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力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5776发布日期:2021-08-03 12:5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视力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眼仪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视力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由于信息大爆炸和电子设备的介入,用眼时间成倍增长,造成用眼过度,近视率升高。近视眼的主要特征是眼轴过长或调节过强,眼睫状肌不能自然放松,角膜凸出,屈光不正导致视物不清,临床表现主要以视远模糊、视近清晰为特征。目前我国近视眼人数近4亿,近视发生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高达50%-60%且有低龄化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青少年健康的突出问题之一。近视眼绝大多数是非病理性的,是用眼方式不良引起的视远功能衰退,长期疲劳后固化形成真性近视,而临床证明大多数真性近视都由假性近视发展而来,而假性近视则是一种暂时性可逆性的近视现象,所以对假性近视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专业的视力护眼仪仅限医院、研究所等特殊场所使用,价格昂贵,体积大,并不适合家用,也无法实现随身佩戴随时锻炼,影响训练效果。在使用现有的护眼仪进行视觉焦距纠正的时候,两个镜筒的之间的距离不便于调节,使得有些的双眼不能分别对准护眼仪的两个镜筒,使得护眼仪的治疗效果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力治疗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在第一镜片件在第一镜筒的位置和第二镜片件在第二镜筒的位置来调节焦距,达到治疗假性近视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视力治疗装置,包括具有腔体的镜座、均安装在腔体内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安装在第一镜筒内并沿着第一镜筒轴线方向滑动的第一镜片件、安装在第二镜筒内并沿着第二镜筒轴线方向滑动的第二镜片件;

镜座上开设有第一视位孔和第二视位孔以及护镜口,护镜口处安装有镜架,镜架上安装有防护镜,第一镜筒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视位孔处,第一镜筒的另一端位于护镜口内,第二镜筒的一端安装在第二视位孔处,第二镜筒的另一端位于护镜口内。

作为优选方案,镜座包括第一壳体和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同围合形成腔体,护镜口开设在第一壳体上,护镜口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条形卡块和第二条形卡块;第一条形卡块沿护镜口的边缘延伸,第二条形卡块沿护镜口的边缘延伸;第一条形卡块和第二条形卡块围合形成卡槽,镜架上设有用于卡进卡槽内的卡条。

作为优选方案,镜座还包括连接螺丝;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和第二安装槽的内壁共同围合形成腔体;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壳体上设有与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二螺纹孔,第二壳体通过连接螺丝依次穿过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壳体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镜座还包括密封盖;第二壳体上还设有第三安装槽,第二螺纹孔开设在第三安装槽的底部上,密封盖上设有插条,插条具有倒勾部,第三安装槽的底部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安装槽连通的卡孔,密封盖安装在第三安装槽内,插条穿过卡孔,倒勾部勾在第二安装槽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视力治疗装置还包括转动式安装在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之间的调节轮、第一螺纹轴和第二螺纹轴;

第一镜筒上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有与第一螺纹轴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孔,第二镜筒上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与第二螺纹轴螺纹配合的第四螺纹孔,调节轮上连接有主锥齿轮,第一螺纹轴上设有与主锥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第二螺纹轴上设有与主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第一锥齿轮的轴线和第二锥齿轮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优选方案,主锥齿轮固定在调节轮的端面上,主锥齿轮与调节轮一体成型且同轴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调节轮的圆周面上设有沿调节轮轴线方向设置的防滑条纹。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转动式安装在镜座上的可调节头带、安装在可调节头带上的前额壳、安装在前额壳上的前软垫;可调节头带呈环状,可调节头带具有与镜座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和设有后软垫的第二端。

作为优选方案,可调节头带的第二端上还设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视力治疗装置可以对护眼仪的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之间的距离大小进行调节,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双眼之间的距离大小对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得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分别准确对准使用者的双眼,避免由于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位置的不正确对人眼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视力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视力治疗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镜座、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镜座、第一镜筒、第二镜筒、调节轮、第一螺纹轴、第二螺纹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镜座,2为第一镜筒,3为第二镜筒,4为前软垫,5为后软垫,6为调节轮,7为第一螺纹轴,8为第二螺纹轴,9为可调节头带,10为前额壳,11为第一壳体,12为第二壳体,13为第一视位孔,14为第二视位孔,15为护镜口,17为镜架,18为防护镜,19为密封盖,21为第一连接块,31为第二连接块,61为主锥齿轮,62为防滑条纹,71为第一锥齿轮,81为第二锥齿轮,111为第一条形卡块,112为第二条形卡块,113为卡槽,114为第一安装槽,115为定位柱,116为第一螺纹孔,121为第二安装槽,122为第二螺纹孔,123为第三安装槽,124为卡孔,171为卡条,191为插条,192为倒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视力治疗装置,包括具有腔体的镜座1、均安装在腔体内第一镜筒2和第二镜筒3、安装在第一镜筒2内并沿着第一镜筒2轴线方向滑动的第一镜片件、安装在第二镜筒3内并沿着第二镜筒3轴线方向滑动的第二镜片件;第一镜筒2和第二镜筒3相互平行且间隔分布。。通过移动第一镜片件和第二镜片件来改变眼睛与第一镜片件和第二镜片距离实现焦距的调节,从而能够改善视力。

