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筷消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6926发布日期:2021-07-13 15:1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筷消毒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刀筷消毒架。



背景技术:

厨房刀具在日常使用中,长期的接触不同的生熟食材,即使经过清洗仍会残留大量的细菌,同时用于存放刀具的刀架也容易残留细菌,在使用刀具的时候,携带有细菌的刀具会污染食材,若食材后期未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烹煮,就会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个问题,市场上推出具有刀具消毒功能的刀座和刀架,现有具有消毒功能的刀座或刀架,一般通过设置插槽或是插槽配合压紧弹片来容置刀具,但由于刀具的厚度和宽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有效的固定刀具,刀具容易在插槽中前后或左右晃动,碰撞到刀架或者是相邻的刀具、损坏刀刃,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压紧弹片容易失去弹性,无法回弹固定刀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刀筷消毒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刀筷消毒架,包括支架主体、设于支架主体上的刀具悬挂区和储筷篮,所述刀具悬挂区设有多组相互间隔设置的固定夹板和多组相互间隔设置的弹性夹板;

所述固定夹板与弹性夹板相互平行,弹性夹板两侧交替设有向外侧凸出的抵压部,固定夹板和弹性夹板相对形成夹持槽。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夹板与抵压部的横截面为锯齿型,抵压部位于锯齿齿尖处,抵压部前端设有倒圆角。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夹板两侧的抵压部为三角形凸部,三角形凸部远离弹性夹板的夹板主体一端设有倒圆角。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夹板两侧的抵压部为弧型凸部,弧型凸部分别与弹性夹板的夹板主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夹板板横截面为t字型,固定夹板上端面宽度大于下端面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夹板设置在弹性夹板上方,弹性夹板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固定夹板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固定夹板的宽度小于弹性夹板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夹板上端面两侧均设有倒圆角,弹性夹板上端两侧均设有倒圆角。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主体为四边型,固定夹板和弹性夹板与支架主体侧边的夹角不等于90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提手,提手上端设有弧型提拉部。

作为优选,所述储筷篮底部和下端部外侧设有进风格栅,所述储筷篮设有多组,并且至少两组储筷篮高度不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将刀具插入到夹持槽中时,刀体穿过两组固定夹板后,挤压通过两组弹性夹板,刀体两侧的弹性夹板在刀体推动下向两侧弯曲形变,弹性夹板的回弹使抵压部保持抵靠在刀体上,对刀体形成固定夹持,避免刀体出现晃动或滑动,相较于采用单一的压紧弹片,可以适应更多不同厚度刀体的夹持固定,其中位于弹性夹板上方的固定夹板,用于承托刀具的手柄部分,避免刀具的重量施加在弹性夹板上,导致弹性夹板沿垂直方向发生形变,同时固定夹板还起到限制刀具刀体厚度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对于刀具的夹持固定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4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支架主体,11、刀具悬挂区,12、固定夹板,13、弹性夹板,14、抵压部,15、夹持槽,16、储筷篮,17、提手,18、弧型提拉部,19、进风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刀筷消毒架,包括支架主体10、设于支架主体10上的刀具悬挂区11和储筷篮16,刀具悬挂区11设有多组相互间隔设置的固定夹板12和多组相互间隔设置的弹性夹板13;

固定夹板12与弹性夹板13相互平行,固定夹板12设置在弹性夹板13上方,并且与弹性夹板13一体成型,弹性夹板13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固定夹板12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固定夹板12的宽度小于弹性夹板13的宽度,固定夹板12上端面两侧均设有倒圆角,弹性夹板13上端两侧均设有倒圆角,弹性夹板13两侧交替设有向外侧凸出的抵压部14,固定夹板12和弹性夹板13相对形成用于夹持固定刀具的夹持槽15,弹性夹板13与抵压部14的横截面为锯齿型,抵压部14位于锯齿齿尖处,并且抵压部14前端设有倒圆角,支架主体10上设有用于提拉刀筷支架的提手17,提手17上端设有弧型提拉部18,储筷篮16底部和下端部外侧设有进风格栅19,储筷篮16设有多组,并且至少两组储筷篮16高度不相等,可以用于放置长度不同的餐具。

具体的,在将刀具插入到夹持槽15中时,刀体穿过两组固定夹板12后,挤压通过两组弹性夹板13,刀体两侧的弹性夹板13在刀体推动下向两侧弯曲形变,弹性夹板13的回弹使抵压部14保持抵靠在刀体上,对刀体形成固定夹持,避免刀体出现晃动或滑动,相较于采用单一的压紧弹片,可以适应更多不同厚度刀体的夹持固定,其中位于弹性夹板13上方的固定夹板12,用于承托刀具的手柄部分,避免刀具的重量施加在弹性夹板13上,导致弹性夹板13沿垂直方向发生形变,同时固定夹板12还起到限制刀具刀体厚度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对于刀具的夹持固定更加稳定,刀具在受外力作用下的晃动更小。

进一步的,支架主体10为四边型,固定夹板12和弹性夹板13与支架主体10侧边的夹角不等于90度,即夹持槽15长度并不保持一致,在支架主体10边角处形成有长度较短的夹持槽15,用于刀面较窄的刀具的放置,而支架主体10中心位置则形成有长度较长的刀具,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刀具,空间利用率更高。

实施例2

如附图5-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夹板12和弹性夹板13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弹性夹板13两侧的抵压部14为三角形凸部,三角形凸部远离弹性夹板13的夹板主体一端设有倒圆角,在插入刀具时,刀体两侧弹性夹板13的三角形凸部抵靠在刀体外侧,在刀体插入的过程中,抵靠在刀体上的三角形凸部推动弹性夹板13向侧边弯曲变形,弹性夹板13的回弹使三角形凸部保持抵靠在刀体上,配合固定夹板12对刀体形成固定夹持。

相较于采用锯齿型的弹性夹板13,其在弯曲形变时,弹性夹板13会在长度上有较大的拉伸,长时间后容易发生非弹性形变,导致夹持稳定性降低,采用上述的弹性夹板13,由于仅通过弹性夹板13的曲张形变对刀体形成夹持固定,弹性夹板13的夹板主体仅受到较小的拉伸,夹持固定的稳定性更高。

实施例3

如附图9-10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夹板12和弹性夹板13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弹性夹板13两侧的抵压部14为弧型凸部,弧型凸部分别与弹性夹板13的夹板主体连接,在插入刀具时,刀体两侧弹性夹板13的弧型凸部抵靠在刀体外侧,在刀体插入的过程中,抵靠在刀体上的弧型凸部推动弹性夹板13向侧边弯曲变形,弹性夹板13的回弹使弧型凸部保持抵靠在刀体上,配合固定夹板12对刀体形成固定夹持。

实施例4

如附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夹板12和弹性夹板13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固定夹板12板横截面为t字型,固定夹板12上端面宽度大于下端面宽度上,固定夹板12通过上端侧面抵靠在刀体上,与弹性夹板13配合固定刀体,固定夹板12下端将相邻两组的夹持槽15,并相邻夹持槽15的刀体发生碰撞,同时固定夹板12下端的宽度小于上端的宽度,能够避免固定夹板12过多的遮挡刀体,影响消毒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