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折式医用丁字防旋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9987发布日期:2021-07-02 19:2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翻折式医用丁字防旋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翻折式医用丁字防旋鞋。



背景技术:

在骨外科,丁字防旋鞋的应用非常广泛,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骨折或人工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均需常规穿戴丁字鞋用以固定患肢,使患肢保持外展且处于中立位,以防止患肢外旋、足下垂、假体脱位和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穿戴丁字防旋鞋的患者长期只能处于仰卧位,当患者需要变换睡姿改为侧卧位时,往往需要脱下丁字鞋,穿脱起来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翻折式医用丁字防旋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折式医用丁字防旋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穿戴丁字防旋鞋的患者长期只能处于仰卧位,当患者需要变换睡姿改为侧卧位时,往往需要脱下丁字鞋,穿脱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翻折式医用丁字防旋鞋,包括主体、增高板、小孔、滑动槽、连接块、前脚掌套、穿线孔、连接线一、后脚跟套、魔术贴、连接线二、固定带一、后挡板、固定带二和防旋板,所述主体的后端面固定有增高板,且主体的内部贯穿有小孔,所述小孔的左侧设置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连接有前脚掌套,且前脚掌套的内壁贯穿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内部贯穿有连接线一,所述后脚跟套位于前脚掌套的下方,且后脚跟套的前端面连接有魔术贴,所述连接线二固定在后脚跟套的两侧,且后脚跟套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带一,所述后脚跟套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带二,且固定带一的后端面连接有后挡板。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面连接有防旋板,且防旋板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防旋板与主体之间通过转轴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角度为0°-180°。

优选的,所述主体与前脚掌套之间为滑动连接,且连接线一与穿线孔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一与连接线二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后脚跟套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挡板与主体之间通过卡合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固定带一与固定带二之间为扣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产品设置的防旋板能够在病人平躺时支撑在床上,使患者的脚部保持中立位,防止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防旋板能够在患者想要翻身睡觉时不需要将鞋子脱下,两组防旋板使患者能够左右翻身,体验效果更好;

2.本产品设置前脚掌套与主体之间滑动连接是为了能够改变前脚掌套在主体上的位置,使产品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脚部,后脚跟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魔术贴,能够将装置与患者固定;

3.本产品设置后挡板与主体之间通过卡合构成可拆卸,能够在必要时分别固定住患者的腿部和脚部,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扣接连接视为了固定住患者腿部,小孔能够散热,防止细菌滋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增高板;3、小孔;4、滑动槽;5、连接块;6、前脚掌套;7、穿线孔;8、连接线一;9、后脚跟套;10、魔术贴;11、连接线二;12、固定带一;13、后挡板;14、固定带二;15、防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翻折式医用丁字防旋鞋,包括主体1、增高板2、小孔3、滑动槽4、连接块5、前脚掌套6、穿线孔7、连接线一8、后脚跟套9、魔术贴10、连接线二11、固定带一12、后挡板13、固定带二14和防旋板15,主体1的后端面固定有增高板2,且主体1的内部贯穿有小孔3,小孔3的左侧设置有滑动槽4,且滑动槽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前端面连接有前脚掌套6,且前脚掌套6的内壁贯穿有穿线孔7,穿线孔7的内部贯穿有连接线一8,后脚跟套9位于前脚掌套6的下方,且后脚跟套9的前端面连接有魔术贴10,连接线二11固定在后脚跟套9的两侧,且后脚跟套9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带一12,后脚跟套9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带二14,且固定带一12的后端面连接有后挡板13,主体1的左右两端面连接有防旋板15,且防旋板15设置有两组,防旋板15与主体1之间通过转轴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角度为0°-90°,本产品设置的防旋板15能够在病人平躺时支撑在床上,使患者的脚部保持中立位,防止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防旋板15与主体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是为了患者想要翻身睡觉时不需要将鞋子脱下,为患者节省时间,使患者能够休息得更好,两组防旋板15使患者能够左右翻身,体验效果更好;

主体1与前脚掌套6之间为滑动连接,且连接线一8与穿线孔7之间为活动连接,连接线一8与连接线二1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后脚跟套9与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本产品设置前脚掌套6与主体1之间滑动连接是为了能够改变前脚掌套6在主体1上的位置,使产品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脚部,并且连接线一8和连接线二11之间活动连接是为了能够将前脚掌套6与后脚跟套9之间的位置固定住,防止前脚掌套6在主体1上移动脱离患者脚部,后脚跟套9的外表面设置有魔术贴10,能够将装置与患者固定,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患者脚腕的粗细,使本产品的受众群众更广;

后挡板13与主体1之间通过卡合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固定带一12与固定带二14之间为扣接连接,本产品设置后挡板13与主体1之间通过卡合构成可拆卸,是为了在需要患者腿部与脚部之间不太能相对活动时能够分别固定住患者的腿部和脚部,固定带一12和固定带二14扣接连接视为了固定住患者腿部,主体1的内部贯穿有小孔3是为了能够让患者脚部产生的使其能够及时散出,防止细菌滋生。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防旋鞋,使用时,患者先将前脚掌套6通过滑动槽4和连接块5拉至滑动槽4的最前端然后患者将脚部放置于后脚跟套9内并微微抬起,使脚部不与主体1的上表面贴合,再将前脚掌套6向患者脚部方向拉,直至患者的前脚掌部分位于前脚掌套6内,然后将后脚跟套9的左右两端绕过患者的脚腕处,通过后脚跟套9前端面设置的魔术贴10贴合在一起,再将贯穿于穿线孔7内部的连接线一8与连接线二11系在一起,使前脚掌套6的位置被固定,前脚掌套6不会在患者睡觉过程中轻易脱落,当患者平躺与床上时,防旋板15抵咋床面上,使患者的脚部无法摇摆,当患者需要侧睡时,只需要微抬高腿部,使防旋板15的左端面或右端面抵在床面上,并稍微使劲,使防旋板15通过转轴旋转至平行于主体1的方向,患者即可侧睡了,不需要再起身将写脱掉,当患者脚踝处受伤,可以将后挡板13扣合在主体1上,再利用后挡板13和固定带二14将患者的小腿固定住,患者的脚部和腿部之间就不会发生角度的变化,这样就能够保护患者的脚踝,使患者脚踝能够快速的痊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洗刷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