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式姿态的人体固定摆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9672发布日期:2021-05-19 02:2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立式姿态的人体固定摆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式姿态的人体固定摆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一些治疗或检查过程中,需要对站立或坐立的患者进行支撑固定,一些情况下甚至需要将固定后的患者进行旋转,例如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
3.现有技术中通常患者站立或坐立于治疗桶中,使用发泡胶等成型材料将患者包裹,患者各部位得到完全的支撑固定,但是,由于患者处于一个半密闭的环境中,有可能会造成部分患者心理上有一定的压迫感,尤其是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而者为使患者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不会对患者心理造成任何压迫,则通常患者站立或坐立的姿态,背靠立板,使用热塑膜或热塑网对患者进行固定。但是,由于热塑膜或热塑网的固定强度不如发泡胶,所以对患者的固定牢固程度会变差,尤其是对于身体状态比较差的患者,其摆位重复性可能不如前者。如上所述,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固定装置,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立式姿态的人体固定摆位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7.一种用于立式姿态的人体固定摆位装置,包括:
8.运动支撑平台,用于驱动治疗桶沿多维方向运动及调整患者与治疗桶的相对位置关系;
9.多功能治疗桶,竖直安装于所述运动支撑平台上,用于对站立或坐立姿态的人体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多功能治疗桶包括:前桶和后桶,所述前桶和后桶枢轴连接;所述前桶包括:成型袋固定组件;所述后桶包括:成型袋固定组件、热塑膜压块固定组件、热塑网固定组件和头枕适配孔;
10.成型件,该部件能够形成人体体表形状,用于将人体固定于多功能治疗桶内,所述成型件包括:热塑网或热塑膜或成型袋。
11.优选地,所述后桶和前桶枢轴连接使前桶围绕后桶转动。
12.优选地,所述后桶安装在运动支撑平台上。
13.优选地,所述前桶和后桶可分离,所述后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前桶共同使用。
14.优选地,后桶单独使用时,通过使用热塑膜或热塑网对站立或坐立的患者进行固定。
15.优选地,前桶后桶配合使用时,通过使用成型袋,并向所述成型袋注入发泡胶对站立患者固定。
16.优选地,所述运动支撑平台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中的任一层或多层用于调整人体在所述多功能治疗桶内的高度或用于使所述多功能治疗桶执行一维或多维运动。
17.优选地,所述多层结构为三层结构或四层结构;
18.所述三层结构包括:第一层运动平台、第二层运动平台和第三层运动平台,所述第一层运动平台通过丝杠螺母机构实现第一层平台在多功能治疗桶内的升降,所述第二层运动平台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多功能治疗桶的旋转,所述第三层运动平台通过丝杆螺母机构或并联机构实现多功能治疗桶的多维方向平移和升降;
19.所述四层结构包括:第一层运动平台、第二层运动平台、第三层运动平台和第四层运动平台,所述第一层运动平台通过丝杠螺母机构实现第一层运动平台在多功能治疗桶内的升降,所述第二层运动平台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多功能治疗桶的旋转,所述第三层运动平台通过丝杆螺母机构或并联机构实现多功能治疗桶的多维方向倾斜,所述第四层运动平台通过丝杆螺母机构或并联机构实现多功能治疗桶的多维方向平移和升降。
20.优选地,所述运动支撑平台还包括:坐垫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安装于第一层运动平台,所述坐垫有不同尺寸,可拆卸的安装于支撑杆上。
21.优选地,所述头枕适配孔用于悬挂头枕,所述成型袋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成型袋。
22.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立式姿态的人体固定摆位装置,既可使用发泡胶又可使用热塑膜/网对患者全身各部位进行支撑固定;利用该固定摆位装置进行射束的放射治疗,大大简化现有放射治疗设备的结构,降低放射治疗设备成本;可大大提高放射治疗时病人体位摆放的灵活性;可实现多种放射治疗照射技术。
23.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立式姿态的人体固定摆位装置示意图;
25.图2是患者站立姿态下,本发明装置打开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使用热塑膜)
26.图3是患者坐立姿态下,本本实用新型装置打开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使用热塑网)
27.图4是患者站立姿态下,本实用新型装置打开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使用发泡胶);
28.图5是患者站立姿态下,本实用新型装置关闭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使用发泡胶)。
29.附图标记:
