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卧位手术托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7649发布日期:2021-07-06 19:1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卧位手术托手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托手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卧位手术托手架。


背景技术:

2.在一些外科手术中,以及包括一些术后康复过程中,需要患者处于侧卧位的体位下,例如神经外科的后颅凹手术及枕大孔区手术、泌尿外科的肾及输尿管的手术以及骨科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手术侧卧位在外科手术中是一种常见的卧位体位,在需要采取侧卧位的体位的手术中或手术后,为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处于侧卧位而出现手臂牵拉酸痛、皮肤压疮以及臂丛神经受损伤的问题,一般会采用两个托手架分别将患者的两手臂托起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3.目前,两个托手架都是分别安装在病床上的,占地空间大,影响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操作以及术后护理,并且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往往是处于失血状态下的,特别是在手术中,虽然患者被麻醉后痛觉兴奋的传导被阻断,但是温觉和触觉是依旧存在的,当患者处于侧卧位时,由于手臂处于舒展状态下,患者会容易因受冷而感到不适,甚至会产生对手术的消极、紧张以及恐惧情绪,影响术后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侧卧位手术托手架,通过侧杆和升降机构将上托手板与下托手板固定为一体结构,减少了占地空间,在上、下托手板上的u型槽上均匀布设电发热丝,只需将电发热丝接通低压电源,即可起到加热上、下托手板的作用,通过电发热丝实现为患者的手臂进行加热保暖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侧卧位手术托手架,包括上托手板、下托手板和主支撑杆,所述上托手板和所述下托手板均设有与人体手臂相适配的u型槽,其中,上托手板和下托手板在结构上除了具有与人体手臂相适应的u型槽外,本身结构上还具有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弧弯度,以适应手臂的关节弯曲度,所述主支撑杆一端通过固定夹连接病床的床沿,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调节件连接所述下托手板,方便医护人员对下托手板的方向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患者的手臂,所述主支撑杆上设有侧杆,所述上托手板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安装在所述侧杆上,所述上托手板位于所述下托手板的上方,所述u型槽上布设有电发热丝,通过侧杆将上托手板和下托手板相结合为一体,只需通过主支撑杆上的固定夹就可以实现将上、下托手板安装在病床上的目的,减少了占地空间,升降机构可以实现调节上托手板与下托手板之间的距离的目的,以便于适应不同病患的肩宽,提高适用性和舒适性,在上、下托手板上布设电发热丝,在使用该托手架时,只需将电发热丝接通低压电源,即可起到加热上、下托手板的作用,通过电发热丝实现为患者的手臂加热保暖的目的,减缓病患对手术的消极、紧张以及恐惧情绪,有利于术后康复。
7.进一步的,所述电发热丝呈s字形或u字形布设在所述u型槽的内侧,可以起到均匀
加热保暖的作用。
8.进一步的,所述u型槽的内侧设有硅胶垫,所述电发热丝布设在所述硅胶垫与所述u型槽的内侧壁之间,增设硅胶垫,可以既能起到提高u型槽与手臂接触的柔软性的作用,还能起到保暖的效果,并且将电发热丝设置在硅胶垫与u型槽之间,还可以起到避免患者手臂直接接触电发热丝的作用,防止被电发热丝烫伤。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立杆和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竖直安装在所述侧杆上,所述立杆顶部连接所述上托手板,所述立杆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调节管的内腔中,通过设置立杆在调节管内的插入深度,就可以起到调节上托手板和下托手板之间的距离的作用,以实现适应病患肩宽的目的,其中,所述立杆顶部通过第二万向调节件与所述上托手板连接,方便医护人员对上托手板的方向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放置患者的手臂。
