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膝关节康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0606发布日期:2021-05-11 14:5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膝关节康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膝关节康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膝关节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骨关节炎,也称为骨关节病或退行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功能锻炼即通过肢体活动来预防及治疗某些损伤性疾病,帮助机体功能恢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现代康复医学,其中包括膝关节微屈伸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练习、蹬车锻炼和不负重位直腿抬高锻炼等。但是,目前的功能训练需要医护人员辅助进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膝关节康复设备供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功能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膝关节康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功能训练需要医护人员辅助进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能够辅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坐位伸膝、俯卧屈膝等训练,无需医护人员辅助,降低了就医成本,功能多样,使用效果好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膝关节康复设备,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架表面设置有坐垫,所述承载架端部通过阻尼轴转动安装有角度可调的靠背,所述承载架远离所述靠背的端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远离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安装有脚部支撑轴,所述承载架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的驱动组件。

采用上述一种多功能膝关节康复设备,进行功能锻炼时,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的锻炼项目进行调整,需要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时,调节所述靠背至水平位置,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驱动轴旋转,使所述旋转杆处于水平状态,装置处于按摩床形态,患者采用仰卧位,并将踝关节放置在所述脚部支撑轴上,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旋转杆向上旋转,停留一段时间后,使所述旋转杆恢复至水平状态,重复上述运动,实现对患者髋关节的锻炼;需要进行坐位伸膝训练时,使所述旋转杆呈自然向下垂直状态,调节所述靠背的角度,使装置处于座椅形态,患者采用坐姿,且通过所述脚部支撑轴对患者踝关节进行支撑,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驱动轴往复旋转,从而实现所述旋转杆的往复摆动,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锻炼;需要进行俯卧屈膝训练时,使装置处于按摩床形态,患者采用俯卧位,通过所述脚部支撑轴对患者踝关节进行支撑,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旋转杆向上旋转,停留一段时间后,使所述旋转杆恢复至水平状态,重复上述运动,实现俯卧屈膝训练;装置能够辅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坐位伸膝、俯卧屈膝等训练,无需医护人员辅助,降低了就医成本,功能多样,使用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轴、第一从动轴和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安装在所述驱动轴外侧,所述主动轴和所述第一从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内部,所述第一从动轴平行于所述驱动轴,所述主动轴垂直于所述第一从动轴,所述承载架内底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轴相连接,所述主动轴中部设置有蜗杆,所述第一从动轴靠近所述主动轴的端部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轴外侧安装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第一从动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架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外侧安装有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从动带轮与所述传动皮带相啮合,所述第二从动轴的端部安装有旋转编码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从动轴位于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一从动带轮之间呈两段结构,且两段结构之间安装有电子离合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从动轴远离所述蜗轮的端部安装有磁粉制动器。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杆侧面贯穿设置有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靠近所述承载架,所述脚部支撑轴端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面贯穿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螺母与所述第二调节槽相连接,所述定位槽通过螺栓螺母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相连接。

作为优选,两根所述旋转杆的相向面均安装有腿部支撑块。

作为优选,所述腿部支撑块通过螺栓螺母与所述第一调节槽和所述第二调节槽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远离所述坐垫的侧面安装有枕垫。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背侧转动安装有支撑架。

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辅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坐位伸膝、俯卧屈膝等训练,无需医护人员辅助,降低了就医成本,功能多样,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驱动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脚部支撑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承载架;2、驱动轴;3、旋转杆;301、第一调节槽;302、第二调节槽;4、脚部支撑轴;401、连接板;402、定位槽;5、腿部支撑块;6、坐垫;7、靠背;8、枕垫;9、驱动组件;901、驱动电机;902、主动轴;903、蜗杆;904、蜗轮;905、第一从动轴;906、主动带轮;907、传动皮带;908、第二从动轴;909、第二从动带轮;910、旋转编码器;911、第一从动带轮;912、磁粉制动器;913、电子离合器;1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膝关节康复设备,包括承载架1,承载架1表面设置有坐垫6,承载架1端部通过阻尼轴转动安装有角度可调的靠背7,承载架1远离靠背7的端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轴2,驱动轴2的两端连接有旋转杆3,旋转杆3远离驱动轴2的端部安装有脚部支撑轴4,承载架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轴2旋转的驱动组件9。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驱动组件9包括主动轴902、第一从动轴905和第一从动带轮911,第一从动带轮911安装在驱动轴2外侧,主动轴902和第一从动轴905转动安装在承载架1内部,第一从动轴905平行于驱动轴2,主动轴902垂直于第一从动轴905,承载架1内底面安装有驱动电机901,驱动电机901的输出端与主动轴902相连接,主动轴902中部设置有蜗杆903,第一从动轴905靠近主动轴902的端部安装有蜗轮904,蜗轮904与蜗杆903相啮合,第一从动轴905外侧安装有主动带轮906,主动带轮906和第一从动带轮911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907,驱动电机901带动主动轴902旋转,通过蜗杆903和蜗轮904进行啮合传动,驱动第一从动轴905旋转,通过主动带轮906、传动皮带907和第一从动带轮911进行啮合传动,从而驱动驱动轴2旋转。

