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微压病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6258发布日期:2021-11-09 23:5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高原微压病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治疗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宜高原使用的微压病房。


背景技术:

2.高原因其海拔高,所以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其特点是气压低、氧含量低、气候干燥寒冷、紫外线辐射强等。由于高原气压低、含氧量低,人进入高原时人体会因供氧不足而产生高原反应,如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短等,如果长期生活在高原环境中,会对人体的一些器官造成损害,从而引起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高血压、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睡眠障碍等高原疾病。
3.目前主要通过高压氧舱来治疗因高原缺氧而引起的各种病症,但高压氧舱安全性差,同时病人会有高压不适感,病人不能长期呆在高压氧舱内,并且高压氧舱有很多禁忌症:如高血压、肺大疱、呼吸道感染、耳部疾病等病症均不能使用高压氧舱,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原微压病房,此高原微压病房安全性高,同时病人不适感小,对正常生活影响小,可长期在内居住;且禁忌症少,适用范围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高原微压病房,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设有主舱,所述主舱内设置有起居间和洗手间,所述主舱内的气压为微压。
7.其中,所述舱体内的一端设有过渡舱,对应所述过渡舱位置的所述舱体上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过渡舱的过渡舱舱门,所述过渡舱与所述主舱之间设有连通所述过渡舱与所述主舱的主舱舱门。
8.其中,所述洗手间位于所述舱体内的另一端,所述起居间位于所述过渡舱与所述洗手间之间,所述舱体上对应所述洗手间的位置设有应急门。
9.其中,所述舱体上对应所述过渡舱、所述起居间和所述洗手间的位置均设有观察窗,所述舱体上对应所述起居间的位置设有递物筒。
10.其中,所述起居间与所述洗手间之间设有储物柜和洗手间外门,所述储物柜兼作所述起居间与所述洗手间之间的隔离墙体。
11.其中,所述储物柜位于所述起居间的一侧与所述洗手间外门齐平,所述储物柜位于所述起居间的一侧设有吸氧带。
12.其中,所述起居间内设有病床、桌子、椅子、电视机及配药台,所述配药台固定在所述舱体的内壁上,所述配药台为可折叠配药台。
13.其中,所述洗手间包括内间和外间,所述内间设有马桶,所述外间设有洗手池,所述内间与所述外间之间设有洗手间内门。
14.其中,所述主舱内的气压为0.02~0.05mpa。
15.其中,所述递物筒设有两个,所述递物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轴向水平的固定在所述舱体上,所述筒体位于所述舱体内部的端部设有内门,所述筒体位于所述舱体外部的端部设有外门;所述内门包括内门盖、内门铰链总成和内门锁紧总成,所述内门盖通过所述内门铰链总成铰接在所述筒体上;所述外门包括外门围板、外门盖、外门铰链总成和外门手柄,所述外门围板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外门盖通过所述外门铰链总成铰接在所述外门围板上。
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由于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包括舱体,舱体内设有主舱,主舱内设置有起居间和洗手间,主舱内的气压为微压,通常在0.02~0.05mpa,病房内压力远小于高压氧舱的压力,仅是气压的轻度或适度增加,能够迅速有效降低病人的环境效果海拔高度,即在不移动病人的情况下,使病人实际所处的环境气压增加,相当于降低了海拔高度,达到治疗病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安全性高,同时病人不适感小,对正常生活影响小,可长期在内居住;且禁忌症少,适用范围广,对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衰退、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高原睡眠障碍等高原缺氧的相关性疾病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对高原保健,预防急性、慢性高原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压氧舱治疗高原病不适感强、不能长期居住、适用范围小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安全性高,病人不适感小,对正常生活影响小,可长期在内居住;且禁忌症少,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的a

