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5867发布日期:2021-06-01 23:3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护理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通过震动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来达到缓解疲劳目的的人体按摩仪一般包括外壳和按摩组件,其中,按摩组件内装有振动马达,使用时,外壳贴附在用户的眼部、颈部或者腰部等人体部位上,并且通过按摩组件对人体部位进行按摩。但是,由于外壳的形状固定,无法很好地适配不同体型轮廓的用户,导致按摩组件难以与所有用户的人体部位贴合,影响了人体部位的按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护理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解决人体按摩仪的外壳形状固定导致按摩组件无法适配不同体型用户的人体部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护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便携式护理装置还包括:

气动组件,包括充气件和第一气袋,所述充气件与所述第一气袋连通,以向所述第一气袋充气促使所述第一气袋膨胀,所述第一气袋覆盖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以及

振动组件,包括多个振动件,多个所述振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气袋的远离所述外壳的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

按摩头组,包括基板和多个按摩头,所述基板设于所述第一气袋的远离所述外壳的表面上,多个所述按摩头设于所述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气袋的表面上,各所述按摩头的内部设有所述振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与所述按摩头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为软胶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护理装置还包括:

弹性材料件,覆盖于所述第一气袋的远离所述外壳的表面上,所述振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气袋与所述弹性材料件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护理装置还包括:

加热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气袋与所述弹性材料件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护理装置用于眼部护理,所述第一气袋上设有两个用于避让眼睛的第一避让区域,所述气动组件还包括:

两个第二气袋,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气袋的远离所述外壳的表面上,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避让区域的顶侧,且与所述充气件连通,各所述第二气袋上设有所述振动件;和/或

两个第三气袋,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气袋的远离所述外壳的表面上,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避让区域的底侧,且与所述充气件连通,各所述第三气袋上设有所述振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护理装置用于头部护理,所述气动组件还包括:

两个第四气袋,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气袋的远离所述外壳的表面上,并位于正对太阳穴的位置上,且与所述充气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护理装置还包括:

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充气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气袋覆盖于所述安装支架的远离所述外壳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护理装置还包括:

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并与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振动件电连接;

电池,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以及

佩戴组件,与所述外壳连接,用于将所述便携式护理装置固定在人体上。

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护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第一气袋与振动件配合,通过第一气袋的膨胀来动态调整多个振动件之间的高度差,使得振动件可以与不同体型的用户的人体部位完全贴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人体按摩仪的外壳形状固定导致按摩组件无法适配不同体型用户的人体部位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提高人体护理的舒适度,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和三提供的便携式护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二、五至八提供的便携式护理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三至八提供的便携式护理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便携式护理装置、10—外壳、20—气动组件、30—振动组件、40—弹性材料件、50—加热件、60—安装支架、70—佩戴组件、21—充气件、22—第一气袋、23—第二气袋、24—第三气袋、25—第四气袋、31—振动件、32—按摩头组、220—第一避让区域、321—基板、322—按摩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与另一个部件“电连接”,它可以是导体电连接,或者是无线电连接,还可以是其它各种能够传输电信号的连接方式。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护理装置1包括外壳10、气动组件20和振动组件30,其中,气动组件20包括充气件21和第一气袋22,充气件21与第一气袋22连通,可以向第一气袋22充气促使第一气袋22膨胀,第一气袋22覆盖在外壳10的内壁上;振动组件30包括多个振动件31,多个振动件31设置在第一气袋22的远离外壳10的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此处充气件21为电动气泵,振动件31为可以为人体提供震感的元器件,如:振动马达、线性电机或者电脉冲发生器等。