承载架1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从动轴908,第二从动轴908平行于第一从动轴905,第二从动轴908外侧安装有第二从动带轮909,第二从动带轮909与传动皮带907相啮合,第二从动轴908的端部安装有旋转编码器910,这样设置,通过第二从动带轮909和传动皮带907进行啮合传动,使第二从动轴908与驱动轴2同步旋转,通过旋转编码器910间接检测驱动轴2的旋转角度,从而便于控制旋转杆3的旋转角度,保证锻炼效果。

第一从动轴905位于蜗轮904和第一从动带轮911之间呈两段结构,且两段结构之间安装有电子离合器913,这样设置,通过电子离合器913能够切断第一从动轴905和蜗轮904的随同旋转,电子离合器913闭合时,第一从动轴905随着蜗轮904旋转,装置处于主动状态,患者无需发力即可进行训练,电子离合器913断开时,第一从动轴905不随同蜗轮904旋转,需要患者自身发力才能进行训练,从而实现装置的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的模式转换。

第一从动轴905远离蜗轮904的端部安装有磁粉制动器912,这样设置,当装置处于主动训练模式时,通过磁粉制动器912提供阻尼,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

旋转杆3侧面贯穿设置有第一调节槽301和第二调节槽302,第一调节槽301靠近承载架1,脚部支撑轴4端部连接有连接板401,连接板401侧面贯穿设置有定位槽402,连接板401通过螺栓螺母与第二调节槽302相连接,定位槽402通过螺栓螺母与第一调节槽301相连接,这样设置,能够实现脚部支撑轴4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两根旋转杆3的相向面均安装有腿部支撑块5,这样设置,通过腿部支撑块5对患者腿部进行支撑,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腿部支撑块5通过螺栓螺母与第一调节槽301和第二调节槽302相连接,这样设置,便于实现角部支撑块的按住爱哪个位置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靠背7远离坐垫6的侧面安装有枕垫8。

靠背7背侧转动安装有支撑架10,这样设置,装置处于按摩床形态时,旋转支撑架10,通过支撑架10对靠背7进行支撑,保证靠背7的稳固性。

优选的,承载架1底面安装有自锁万向轮,这样设置,便于实现装置的移动和固定,提高使用灵活性。

采用上述结构,进行功能锻炼时,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的锻炼项目进行调整,需要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时,调节靠背7至水平位置,通过驱动组件9带动驱动轴2旋转,使旋转杆3处于水平状态,装置处于按摩床形态,患者采用仰卧位,并将踝关节放置在脚部支撑轴4上,驱动组件9通过驱动轴2带动旋转杆3向上旋转,停留一段时间后,使旋转杆3恢复至水平状态,重复上述运动,实现对患者髋关节的锻炼;需要进行坐位伸膝训练时,使旋转杆3呈自然向下垂直状态,调节靠背7的角度,使装置处于座椅形态,患者采用坐姿,且通过脚部支撑轴4对患者踝关节进行支撑,通过驱动组件9带动驱动轴2往复旋转,从而实现旋转杆3的往复摆动,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锻炼;需要进行俯卧屈膝训练时,使装置处于按摩床形态,患者采用俯卧位,通过脚部支撑轴4对患者踝关节进行支撑,驱动组件9通过驱动轴2带动旋转杆3向上旋转,停留一段时间后,使旋转杆3恢复至水平状态,重复上述运动,实现俯卧屈膝训练;装置能够辅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坐位伸膝、俯卧屈膝等训练,无需医护人员辅助,降低了就医成本,功能多样,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