10.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的侧壁上设有齿条,所述调节管内装设有调节齿轮,其中,调节齿轮与调节管转动连接,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通过转动调节齿轮,调节齿轮就可以带动齿条在调节管内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调节立杆在调节管内的插入深度的目的,从而实现调节上托手板与下托手板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管上转动安装有摇杆,所述摇杆与所述调节齿轮连接,通过转动摇杆即可转动调节齿轮,以使调节齿轮带动齿条上下运动,进而实现驱动立杆在调节管内上下移动的目的,至于将立杆限定在具体位置上的方案上,只需通过临时固定摇杆以防止其转动的方式,即可实现将立杆限定在具体高度位置上的目的,采用摇杆的调节形式也起到了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作用。
12.在通过调节齿轮调节立杆的高度时,为避免齿条因摆动而出现脱离调节齿轮的啮合的问题,在所述立杆上与所述齿条相邻的侧壁上设有导向轨,所述调节管上设有与所述导向轨相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通过导向轨和导向槽的限定导向作用,使得立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齿条不会出现脱离调节齿轮的问题,从而实现提高齿条和调节齿轮在相互啮合转动时的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1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管上设有调节螺栓,所述立杆通过所述调节螺栓固定在所述调节管上,当医护人员根据病患的具体肩宽确定上、下托手板的距离后,通过拧紧调节螺栓就可以实现将立杆固定在调节管上的目的,需要重新调整上托手板的高度时,只需要拧松调节螺栓,再拨动摇杆即可进行上托手板的高度调节操作。
14.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的侧壁上设有刻度,具体的,刻度设置在立杆上与齿条相对的侧壁上,通过刻度,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查看上托手板的具体高度位置,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侧杆和升降机构将上托手板与下托手板固定为一体结构,减少了占地空间,升降机构可以实现调节上托手板与下托手板之间的距离的目的,以便于适应不同病患的肩宽,提高适用性和舒适性,在上、下托手板上布设电发热丝,在使用该托手架时,只需将电发热丝接通低压电源,即可起到加热上、下托手板的作用,通过电发热丝实现为患者的手臂进行加热保暖的目的,减缓病患对手术的消极、紧张以及恐惧情绪,有利于术后康复。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卧位手术托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所述上托手板的爆炸示意图;
20.图4为图1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2.图6为齿条与调节齿轮之间啮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识:1、上托手板;2、下托手板;3、主支撑杆;4、u型槽;5、固定夹;6、第一万向调节件;7、侧杆;8、电发热丝;9、硅胶垫;10、立杆;11、调节管;12、第二万向调节件;13、齿条;14、调节齿轮;15、摇杆;16、导向轨;17、导向槽;18、调节螺栓;19、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参见图1至图6,一种侧卧位手术托手架,包括上托手板1、下托手板2和主支撑杆3,上托手板1和下托手板2均设有与人体手臂相适配的u型槽4,其中,上托手板1和下托手板2在结构上除了具有与人体手臂相适应的u型槽4外,本身结构上还具有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弧弯度,以适应手臂的关节弯曲度,主支撑杆3一端通过固定夹5连接病床的床沿,其中,固定夹5上具有顶紧螺栓,通过顶紧螺栓,即可实现将该托手架固定安装在病床床沿上的目的,主支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调节件6连接下托手板2,方便医护人员对下托手板2的方向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患者的手臂,主支撑杆3上设有侧杆7,上托手板1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安装在侧杆7上,上托手板1位于下托手板2的上方,u型槽4上布设有电发热丝8,通过侧杆7将上托手板1和下托手板2相结合为一体,只需通过主支撑杆3上的固定夹5就可以实现将上、下托手板安装在病床上的目的,减少了占地空间,升降机构可以实现调节上托手板1与下托手板2之间的距离的目的,以便于适应不同病患的肩宽,提高适用性和舒适性,在上、下托手板上布设电发热丝8,在使用该托手架时,只需将电发热丝8接通低压直流电源如5v/12v的低压直流电源,即可起到加热上、下托手板的作用,通过电发热丝8实现为患者的手臂加热保暖的目的,减缓病患对手术的消极、紧张以及恐惧情绪,有利于术后康复。
