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9203发布日期:2021-05-18 22:3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伤口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伤口探测器。


背景技术:

2.窦道伤口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伤口,通常是指机体组织感染、坏死,经体表排出体外后而形成的一个开口于体表的、不与体内空腔脏器相通的潜性盲管、缝等,可发生于软组织、脂肪、肌肉甚至骨质等;窦道伤口的形成主要与感染有关,多种原因所致的伤口感染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在慢性炎症、脓肿或异物的刺激下,逐渐增生、肥厚,形成窦道。如果窦道清除不彻底或异物、坏死组织残留,会使窦道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常见的有腹壁切口感染后引流不畅或切口内遗留异物造成的腹壁窦道伤口,骨折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骨质坏死形成的慢性窦道伤口,外伤或手术后异物残留形成的慢性窦道伤口等。
3.由于窦道伤口通常具有一定的深度,在窦道伤口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通常需要更直观的探测窦道伤口的内部情况,以便更清楚的了解窦道伤口的具体情况,以便评估窦道伤口的情况,以便为窦道伤口的治疗,如窦道伤口的清理、窦道伤口的消毒、为窦道伤口内注药(通常是敷料)等提供依据,也能有效帮助医护人员判断窦道伤口的愈合情况,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相应的探测工具,既不便于医护人员清楚的查看窦道伤口的内部情况,又不便于比较准确的测量窦道伤口的各项数据,如窦道伤口的深度、窦道伤口的宽度(或直径),尤其不能有效测量(评估)窦道伤口的宽度、及窦道伤口的侧壁上糜烂的凹槽或孔等,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的伤口探测器,不仅便于医护人员清楚的看清窦道伤口的内部情况,而且便于医护人员更准确的测量窦道伤口的深度、宽度以及窦道伤口侧壁上糜烂的凹槽或孔的大小等,非常的方便,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要解决窦道伤口内部可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伤口探测器,包括探测杆,所述探测杆的前端设置有视频采集模块,所述探测杆的后端设置有电源、控制器以及数据发送模块,
7.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视频采集模块以及数据发送模块相连,所述电源用于供电,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光源和成像部件,所述光源沿成像部件的圆周方向布置,用于照亮探测杆的前端,成像部件用于采集探测杆前端的影像,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影像通过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给上位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探测杆的前端设置有视频采集模块,且视频采集模块包括光源和成像部件,使得利用光源可以照亮探测杆前端的窦道伤口,以便成像部件的成像更清晰,且光源沿成像部件的圆周方向布置,不会影响成像部件采
集探测杆前端的影像,而成像部件所采集的影像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经由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给上位机,如显示器、手机、电脑、平板等,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上位机清楚、直观的查看窦道伤口的内部情况,从而有效解决窦道伤口内部可视的问题。
8.作为优选,所述视频采集模块为视频内窥镜,所述视频内窥镜还包括管状结构的筒体,所述光源和成像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且所述光源为设置于筒体前端的led,所述成像部件为设置于光源后端的ccd摄像头,筒体固定于所述探测杆。视频内窥镜的体积小巧,便于插入窦道;led用于照明,ccd摄像头用于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之后成像;在本方案中,所述视频内窥镜可以优先采用工业视频内窥镜,并可以优选韦林的工业内窥镜或奥林巴斯的工业内窥镜。
9.优选的,所述电源可以为蓄电池、干电池或充电电池。以便提供所需的电能。
10.优选的,所述探测杆为金属杆和/或塑料杆,所述探测杆为筒状结构,且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安装于所述探测杆前端的内部。采用筒状结构的探测杆,不仅便于安装视频采集模块而且便于在探测杆内布线,以便连接后端的电源。
11.为便于握持,进一步的,还包括握持部,所述探测杆的后端固定于所述握持部,而所述电源、控制器以及数据发送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内。
12.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要解决准确测量窦道伤口深度的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测量窦道深度的深度度量杆,所述探测杆的侧壁内设置有贯穿探测杆前后两端的内部通道,所述深度度量杆的前端设置于所述内部通道中,且深度度量杆可以沿所述内部通道移动,深度度量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内部通道的长度,且沿深度度量杆前端到后端的方向设置有刻度。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深度度量杆,并在深度度量杆上构造刻度,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测量窦道伤口的深度,但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深度度量杆设置于探测杆的内部通道中,受到内部通道约束作用,只能沿探测杆长度方向移动,在测量深度的过程中,深度度量杆的前端延伸出内部通道,并可以落入视频内窥镜的有效视场中,使得医护人员可以直观的看到深度度量杆前端的位置,以便准确的调整深度度量杆的位置,既便于精度的测量出窦道伤口的深度,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测量不同部位的深度,如可以测量窦道伤口侧壁上糜烂的凹槽或孔距离窦道口的深度,也可以有效测量窦道伤口侧壁上糜烂的凹槽或孔的宽度或直径,而当深度度量杆调节到位后,深度度量杆后端与探测杆相交处的刻度即是所测量的数据,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方便、精确的获得测量数据。
