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0572发布日期:2021-06-29 23:4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常见于青少年身上,在2013年发病率在1.06%,2019年发病率上升到6.03%,2020年在疫情期间青少年上网课加上电子产品的普及,发病率还在上升。

中国专利文献cn105853042b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三维脊柱侧弯的矫正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三维脊柱侧弯的矫正器,由牵引滑床和矫正装置两大部分组成,牵引滑床由具有床面的框架和两个侧床架组成,床面具有前头翘板和中间旋转板,在前头翘板上开设有容纳人体脸部放置的圆形孔以便呼吸;牵引滑床的前头两侧与矫正装置的底部紧密相连;在矫正装置外附设外罩,使得从外界只能看到矫正舱和牵引滑床,美观且卫生。另外,矫正器还具有绿色环保、节省人力和物力、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然而,对于青少年来说,机械外力的施加本身就很痛苦,通过机械外力的牵引和矫正,安全性和持久性无法保证,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现有技术机械外力施加进行矫正的方式安全性和持久性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因此提供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

底座;

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矫正床,所述矫正床上方的侧边设有矫正垫,所述矫正垫包括对应脊柱凸侧顶部的第一施压部;

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矫正床下方背离所述矫正垫的侧边,所述矫正床的底面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且受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绕所述矫正垫所在的一侧转动。

可选的,所述矫正垫在前后方向上还具有设于所述第一施压部两侧的第二施压部、第三施压部,所述第二施压部和第三施压部在左右方向上的高度一致且均低于所述第一施压部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施压部呈半圆状且其在左右方向上的顶点对应脊柱凸侧的顶点,所述第二施压部和第三施压部均呈长方条状。

可选的,所述矫正垫还具有用以前后活动连接于所述矫正床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在前后方向上设有若干等距设置的档位。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平行水平面设置,且其上表面在左右方向的一侧上具有向下凹设形成的装配槽,所述升降机构装设于所述装配槽内。

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升降臂和驱动所述升降臂运动的驱动器,所述矫正垫靠近所述升降机构的一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驱动器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矫正垫的材质为硬海绵。

可选的,所述矫正垫的高度大于人体厚度。

可选的,所述脊柱侧弯矫正装置还具有罩设于所述矫正床的上周缘的舱体。

可选的,所述矫正床的前侧中部位置开设有容纳人体头部的容置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底座;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矫正床,所述矫正床上方的侧边设有矫正垫,所述矫正垫包括对应脊柱凸侧顶部的第一施压部;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矫正床下方背离所述矫正垫的侧边,所述矫正床的底面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且受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绕所述矫正垫所在的一侧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人体平躺在矫正床后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利用人体自身重力与矫正垫的相互作用施加矫正压力,且通过升降机构调节矫正床转动角度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矫正,避免了施加压力超出人体承受范围,保证了矫正过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利于脊柱侧弯的修复、重建人体形态、生理功能,保证矫正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所述矫正垫在前后方向上还具有设于所述第一施压部两侧的第二施压部、第三施压部,所述第二施压部和第三施压部在左右方向上的高度一致且均低于所述第一施压部的高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所述第二施压部和第三施压部能够对应施压于脊柱凸侧顶部的两侧位置,能够更好的施加矫正压力,保证矫正床倾斜时人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得矫正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所述第一施压部呈半圆状且其在左右方向上的顶点对应脊柱凸侧的顶点,所述第二施压部和第三施压部均呈长方条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半圆的设置使得矫正压力施加更均匀,第二施压部和第三施压部的对应配合使得矫正过程中人体适应性更好,稳定性强。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所述矫正垫还具有用以前后活动连接于所述矫正床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在前后方向上设有若干等距设置的档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使得所述矫正垫在前后方向上可移动,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脊柱侧弯凸出的位置差异。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平行水平面设置,且其上表面在左右方向的一侧上具有向下凹设形成的装配槽,所述升降机构装设于所述装配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使得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容置于所述底座内,不影响所述矫正床平放时的状态。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升降臂和驱动所述升降臂运动的驱动器,所述矫正垫靠近所述升降机构的一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驱动器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对人体体表受到的作用力进行检测,使得驱动器根据检测数据对矫正床的转动程度进行调节,便于后期的记录和治疗方式的进一步优化。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所述矫正垫的材质为硬海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提升人体体表的舒适感的同时保证施力效果,减少矫正过程中的疼痛感。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所述矫正垫的高度大于人体厚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保证人体在倾斜过程中的安全性。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所述脊柱侧弯矫正装置还具有罩设于所述矫正床的上周缘的舱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群体能够更针对性的进行矫正,能够克服恐惧不安心理,隐秘性强,从而能够完成持久的矫正治疗。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所述矫正床的前侧中部位置开设有容纳人体头部的容置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在矫正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贴合人体头部,避免不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脊柱侧弯矫正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隐去舱体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图中:100-脊柱侧弯矫正装置,1-底座,2-矫正床,21-容置口,3-矫正垫,31-第一施压部,32-第二施压部,33-第三施压部,4-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100,包括:底座1;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矫正床2,所述矫正床2上方的侧边设有矫正垫3,所述矫正垫3包括对应脊柱凸侧顶部的第一施压部31;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矫正床2下方背离所述矫正垫3的侧边,所述矫正床2的底面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且受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绕所述矫正垫3所在的一侧转动。通过人体平躺后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利用人体自身重力与矫正垫3的相互作用施加矫正压力,且通过调节矫正床2转动角度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矫正,避免了施加压力超出人体承受范围,保证了矫正过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利于脊柱侧弯的修复、重建人体形态、生理功能,保证矫正效果。

