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屏蔽的CT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2473发布日期:2021-07-20 16:0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自屏蔽的CT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影像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自屏蔽的ct机。



背景技术:

ct成像设备扫描过程中,周围环境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的射线辐射,会造成对职业操作人员和周围普通人员的辐照伤害,因此往往需要将ct成像设备安装在屏蔽室内。屏蔽室墙体含有大量射线吸收材料(比如铅板、铅粉,或者硫酸钡水泥等常用射线屏蔽材料),建造屏蔽室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

自屏蔽ct机不需要建造复杂的屏蔽室,其外壳就由屏蔽材料制成。由于自屏蔽ct机不需要建造复杂的屏蔽室,能够使其成本大幅降低,因此提供一种自屏蔽ct机就显得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希望提供自屏蔽的ct机,具体方案如下:

自屏蔽的ct机,包括扫描架,所述扫描架两侧设有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所述第一屏蔽罩包括固定罩和移动罩,所述固定罩两侧设有轨道,所述移动罩(移动罩上设有把手,把手能够方便推动移动罩)滑动连接在轨道上。

所述扫描架,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均设有若干移动支撑装置。由于扫描架,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均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该材料大多为含铅材料,较重,故移动支撑装置能够方便运输和固定。

所述移动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万向轮和升降支撑装置。万向轮能够方便移动,移动到指定位置可以调整升降支撑装置,使其起到支撑作用,升降支撑装置可以为两个螺纹连接的零件,通过旋转即可调整高度,升降支撑装置只需要调整到万向轮不受力即可。

所述扫描架包括出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出风盖和通风管,所述出风盖位于通风管上部,所述出风盖包括无开口的顶部面板和带有若干开口的侧部面板。由于辐射都为直线路径,本实验新型通过出风盖包括无开口的顶部面板和带有若干开口的侧部面板这一设计,使风能够从侧部面板的若干开口流出,同时辐射得到屏蔽。

所述通风管内部设有若干挡板。由于辐射都为直线路径,挡板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制成,能够更好的隔离辐射。

所述通风管的侧壁上设有隔板。由于通风管需要安装在自屏蔽ct机扫描架的外壁上,隔板(也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制成)的设置,可以保证连接处,辐射不泄漏。

所述侧部面板设有螺钉槽。即螺钉槽放置螺钉,从而将出风盖固定在自屏蔽ct机扫描架的外壁上。

所述通风管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通过该设计,可以将通风管固定在自屏蔽ct机扫描架的外壁上。

出风机构的出风盖,通风管,挡板以及隔板均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隔离辐射材料为现有技术,一般指铅、钨等单质金属或其合金或者是使用硫酸钡等常用射线屏蔽材料所特殊浇筑的材料。

所述扫描架包括进风机构,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若干进风装置,两个所述进风装置之间通过固定块连接,两个所述进风装置的连接处焊接有一根管柱;所述固定块包括插入部,所述进风装置包括插入槽,所述插入部和插入槽配合设置。进风机构的进风装置之间通过固定块连接,且进风装置的连接处焊接有一根管柱,能够保证连接处做到隔离辐射,保证辐射(辐射由ct机内部产生)不从连接处流出到外侧环境。

所述进风装置包括通风板,通风环和隔离盖,所述通风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所述通风板上设有通风环,所述通风环与第一通风孔配合设置,所述通风环上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所述通风环一侧设有隔离盖,所述隔离盖的长度大于通风环的长度,所述隔离盖的宽度大于通风环的宽度。由于辐射都为直线路径,通过该设计,风路为从通风板的第一通风孔进入,然后在穿过通风环的第二通风孔,再从隔离盖和通风环的空隙间穿过,该设计能够保证隔离辐射的同时,保证通风。

进风机构的通风板,通风环,隔离盖,固定块和管柱均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隔离辐射材料为现有技术,一般指铅、钨等单质金属或其合金或者是使用硫酸钡等常用射线屏蔽材料所特殊浇筑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的第一屏蔽罩,第二屏蔽罩和扫描架均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从而实现自屏蔽功能,其中第一屏蔽罩的移动罩可以沿轨道移动,从而让人或者动物进入ct机中,然后关闭移动罩即可实现整个ct完整的自屏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图2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中出风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中出风机构的剖面图;

图7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中进风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中进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8a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中进风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中进风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中进风机构的进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2a-a方向的剖面图;

其中标号:1.扫描架;2.第一屏蔽罩;21.固定罩;22.移动罩;23.轨道;3.第二屏蔽罩;4.移动支撑装置;41.安装架;42.万向轮;43.升降支撑装置;5.出风机构;51.出风盖;511.顶部面板;512.侧部面板;5121.开口;5122.螺钉槽;52.通风管;521.挡板;5211.“v”型挡板;5212.弯折挡板;522.隔板;523.固定板;53.自屏蔽ct机扫描架的外壁;6.进风机构;61.进风装置;611.通风板;6111.第一通风孔;612.通风环;6121.第二通风孔;613.隔离盖;614.插入槽;62.固定块;621.插入部;63.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13进行进一步说明:

自屏蔽的ct机,包括扫描架1,扫描架1两侧设有第一屏蔽罩2和第二屏蔽罩3,所述第一屏蔽罩2包括固定罩21和移动罩22,所述固定罩21两侧设有轨道23,所述移动罩22(移动罩22上设有把手,把手能够方便推动移动罩22)滑动连接在轨道23上。

扫描架1,第一屏蔽罩2和第二屏蔽罩3均设有若干移动支撑装置4。由于扫描架1,第一屏蔽罩2和第二屏蔽罩3均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该材料大多为含铅材料,较重,故移动支撑装置4能够方便运输和固定。移动支撑装置4包括安装架41,安装架41上设有万向轮42和升降支撑装置43。万向轮42能够方便移动,移动到指定位置可以调整升降支撑装置43,使其起到支撑作用,升降支撑装置43可以为两个螺纹连接的零件,通过旋转即可调整高度,升降支撑装置43只需要调整到万向轮42不受力即可。

图4为自屏蔽ct机的扫描架1,其顶部就是出风机构5(实际使用中,可以在通风管52上安装吸风扇,起到吸风的作用)的安装位置。

出风机构5,包括出风盖51和通风管52,出风盖51位于通风管52上部,出风盖51包括无开口的顶部面板511和带有若干开口5121的侧部面板512。

通风管52内部设有若干挡板521。由于辐射都为直线路径,挡板521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制成,能够更好的隔离辐射。挡板521包括“v”型挡板5211和弯折挡板212,两块弯折挡板5212位于“v”型挡板5211两侧。“v”型挡板5211和弯折挡板5212能够更好的隔离辐射。

通风管52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板523,所述固定板523上设有固定孔。通过该设计,可以将通风管52固定在自屏蔽ct机的扫描架1的外壁53上。通风管52的侧壁上设有隔板522。由于通风管52需要安装在自屏蔽ct机的扫描架1的外壁53上,隔板52(也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制成)的设置,可以保证连接处,辐射不泄漏。

侧部面板512设有螺钉槽5122。即螺钉槽5122放置螺钉,从而将出风盖51固定在自屏蔽ct机的扫描架1的外壁53上。

出风机构5的出风盖51,通风管52,挡板521以及隔板522均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隔离辐射材料为现有技术,一般指铅、钨等单质金属或其合金或者是使用硫酸钡等常用射线屏蔽材料所特殊浇筑的材料。

出风机构5,由于辐射都为直线路径,通过出风盖51包括无开口的顶部面板511和带有若干开口的侧部面板512这一设计,使风能够从侧部面板512的若干开口5121流出,同时辐射得到屏蔽。

图7为自屏蔽ct机的扫描架1,其底部就为进风机构6的安装位置。

进风机构6,包括若干进风装置61,两个进风装置61之间通过固定块62连接,两个进风装置61的连接处焊接有一根管柱63。固定块62包括插入部621,进风装置61包括插入槽614,插入部621和插入槽614配合设置。通过该设计实现了通过固定块62连接两个进风装置61(如图7所示进风机构6位于自屏蔽ct机的扫描架1的底部,故该设计可以保证连接牢靠,也方便操作)。

进风装置61包括通风板611,通风环612和隔离盖613,通风板611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6111,通风板611上设有通风环612,通风环612与第一通风孔6111配合设置,通风环612上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6121,通风环612一侧设有隔离盖613,隔离盖613的长度大于通风环612的长度,隔离盖613的宽度大于通风环612的宽度。由于辐射都为直线路径,通过该设计,风路(图13可以较为直观的表示)为从通风板611的第一通风孔6111进入,然后在穿过通风环612的第二通风孔6121,再从隔离盖613和通风环612的空隙间穿过,该设计能够保证隔离辐射的同时,保证通风。

进风机构的通风板611,通风环612,隔离盖613,固定块62和管柱63均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隔离辐射材料为现有技术,一般指铅、钨等单质金属或其合金或者是使用硫酸钡等常用射线屏蔽材料所特殊浇筑的材料。

进风机构6的进风装置61之间通过固定块62连接,且进风装置61的连接处焊接有一根管柱63,能够保证连接处做到隔离辐射,保证辐射不从连接处流出到外侧环境。

本实用新型自屏蔽的ct机的第一屏蔽罩2,第二屏蔽罩3和扫描架1均采用能够隔离辐射的材料,从而实现自屏蔽功能,其中第一屏蔽罩2的移动罩22可以沿轨道23移动,从而让人或者动物进入ct机中,然后关闭移动罩22即可实现整个ct完整的自屏蔽。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