13.优选的,所述深度度量杆为塑料杆或金属杆。
14.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要解决准确测量窦道伤口的宽度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距离测量模块,所述距离测量模块包括用于探测距离的探头,所述探头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测量探测杆与窦道伤口侧壁的间距。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探头检测探测杆与窦道伤口侧壁的间距,并结合探测杆的尺寸参数,可以方便的计算出窦道伤口内某一位置处的宽度或内径等,从而可以精确的评估窦道伤口。
15.为解决在探测杆的前端进行距离探测的问题,优选的,所述探测杆前端的侧壁设置有开口,探测杆内设置有光通道,所述探头设置于所述探测杆的后端,所述探头为超声波测距探头或激光测距探头或红外测距探头,
16.所述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相连通,另一端对应所述探头,且开口与光通道连通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用于反射光路。在本方案中,通过将探头布置于所
述探测杆的后端,并通过设置光通道和反光镜引导光路沿光通道到开口的方向、开口到光通道的方向移动,以便探头发射的信号可以通过光通道、经由反光镜的反射后从开口射出,而被探测物体(如窦道伤口的侧壁)上反射的信号可以从开口射入,经由反光镜的反射后从光通道射入探头,从而使得探头可以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计算出路程,从而可以计算出探测杆与窦道伤口侧壁的间距,最后结合探测杆的尺寸参数,可以方便的计算出窦道伤口内某一位置处的宽度或内径等,而且可以有效探测出窦道伤口侧壁上糜烂的凹槽或孔的深度,更便于精确的评估伤口;而本方案通过设置开口、光通道以及反光镜,可以将探头布置于探测杆的后端,从而可以有效解决探测杆前端的体积太小、不便于布置探头的问题。
17.优选的,所述探头设置于所述握持部内。
18.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要解决医护人员获取开口方位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探测杆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指示开口方位的指示部,且至少部分所述指示部位于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的视场中。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指示部,并使得指示部位于视频采集模块的有效视场中,在实际使用时,当探测杆的前端插入窦道伤口后,医护人员可以在上位机所显示的窦道内部图像中,清楚的看到所述指示部,从而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开口的方位,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开口的方位,以便测量窦道伤口某一位置处的宽度或内径等。
19.优选的,所述指示部为设置于探测杆前端的柱状凸起。柱状凸起的尺寸应该比较小,从而避免医护人员查看窦道内的情况。
20.优选的,所述指示部设置于对应所述开口的位置处,或,所述指示部与开口分别设置于探测杆的两侧。
21.优选的,所述数据发送模块为无线通讯模块或有线通讯模块。
22.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伤口探测器,不仅便于医护人员清楚的看清窦道伤口的内部情况,而且便于医护人员更准确的测量窦道伤口的深度、宽度以及窦道伤口侧壁上糜烂的凹槽或孔的大小等,非常的方便,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伤口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所示的伤口探测器前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伤口探测器,设置深度度量杆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7.图4为图3所示的伤口探测器前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伤口探测器,设置深度度量杆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伤口探测器前端的局部剖视图。
30.图7为图6的a

a视图。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伤口探测器后端的局部剖视图。
32.图中标记说明
33.探测杆101、握持部102、视频内窥镜103、筒体104、通光镜片105、led白光灯106、镜片107、ccd摄像头108、信号处理芯片和/或电路109、导线110、内部通道111、接口112、开口113、光通道114、反光镜115、指示部116、第一按钮117、第二按钮118、
34.深度度量杆201、拉环202
35.探头301。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实施例1
38.请参阅图1

图8,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伤口探测器,包括探测杆101,所述探测杆101的前端设置有视频采集模块,所述探测杆101的后端设置有电源、控制器以及数据发送模块,
39.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视频采集模块以及数据发送模块相连,所述电源用于供电,电源可以为蓄电池、干电池或充电电池等,以便提供所需的电能;