26.参见图3,电发热丝8呈s字形或u字形布设在u型槽4的内侧,可以起到均匀加热保暖的作用,其中,在下托手板上的电发热丝的具体结构为在附图中体现,其结构以及布置方式与上托手板上的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27.参见图3,u型槽4的内侧设有硅胶垫9,电发热丝8布设在硅胶垫9与u型槽4的内侧壁之间,增设硅胶垫9,既能起到提高u型槽4与手臂接触的柔软性的作用,还能起到保暖的效果,并且将电发热丝8设置在硅胶垫9与u型槽4之间,还可以起到避免患者手臂直接接触电发热丝8的作用,防止被电发热丝8烫伤。
28.优选的,升降机构包括立杆10和调节管11,调节管11竖直安装在侧杆7上,立杆10顶部连接上托手板1,立杆10可活动的设置在调节管11的内腔中,通过设置立杆10在调节管11内的插入深度,就可以起到调节上托手板1和下托手板2之间的距离的作用,以实现适应病患肩宽的目的,其中,立杆10顶部通过第二万向调节件12与上托手板1连接,方便医护人员对上托手板1的方向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放置患者的手臂。
29.优选的,参见图6,立杆10的侧壁上设有齿条13,调节管11内装设有调节齿轮14,其中,调节齿轮14与调节管11转动连接,调节齿轮14与齿条13啮合连接,通过转动调节齿轮14,调节齿轮14就可以带动齿条13在调节管11内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调节立杆10在调节管11内的插入深度的目的,从而实现调节上托手板1与下托手板2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30.优选的,调节管11上转动安装有摇杆15,摇杆15与调节齿轮14连接,通过转动摇杆15即可转动调节齿轮14,以使调节齿轮14带动齿条13上下运动,进而实现驱动立杆10在调节管11内上下移动的目的,至于将立杆10限定在具体位置上的方案上,只需通过临时固定摇杆15以防止其转动的方式,即可实现将立杆10限定在具体高度位置上的目的,采用摇杆15的调节形式也起到了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作用。
31.在通过调节齿轮14调节立杆10的高度时,为避免齿条13因摆动而出现脱离调节齿轮14的啮合的问题,参见图1和图2,在立杆10上与齿条13相邻的侧壁上设有导向轨16,参见图5和图6,调节管11上设有与导向轨16相适配的导向槽17,导向轨16滑动设置在导向槽17内,通过导向轨16和导向槽17的限定导向作用,使得立杆10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齿条13不会出现脱离调节齿轮14的问题,从而实现提高齿条13和调节齿轮14在相互啮合转动时的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32.优选的,调节管11上设有调节螺栓18,立杆10通过调节螺栓18固定在调节管11上,当医护人员根据病患的具体肩宽确定上、下托手板的距离后,通过拧紧调节螺栓18就可以实现将立杆10固定在调节管11上的目的,需要重新调整上托手板1的高度时,只需要拧松调节螺栓18,再拨动摇杆15即可进行上托手板1的高度调节操作。
33.优选的,立杆10的侧壁上设有刻度19,具体的,刻度19设置在立杆10上与齿条13相对的侧壁上,通过刻度19,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查看上托手板1的具体高度位置,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34.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侧杆和升降机构将上托手板与下托手板固定为一体结构,减少了占地空间,升降机构可以实现调节上托手板与下托手板之间的距离的目的,以便于适应不同病患的肩宽,提高适用性和舒适性,在上、下托手板上布设电发热丝,在使用该托手架时,只需将电发热丝接通低压电源,即可起到加热上、下托手板的作用,通过电发热丝实现为患者的手臂进行加热保暖的目的,减缓病患对手术的消极、紧张以及恐惧情绪,有利于术后康复。
35.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元件
ⅰ”
、“元件
ⅱ”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元件
ⅰ”
、“元件
ⅱ”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