a向视图;
21.图3是图1中递物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1中递物筒的内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1中递物筒的外门的结构示意图—开门状态;
24.图6是图1中递物筒的外门的结构示意图—关门状态;
25.图中:10、舱体,12、过渡舱,14、起居间,16、洗手间,18、护士站,20、过渡舱舱门,22、主舱舱门,24、应急门,26、观察窗,30、递物筒,31、外门围板,310、凹口,312、挡凸,32、筒体,33、内门铰链总成,34、内门盖,35、内门锁紧总成,36、放气阀,37、外门手柄,38、外门铰链总成,380、心轴,382、安全连锁装置,384、连接板,39、外门盖,390、开门限位器,392、关门限位器,394、凸沿,40、病床,42、桌子,44、椅子,46、配药台,48、电视机,50、储物柜,52、洗手间外门,54、洗手间内门,60、马桶,62、洗手池,70、吸氧带。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7.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28.如图1所示,一种高原微压病房,包括舱体10,舱体10围成的空间内设有主舱和过
渡舱12。主舱内气压为微压,本实施方式优选主舱内气压为0.02~0.05mpa,主舱内设置有起居间14和洗手间16。过渡舱 12与洗手间16分别位于舱体10内的两端,起居间14位于过渡舱12与洗手间16之间。对应过渡舱12位置的舱体10上设有连通外界与过渡舱12的过渡舱舱门20,过渡舱12与主舱之间设有连通过渡舱12与主舱的主舱舱门22,对应洗手间16位置的舱体10上设有应急门24。舱体10上对应过渡舱12、起居间14和洗手间16的位置均设有观察窗26,舱体10上对应起居间14的位置设有递物筒30,本实施方式优选观察窗26设有六个,递物筒30设有两个。本实施方式优选过渡舱舱门20和应急门24均位于舱体10的同侧,同时两个递物筒30和其中的两个观察窗26均设置在舱体10的该侧,两个递物筒30和该两个观察窗26均安装在对应起居间14的位置,两个观察窗26位于两递物筒30之间。另外的四个观察窗26安装在舱体10的另一侧,对应过渡舱12的位置设有一个观察窗26,对应洗手间16的位置安装有一个观察窗26,另外两个观察窗26安装在对应起居间14的位置,且与安装在舱体10另一侧的两个观察窗26相对应。
29.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起居间14与洗手间16之间设有储物柜50和洗手间外门52,本实施方式优选储物柜50为隐形柜,即储物柜50兼作起居间14与洗手间16之间的隔离墙体,储物柜50位于起居间14的一侧与洗手间外门52齐平。储物柜50的柜门设置在位于起居间14的一侧,储物柜50内设有隔板,将整个储物柜50分为四个单独的储物空间,且每个储物空间均设有单独的柜门,可分别用于放置药品、衣物、灭火器等。储物柜50位于起居间14的一侧设有吸氧带70。
30.如图1所示,起居间14内设有病床40、桌子42、椅子44、电视机48和配药台46。本实施方式中,病床40、桌子42和椅子44各设有两个,配药台46设置在两病床4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病床40、桌子42和椅子44的数量均不限于两个,可根据实际需要及起居间14的大小来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两个仅是举例说明。本实施方式优选配药台46为可折叠的配药台,固定在两病床40之间的舱体10的内侧壁上,使用时可将台板撑开,不使用时可将台板竖向贴合在舱壁上,能够有效节约起居间14的空间,至于配药台46的折叠方式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种实现方式,故在此不再详述。
31.如图1所示,洗手间16包括内间和外间,内间内设有马桶60,外间内设有洗手池62,内间与外间之间设有洗手间内门54。
32.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递物筒30包括筒体32,筒体32轴向水平的固定在舱体10上,筒体32位于舱体10内部的端部设有内门,筒体32位于舱体10外部的端部设有外门。
33.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内门包括内门盖34、内门铰链总成33和内门锁紧总成35,内门盖34的中部设有放气阀36,用来平衡递物筒30内外压力。内门盖34通过内门铰链总成33铰接在筒体32上。内门锁紧总成35包括铰接在筒体32上的锁孔环,锁孔环的端部设有可调节锁孔大小的内门把手,内门盖34上设有伸出的锁舌。关门时将锁孔环套在锁舌上,然后旋紧内门把手将锁舌压紧在锁孔内,实现关门;开门时只需要反方向旋转内门把手,然后将锁孔环从锁舌上拿开,即可以实现开门,操作简单。
