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6128发布日期:2021-06-01 23:3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临床医疗领域静脉输注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方法,从最初的单一品种发展成多用途、多剂型的品种,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其它类型的辅助制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单独的配制操作间,进行药液的配制,再转运到相应的使用地点,给患者用上。具体方案如下:

使用时先将位于输液袋的加液管口上的加液口密封盖去除,并进行消毒,再将注射器的包装拆开,将注射器针头插入到加液管口内,吸入需要量的液体,再注入到制剂瓶内(制剂瓶需消毒),实现与制剂液的预混合,混合匀一后,再次用注射器吸出液体,加入到输液袋内,加入后再次摇匀,再经输液端口输注到患者,整个过程如下所示。

消毒—注射器穿刺取液—注入到制剂瓶内(需消毒)—摇匀—注射器又穿刺吸出液体(消毒)—取出后再次注射到输液袋(输液袋上的加液口再次消毒)—混合均一后,开始向患者输液。

从以上的操作流程可得知,整个过程操作复杂,需要多次对使用的点位进行消毒,这样易造成交叉污染。

使用过程复杂,需要来回的的进行穿刺,也易造成穿刺脱屑。

以上配制整个时间较长,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同时现医疗在如此短缺的情况下,更会导致患者用药的及时性。

并且在其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需要外开一袋同类型的输液袋,吸取一定量的药液当稀释用,这样会导致配伍的药效降低,可能造成准备的输液袋误使用,造成更大的风险。

以上方式使用的耗材较高,也不利于节能降耗,增加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以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包括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所述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尾部设有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内部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连接体设置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上,且使得所述通道与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腔体密封连通,所述通道在靠近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一端设有阻隔膜片,所述通道在远离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一端设有密封易撕膜,所述通道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刺破装置,所述刺破装置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在所述通道内,且在刺破装置和通道的侧壁之间设有卡扣组件,所述刺破装置上开设有贯穿的导液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刺破装置包括刺破头,所述刺破头的顶部设有用于将制剂瓶的橡胶塞刺穿的第一刺破尖端,所述刺破头的底部设有用于将阻隔膜片刺穿的第二刺破尖端。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流道分别贯穿第一刺破尖端和第二刺破尖端,且所述导液流道的横截面呈v字型,导液流道的顶部开设在第一刺破尖端的斜面上且远离第一刺破尖端的顶部,导液流道的底部开设在第二刺破尖端的斜面上且靠近第二刺破尖端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刺破装置上的第一卡扣部件;设置在通道内壁上的第二卡扣部件,穿刺前,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之间形成防止刺破装置将阻隔膜片刺穿的第一搭接部,穿刺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运动到第二卡扣部件和阻隔膜片之间,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之间形成防止刺破装置向制剂瓶方向移动用的第二搭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在靠近第一搭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卡扣部件在靠近第一搭接部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导向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顶端距离刺破装置的距离大于第一导向斜面的底端距离刺破装置的距离;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的顶端距离刺破装置的距离大于第二导向斜面的底端距离刺破装置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组件还包括第三卡扣部件,所述第三卡扣部件设置在第二卡扣部件下方,穿刺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运动到第二卡扣部件和第三卡扣部件之间,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三卡扣部件之间形成防止刺破装置继续向阻隔膜片的方向继续移动用的第三搭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部件、第二卡扣部件和第三卡扣部件均为环形卡圈。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在靠近密封易撕膜的一端开设有与通道连通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直径大于通道的直径,所述密封易撕膜设置在放置腔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在通道的两侧开设有轴连接的挂绳。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为螺旋形塑料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其快速实现不同药品的快速配制。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临床配制过程中的交叉污染的风险,缩短了配制时间,有力的提高了救治能力,有效了保障的患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与制剂瓶配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1-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2-加药装置,3-连接体,4-通道,5-阻隔膜片,6-密封易撕膜,7-弹性部件,8-第一卡扣部件,9-第二卡扣部件,10-第三卡扣部件,11-放置腔,12-挂绳,13-制剂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包括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所述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的尾部设有加药装置2;所述加药装置2包括连接体3,所述连接体3的内部设有贯穿的通道4,所述连接体3设置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上,且使得所述通道4与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的腔体密封连通,所述通道4在靠近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的一端设有阻隔膜片5,所述通道4在远离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的一端设有密封易撕膜6,所述通道4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刺破装置,所述刺破装置通过弹性部件7连接在所述通道4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7为螺旋形塑料绳。且在刺破装置和通道4的侧壁之间设有卡扣组件,所述刺破装置上开设有贯穿的导液流道。

