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1827发布日期:2021-09-18 00:5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临床操作中,经皮椎体成形术广泛用于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治疗。在原本的技术中,在手术过程中,先进行常规的局部麻醉,接着需要穿刺透视定位椎弓根的进针点,在用常规穿刺工具进行穿刺和反复透视定位点和角度,在此过程中,通过穿刺到椎弓根,然后射线透视定位,有时候位置不对,反复穿刺损伤,造成多次穿刺的损伤和以及对周边血管及组织造成损伤,反复多次的穿刺过程中还会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
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椎体骨折经皮穿刺套管装置[专利申请号:cn201520410482.8],它由穿刺套管和针芯组成;所述穿刺套管由中空套管和底座组成,底座一侧的中部与中空套管连通,另一侧为开口,开口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针芯前部为穿刺针,尾端为把手,把手内侧设置有凸起。所述穿刺针外径小于所述中空套管的内径;使用时,所述穿刺针穿入中空套管内,把手上的凸起嵌在所述穿刺套管底座上的凹槽内。所述穿刺针的前端为斜坡,穿刺针穿入中空套管后,其前端斜坡伸出中空套管外。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包括注射针和穿刺组件,所述的穿刺组件内设有与注射针相适配且贯穿穿刺组件的第一管槽,所述的注射针与第一管槽滑动连接,所述的注射针内设有第二管槽,所述的第二管槽内滑动连接有导针。
[0007]
在上述的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中,所述的导针的长度大于注射针的长度,且所述的注射针的长度大于穿刺组件的长度。
[0008]
在上述的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中,所述的穿刺组件包括穿刺外鞘,所述的穿刺外鞘内设有第三管槽,所述的第三管槽内滑动连接有穿刺针,所述的第二管槽设置在穿刺针内且贯穿穿刺针。
[0009]
在上述的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中,所述的穿刺外鞘的端部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的第一定位块上设有内轴,所述的穿刺针的端部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的第二定位块上设有与内轴对应的外轴,所述的内轴能延伸入外轴内且与其螺接。
[0010]
在上述的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中,所述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呈圆弧形设置,且所述的第一定位块远离穿刺外鞘的弧面与第二定位块靠近穿刺针的弧面相适配。
[0011]
在上述的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中,所述的第一定位块上设有两个凹槽,且两个凹槽分别位于内轴的两侧。
[0012]
在上述的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中,所述的注射针端尾处连接有注射针尾,所述的注射针尾与注射针螺接且与导针连接,所述的导针远离注射针尾的端部延伸出注射针,且所述的注射针和导针远离注射针尾的端部呈尖端。
[0013]
在上述的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中,所述的注射针尾远离注射针的端部螺接有端帽,所述的端帽延伸出注射针尾,且所述的导针与注射针尾滑动连接且与端帽固定连接。
[0014]
在上述的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中,所述的注射针尾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圆台组成,所述的注射针尾的横截面面积从其中间处至两端逐渐变大。
[0015]
在上述的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中,所述的注射针尾外表面呈粗糙状。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中的穿刺组件内设有与注射针相适配且贯穿穿刺组件的第一管槽,进行麻醉之后先不将注射针拔出,将穿刺组件向下移动使注射针延伸入第一管槽中,从而使穿刺组件在注射针的基础上扎入皮肤内,接着拔出注射针,将穿刺组件留在体内,通过该方式,用注射针定位,损伤较小,可以减少穿刺次数从而减少造成的损伤。
[0018]
2、本实用新型中的注射针尾的横截面面积从其中间处至两端逐渐变大,且所述的注射针尾外表面呈粗糙状,手指不会在注射针尾上沿着其轴向滑动,提高稳定性,且注射针尾外表面呈粗糙状增加了注射针尾与手指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穿刺组件和穿刺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0]
图2是注射针和导针的连接示意图;
[0021]
图3是穿刺外鞘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是图2的展开示意图;
[0024]
图6是图2中拔出导针的示意图。
[0025]
图中:注射针10、穿刺组件12、第一管槽13、第二管槽14、导针15、穿刺外鞘16、第三管槽17、穿刺针18、第一定位块19、内轴20、第二定位块21、外轴22、凹槽23、注射针尾24、端帽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
本实用新型为专用于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穿刺工具。
[0028]
结合图1

