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用浓缩液集中配供液供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6295发布日期:2021-10-09 10:04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透析用浓缩液集中配供液供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浓缩液集中配供液供液系统。


背景技术:

2.由于透析行业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规模的扩大,现在一个透析中心一次接待透析病人100人次,传统方式是由人工搬运透析液的方式,一台设备需要a/b两桶透析浓缩液,而且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更换透析液,这样的方式,不仅原液的质量无法控制,而且增加了污染的风险。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透析病人对透析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几年生产厂商在探索集中供液系统,但是大多不够完善,由于目前集中供液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技术参差不齐,没有相关国际标准,存在很多问题。
3.首先,现有的集中供液系统容易渗液漏液,配液不够精准,配液精度不稳定,配出来的液容易比列失衡,更严重的会导致血透机报警停机,危及生命。其次,输送压力难以控制,在透析中心大床位多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均衡供液。最后,设备供液管路容易污染,特别是消毒过程复杂很难清洗干净,有残留,即使做排空也需要使用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就很难保证一定是洁净的。虽然很多厂家的系统带有自动消毒功能,但是消毒效果极差,时长也不够充分,超长的管路很难清洗干净,容易有消毒液残留的风险。而采用热消毒,由于管路过长,水温到末端温度损失较大,末端无法到达消毒温度,热消毒也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浓缩液集中配供液供液系统,采用自流供液和动力供液配合的供液方式,能够有效保证供液压力的稳定,实现均衡供液。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血液透析用浓缩液集中配供液供液系统,包括搅拌罐和储液罐,所述搅拌罐设有配液组件,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储液罐连通,所述储液罐为缓存罐;所述储液罐的排液口设置有供液泵,所述供液泵的进液端与储液罐下部连通,所述供液泵的进排液端与储液罐的排液口连通。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储液罐排液口设置有储液排放阀,所述储液排放阀为三通阀,其中两端分别与储液罐的排液口和供液泵的进排液端连通,第三端为排液口。
8.优选的,所述集中配供液供液系统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系统管路内。
9.优选的,所述集中配供液供液系统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设置在储液罐内。
10.优选的,所述供液泵的进液端与储液罐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11.优选的,所述集中配供液供液系统还包括有控制器,所述供液泵、控制阀门、储液
排放阀和液位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供液泵的开启,以及控制阀门与储液排放阀的开闭和开启状态。
12.优选的,所述集中配供液供液系统还包括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在储液罐内液位位于警戒液位以下时报警。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自流供液和动力供液配合的供液方式,能够保持较佳的供液压力,在储液罐内液位较高时采用自流供液,液位较低时采用动力供液,实现了均衡供液;本实用新型的供液方式还能有效节省供液能耗。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6.1、搅拌罐,2、储液罐,3、热消毒加热器,4、供液泵,5、储液排放阀,6、推液排放阀,7、循环阀,8、第一滤芯,9、第二滤芯,10、温度补偿器,11、配液泵,12、电导传感器,13、喷淋阀,14、进水阀,15、配液排放阀,16、磁力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血液透析用浓缩液集中配供液供液系统,包括搅拌罐1和储液罐2;搅拌罐1用于配液,储液罐2用于缓存储液,搅拌罐1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储液罐2连通。
19.所述血液透析用浓缩液集中配供液自动蒸汽消毒系统还包括有热消毒加热器3,所述热消毒加热器3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储液罐2排液口连通,所述热消毒加热器3的蒸汽出口也通过管路与储液罐2中部连通。
20.本实用新型的血液透析用浓缩液集中配供液自动蒸汽消毒系统的核心在于管路控制部分,所述管路控制部分由控制器和若干阀门构成,整个系统为全密封系统。
21.所述搅拌罐1的出液口设置有配液排放阀15,所述配液排放阀15为三通阀,设有连接口和排液口。所述搅拌罐1和储液罐2的连接管路一端与配液排放阀15的连接口连通,另一端与储液罐2的进液端连通。在所述搅拌罐1和储液罐2的连接管路上还依次设置有进水阀14和配液泵11。所述进水阀14同样为三通阀,设置在配液泵11和配液排放阀15之间,配置有进水口。
22.所述储液罐2的排液口设置有储液排放阀5,所述储液排放阀5同样为三通阀,设有连接口和排液口。所述热消毒加热器3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储液排放阀5的连接口连通。
23.上述阀门均为电控阀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具体的,可以选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cpu