34.如图3、图5和图6共同所示,外门包括外门围板31、外门盖39、外门铰链总成38和外门手柄37。外门围板31固定连接在筒体32的端部,外门盖39位于外门围板31的中部,外门盖39通过外门铰链总成38铰接在外门围板31上。外门铰链总成38包括连接板384,连接板384的一端与外门围板31铰接,另一端通过心轴380与外门盖39的中心转动连接,从而将外门盖
39铰接在外门围板31上。连接板384与外门盖39之间设有安全连锁装置382,当递物筒30内压力大于一定值时,安全连锁装置382的柱销将连接板384与外门盖39的位置固定,外门盖39无法转动,无法打开,只有当递物筒30内压力小于一定值时,安全连锁装置382的柱销打开,外门盖39才能够打开。外门围板31的内周设有朝向轴心径向开口的卡槽,卡槽外面的一侧槽壁间隔设有多个凹口310,相邻两凹口310之间形成挡凸312,外门盖39的边缘设有径向凸出的凸沿394,凸沿394的数量与凹口310和挡凸312的数量相同,凸沿394的形状和尺寸与凹口310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外门手柄37固定在外门盖39上,用于转动外门盖39,从而实现外门盖39的打开和关闭。外门盖39上设有开门限位器390和关门限位器392。
35.如图3、图5和图6共同所示,外门开门:若需要开门时,需要先打开放气阀36,将递物筒30内气压降低,待安全连锁装置382打开,转动外门手柄37于图5所示的状态,此时外门盖39的凸沿394位于凹口310的位置,开门限位器390与连接板384相接触,此时可以打开外门盖39。外门关门:当需要关门时,只需要转动外门手柄37至图6所示的状态,此时外门盖39的凸沿394均位于挡凸312的位置,并均被挡凸312挡住,关门限位器392与连接板384相接触,外门关闭。
36.如图1所示,舱体10外侧靠近过渡舱舱门20的位置设有护士站18。
37.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还包括供氧系统、空调系统、排氧系统、消毒杀菌系统等,因这些结构与高压氧舱的相应结构相同,仅是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的供氧压力减小,故关于供氧系统、空调系统、排氧系统及消毒杀菌系统等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详述。
38.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适用于高原环境,对下述高原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39.(1)急性轻型高原病:对所有急性轻型高原病均有效,特别是对中

重度急性轻型高原病,用常规方法治疗效果欠佳者效果显著。
40.(2)高原肺水肿:可以实现不移动病人的情况下迅速将病人所处环境有效海拔高度降低500米~1500米,直接减轻高原肺水肿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特别对于重症高原肺水肿能够达到迅速减轻病情,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41.(3)高原脑水肿:可以实现不移动病人的情况下迅速将病人所处环境有效海拔高度降低500米~1500米,直接减轻高原脑水肿的病情,部分病人进入增压病房可以迅速由昏迷转入清醒,缩短治疗时间,特别对于重症高原脑水肿能够达到迅速减轻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
42.(4)高原衰退:可以实现病人较长期居住其内,对高原衰退患者效果显著。
43.(5)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减低海拔高度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最有效的手段,微压病房可以有效减低红细胞,实现在高原环境下的有效治疗。
44.(6)高原心脏病:可以迅速减低肺动脉压,高原心脏病症状迅速缓解,病延缓高原心脏病的进程。
45.(7)高原高血压:可以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减低血压或减少减压药用量。
46.(8)高原睡眠障碍:高原睡眠障碍发病率高,在高原环境下治疗效果差,微压病房可以在高原现场减低效能海拔高度,实现有效治疗。
47.(9)高原缺氧高度相关性疾病。
48.(10)高原保健。
49.(11)预防急性、慢性高原病。
50.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安全性高,同时病人不适感小,对正常生活影响小,可长期在内居住;且禁忌症少,适用范围广,对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衰退、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高原睡眠障碍等高原缺氧的相关性疾病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高原微压病房对高原保健,预防急性、慢性高原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51.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