用户使用便携式护理装置1按摩人体部位时,首先需要将外壳10固定在人体部位上,并且使第一气袋22和振动件31贴附在人体部位上,接着启动充气件21,使充气件21向第一气袋22充气,这样第一气袋22在膨胀的过程中会按照用户的体型轮廓将振动件31完全贴合在人体部位的对应穴位上,然后再启动振动件31,即可对人体部位的穴位产生震动刺激,进而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缓解人体部位疲劳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护理装置1,采用了第一气袋22与振动件31配合,通过第一气袋22的膨胀来动态调整多个振动件31之间的高度差,使得振动件31可以与不同体型的用户的人体部位完全贴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人体按摩仪的外壳形状固定导致按摩组件无法适配不同体型用户的人体部位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提高人体护理的舒适度,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护理装置1还包括安装支架60,安装支架60设置在外壳10的内壁上,充气件21设置在安装支架60的靠近外壳60的一侧,第一气袋22覆盖在安装支架60的远离外壳10的表面上。具体地,安装支架60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等固定连接在外壳10的内壁上,充气件21可以固定在外壳10的内壁上,或者固定在安装支架60的靠近外壳10的表面上。这样通过安装支架60有利于充气件21、第一气袋22与外壳10组装,避免了充气件21和第一气袋22之间发生相互干涉。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护理装置1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未图示)、电池(未图示)和佩戴组件70,其中,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安装支架60的靠近外壳10的一侧,并且控制电路板与充气件21和振动件31电连接;电池设置在安装支架60的靠近外壳10的一侧,并且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佩戴组件70与外壳10连接,用于将便携式护理装置1固定在人体上。具体地,电池为充电电池,以可充电的电池作为电源为控制电路板、充气件21和振动件31等提供运行能量,可以有效地提升便携式护理装置1的便携性;控制电路板包括控制芯片、控制电路和充电接口,充电接口露出在外壳10上,当电池没电时,可以通过充电接口给电池充电,控制芯片通过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电池向充气件21和振动件31供电,并且控制充气件21和振动件31按照用户指令运行,从而实现便携式护理装置1的智能化,此处便携式护理装置1还可以包括开关按钮,开关按钮设置在外壳10上,并且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通过开关按钮来启停充气件21和振动件31,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无线通信模块,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语音或者智能移动终端(如: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来启停充气件21和振动件31;佩戴组件70可以是弹性带或者通过魔术贴粘接的一对绑带等,其相对两端连接在外壳10的左右两端上,这样通过佩戴组件70可以轻易地将整个便携式护理装置1固定在人体上。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护理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振动组件30还包括若干个按摩头组32,按摩头组32包括基板321和多个按摩头322,其中,基板321设置在第一气袋22的远离外壳10的表面上,多个按摩头322设置在基板321的远离第一气袋22的表面上,各个按摩头322的内部都设置有一个振动件31。具体地,按摩头322为软胶件,即按摩头322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具有较小的硬度和一定的弹性,按摩头322的内部形成有容置腔,振动件31放置在该容置腔内,基板321固定在第一气袋22的远离外壳10的表面上,多个按摩头322按照对应的按摩部位的穴位排列方式布置在基板321的远离第一气袋22的表面上,这样通过按摩头组32将多个振动件31组装在一起,既有利于提高便携式护理装置1的组装效率,又能够将相邻的两个振动件31分隔开,有效地防止了多个振动件31之间发生相互干涉,从而增强了各个振动件31提供的震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基板321与按摩头322一体成型,即在同一个按摩头组32上,基板321与按摩头322一起注塑成型。这样有利于提高按摩头组32的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避免按摩头322在使用过程中因发生意外从基板321上脱落。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护理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便携式护理装置1还包括弹性材料件40,弹性材料件40覆盖在第一气袋22的远离外壳10的表面上,振动件31设置在第一气袋22与弹性材料件40之间。