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2870发布日期:2021-05-11 14:5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引流装置是必不可少的治疗设备,对将患者皮下或者腔内积存的体液引出体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心血管引流往往引流的过程复杂,引流时间长,且不便于控制,不能准确有效的对患者内部沉积的液体进行引流倒出,且整个装置的结构复杂造价贵。

然而,现有的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都过于复杂,不便快速移动,从而有时失去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也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外壳、集液瓶、针管和穿刺针,所述外壳外侧底部贯通连接有固定口,所述外侧表面开设有,所述通过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连接,所述外壳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观察板内侧两端焊接有固定杆,所述集液瓶与所诉穿刺针之间通过针管贯通连接,所述集液瓶顶部中心螺纹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顶部中心贯通连接有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微型真空抽气泵,所述微型真空抽气泵底部固定安装有气泵底座,所述集液瓶外侧中部卡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一端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两端活动安装有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壁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侧顶端中部贯通连接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底端贯通连接有锥形腔室,所述锥形腔室底部黏接有密封圈,所述锥形腔室内部放置有密封球。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瓶与所述针管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且所述单向阀贯通方向为由下至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在靠近所述卡扣的一端粘贴减震垫,所述固定杆在靠近所述卡扣的一端粘贴减震垫,所述固定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均匀分布于所述观察板内侧表面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腔室顶部表面一层由聚苯硫醚塑料制成,且底部表面由硅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腔室底端开口直径为所述密封球直径的三分之二,所述密封球表面光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有病人需要急需引流装置时,可以快捷的将该装置拿到病人身边,用穿刺针扎到积水堵塞部位,开启微型真空抽气泵,由于集液瓶中就会出现负压的状态,控制阀内部的密封球就会被吸到密封圈的另一端,穿刺针将积水吸入到集液瓶中,当从观察板中可以看到有液体流入,吸取完成后,关闭微型真空抽气泵,通过真空负压的原因,密封球会堵在密封圈处,从而不会液体流出,另外集液瓶是用卡扣固定的,控制阀是螺纹连接,可以将观察板打开,将集液瓶取出,把控制阀打开将里面的液体到出,通过在底部设置有单向阀,使得液体不会从底部流出,集液瓶内液体倒出后,就可以集液瓶从底部拿出进行清洗,这样就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的集液瓶内侧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实施例中的控制阀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控制阀;201、安装板;202、抽气口;203、锥形腔室;204、密封圈;205、密封球;3、卡扣;4、连接板;5、集液瓶;6、第二铰链;7、固定口;8、针管;9、穿刺针;10、气泵底座;11、蓄电池;12、微型真空抽气泵;13、抽气管道;14、观察板;15、固定杆;16、第一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图4,其中,一种高效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外壳1、集液瓶5、针管8和穿刺针9,所述外壳1外侧底部贯通连接有固定口7,所述外壳1外侧表面开设有观察板14,所述观察板14通过设置有第一铰链16与所述外壳1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所述观察板14内侧两端焊接有固定杆15,所述集液瓶5与所诉穿刺针9之间通过针管8贯通连接,所述集液瓶5顶部中心螺纹连接有控制阀2,所述控制阀2顶部中心贯通连接有抽气管道13,所述抽气管道13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微型真空抽气泵12,所述微型真空抽气泵12底部固定安装有气泵底座10,所述集液瓶5外侧中部卡接有卡扣3,所述卡扣3一端焊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一侧两端活动安装有第二铰链6,所述第二铰链6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壁表面。

通过所述控制阀2包括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外侧顶端中部贯通连接有抽气口202,所述抽气口202底端贯通连接有锥形腔室203,所述锥形腔室203底部黏接有密封圈204,所述锥形腔室203内部放置有密封球205,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密封,不会让液体流入抽气管道13,通过所述集液瓶5与所述针管8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且所述单向阀贯通方向为由下至上,当吸取完成后防止倒流,方便把把液体倒出,通过所述固定杆15在靠近所述卡扣3的一端粘贴减震垫,所述固定杆1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15均匀分布于所述观察板14内侧表面四角,减震垫会减少对卡扣3磨损,避免撞坏集液瓶5,通过所述锥形腔室203顶部表面一层由聚苯硫醚塑料制成,且底部表面由硅橡胶制成,减少对集液瓶5的磨损,通过所述锥形腔室203底端开口直径为所述密封球205直径的三分之二,所述密封球205表面光滑,密封球205过大就阻碍真抽气,过小就无法进行密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在工作时,该装置通过在有病人需要急需引流装置时,可以快捷的将该装置拿到病人身边,用穿刺针9扎到积水堵塞部位,开启微型真空抽气泵12,由于集液瓶5中就会出现负压的状态,控制阀2内部的密封球205就会被吸到密封圈204的另一端,穿刺针9将积水吸入到集液瓶5中,当从观察板14中可以看到有液体流入,吸取完成后,关闭微型真空抽气泵12,通过真空负压的原因,密封球205会堵在密封圈204处,从而不会液体流出,另外集液瓶5是用卡扣3固定的,控制阀2是螺纹连接的,可以将观察板14打开,将集液瓶5取出,把控制阀2打开将里面的液体到出,通过在底部设置有单向阀,使得液体不会从底部流出,集液瓶5内液体倒出后,就可以集液瓶5从底部拿出进行清洗,这样就更加的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