30.101第一层运动平台;102第二层运动平台;103第三层运动平台;104第四层运动平台;105坐垫;106支撑杆;
31.201前桶;202后桶;203前桶插销;204后桶插孔;205头枕适配孔;206热塑膜压块;207热塑网定位孔;208扶手
32.301热塑网;302热塑膜;303头枕;304头枕挂钩;305发泡胶;306成型袋;307固定筋;
33.4患者;
34.501 kv辐射源;502 kv探测板
35.6地面;7辐射源。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41.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人体支撑固定装置,如图1

5所示,包括:
43.运动支撑平台,用于驱动治疗桶沿多维方向运动及调整患者与治疗桶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第一层运动平台101、第二层运动平台102、第三层运动平台103、第四层运动平台104、坐垫105和支撑杆106。第一层运动平台101通过丝杠螺母机构实现第一层运动平台在治疗桶内的升降;第二层运动平台102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治疗桶的旋转;第三层运动
平台103通过丝杆螺母机构或并联机构实现治疗桶的多维方向倾斜;第四层运动平台104通过丝杠螺母机构或并联机构实现多功能治疗桶的多维方向平移和升降;支撑杆106安装于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上,坐垫105安装于支撑杆106顶部,坐垫105可拆卸,坐垫105有不同的型号和尺寸,可适于不同身材和体位的患者使用。支撑杆106可以通过液压杆、气压杆的形式来调整长度,使得患者4臀部倚于坐垫105上。
44.多功能治疗桶,用于对站立或坐立姿态的人体进行支撑固定。多功能治疗桶包括:前桶201和后桶202,后桶202可单独使用亦可配合前桶201一同使用。其中,后桶202竖直固定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上,后桶202侧面配置有后桶插孔204,前桶201侧面装有前桶插销203,通过将前桶插销203插入后桶202侧边的后桶插孔204内,实现前桶201围绕后桶202的开合。后桶202的上方安装有扶手208,用于患者站立时抓握。后桶202内壁配置有头枕适配孔205、热塑膜压块固定组件和热塑网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别采用热塑膜压块206和热塑网定位孔207。头枕303通过头枕挂钩304悬挂于后桶202的头枕适配孔205内。前桶201和后桶202的桶壁上还设有用于散热的圆孔。
45.如图4所示,前桶201和后桶202的内壁上均设有成型袋固定组件,成型袋固定组件包括:隔板,和用于插入隔板和成型袋的多组插槽,隔板和成型袋的位置可调。其中,隔板与多功能治疗桶内壁垂直设置,隔板呈月牙状,厚度略小于插槽厚度,隔板外缘与多功能治疗桶内壁形状一致,其内缘成弧形,将隔板外缘插入插槽内使成型袋放置于隔板上方。
46.成型件,能够形成人体体表形状,用于将患者4固定于多功能治疗桶内,成型件包括:热塑网301、热塑膜302或成型袋306。
47.热塑网301的边缘位置有定位销,后桶壁上有热塑网定位孔207,通过将定位销插入定位孔207,实现热塑网301固定到后桶202壁上,热塑网可以对头部及体部进行固定。
48.热塑膜302的边缘位置有锁定条,后桶壁上有热塑膜压块206,通过将压块206推到锁定条正上方,实现热塑膜302固定到后桶202壁上,热塑膜仅可对体部进行固定。
49.成型袋306的顶部开口,底部为半圆形,成型袋的上下边沿加装固定筋,使成型袋具有一定的外形,外沿(与多功能治疗桶内壁接触)加装刚性固定筋,内沿(与人体接触)加装柔性固定筋。刚性固定筋呈月牙状与桶壁形状一致,宽度与成型袋固定组件中的插槽宽度一致,其厚度略小于插槽厚度。成型袋与人体接触的内表面为平面,外表面与多功能治疗桶的桶壁形状一致。将刚性固定筋插入插槽使成型袋分别固定到前桶201、后桶202内壁,成型袋底端落于隔板上方。
50.实施例1
51.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后桶单独使用

使用热塑膜对站立人体进行摆位固定,具体如下:
52.成型阶段:第一层运动平台101、第二层运动平台102、第三层运动平台103、第四层运动平台104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顶部与地面6持平。后桶202固定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上,选择合适尺寸的坐垫105安装到支撑杆106顶部。患者4站立于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上,背靠后桶202内壁,调整支撑杆106高度,使得患者4臀部倚于坐垫105上。通过升降的方式调整第一层运动平台101到合适高度,患者4双手上举,抓紧扶手208。患者4保持位置不动,热塑膜302分别覆盖患者4的治疗部位及膝盖,推动后桶202上的热塑膜压块206,将热塑膜302锁定于后桶202的内壁上,等待热塑膜302冷却成型。
53.摆位治疗阶段:第一层运动平台101、第二层运动平台102、第三层运动平台103、第四层运动平台104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顶部与地面6持平。后桶202固定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上。选择与患者4对应的坐垫105和热塑膜302,坐垫105安装到支撑杆106顶部。患者4站立于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上,背靠后桶202内壁,调整支撑杆106高度与成型阶段时的高度一致,患者4臀部倚于坐垫105上,调整第一层运动平台101高度与成型阶段时的高度一致,患者4双手上举,抓紧扶手208。患者4保持位置不动,热塑膜302分别覆盖患者4的治疗部位及膝盖,推动后桶202上的热塑膜压块206,将热塑膜302锁定于后桶202上。根据外激光灯或其他定位装置的指示,通过第四层运动平台的升降平移,将患者4移动到成像位置,完成摆位过程。启动kv辐射源501,通过第二层运动平台进行180