在本实施例中,各部件均为医用材质,连接体3是可以焊接到现有不同类型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上,这样加药装置2被完全固定,且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的腔体与连接体3的外轮廓之间为密封固定连接,确保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内的液体不会从此处漏液。

所述阻隔膜片5的厚度为0.1mm-0.5mm,材质优选为聚丙烯膜片,厚度优选为0.2mm。阻隔膜片5起到密封的作用,具体为防止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的腔体内的药液在阻隔膜片5被刺破之前往外漏的作用。

当待加入的制剂瓶13的外盖去除后消毒,撕开密封易撕膜6,然后将制剂瓶13抵靠在刺破装置的顶部,推动制剂瓶13向刺破装置的方向滑动滑动,刺破装置在操作者的外力作用下将制剂瓶13的橡胶塞插入到刺破装置的顶端,在这个过程中,刺破装置也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刺穿阻隔膜片5,使得制剂瓶13和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之间通过导液流道以及通道4相连通,然后用手挤压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将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内的液体通过通道4以及导液流道导入到制剂瓶13内,实现混匀,混匀后,将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倒置,使得制剂瓶13朝上,制剂瓶13内混合好的液体再回流到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内,轻轻摇匀后,将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悬挂到输液支架上,再从输液管处插输液器,输送到患者身上,如图3所示。

而卡扣组件的作用是在制剂瓶13插入到刺破装置之前,能起到限制刺破装置位移的作用,能防止刺破装置向下运动将阻隔膜片5刺穿,而弹性部件7能防止刺破装置向上运动将密封易撕膜6刺穿;在制剂瓶13插入到刺破装置之后,能起到限制刺破装置位移的作用,既能防止刺破装置一直向下运动将制剂瓶13带入到通道4中、又能防止刺破装置向上运动从通道4中脱离。

以上方式,只需要穿刺1次便可完成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和制剂瓶13之间的制剂混合,方便快捷,大大的降低了交叉污染,此制剂瓶13一直保持在输液软液袋上,当混合液体输送完后,再取下。使患者的安全进一步的提高。

制剂瓶13的橡胶塞以及阻隔膜片5与刺破装置均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密封,不会造成漏液,同时由于加液后,此制剂瓶13会保持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上,能起到很好的标识警示效果,避免了错加药的风险,进一步的提高用药安全。

制剂瓶13倒置到刺破装置的上方时,滑动刺破装置能与制剂瓶13的胶塞起到很好的密闭效果,同时加药装置2的边缘能很好的支撑到制剂瓶13的作用,进一步的保证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在于增加了螺旋卡扣结构的加药装置2,此加药装置2是直接焊接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上,整个过程操作简单,能大大的节省使用成本,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大大的降低了临床配制过程中的交叉污染的风险,缩短了配制时间,有力的提高了救治能力,有效了保障的患者安全。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刺破装置包括刺破头,所述刺破头的顶部设有用于将制剂瓶13的橡胶塞刺穿的第一刺破尖端,所述刺破头的底部设有用于将阻隔膜片5刺穿的第二刺破尖端。

在本实施例中,刺破头上分别设置第一刺破尖端以及第二刺破尖端是为了便于刺穿制剂瓶13和阻隔膜片5。方便将制剂瓶13和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连通,完成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内的药液和制剂瓶13内的药液的配制。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导液流道分别贯穿第一刺破尖端和第二刺破尖端,且所述导液流道的横截面呈v字型,导液流道的顶部开设在第一刺破尖端的斜面上且远离第一刺破尖端的顶部,导液流道的底部开设在第二刺破尖端的斜面上且靠近第二刺破尖端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液流道沿刺破头的刺破方向设置。具体为当刺破头通过刺破尖端插入到制剂瓶13的胶塞内并且插入一段距离,确保刺破头能将制剂瓶13牢牢的固定住,而所述导液流道的横截面呈v字型,导液流道的顶部开设在第一刺破尖端的斜面上且远离第一刺破尖端的顶部,是为了既能保证刺破头和制剂瓶13之间牢牢固定,又能保证此时导液流道刚好露出在制剂瓶13的橡胶塞的顶部,这样,确保制剂瓶13内的混合液体能够通过导液流道流回到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中,确保无药液浪费,也方便混合后的药液回流到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中。