具体的,所述矫正垫3在前后方向上还具有设于所述第一施压部31两侧的第二施压部32、第三施压部33,所述第二施压部32和第三施压部33在左右方向上的高度一致且均低于所述第一施压部31的高度,所述第二施压部32和第三施压部33能够对应施压于脊柱凸侧顶部的两侧位置,能够更好的施加矫正压力,保证矫正床2倾斜时人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得矫正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施压部31呈半圆状且其在左右方向上的顶点对应脊柱凸侧的顶点,所述第二施压部32和第三施压部33均呈长方条状。由于矫正压力具有动态变化特点,矫正压力的分布呈弧形,半圆的设置使得矫正压力施加更均匀,第二施压部32和第三施压部33的对应配合使得矫正过程中人体适应性更好,稳定性强。

所述矫正垫3还具有用以前后活动连接于所述矫正床2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在前后方向上设有若干等距设置的档位,使得所述矫正垫3在前后方向上可移动,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脊柱侧弯凸出的位置差异。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平行水平面设置,且其上表面在左右方向的一侧上具有向下凹设形成的装配槽,所述升降机构装设于所述装配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使得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容置于所述底座1内,不影响所述矫正床2平放时的状态。

所述矫正垫3的高度大于人体厚度,保证人体在倾斜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矫正垫3的材质为硬海绵,提升人体体表的舒适感的同时保证施力效果,减少矫正过程中的疼痛感。

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升降臂和驱动所述升降臂运动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可为伸缩气缸,所述升降臂连接于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以实现所述对所述矫正床2转动的调节,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臂可设置为折叠式的伸缩连杆等,只要能够达到稳定调节矫正床2转动的效果,则均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所述矫正垫3靠近所述升降机构的一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对人体体表受到的作用力进行检测,使得驱动器根据检测数据对矫正床2的转动程度进行调节,便于后期的记录和治疗方式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矫正压力的优化包括针对不同患者在矫正过程中,逐渐加大矫正床2的倾斜角度以对应不同的治疗阶段,从而更好的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

如图1,所述脊柱侧弯矫正装置100还具有罩设于所述矫正床2的上周缘的舱体4。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将所述舱体4设计成诸如太空舱、火箭形状等符合青少年群体的形象,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群体能够更针对性的进行矫正,能够克服恐惧不安心理,隐秘性强,从而能够完成持久的矫正治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100,所述矫正床2的前侧中部位置开设有容纳人体头部的容置口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在矫正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贴合人体头部,避免不适。

在实际治疗中,脊椎侧弯的患者一天躺着治疗一个小时,固定时间增加所述矫正床2的倾斜5度左右,一周以后就有明显的改善,用一个月左右,患者的脊柱侧弯就会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100,包括底座1、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矫正床2,所述矫正床2的上表面在左右方向上背离所述装配槽的侧边上设有矫正垫3,所述矫正垫3在前后方向上包括对应脊柱凸侧顶部的第一施压部31,所述矫正垫3的高度大于人体厚度;设于所述装配槽内的升降机构,所述矫正床2的底面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且受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绕所述矫正垫3所在的一侧转动。本方案通过人体平躺后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利用人体自身重力与矫正垫3的相互作用施加矫正压力,且通过调节矫正床2转动角度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矫正,避免了施加压力超出人体承受范围,保证了矫正过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利于脊柱侧弯的修复、重建人体形态、生理功能,保证矫正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