°
或360
°
旋转,kv探测板502获取对应角度的透视图像,经重建后得到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得到摆位误差。通过第四层运动平台的升降和平移,完成摆位修正。启动治疗束辐射源7,通过第三层运动平台倾斜不同的角度,实现共面多角度固定野照射或旋转照射。
54.实施例2
55.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后桶单独使用

使用热塑网对坐立人体进行摆位固定,具体如下:
56.成型阶段:第一层运动平台101、第二层运动平台102、第三层运动平台103、第四层运动平台104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顶部与地面6持平。后桶202固定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上,选择合适尺寸的坐垫105安装到支撑杆106顶部。将头枕303通过头枕挂钩304悬挂于后桶202的头枕303适配孔205内,患者4坐立于坐垫105上,患者4双手自然下垂保持位置不动。通过升降的方式调整第一层运动平台101到合适高度,使得患者4头部高度与头枕303一致。患者4保持位置不动,热塑网301覆盖患者4头部及颈部,将热塑网301上的锁定销插入后桶202上的热塑网定位孔207内,将热塑网301锁定于后桶202的内壁上。等待热塑网301冷却成型。
57.摆位治疗阶段:第一层运动平台101、第二层运动平台102、第三层运动平台103、第四层运动平台104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顶部与地面6持平。选择与患者4对应的坐垫105和热塑膜302,坐垫105安装到支撑杆106顶部。将头枕303通过头枕挂钩304悬挂于后桶202的头枕303适配孔205内,患者4坐立于坐垫105上,患者4双手自然下垂保持位置不动。调整第一层运动平台101高度与成型阶段时的高度一致,使得患者4头部高度与头枕303一致。患者4保持位置不动,热塑网301覆盖患者4头部及颈部,将热塑网301上的锁定销插入后桶202上的热塑网定位孔207内,将热塑网301锁定于后桶202的内壁上。根据外激光灯或其他定位装置的指示,通过第四层运动平台的升降和平移,将患者4移动到成像位置,完成摆位过程。启动kv辐射源501,通过第二层运动平台进行180
°
或360
°
旋转,kv探测板获取对应角度的透视图像,经重建后得到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得到摆位误差。通过第四层运动平台的升降和平移,完成摆位修正。启动治疗束辐射源7,通过第三层运动平台倾斜不同的角度,实现共面多角度固定野照射或旋转照射。
58.实施例3
59.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前后桶配合使用

使成型袋对站立人体进行摆位固定,具体如下:
60.成型阶段:第一层运动平台101、第二层运动平台102、第三层运动平台103、第四层运动平台104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顶部与地面6持平。后桶202固定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上,将前桶插销203插入后桶202侧边的后桶插孔204内,前桶201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选择与患者4对应的坐垫105和成型袋306,坐垫105安装到支撑杆106顶部。通过刚性固定筋307,将两个成型袋306分别固定到前桶201、后桶202内壁上。患者4站立于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上,居中站立,患者4臀部倚于坐垫105上,双手上举,抓紧扶手208。患者4保持位置不动,关闭前桶201,随后将发泡胶注入前后成型袋,发泡胶在成型袋内慢慢膨胀,成型袋的内外表面会逐渐与患者4体表贴合,成型袋的外表面会逐渐与桶内壁贴合,成型袋的底部逐渐与隔板贴合。待发泡胶成型固定后,发泡胶与成型袋形成发泡成型袋,打开前桶201,患者4走出,取下前后发泡成型袋,如果站立的患者觉得呼吸不畅,可以通过削减胸部或腹部一侧的发泡胶,让其变薄,从而改善呼吸质量。
61.摆位治疗阶段:第一层运动平台101、第二层运动平台102、第三层运动平台103、第四层运动平台104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顶部与地面6持平。后桶202固定于第二层运动平台102上,将前桶插销203插入后桶202侧边的后桶插孔204内,前桶201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选择与患者对应的发泡成型袋,将两个发泡成型袋分别固定到前桶201、后桶202内壁上。患者4站立于第一层运动平台101上,居中站立,调整支撑杆106高度与成型阶段时的高度一致,患者4臀部倚于坐垫105上,双手上举,抓紧扶手208。患者4保持位置不动,关闭前桶201。根据外激光灯或其他定位装置的指示,通过第四层运动平台的升降和平移,将患者4移动到成像位置,完成摆位过程。启动kv辐射源501,通过第二层运动平台进行180
°
或360
°
旋转,kv探测板获取对应角度的透视图像,经重建后得到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得到摆位误差。通过第四层运动平台的升降和平移,完成摆位修正。启动治疗束辐射源7,通过第三层运动平台倾斜不同的角度,实现共面多角度固定野照射或旋转照射。
6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63.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部件可以合并为一个部件,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部件。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