sr60控制器。通过预编辑阀门控制程序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所述的阀门控制程序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编辑的控制各阀门开闭和/或开闭方式的控制程序。
24.现有技术的集中供液系统,在采用化学消毒时很难清洗干净,易残留消毒剂;而采用热消毒时,又很难覆盖全管路。发明人研究后发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系统排空难以
实现。虽然部门厂家配置了压缩空气装置,利用压缩空气实现系统排空,然而发明人研究后发现,压缩空气很难保证洁净,会引入新的污染。而压缩空气污染是导致现有系统很难实现彻底消毒的核心原因,这一技术问题目前未见公开。
25.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接热消毒加热器3有效解决了排空和污染兼顾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外接热消毒加热器3,等于在储液罐2旁侧配置了一套加热的循环管路,使用时可以利用热消毒加热器3产生的消毒蒸汽,使得整个系统管路升压,利用蒸汽产生的压力,将储液罐2和管路内残留的液体推出排放,实现排空。整个过程没有引入新的污染源,既实现了排空,同时也兼顾了污染问题。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液罐2还配置有过滤循环管路,所述过滤循环管路一端与储液排放阀5的连接口连通,另一端与储液罐2的进液端连通。在所述过滤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滤芯8,用于对储液罐2内的液体过滤。
27.优选的,可以在所述热消毒加热器3的蒸汽出口端配置循环阀7,循环阀7同样采用三通阀,一端与热消毒加热器3的蒸汽出口连通,另一端与过滤循环管路的进液端连通,第三端与储液罐2的中部连通。
28.优选的,在所述过滤循环管路上可以设置推液排放阀6,用于在消毒后排放消毒蒸汽。
29.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均衡供液的问题,在储液罐2的排液口处配置了供液泵4。所述供液泵4优选采用变频泵,可以接在热消毒加热器3与储液排放阀5的连接管路上。这样既可以实现为过滤提供动力,也可以为供液提供动力。
30.上述的供液泵4、循环阀7和推液排放阀6也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31.可以在供液系统中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利用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的供液压力,压力不足时开启供液泵4增压。也可以在储液罐2内设置液位感应器,同样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这样在液位较高时可以采用自流供液,当液位较低时开启供液泵4增压供液。
3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在储液罐内液位位于警戒液位以下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对系统补液。
3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精准配液的问题,搅拌罐1和储液罐2的连接管路上设置了电导传感器1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实时监测配液的电导率,从而判断配液是否精准。如电导率异常,则由控制器控制相关阀门切断搅拌罐1和储液罐2的连接管路,调整配液后再开启。
34.为了保证安全性,在搅拌罐1和储液罐2的连接管路上还可以设置第二滤芯9,用于对配好的液体过滤。
35.为了提高配液效率,所述的搅拌罐1内还可以设置磁力搅拌器16。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采用水流搅拌配合磁力搅拌,可以时配液效率提高50%以上,极大的节约配液时间。
36.为了保证透析时,配置的液体具有较为适宜的温度,所述搅拌罐1还配置有温度补偿管路,所述温度补偿管路一端与搅拌罐1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与搅拌罐1的排液口连通,在所述温度补偿管路上设置有温度补偿器10。在搅拌罐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监测液体温度。
37.优选的,可以在搅拌罐1和储液罐2的连接管路位于配液泵11和第二滤芯9之间处配置喷淋阀13,采用三通阀。所述温度补偿管路一端与喷淋阀13连通,另一端与搅拌罐1的
顶部连通。喷淋阀13分别连通配液泵11、第二滤芯9和温度补偿器10。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9.系统正常运行时:
40.首先进行配液,由进水阀14向搅拌罐1内按照最优配比注入a/b液,喷淋阀13关闭,配液泵11开启,依靠进液的压力在搅拌罐1内形成旋流,实现水流搅拌。同时磁力搅拌器16也开启,同时进行磁力搅拌。在此过程中配液排放阀15的排液口关闭。配液时,搅拌罐1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如温度不适宜,则在配液完毕后开启喷淋阀13连接温度补偿器10和配液泵11的两端,利用配液泵11抽液循环,调节液温至适宜状态。
41.然后进行缓存储液,关闭喷淋阀13连接温度补偿器10的一端,开启搅拌罐1和储液罐2的连接管路,利用配液泵11将配好的液体抽至储液罐2缓存。此过程中电导传感器12实时监测液体的电导率,若电导率异常则关闭喷淋阀13,重新执行配液操作。在将搅拌罐1内配好的液体抽至储液罐2时,液体会经过第二滤芯9过滤。
42.最后进行输液,开启储液排放阀5,将液体通过自流供液的方式输送至透析终端。在此过程中储液罐2内的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液位,若液位低于限定值则开启供液泵4增压供液。
43.需要进行系统消毒时:
44.首先开启热消毒加热器3,关闭储液排放阀5的排液口,让储液罐内的液体流经热消毒加热器3加热形成蒸汽。
45.其次进行排空,开启循环阀7,将蒸汽输送至储液罐2内,而后开启储液排放阀5的排液口和配液排放阀15的排液口,利用蒸汽压力将储液罐2和搅拌罐1内的液体排空,同时将整个系统管路内的残留液体全部排空。
46.最后进行热消毒,监测系统管路内的压力,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蒸汽充满整个管路,此时关闭热消毒加热器3,待达到消毒时长后开启推液排放阀6,将蒸汽排放,完成整个热消毒过程。
47.本实用新型的热消毒加热器3采用管外配置加热组件的结构,正常运行时可以作为管路使用,消毒时作为加热器使用。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