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肩关节位置的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957发布日期:2021-01-26 20:1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肩关节位置的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院前急救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肩关节位置的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遭遇各种意外伤害时,如果人体四肢发生动脉破裂出血的情况,由于动脉压较高,出血速度快,止血过程如不够及时有效,很快即会危及生命,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但是现有的动脉止血带主要为适用于腿和臂上形状接近柱形的非关节部位使用的结构,一旦应用在形状不规则的人体关节部位就难以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即使使用,在关节部位也容易出现滑脱的现象。
[0003]
警察、军人等高危行业人员在执行特殊任务时通常会穿戴防弹衣,但是防弹衣多为背心式设计,不能针对肩关节部位或者大臂部位进行有效的防护,在行动过程中,一旦遭遇险情导致人体的整个大臂完全断开或者肱动脉破裂位置靠近肩关节时,因常规止血带难以较好的适用于该部位的止血,所以如不能针对肩关节位置采用适应性更强的止血装置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止血,将严重危及伤者生命。目前,该部位的止血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按压进行,而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当人力供应不足以支撑进行轮换交替按压止血操作时,伤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较大的威胁。
[0004]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为便捷、且可节省人力的适用于肩关节位置的止血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肩关节位置的止血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穿戴式的设计配合防弹衣使用更加适应人体肩关节形状特征,止血效果显著,适于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事前佩戴使用,以备不时之需,可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0006]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肩关节位置的止血装置,包括穿戴式囊袋和连接装置,穿戴式囊袋由大臂部位囊袋和肩部囊袋构成,大臂部位囊袋和肩部囊袋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穿戴式囊袋与充气气囊连接;在肩部囊袋的前后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连接装置,每个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带和卡合结构,卡合结构固定在连接带的一端。
[0007]
进一步地,卡合结构包括一个连接环和一个卡圈,连接环与连接带端部固定连接,卡圈包括第一卡接环和第二卡接环两部分,第一卡接环与连接环固定连接,第一卡接环和第二卡接环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接槽口卡接连接。
[0008]
进一步地,连接带有两条,两条连接带与肩部囊袋间形成三角结构,两条连接带与肩部囊袋相接的一端分别位于肩部囊袋一侧的上、下两端位置。
[0009]
进一步地,在充气气囊的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充气气囊的出气端与穿戴
式囊袋连接,充气气囊的出气端与穿戴式囊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和排气阀。
[0010]
进一步地,在肩部囊袋的前侧面上设有束缚装置,所述束缚装置包括弹性绑带和魔术贴,在弹性绑带自由端的内侧面上设有魔术贴子面,在肩部囊袋的前侧面上与魔术贴子面对应的位置设有魔术贴母面,弹性绑带绕过充气气囊表面后其上的魔术贴子面与肩部囊袋上的魔术贴母面对应粘贴完成充气气囊的固定。
[0011]
进一步地,在穿戴式囊袋的外层附有一层防割面料。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肩关节位置的止血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更加便于应急操作,可一人完成整体操作,适于单人工况或辅助人力不足的情况下使用;
[0013]
穿戴式的设计配合防弹衣使用使得该装置更加适应人体肩关节形状特征,更加适于整个大臂完全断开或者肱动脉破裂位置靠近肩关节的伤情下使用,止血效果显著,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滑脱移位的现象,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事前佩戴使用可以备不时之需,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一种适用于肩关节位置的止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卡圈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卡圈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其中,1-穿戴式囊袋,2-连接装置,3-充气气囊,4-弹性绑带;
[0018]
11-大臂部位囊袋,12-肩部囊袋;
[0019]
21-连接带,22-卡合结构;
[0020]
221-连接环,222-卡圈;
[0021]
2221-第一卡接环,2222-第二卡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3]
常规止血带难以适用于肩关节等形状不规则位置的止血,依靠人力按压又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为了较好的解决该问题,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适用于肩关节位置的止血装置,该止血装置为穿戴式结构,更加贴合人体特殊部位的形状,止血更加快速有效,特别适合于警察、军人等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在进入战场前穿戴使用。
[0024]
上述适于肩关节位置的止血装置分为左肩用止血装置和右肩用止血装置,两肩用止血装置的结构相同,整体呈对称式设计,图1以右肩用止血装置的结构为例对该装置的结构特征进行具体描述,该止血装置具体包括穿戴式囊袋1和连接装置2,穿戴式囊袋1由大臂部位囊袋11和肩部囊袋12构成,大臂部位囊袋11和肩部囊袋1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穿戴式囊袋1与充气气囊3连接。
[0025]
在肩部囊袋12的前后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连接装置2,每个连接装置2包括连接带21和卡合结构22,卡合结构22固定在连接带21的一端,卡合结构22为市售常见结构,具
体包括一个连接环221和一个卡圈222,连接环221与连接带21端部固定连接,卡圈222包括第一卡接环2221和第二卡接环2222两部分,第一卡接环2221与连接环221固定连接,第一卡接环2221和第二卡接环2222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接槽口卡接连接。
[0026]
连接带21有两条,两条连接带21与肩部囊袋12间形成稳定性更佳的三角结构,且连接带21与肩部囊袋12相接的一端分别位于肩部囊袋12一侧的上、下两端位置,当卡圈222固定到防弹衣上后,可提高囊袋与身体的贴合效果,避免对囊袋充气时囊袋向远离身体的方向移动而无法起到较好的增压阻断血行的效果。
[0027]
充气气囊3的结构与现有的血压计上的气囊结构相似,主要用于穿戴式囊袋1的充气增压,在充气气囊3的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充气气囊3的出气端与穿戴式囊袋1连接,充气气囊3的出气端与穿戴式囊袋1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和排气阀,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可以保证进入气囊的气体为单向流入进行囊袋的充气增压,增压结束关闭单向阀阀门,使用结束后打开排气阀即可排出穿戴式囊袋1中的气体。
[0028]
为了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更好的固定充气气囊3的位置,避免对正常行动造成干涉,在肩部囊袋12的前侧面上设有束缚装置,所述束缚装置包括弹性绑带4和魔术贴,在弹性绑带4自由端的内侧面上设有魔术贴子面,在肩部囊袋12的前侧面上与魔术贴子面对应的位置设有魔术贴母面,弹性绑带4绕过充气气囊3表面后其上的魔术贴子面与肩部囊袋12上的魔术贴母面对应粘贴即完成充气气囊3的固定。
[0029]
为了能对囊袋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在穿戴式囊袋1的外层附有一层防割面料。
[0030]
具体使用时,首先在两侧肩部各穿戴一个对应的止血装置,手臂从大臂部位囊袋11中穿出后将肩部囊袋12置于肩关节上,向胸前部位拉连接环221至两条连接带21均处于紧绷状态后将卡圈222卡接连接在防弹衣上(防弹衣上通常横向设有数个布条,布条因间隔固定的原因形成一个个可挂接物件或者连接夹子的短格子结构,其上可用于固定卡圈)即完成了该装置的固定工作,当整个大臂完全断开或者肱动脉破裂位置靠近肩关节时,取下充气气囊3并通过挤压气囊向囊袋中充气增压,阻断该部位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进行及时高效的止血,该装置相比于现有的止血带而言,由于是穿戴在肩关节位置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滑脱的现象,可避免因止血装置效果不佳而导致伤者失血过多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伤者的生命安全。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