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内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0548发布日期:2021-06-04 18:1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鞋内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消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鞋内消毒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卫生、穿着方面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鞋袜方面,都希望时常穿一双干净而又清洁的鞋袜,减少脚臭,但是由于穿着时间较长,鞋内还会散发出臭味异味,造成更多细菌滋生,严重时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3.现有技术中,通过鞋子消毒器对鞋子内部进行消毒,但是现有的鞋子消毒器直接放入鞋内,鞋子消毒器发射的紫外光有可能从鞋口射出,对人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减少射出紫外光的鞋内消毒器。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鞋内消毒器,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伸缩套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排布有若干紫外消毒灯,所述第三固定杆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光盖板,所述阻光盖板用于盖住鞋口。
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固定杆伸入到鞋子内部,阻光盖板盖住鞋口,在紫外消毒灯工作过程中,阻光盖板能够减少从鞋口射出的紫外光,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鞋内消毒器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鞋内消毒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1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12.请参考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鞋内消毒器,包括第一固定杆10,第一固定杆10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0,第二固定杆20伸缩套接有第三固定杆30,第一固定杆10排布有若干紫外消毒灯11,第三固定杆30远离第二固定杆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光盖板31,阻光盖板
31用于盖住鞋口。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杆用于固定紫外消毒灯,紫外消毒灯发射紫外光对鞋子内部进行消毒,在将消毒器伸入鞋子内部时,将第一固定杆伸入到鞋子内部,第一固定杆不和鞋子接触,也就是紫外消毒灯在鞋内是悬空的,使得紫外消毒灯发射的紫外光能够对鞋内进行全面消毒,保证了消毒效果。第二固定杆伸缩套接有第三固定杆,在将第一固定杆伸入鞋子内部时,调整第三固定杆相对于第二固定杆的位置,使得阻光盖板能够挡住鞋口,减少从鞋口射出的紫外光,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性,通常鞋口为朝上放置,阻光盖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贴紧鞋口。
14.进一步的,还包括弹力绳32,弹力绳32的两端分别与阻光盖板31固定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将第一固定杆伸入鞋子内部,阻光盖板盖住鞋口时,将弹力绳拉伸,使得弹力绳套住鞋跟,在弹力绳的作用下,阻光盖板紧贴鞋口,防止紫外光从鞋口射出鞋内,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性。当然阻光盖板的直径大于鞋口的直径。
16.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杆20远离第三固定杆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座21,支座21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杆20的直径。
1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座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杆的直径,避免在鞋内消毒器工作过程中,第二固定杆损坏鞋垫。
18.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杆10包括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第二连接部13位于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固定杆20之间,第二连接部13靠近第二固定杆20的一端向第三固定杆30弯曲,第一连接部12排布有若干紫外消毒灯11。
1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垂直于第二固定杆,能够使得第一连接部上的紫外消毒灯发射的紫外光能够更加均匀地照射到鞋子内部,保证了消毒效果。第二连接部靠近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向第三固定杆弯曲,便于将固定有紫外消毒灯的第一连接部伸入鞋子内部,以及便于将固定有紫外消毒灯的第一连接部从鞋子内部取出,使得操作更加便捷,提升了用户体验。
20.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12远离第二连接部13的一端设置有圆角。
2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将第一连接部伸入鞋子内部和从鞋子内部取出时,避免损伤鞋子,也便于操作。
22.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13面向阻光盖板31的一侧排布有紫外消毒灯11,第二连接部13背向阻光盖板31的一侧排布有紫外消毒灯11。使得紫外消毒灯能够对鞋子内部更加全面地进行消毒,保证了消毒效果。
23.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