基层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第一透气孔且第一透气孔贯穿基层和纱布层上下两端。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透气层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第二透气孔且第二透气孔贯穿透气层上下两端。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一保护膜一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第二保护膜一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凸起。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在静脉炎贴的基层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粘连带,而基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带固定连接有两根相对应的第二粘连带,患者在使用静脉炎贴时,可以将静脉炎贴贴附在患处,并用两侧的四根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环绕患处肢体后,再将第二粘连带与第二粘连带相互粘连固定,从而将静脉炎贴固定在患者患处,这样在静脉炎贴使用完后,只需将第二粘连带和第一粘连带分离即可取下静脉炎贴,患者也就不会再遭受胶带撕除时的疼痛,同时因为不适用胶带贴附,对于胶质过敏体质的患者也可以适用。
20.2、本实用新型中,在药物层四周边缘位置和底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而且基层和透气层内均设置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不仅极大的增加了静脉炎贴的透气性,而且可以防止患者的汗液对药物层造成污染并影响外敷治疗效果,使静脉炎贴外敷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静脉炎贴的侧视图;
2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3.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静脉炎贴的俯视图。
25.图例说明:
26.1、基层;2、第一连接带;3、第二连接带;4、第一粘连带;5、第一固定带;6、第二固定带;7、第二粘连带;8、第一保护膜;9、第二保护膜;10、第一透气孔;11、第一凸起;12、纱布层;13、第二凸起;14、透气层;15、第二透气孔;16、第一防水层;17、第二防水层;18、药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参照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静脉炎贴,包括基层1,基层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2,第一连接带2外侧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固定带5,基层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3,第二连接带3外侧固定连接有两根与第一固定带5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带6,将第一固定带5和第二固定带6缠绕在患处的肢体上,可以将静脉炎贴固定在患者的患处,从而取代胶带,基层1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药物层18,药物层18可以对患处进行药物外敷治疗,基层1顶部药物层18四周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层16,药物层18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水层17,第一防水层16和第二防水层17可以防止患者的汗液对药物层18造成污染,影响外敷治疗效果,第一防水层16和第二防水层17顶部设置有透气层14,透气层14顶部设置有第二保护膜9,基层1、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3底部固定连接有纱布层12,纱布层12更柔软,使静脉炎贴贴附在患处时不会造成患者的疼痛,纱布层12底部设置有第一保护膜8,撕开第一保护膜8和第二保护膜9即可适用静脉炎贴。
30.第一固定带5顶部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粘连带4,并且第二固定带6底部外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粘连带4相对应的第二粘连带7,第一粘连带4和第二粘连带7可以相互粘连在一起,进而将第一固定带5和第二固定带6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而基层1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第一透气孔10且第一透气孔10贯穿基层1和纱布层12上下两端,第一透气孔10可以使药物层18更好的透过并渗透到患处,同时增加基层1的透气性,防止患者局部汗液增加,而透气层14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第二透气孔15且第二透气孔15贯穿透气层14上下两端,第二透气孔15可以增强静脉炎贴整体的透气性,另外第一保护膜8一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11,第一凸起11是为了更方便的撕除第一保护膜8,而第二保护膜9一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凸起13,第二凸起13是为了更方便的撕除第二保护膜9。
31.工作原理:首先在适用静脉炎贴时,先将第一保护膜8和第二保护膜9撕除,然后将纱布层12贴附在患者患处,并将第一固定带5和第二固定带6缠绕患处肢体上,使第一粘连带4和第二粘连带7相互粘连固定在一起,从而将第一固定带5和第二固定带6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使静脉炎贴固定在患处,然后药物层18就可以透过基层1和纱布层12上的第一透气孔10对患处进行渗透并治疗。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