40.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光源和成像部件,所述光源沿成像部件的圆周方向布置,用于照亮探测杆101的前端,如图7所示,成像部件用于采集探测杆101前端的影像,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影像通过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给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可以是显示器、手机、电脑、平板等,上位机设置有与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相适配的数据接收模块,以便本探测器可以与上位机传输数据,以便医护人员通过上位机查看视频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实时影像;
4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探测杆101的前端设置有视频采集模块,且视频采集模块包括光源和成像部件,使得利用光源可以照亮探测杆101前端的窦道伤口,以便成像部件的成像更清晰,且光源沿成像部件的圆周方向布置,不会影响成像部件采集探测杆101前端的影像,而成像部件所采集的影像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经由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给上位机,如显示器、手机、电脑、平板等,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上位机清楚、直观的查看窦道伤口的内部情况,从而有效解决窦道伤口内部可视的问题。
42.由于窦道伤口通常不大,直径在几个厘米、深度在十个厘米左右,为便于查看窦道内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可以优先采用视频内窥镜103(或称为视频内窥镜103探头301),所述视频内窥镜103还包括管状结构的筒体104,所述光源和成像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104的内部,且所述光源可以为设置于筒体104前端的led,所述成像部件可以为设置于光源后端的ccd摄像头,筒体104固定于所述探测杆101,如图2、图6及图7所示,视频内窥镜103的体积小巧,外径通常为5mm左右,甚至更小,便于插入窦道;led用于照
明,ccd摄像头用于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之后成像;作为优选,所述视频内窥镜103可以优先采用工业视频内窥镜103,例如,可以优选韦林的工业内窥镜或奥林巴斯的工业内窥镜。
43.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中,所述探测杆101可以为金属杆和/或塑料杆,所述探测杆101为内部空心的筒状结构,且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安装于所述探测杆101前端的内部,如图6所示,采用筒状结构的探测杆101,不仅便于安装视频采集模块而且便于在探测杆101内布线,以便连接后端的电源;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视频采集模块采用的是现有的300万像素的高精视频内窥镜103,如图6所示,所述视频内窥镜103具体包括金属材质的筒体104、沿筒体104前端到后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通光镜片104、沿筒体104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6颗led白光灯106(冷光led),用于聚焦光线的镜片107(凸透镜和/或凹透镜)、ccd摄像头108(即图像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芯片和/或电路109,信号处理芯片和/或电路与控制器相连,如可以通过导电片或导线110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控制器,如单片机、嵌入式芯片等。
44.如图1或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握持,本探测器还包括握持部102,所述探测杆101的后端固定于所述握持部102,而所述电源、控制器以及数据发送模块等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102内;而当电源采用的是充电电池时,所述握持部102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充电线的接口112,如图5所示。
45.为准确测量窦道伤口的深度,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本探测器还包括用于测量窦道深度的深度度量杆201,如图2、图3

图5所示,所述探测杆101的侧壁内设置有贯穿探测杆101前后两端的内部通道111,所述深度度量杆201的前端设置于所述内部通道111中,且深度度量杆201可以沿所述内部通道111移动,深度度量杆201的长度大于所述内部通道111的长度,且沿深度度量杆201前端到后端的方向设置有刻度;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深度度量杆201,并在深度度量杆201上构造刻度,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测量窦道伤口的深度,但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深度度量杆201设置于探测杆101的内部通道111中,受到内部通道111约束作用,只能沿探测杆101长度方向移动,在测量深度的过程中,深度度量杆201的前端延伸出内部通道111,并可以落入视频内窥镜103的有效视场中,使得医护人员可以直观的看到深度度量杆201前端的位置,以便准确的调整深度度量杆201的位置,既便于精度的测量出窦道伤口的深度,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测量不同部位的深度,例如,可以测量窦道伤口侧壁上糜烂的凹槽或孔距离窦道口的深度,也可以有效测量窦道伤口侧壁上糜烂的凹槽或孔的宽度或直径等,这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而当深度度量杆201调节到位后,深度度量杆201后端与探测杆101相交处的刻度或刻度的改变量即是所测量的数据,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方便、精确的获得测量数据。
46.作为优选,所述深度度量杆201可以为塑料杆或金属杆。为便于操作,如图3或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深度度量杆201的后端还设置有拉环202,更便于医护人员推动或拉动深度度量杆201。