6所示,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注射和穿刺工具组合的改良器械,包括注射针10和穿刺组件12,所述的穿刺组件12内设有与注射针10相适配且贯穿穿刺组件12的第一管槽13,所述的注射针10与第一管槽13滑动连接,所述的注射针10内设有第二管槽14,
所述的第二管槽14内滑动连接有导针15。
[0029]
在原本的技术中,在进行手术时,先打针进行常规的局部麻醉,在用常规穿刺工具进行穿刺和反复透视定位点和角度,在此过程中,针管对皮肤进行多次穿刺,造成多次穿刺的损伤和以及对周边血管及组织造成损伤。为了减少穿刺次数,在本实用新型中,先进行定位,将注射针10扎入皮肤内,拔出导针15,从而通过第二管槽14将麻醉剂打入从而进行常规的局部麻醉,进行麻醉之后先不将注射针10拔出,将穿刺组件12向下移动使注射针10延伸入第一管槽13中,从而使穿刺组件12在注射针10的基础上扎入皮肤内,接着拔出注射针10,将穿刺组件12留在体内,从而进行后续的治疗或检查。相比于现有技术,现有技术有时反复穿刺和透视,常规穿刺头比较大,造成组织损伤较大,而本实用新型用注射针10定位,损伤较小,可以减少穿刺次数从而减少造成的损伤。
[0030]
所述的导针15的长度大于注射针10的长度,且所述的注射针10的长度大于穿刺组件12的长度。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针15的两端延伸出注射针10的两端,一端用于插入皮肤内,另一端方便在插入皮肤后将导针15拔出并将注射针15还处于扎入皮肤内的状态。
[0032]
所述的穿刺组件12包括穿刺外鞘16,所述的穿刺外鞘16内设有第三管槽17,所述的第三管槽17内滑动连接有穿刺针18,所述的第二管槽14设置在穿刺针18内且贯穿穿刺针18。
[0033]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穿刺组件12沿着注射针10插入皮肤内时,穿刺针18是穿设在穿刺外销16中的,穿刺针18和穿刺外销16一起插入皮肤内,接着将注射针10拔出,留下的穿刺外销16和穿刺针18就与寻常使用的穿刺用针原理相同,拔出穿刺针18,从而使第三管槽17穿空,此时可以进行后续的注入液体或抽出液体。
[0034]
所述的穿刺外鞘16的端部设有第一定位块19,所述的第一定位块19上设有内轴20,所述的穿刺针18的端部设有第二定位块21,所述的第二定位块21上设有与内轴20对应的外轴22,所述的内轴20能延伸入外轴22内且与其螺接。
[0035]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将穿刺针18和穿刺外鞘16一起插入皮肤内时,为了减少损伤和提高精确度,穿刺外销16与穿刺针18通过螺接的方式使它们固定在一起,在拔出穿刺针18时,旋转穿刺针18将穿刺针18拔出即可。
[0036]
所述的第一定位块19和第二定位块21呈圆弧形设置,且所述的第一定位块19远离穿刺外鞘16的弧面与第二定位块21靠近穿刺针18的弧面相适配。
[0037]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将穿刺针18旋入穿刺外鞘16准备穿刺工作时,穿刺针18螺旋旋入进穿刺外鞘16内直到第一定位块19远离穿刺外鞘16的弧面与第二定位块21靠近穿刺针18的弧面完全相抵,此时穿刺针18旋入至极限位置。
[0038]
所述的第一定位块19上设有两个凹槽23,且两个凹槽23分别位于内轴20的两侧。
[0039]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凹槽23在穿刺工作中插入手指并用于稳定穿刺外鞘16。
[0040]
所述的注射针10端尾处连接有注射针尾24,所述的注射针尾24与注射针10螺接且与导针15连接,所述的导针15远离注射针尾24的端部延伸出注射针10,且所述的注射针10和导针15远离注射针尾24的端部呈尖端。
[0041]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减少损伤和提高精确度,注射针10和导针15通过注射针尾24与注射针10螺接的方式进行定位,在拔出穿刺针18时,旋转注射针尾24将导针15拔出即
可。
[0042]
所述的注射针尾24远离注射针10的端部螺接有端帽25,所述的端帽25延伸出注射针尾24,且所述的导针15与注射针尾24滑动连接且与端帽25固定连接。
[0043]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针15通过端帽25与注射针尾24螺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式连接,可进行拆卸进行消毒清洗或替换导针15。
[0044]
所述的注射针尾24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圆台组成,所述的注射针尾24的横截面面积从其中间处至两端逐渐变大,且所述的注射针尾24外表面呈粗糙状。
[0045]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拔出导针15时,用手握住注射针尾24并旋动注射针尾24,注射针尾24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圆台组成,手指握在该部分上,手指不会在注射针尾24上沿着其轴向滑动,提高稳定性,且注射针尾24外表面呈粗糙状增加了注射针尾24与手指的摩擦力。
[0046]
该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先进行定位,将注射针10和导针15一起扎入皮肤内,用手握住注射针尾24并旋动注射针尾24从而将导针15拔出,接着通过第二管槽14将麻醉剂打入从而进行常规的局部麻醉,进行麻醉之后先不将注射针10拔出,穿刺针18和穿刺外销16沿着注射针10一起插入皮肤内,接着将注射针10拔出,留下的穿刺外销16和穿刺针18就与寻常使用的穿刺用针原理相同,拔出穿刺针18,从而使第三管槽17穿空,此时可以进行后续的注入液体或抽出液体。
[004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48]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注射针10、穿刺组件12、第一管槽13、第二管槽14、导针15、穿刺外鞘16、第三管槽17、穿刺针18、第一定位块19、内轴20、第二定位块21、外轴22、凹槽23、注射针尾24、端帽25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