而所述导液流道的横截面呈v字型,导液流道的底部开设在第二刺破尖端的斜面上且靠近第二刺破尖端的底部,即导液流道的底部收窄,之所以导液流道的底部收窄是为了便于与卡扣组件相配合,即刺破头向下运动的位移量为第一卡扣部件8向下运动的位移量,而第一卡扣部件8的厚度一般不大,这样为了确保当第二刺破尖端刺穿阻隔膜片5时,导液流道的底部能够完全通过阻隔膜片5,所以将导液流道的横截面设置成v字型。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卡扣结构且附带加液功能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刺破装置上的第一卡扣部件8;设置在通道4内壁上的第二卡扣部件9,穿刺前,所述第一卡扣部件8和第二卡扣部件9之间形成防止刺破装置将阻隔膜片5刺穿的第一搭接部,穿刺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8运动到第二卡扣部件9和阻隔膜片5之间,所述第一卡扣部件8和第二卡扣部件9之间形成防止刺破装置向制剂瓶13方向移动用的第二搭接部。

在刺破头穿刺制剂瓶13和阻隔膜片5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8运动到第二卡扣部件9下方,所述第一卡扣部件8和第二卡扣部件9之间形成防止刺破装置向制剂瓶13方向移动用的第二搭接部,而在这个过程中,弹性部件7被拉伸,当第一卡扣部件8运动到第二卡扣部件9下方后,弹性部件7会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因此第一卡扣部件8会在弹性部件7的拉伸下一直处于抵靠在第二卡扣部件9的下方。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卡扣部件的形式,使得卡扣部件能满足在制剂瓶13插入到刺破装置之前,能起到限制刺破装置位移的作用,既能防止刺破装置向下运动将阻隔膜片5刺穿、又能防止刺破装置向上运动将密封易撕膜6刺穿;在制剂瓶13插入到刺破装置之后,能起到限制刺破装置位移的作用,既能防止刺破装置一直向下运动将制剂瓶13带入到通道4中、又能防止刺破装置向上运动从通道4中脱离。

具体的,所述第一卡扣部件8在靠近第一搭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卡扣部件9在靠近第一搭接部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导向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顶端距离刺破装置的距离大于第一导向斜面的底端距离刺破装置的距离;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的顶端距离刺破装置的距离大于第二导向斜面的底端距离刺破装置的距离。

设置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是为了便于实现在刺穿制剂瓶13时,刺破头的第一卡扣部件8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卡扣部件9然后卡接在第二卡扣部件9下方,并且形成在刺穿前,使得第一搭接部的距离很小,在刺穿后,第二搭接部的距离很大的结构。具体在刺穿的过程中,即第一卡扣部件8和第二卡扣部件9之间均会产生一定的塑性形变,而刺穿后又会复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组件还包括第三卡扣部件10,所述第三卡扣部件10设置在第二卡扣部件9下方,穿刺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8运动到第二卡扣部件9和第三卡扣部件10之间,所述第一卡扣部件8和第三卡扣部件10之间形成防止刺破装置继续向阻隔膜片5的方向继续移动用的第三搭接部。

第三卡扣部件10的作用是,可以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确保制剂瓶13的橡胶塞能够顺利的插入到第一刺破尖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部件8、第二卡扣部件9、第三卡扣部件10均为环形卡圈。第一卡扣部件8大于第二卡扣部件9,第三卡扣部件10大于第一卡扣部件8。而优选的,第一卡扣部件8、第二卡扣部件9、第三卡扣部件10的厚度均相等,且第二卡扣部件9和第三卡扣部件10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卡扣部件8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通道4在靠近密封易撕膜6的一端开设有与通道4连通的放置腔11,所述放置腔11的直径大于通道4的直径,所述密封易撕膜6设置在放置腔11的端部。设置放置腔11的目的是可以放置直径较大的制剂瓶13,可以满足多种型号的制剂瓶13与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体3在通道4的两侧开设有轴连接的挂绳12。便于通过挂绳12将配制好的制剂瓶13和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1挂在输液架上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