47.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可以优先采用无线通讯模块或有线通讯模块,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和有线通讯模块可以分别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通讯模块,例如,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蓝牙通讯模块、zigbee通讯模块、wifi模块等;有线通讯模块可以是rs232串口模块、rs485模块、usb模块等。
48.为便于在实际使用时控制,在更完善的方案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视频内窥镜
103开启/关闭的第一按钮117,如图5所示。
49.实施例2
50.为准确测量窦道伤口内不同位置处的宽度,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伤口探测器,还包括距离测量模块,所述距离测量模块包括用于探测距离的探头301,所述探头301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测量探测杆101与窦道伤口侧壁的间距;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探头301检测探测杆101与窦道伤口侧壁的间距,并结合探测杆101的尺寸参数,可以方便的计算出窦道伤口内某一位置处的宽度或内径等,从而可以精确的评估窦道伤口。
5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及图8所示,所述探测杆101前端的侧壁设置有开口113,探测杆101内设置有光通道114,所述探头301设置于所述探测杆101的后端,所述探头301可以优先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超声波测距探头301或激光测距探头301或红外测距探头301,且可以优选微型探头301;
52.如图4、图6及图8所示,所述光通道114的一端与所述开口113相连通,另一端对应所述探头301,且开口113与光通道114连通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反光镜115,所述反光镜115用于反射光路,以改变光信号的传播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探头301布置于所述探测杆101的后端,并通过设置光通道114和反光镜115引导光路沿光通道114到开口113的方向、开口113到光通道114的方向移动,以便探头301发射的信号可以通过光通道114、经由反光镜115的反射后从开口113射出,而被探测物体(如窦道伤口的侧壁)上反射的信号可以从开口113射入,经由反光镜115的反射后从光通道114射入探头301,从而使得探头301可以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计算出路程,从而可以计算出探测杆101与窦道伤口侧壁的间距,最后结合探测杆101的尺寸参数,可以方便的计算出窦道伤口内某一位置处的宽度或内径等,而且可以有效探测出窦道伤口侧壁上糜烂的凹槽或孔的深度,更便于精确的评估伤口;而本方案通过设置开口113、光通道114以及反光镜115,可以将探头301布置于探测杆101的后端,从而可以有效解决探测杆101前端的体积太小、不便于布置探头301的问题。
53.作为优选,所述光通道114可以是有探测杆101的侧壁及设置于探测杆101内部的隔板所围成,如图6所示,而所述探头301具有较大的体积,可以优先设置于所述握持部102内,如图8所示。
54.超声波测距探头301、激光测距探头301、红外测距探头30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测距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55.由于在利用本伤口探测器中的距离测量模块窦道伤口内某处的内径时、或测量窦道伤口内两个侧壁的间距时,医护人员应该知道所述开口113的具体方位,而为便于医护人员获取开口113方位,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探测杆101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指示开口113方位的指示部116,且至少部分所述指示部116位于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的视场中,如图1

图4及图6所示,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指示部116,并使得指示部116位于视频采集模块的有效视场中,在实际使用时,当探测杆101的前端插入窦道伤口后,医护人员可以在上位机所显示的窦道内部图像中,清楚的看到所述指示部116,从而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开口113的方位,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开口113的方位,以便测量窦道伤口某一位置处的宽度或内径等。
56.作为优选,所述指示部116可以为设置于探测杆101前端的柱状凸起,柱状凸起的
尺寸应该比较小,从而避免医护人员查看窦道内的情况;而所述指示部116可以设置于对应所述开口113的位置处,即,指示部116与开口113处于沿探测杆101的同一径向方向上,或,如图4或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指示部116与开口113分别设置于探测杆101的两侧,在实际使用时,如果是需要测量窦道伤口内两个侧壁的间距,医护人员可以将本通过上位机所显示的实时影像,调整探测杆101的位置,使得探测杆101贴在窦道伤口一侧的侧壁上,然后转动探测杆101,通过目测,将指示部116转动到最靠近该侧侧壁的位置处,此时,所述开口113正好正对另一个侧壁,然后利用探头301测量出开口113与该侧壁之间的间距,再加上探测杆101的直径,就可以获得所述两个侧壁之间的间距,同理,采用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测量窦道伤口的直径或测量窦道伤口侧壁上糜烂的凹槽或孔等的深度等,从而更好的评估窦道伤口提供了可能。
57.在更完善的方案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探头301开启/关闭的第二按钮118,如图5所示,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启用,更节能。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