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新型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6565发布日期:2021-08-17 13:4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新型敷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颈静脉预留导管的新型敷料。



背景技术:

目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有:(1)测量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用以评估循环生理中央静脉导管参数,以及估计体液多寡。因为测量中心静脉压这项用途,在中国台湾医院常以中心静脉压作为的cvc的讹称。(2)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常出现在失血量可能较大的手术,或者是急救时维持血压。(3)长期肠外营养,长期抗生素注射,长期止痛药注射的给予途径。(4)对于周边静脉(小静脉)较具刺激性的药物,改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入。例如:胺碘酮等。(5)血液透析的管道,如血浆置换或洗肾。(6)肿瘤的化疗,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防止药液外渗。(7)为反复输液的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8)重症患者建立输液通路。

在建立中心静脉导管后,会将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在患者体外,暂停使用时现有的敷料是将患者留置导管穿刺点及留置导管进行换药处理并使用无菌敷料将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覆盖,再使用无菌纱布包裹留置导管,因此现有的穿刺点敷料与留置导管敷料分开使用,存在包裹不紧密,并存在导管暴露情况,且无菌纱布不防水、防汗,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如血液透析或肠外营养等)进行皮肤清洁或出汗时易将覆盖导管的无菌纱布污染,存在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相关领域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颈静脉预留导管的新型敷料。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预留导管的新型敷料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新型敷料,包括敷料本体,所述敷料本体内侧的胶水层设有离型纸,所述敷料本体外侧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预留导管的放置袋。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与所述敷料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上设有拉链,所述拉链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放置袋。

进一步地,所述拉链上方设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上端与所述敷料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盖的下端及两侧端均与所述敷料本体通过魔术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敷料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绑带a和绑带b,所述绑带a与所述绑带b通过魔术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敷料本体为长方形结构,正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和三角形结构其中任意一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为可收纳式放置袋。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包括放置袋内层和放置袋外层,所述放置袋内层为硅胶层,所述放置袋外层为软质防水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敷料本体为3m无菌透明防水敷料。

进一步地,所述绑带a与所述绑带b为防水材料制成的绑带。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的结构为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其中任意一种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敷料上设有预留导管放置袋,使敷料本体与导管放置袋更好的吻合;

2)本实用新型敷料本体的结构可以更好地与患者脖颈的皮肤贴合;

3)放置袋的设置便于放置预留导管;

4)本实用新型的敷料整体防水,实现了对患者切口穿刺点的保护,有效降低了患者切口穿刺点的感染率;

5)3m敷料及硅胶材质的导管放置袋更亲肤也降低了切口穿刺点周围及导管放置点附近刺激性皮炎的发生;

6)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放置袋时,可将其折叠或卷起后使用绑带对其进行固定和收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实施例1的敷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敷料的侧面结构剖视放大图;

其中:

1-敷料本体;2-离型纸;3-放置袋;4-拉链;5-绑带a;6-绑带b;7-防水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或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和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新型敷料,包括敷料本体1,所述敷料本体1内侧的胶水层设有离型纸2,所述敷料本体1外侧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预留导管2的放置袋3。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3与所述敷料本体1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3上设有拉链4,所述拉链4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放置袋3。

进一步地,所述拉链4上方设有防水盖7,所述防水盖7的上端与所述敷料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盖7的下端及两侧端均与所述敷料本体1通过魔术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敷料本体1两侧分别设有绑带a5和绑带b6,所述绑带a5与所述绑带b6通过魔术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敷料本体1为六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3为可收纳式放置袋。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3包括放置袋内层和放置袋外层,所述放置袋内层为硅胶层,所述放置袋外层为软质防水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敷料本体1为3m无菌透明防水敷料。

进一步地,所述绑带a5与所述绑带b6为防水材料制成的绑带。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的结构为长方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新型敷料。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敷料本体1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的结构为正方体。

其他部分设置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新型敷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地,所述敷料本体1为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的结构为圆柱体。

其他部分设置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新型敷料。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地,所述敷料本体1为正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袋的结构为圆柱体。

其他部分设置相同。

工作原理: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敷料时,打开将敷料本体1上的绑带a5和绑带b6,将放置袋3展开,然后撕开敷料本体1胶水层的离型纸2,将患者留置导管穿过敷料本体1放入放置袋3中,并将敷料本体1内侧与患者的皮肤相贴,并将绑带a5和绑带b6绕在患者患处附近并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实现将敷料本体1内侧紧紧的贴在患者切口附近的皮肤上;然后打开拉链4外侧的防水盖7,拉开拉链4进而将放置袋3打开,调整好患者留置导管的位置,然后拉上拉链4,盖上防水盖7。

在洗澡或者擦拭身体时,检查确认患者预留导管塞进放置袋3中,并且拉链4拉上,防水盖7通过魔术贴与敷料本体1连接良好,防止水进入敷料本体1与患者切口附近皮肤相接触,从而实现了对患者留置导管穿刺点及留置导管切口的保护,有效降低了患者切口的感染率,也降低了切口留置导管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