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抽取瘤胃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0036发布日期:2021-05-07 19:4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快速抽取瘤胃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瘤胃液采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抽取瘤胃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刍动物营养、食物消化、代谢的重要器官,特别是在反刍动物营养领域,很多研究多集中于瘤胃液的研究,例如脂肪酸组成,消化率,氨基酸变动等等。

目前,科研工作者多采用人工造瘘技术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内的营养与代谢规律。然而人工瘘管安装需要手术进行,对技术要求较高,后期动物健康管理耗费成本较高。另外一种方式是从嘴部抽取,但是这个过程中,抽取困难。由于口腔内分泌唾液较多,极易造成皮管堵塞。

目前国内现有抽取瘤胃液的抽取工具是一个铁质管连接注射器,将管子直接从动物胃管或者嘴部插入,然后用注射器抽取。

缺点:1.从胃管插入,打开胃管后瘤胃易喷洒,易触碰胃组织等敏感部位。

2.从嘴部插入,动物承受痛苦较大,食道容易出血。

3.抽取速度慢,经常发生无法抽出或者抽出困难情况。

4.抽取的瘤胃液由于大量混入唾液等,需要再次过滤用于实验,造成工作量较大。

5.经常发生唾液混入太多,粘性太大,导致需要重新抽取等情况发生。

6.在导管插入过程中容易偏离造成动物组织受伤。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能够便捷、快速抽取,并降低动物痛苦的瘤胃液抽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快速抽取瘤胃液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瘤胃液抽取存在的对技术要求高、成本高或抽取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快速抽取瘤胃液的装置,包括收集瓶,所述收集瓶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瓶盖,所述瓶盖上分别连接有鼻管和抽气管;

所述鼻管为柔性管体,所述鼻管远离瓶盖的一端设置若干吸液口;

所述抽气管远离瓶盖的一端与抽气装置连通;

所述收集瓶的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将收集瓶分为上方的上腔和下方的下腔;所述鼻管和抽气管均与上腔连通;

所述收集瓶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下腔连通;所述排液口处设置有封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层过滤隔层;所述过滤隔层包括承载网,所述承载网上铺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上压设有环形的卡片,所述卡片与承载网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过滤隔层和下过滤隔层,且所述上过滤隔层的外径大于下过滤隔层的外径;

所述收集瓶的内壁上设有上下设置的上支撑台和下支撑台,所述上支撑台和下支撑台均为环形,且所述上支撑台的内径大于下支撑台的内径;

所述上过滤隔层搭设于上支撑台上,所述下过滤隔层搭设于下支撑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为纱布层,包括2-4层纱布。

进一步地,所述鼻管为橡胶管,所述鼻管远离瓶盖的一端为半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吸液口共有十个,所述吸液口的孔径为7-8mm。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鼻管套设于第一连接管上,所述抽气管套设于第二连接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与收集瓶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瓶为透明瓶体,所述收集瓶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瓶为玻璃瓶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不必采取瘘管手术,直接从鼻孔插入到瘤胃抽取。

2.减轻实验动物痛苦,选择柔软轻型材质制作导管,在导管外侧涂抹食用油或凡士林等起到润滑作用,更方便将导管插入胃内。

3.快速抽取,节省人力;外接抽气装置,节省人力,更快速抽取胃液。

4.安装过滤装置,直接将抽取的瘤胃液过滤,搜集后的胃液可直接用于实验。

5.采集过程中几乎不会混入唾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图1中收集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收集瓶;2、刻度;3、瓶盖;4、鼻管;5、抽气管;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吸液口;9、抽气装置;10、上腔;11、下腔;12、排液口;13、封闭装置;14、承载网;15、过滤层;16、卡片;17、上过滤隔层;18、下过滤隔层;19、上支撑台;20、下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快速抽取瘤胃液的装置,包括收集瓶1,本实施例中的收集瓶1为透明瓶体,这里采用玻璃瓶体,所述收集瓶1上设置有刻度2,便于掌握抽取量。

所述收集瓶1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瓶盖3,这里,所述瓶盖3与收集瓶1螺纹连接。所述瓶盖3上分别连接有鼻管4和抽气管5;本实施例中,所述瓶盖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的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图中未视出);所述鼻管4套设于第一连接管6上,所述抽气管5套设于第二连接管7上,这样可以提高密闭性。

所述鼻管4为柔性管体,所述鼻管4远离瓶盖3的一端设置若干吸液口8。本实施中,所述鼻管4为橡胶管,所述鼻管4远离瓶盖3的一端为半球形,可以便于插入,也避免对动物造成损伤。所述吸液口8共有十个,所述吸液口8的孔径为7mm,实际应用中,吸液口8的孔径为7-8mm均可。设置多个吸液口8,便于更快速地导出瘤胃液。

所述抽气管5远离瓶盖3的一端与抽气装置9连通。抽气装置9可采用现有的多种具有抽气功能的装置,比如脚踏式抽气筒或者电动抽气筒等均可,节省人力。

所述收集瓶1的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将收集瓶1分为上方的上腔10和下方的下腔11。所述鼻管4和抽气管5均与上腔10连通,这样,被抽入的瘤胃液先进入上腔10,再经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进入到下腔11。

所述收集瓶1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12,所述排液口12与下腔11连通;所述排液口12处设置有封闭装置13。排液口12可将下腔11内过滤后的瘤胃液排出,可直接用于实验。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层过滤隔层;所述过滤隔层包括承载网14,所述承载网14上铺设有过滤层15,所述过滤层15上压设有环形的卡片16,所述卡片16与承载网14卡合。卡片16可将过滤层15与承载网14进行固定,卡片16与承载网14可拆卸设置,也便于对过滤层15进行更换。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过滤隔层17和下过滤隔层18,即包括两层过滤隔层;且所述上过滤隔层17的外径大于下过滤隔层18的外径。所述收集瓶1的内壁上设有上下设置的上支撑台19和下支撑台20,所述上支撑台19和下支撑台20均为环形,且所述上支撑台19的内径大于下支撑台20的内径。所述上过滤隔层17搭设于上支撑台19上,所述下过滤隔层18搭设于下支撑台20上。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对上过程隔层和下过滤隔层18进行更换,非常方便;上支撑台19不会影响下过滤装置的拆装。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15为纱布层,包括2-4层纱布;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采用纱布的层数。

本实施例使用时,在鼻管4外侧涂抹食用油或凡士林等起到润滑作用,直接从动物的鼻孔插入到瘤胃内,通过抽气装置9进行抽气,在收集瓶1内产生负压,则可将瘤胃内的胃液通过吸液口8抽入鼻管4内再进入到上腔10内,再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后,进入到下腔11内。可通过收集瓶1上的刻度2来确认是否抽取了足够的瘤胃液。抽取完成后,取下封闭装置13,将下腔11内过滤后的瘤胃液经排液口12排出即可直接用于实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