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留取尿标本的婴儿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7207发布日期:2021-08-06 12:5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留取尿标本的婴儿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纸尿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留取尿标本的婴儿纸尿裤。



背景技术:

尿检是人们在医院体检常见的项目,尿检需要对人们的尿液进行收集,正常人们收集尿液时较为容易和简单,但在为婴儿收集尿液时,往往较为麻烦不便,并且婴儿一般穿有纸尿裤,但传统的纸尿裤一般不具有留取尿标本的功能,因此可知现在的婴儿纸尿裤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纸尿裤无法在穿戴纸尿裤后收集尿液标本,而且婴儿排尿的时机往往无法准确确定,使得在收集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促使婴儿去排尿,过程需要浪费大量时间,传统的纸尿裤在使用后不可将纸尿裤拉紧,纸尿裤内部有婴儿排出的粪便,如不将纸尿裤锁紧,可能会导致气味露出,或者粪便裸露在外给人们带来不适感,且有些时间由于婴儿粪便较软,更换时可能沾附到纸尿裤表面不便于拿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留取尿标本的婴儿纸尿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婴儿收集尿液时,往往较为麻烦不便,并且婴儿一般穿有纸尿裤,但传统的纸尿裤一般不具有留取尿标本的功能,无法在穿戴纸尿裤后收集尿液标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留取尿标本的婴儿纸尿裤,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前后两端皆固连有两组拉伸带,且装置主体中部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第一槽口、第二槽口、螺纹盖、螺纹口、收液袋、过液孔、引流管、出液口、保护盖、连接布、子魔术贴、吸液块、母魔术贴和保护板,所述装置主体上开设有第一槽口,且第一槽口下方的装置主体上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部四周固连有螺纹盖,且螺纹盖内部螺纹连接螺纹口,所述螺纹口底端固连有收液袋,且螺纹口顶端开设有过液孔,所述过液孔底端的螺纹口上固连有引流管,且收液袋右端固连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外部套设有保护盖,且收液袋右方的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连接布,所述装置主体下方设置有锁紧机构,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在婴儿穿戴装置主体后,可进行尿液收集。

进一步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连接带、固定环、锁紧带、拉环和拉环,所述装置主体前后两端中间部位皆固连有连接带,两组所述连接带和四组拉伸带底端皆固连有固定环,前后两端的固定环内部皆插设有锁紧带,两组所述锁紧带左右两端皆固连有拉环,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更换装置主体后可将装置主体进行封锁,从而避免粪便裸露在外。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布左端固连有子魔术贴,且连接布靠近收液袋的一侧固连有吸液块,所述保护盖上方的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与子魔术贴相互配合的母魔术贴,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将收液袋取出后将第二槽口堵住。

进一步在于:所述螺纹盖顶端固连有保护板,且保护板上开设有过液孔相同尺寸的槽孔,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安装时螺纹口不会进入过多。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槽口上方的装置主体上固连有防护条,且防护条的主要材质有橡胶构成,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对婴儿进行防护。