镜座1上开设有第一视位孔13和第二视位孔14以及护镜口15,护镜口15处安装有镜架17,镜架17上安装有防护镜18,第一镜筒2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视位孔13处,第一镜筒2的另一端位于护镜口15处,第二镜筒3的一端安装在第二视位孔14处,第二镜筒3的另一端位于护镜口15处,第一视位孔13和第二视位孔14分别对应使用者的两只眼睛,使用者的眼睛可以从第一视位孔13和第二视位孔14分别观看第一镜片件和第二镜片。第一视位孔13和第二视位孔14分别位于第一镜筒2的一端和第二镜筒3的一端,护镜口15位于第一镜筒2的另一端和第二镜筒3的另一端。使用者透过防护镜18看向远处的物品来调节第一镜片件和第二镜片件的距离,当看到的物体为最清晰的时候即为最佳的焦距,有最好的治疗效果。防护镜18能够防止异物进入,防护镜18还有过滤作用,防护镜18可以防止蓝光等有害的光线进入。第一镜筒2和第二镜筒3等高排列。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座1包括第一壳体11和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的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共同围合形成腔体,护镜口15开设在第一壳体11上,镜架17夹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腔体内的护镜口15处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条形卡块111和第二条形卡块112,第一条形卡块111和第二条形卡块112围合形成卡槽113,卡槽113位于第一条形卡块111和第二条形卡块112之间,第一条形卡块沿护镜口的边缘延伸,第二条形卡块沿护镜口的边缘延伸。第一壳体11呈u形,第一条形卡块111和第二条形卡块112也呈u形,镜架17的外轮廓上设有用于卡进卡槽113内的卡条171。现将防护镜18安装在镜架17上,然后将镜架17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最后将第二壳体12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实现可拆卸式安装,便于视力治疗机构的检查与维修。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座1还包括连接螺丝;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安装槽114,第二壳体12具有第二安装槽121,第一安装槽114的内壁和第二安装槽121的内壁共同围合形成腔体;第一安装槽114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柱115,定位柱115有多个并沿着第一壳体11的第一安装槽114的底部边缘间隔分布,每个定位柱115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116,第二壳体12上设有与第二安装槽121连通的第二螺纹孔122,第二壳体12上的第二螺纹孔122有多个,多个第二螺纹孔122与多个第一螺纹孔116一一对应。第二壳体12通过连接螺丝依次穿过第二螺纹孔122和第一螺纹孔116与第一壳体11连接。第二壳体12通过连接螺丝可拆卸式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座1还包括密封盖19;第二壳体12上还设有第三安装槽123,第二螺纹孔122开设在第三安装槽123的底部上,密封盖19上设有插条191,插条191具有倒勾部192,第三安装槽123的底部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安装槽121连通的卡孔124,密封盖19安装在第三安装槽123内,插条191穿过卡孔124,插条191与卡孔124间隙配合,倒勾部192勾在第二安装槽121的内壁上,用力拉扯密封盖19使得密封盖19在第三安装槽123滑动一小段距离,倒勾部192就会与第二安装槽121的内壁脱离,然后就能将插条191拔出。密封盖19可以防止灰尘进入,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防止水和灰尘从第一螺纹孔116和第二螺纹孔122进入腔体内,除此之外,密封盖19防止误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镜座1的美感。密封盖19可拆卸式安装在第三安装槽123处,便于视力治疗机构的拆卸检查与维修。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式安装在第一镜筒2和第二镜筒3之间的调节轮6、第一螺纹轴7和第二螺纹轴8;

第一镜筒2上设有第一连接块21,第一连接块21上设有与第一螺纹轴7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孔,第二镜筒3上设有第二连接块31,第二连接块31上设有与第二螺纹轴8螺纹配合的第四螺纹孔,调节轮6上连接有主锥齿轮61,第一螺纹轴7上设有与主锥齿轮61啮合的第一锥齿轮71,第二螺纹轴8上设有与主锥齿轮6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1,所述主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第一锥齿轮71和第二锥齿轮81分居在主锥齿轮61相对的两侧。第一锥齿轮71的轴线和第二锥齿轮8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驱动调节轮6转动,调节轮6带动主锥齿轮61转动,主锥齿轮61同时驱动第一螺纹轴7和第二螺纹轴8,使得第一连接块21和第二连接块31分别沿着第一螺纹轴7和第二螺纹轴8滑动,最后第一连接块21和第二连接块31分别带动第一镜筒2和第二镜筒3移动,当调节轮6往其中一个方向转动的时候,第一镜筒2和第二镜筒3相互靠近,当调节轮6往另一个相反的方向转动的时候,第一镜筒2和第二镜筒3相互远离,实现第一镜筒2和第二镜筒3之间的距离调节,便于不同人群进行使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锥齿轮61固定在调节轮6的端面上,主锥齿轮61与调节轮6一体成型且同轴转动。主锥齿轮61与调节轮6一体成型,主锥齿轮61与调节轮6同轴且同步转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轮6的圆周面上设有沿调节轮6轴线方向设置的防滑条纹62。防滑条纹62防止驱动调节轮6转动的时候打滑。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视力治疗装置还包括转动式安装在镜座1上的可调节头带9、安装在可调节头带9上的前额壳10、安装在前额壳10上的前软垫4;可调节头带9呈环状,可调节头带9具有与镜座1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和设有后软垫5的第二端。可调节头带9能够调节长度,使得可调节头带9能够套在不同大小的头部。前额壳10和前软垫4以及后软垫5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调节头带9的第二端上还设有配重块(图中未画出)。配重块防止使用者头部前端的镜座1过重而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转动调节轮,调节轮带动主锥齿轮转动,主锥齿轮驱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同时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螺纹轴和第二螺纹轴同时转动,最后驱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带动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移动,调节轮往其中一个方向转动的时候,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相互靠近,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之间的距离变小,调节轮往另一个相反的方向转动的时候,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相互远离,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之间的距离变大,实现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之间的目距调节。使用者根据自身双眼距离的大小调节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之间的距离,使得自身的双眼分别对准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在使用本申请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通过移动第一镜片件和第一镜片件进行调节焦距,达到视力治疗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