具体地,弹性材料件40可以是海绵和/或织物或者皮革等,覆盖在第一气袋22和振动件31上,既可以避免第一气袋22和振动件31外露,有利于提升便携式护理装置1的外观美感,又可以避免第一气袋22和振动件31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给人体部位提供柔软的触感,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护理装置与实施例三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便携式护理装置1还包括若干个加热件50,若干个加热件50分别设置在第一气袋22与弹性材料件40之间。具体地,加热件50可以是发热片或者发热丝,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并且加热件50可以固定在弹性材料件40的靠近第一气袋22的表面或者在第一气袋22的靠近弹性材料件40的表面上,并且覆盖振动件31。这样通过加热件50可以对用户的人体部位进行热敷,进而促进人体部位的血液循环,达到缓解人体部位疲劳的目的,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2和图3,当便携式护理装置1用于眼部护理时,便携式护理装置1与实施例一至四任一项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气袋22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避让眼睛的第一避让区域220,同时,气动组件20还包括两个第二气袋23,两个第二气袋23分别设置在第一气袋22的远离外壳10的表面上,并且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避让区域220的顶侧,两个第二气袋23与充气件21连通,各个第二气袋23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振动件31、多个振动件31或者一个按摩头组30。具体地,第一避让区域220可以是通孔,或者是一个不可形变(不可膨胀和收缩)的区域,防止了第一气袋22膨胀时对用户眼睛产生挤压;第二气袋23用于对应眼眶的上部,振动件31可以固定在第二气袋23的外壁上,或者固定在第二气袋23的内壁上,这样通过对第二气袋23进行反复充气,可以实现对眼眶的上部进行按压式按摩,与振动件31配合还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护理方式,如:按压和振动同时进行、先按压后振动、或者先振动后按压等,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2和图3,当便携式护理装置1用于眼部护理时,便携式护理装置1与实施例一至四任一项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气袋22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避让眼睛的第一避让区域220,同时,气动组件20还包括两个第三气袋24,两个第三气袋24分别设置在第一气袋22的远离外壳10的表面上,并且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避让区域220的底侧,两个第三气袋24与充气件21连通,各个第三气袋24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振动件31、多个振动件31或者一个按摩头组30。具体地,第一避让区域220可以是通孔,或者是一个不可形变(不可膨胀和收缩)的区域,防止了第一气袋22膨胀时对用户眼睛产生挤压;第三气袋24用于对应眼眶的下部,振动件31可以固定在第三气袋24的外壁上,或者固定在第三气袋24的内壁上,这样通过对第三气袋24进行反复充气,可以实现对眼眶的上部进行按压式按摩,与振动件31配合还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护理方式,如:按压和振动同时进行、先按压后振动、或者先振动后按压等,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2和图3,当便携式护理装置1用于眼部护理时,便携式护理装置1与实施例一至四任一项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气袋22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避让眼睛的第一避让区域220,同时,气动组件20还包括两个第二气袋23和两个第三气袋24,其中,两个第二气袋23和两个第三气袋24分别设置在第一气袋22的远离外壳10的表面上,并且与充气件21连通,两个第二气袋23位于两个第一避让区域220的顶侧,两个第三气袋24位于两个第一避让区域220的底侧,各个第二气袋23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振动件31,各个第三气袋24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振动件31,或者在同一侧的第二气袋23和第三气袋24上设置有一个按摩头组30。具体地,第一避让区域220可以是通孔,或者是一个不可形变(不可膨胀和收缩)的区域,防止了第一气袋22膨胀时对用户眼睛产生挤压;第二气袋23用于对应眼眶的上部,第三气袋24用于对应眼眶的下部,振动件31可以固定在第二气袋23和第三气袋24的外壁上,或者固定在第二气袋23和第三气袋24的内壁上,这样通过对第二气袋23和第三气袋24进行反复充气,可以实现对眼眶的上部和下部进行按压式按摩,与振动件31配合还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实施例八:

请参阅图2和图3,当便携式护理装置1用于头部护理时,便携式护理装置1与实施例一至四任一项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气动组件20还包括两个第四气袋25,两个第四气袋25分别设置在第一气袋22的远离外壳10的表面上,并且位于正对太阳穴的位置上,两个第四气袋25与充气件21连通。这样在对头部进行护理的情况下,通过第四气袋25还可以对用户的太阳穴进行按摩,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