进一步在于:所述吸液块的直径大于第二槽口的直径,且吸液块的主要材质由高吸水性树脂构成,采用这种设计便于收液袋取出后,防止装置主体内部的污物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可留取尿标本的婴儿纸尿裤设置有装置主体、第一槽口、引流管和收液袋,当婴儿需要尿液收集时,将装置主体穿着在婴儿身上,当婴儿排尿时,尿液会经过第一槽口和引流管,从而到达收液袋内部,通过观察收液袋,判断收液袋内部是否有尿液,当收液袋内部有尿液时,只需逆时针转动螺纹口,将收液袋取下,从而完成婴儿尿液标本的收集,采用这种设计避免了传统的纸尿裤一般不具有留取尿标本的功能,无法在穿戴纸尿裤后收集尿液标本和婴儿排尿的时机往往无法准确确定,使得在收集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促使婴儿去排尿,带来了将婴儿穿戴上装置主体后,当婴儿自然排尿后即可完成收集,无需专门的人员看管和特地的去促使婴儿排尿,即可完成尿液收集,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2、该可留取尿标本的婴儿纸尿裤设置有拉环和锁紧带,当婴儿使用完纸尿裤更换后,将装置主体对折后,按住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并向上拉动四组拉环,在将两组锁紧带互相打结即可完成纸尿裤封锁,采用这种设计避免了传统的纸尿裤在使用后不可将纸尿裤拉紧,纸尿裤内部有婴儿排出的粪便,如不将纸尿裤锁紧,可能会导致气味露出,或者粪便裸露在外给人们带来不适感,且有些时间由于婴儿粪便较软,更换时可能沾附到纸尿裤表面不便于拿取,带来使用完成后,可将装置主体锁紧,从而避免内部污物和气味漏出,且封锁后拉环便于对装置主体进行拿取,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收集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拉伸带;3、收集机构;311、第一槽口;312、第二槽口;313、螺纹盖;314、螺纹口;315、收液袋;316、过液孔;317、引流管;318、出液口;319、保护盖;320、连接布;321、子魔术贴;322、吸液块;323、母魔术贴;324、保护板;325、防护条;4、锁紧机构;411、连接带;412、固定环;413、锁紧带;414、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可留取尿标本的婴儿纸尿裤,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前后两端皆固连有两组拉伸带2,且装置主体1中部设置有收集机构3,收集机构3包括第一槽口311、第二槽口312、螺纹盖313、螺纹口314、收液袋315、过液孔316、引流管317、出液口318、保护盖319、连接布320、子魔术贴321、吸液块322、母魔术贴323和保护板324,装置主体1上开设有第一槽口311,且第一槽口311下方的装置主体1上开设有第二槽口312,第一槽口311内部四周固连有螺纹盖313,且螺纹盖313内部螺纹连接螺纹口314,螺纹口314底端固连有收液袋315,且螺纹口314顶端开设有过液孔316,过液孔316底端的螺纹口314上固连有引流管317,引流管317的主要材质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采用这种设计可以使得尿液便于进入收液袋315内部,当尿液进过后引流管317会贴合,且材质软,使得尿液无法漏出,且收液袋315右端固连有出液口318,出液口318外部套设有保护盖319,且收液袋315右方的装置主体1底端固连有连接布320,装置主体1下方设置有锁紧机构4,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在婴儿穿戴装置主体1后,可进行尿液收集,无需医护人员始终跟随婴儿进行取尿液,降低了人们劳动强度。

锁紧机构4包括连接带411、固定环412、锁紧带413、拉环414和拉环414,装置主体1前后两端中间部位皆固连有连接带411,两组连接带411和四组拉伸带2底端皆固连有固定环412,前后两端的固定环412内部皆插设有锁紧带413,两组锁紧带413左右两端皆固连有拉环414,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更换装置主体1后可将装置主体1进行封锁,从而避免粪便裸露在外,且锁紧后便于人们拿取装置主体1无需解除装置主体1表面即可拿取装置主体1。

连接布320左端固连有子魔术贴321,且连接布320靠近收液袋315的一侧固连有吸液块322,保护盖319上方的装置主体1底端固连有与子魔术贴321相互配合的母魔术贴323,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将收液袋315取出后将第二槽口312堵住,使得装置主体1整体更加完整,便于后续的丢弃。

螺纹盖313顶端固连有保护板324,且保护板324上开设有过液孔316相同尺寸的槽孔,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安装时螺纹口314不会进入过多,避免螺纹口314突出过多增大婴儿的不适感。

第一槽口311上方的装置主体1上固连有防护条325,且防护条325的主要材质有橡胶构成,采用这种设计由于橡胶材质软,便于对婴儿进行防护,避免第一槽口311给婴儿带来的不适。

吸液块322的直径大于第二槽口312的直径,且吸液块322的主要材质由高吸水性树脂构成,采用这种设计便于收液袋315取出后,便于对装置主体1内部液体进行吸收,防止装置主体1内部的污物流出。

工作原理:当婴儿穿戴装置主体1后,婴儿排尿时,尿液会经过第一槽口311和保护板324,在经过引流管317引流,从而到达收液袋315内部,从而完成尿液收集,在逆时针转动螺纹口314,解除螺纹口314与第二槽口312的锁定,从而将收液袋315取下,在拉动连接布320,使得吸液块322与第二槽口312抵接,在将子魔术贴321与母魔术贴323贴合,从而完成第二槽口312的封锁。

当需要锁紧装置主体1时,只需对折装置主体1,拉住四组拉环414,在向下按动装置主体1两侧,由于固定环412的限位作用,使得装置主体1聚集,在将两组锁紧带413进行缠绕,从而完成锁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