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2037发布日期:2021-05-19 02:4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创手术辅助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腹腔镜手术
2.时使用的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


背景技术:

3.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但腹腔镜手术的视野小是限制其手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较小的手术视野下容易因为空间不足而造成内部组织的损伤,一旦造成损伤就很难恢复。
4.为了实现腹腔镜手术视野最大话,通常需要将患者皮肤提起,现有腹腔镜手术时,当需要设置穿刺器械时,需要借助牵拉钳将皮肤提起来以在皮下形成一定空隙,增加手术视野,并置入穿刺结构,穿刺器械进入形成的空隙内,防止穿刺器械进入后因为空间不足的问题对内部组织造成损伤,但牵拉钳对皮肤的牵拉不能有效保持,且容易对患者造成强的痛感,使患者感到不适。
5.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持续的将皮肤牵拉起来,且不会造成患者不适的器械来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皮肤牵拉方式不持续,手术视野形成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皮肤牵拉形成的手术空隙不持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
8.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其包括中空的半球结构;其特征在于,半球结构设置为透明结构,半球结构上设置不会靠近皮肤的抽负压孔,抽负压孔内设置连接抽负压结构的抽负压管;抽负压孔设置在半球结构的上半部分;抽负压管第一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外侧连接抽负压结构,抽负压管第二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内侧面或伸入半球结构内部空腔内;半球结构上设置手术器械通过的伸入孔,手术器械的伸入孔设置保证穿刺器械进入及撤出都防漏气的防漏气结构,穿刺器械通过伸入孔进入到半球结构内;抽负压管胶粘在抽负压孔上,且抽负压管第一端设置在半球结构的内侧面上。通过设置中空半球结构及连接抽负压结构的抽负压管,可以借用负压作用将皮肤吸气在半球结构的空腔内形成较大的腹腔镜手术视野,保持穿刺器械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而实现对腹腔内组织的保护。因防漏气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持续的负压环境;使用结束后通过按下半球结构底部的皮肤实现将气体放入空腔内,将半球结构从皮肤处释放下来结束使用,整个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
9.进一步,防漏气结构为设置在伸入孔内侧壁周缘的弹性环;弹性环的开口使穿刺
器械或其他器械穿过且不漏气。
10.进一步,抽负压管内设置放置气体进入的单向阀。此单向阀的设置可以保证负压的稳定性。
11.进一步,在半球结构设置放气管,放气管的第一端在半球结构外侧,第二端在半球结构内侧面上,放气管第一端端部设置覆盖帽,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半球结构使用结束后的放气工作,且因为第二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内侧面上,可以保证使用时不会对皮肤造成压力。
12.进一步,放气管设置在半球结构的底部,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上方的工作空间。
13.进一步,半球结构的底部边缘设置360
°
的软环,软环的设置可以保证半球结构与皮肤接触时的舒适性。
14.进一步,软环与半球结构组合设置,软环上设置容纳半球结构底部边缘的槽体。
15.进一步,软环可以设置任意可以保护皮肤的材料,其中优选为硅胶材料或者软橡胶材料。
16.进一步,围绕软环外侧面还设置延伸翼,延伸翼沿软环360
°
设置,延伸翼的设置可以半球结构使用时的稳定性,防止因晃动造成的漏气仅为造成半球结构的脱落问题,使结构使用更加稳定。
17.进一步,延伸翼为从软环外侧向外逐渐变薄的结构,此种设置可以保证设置的稳定性。
18.进一步,延伸翼与软环的材料一致,且为一个整体,此种设置使用时可以将软环及延伸翼设置到皮肤对应位置,再将半球结构倒扣到对应的槽体内,使结构整体保持舒适与稳定。
19.进一步,半球结构设置为硬质半球结构,其内层设置一层软质硅胶层,此种设置可以保证使用时结构的稳定性。
20.进一步,抽负压管内设置一压力感受器;且压力感受器通过设置在抽负压管侧壁上的导线通道内的导线与后端的控制结构连接,控制结构连接控制抽负压结构;压力感受器将压力传输到控制结构上,当压力值过低时启动抽负压结构工作。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实现对手术视野的最大化,还可以防止压力过大对皮肤的损伤。
21.进一步,抽负压结构为电动抽负压结构,其启停开关与控制结构连接,由控制结构控制抽负压结构的启动与停止。
22.进一步,控制结构与抽负压结构设置在一个容纳腔内,容纳腔伸出连接抽负压结构与抽负压管的连接管;及连接压力感受器与控制结构的导线。
23.进一步,导线包括连接压力感受器段与控制结构段;两者通过插接头与插接孔的方式建立连接。
24.进一步,压力感受器段从导线通道内伸出与控制结构段连接。
25.进一步,容纳腔为矩形容纳腔,其侧面设置可以固定到床旁的固定结构,使用时将其设置在床旁,不会占用床上空间,不会造成视野的干扰。
26.进一步,固定结构包括强磁性块及包裹强磁性块的覆盖壳,通过覆盖壳将磁性块与容纳腔连接。且能有效将容纳腔设置在床侧。
27.进一步,容纳腔上设置于控制结构连接的显示结构,显示结构为触摸控制方式,整个结构的开关设置在显示结构上或显示结构旁。
28.进一步,容纳腔内设置为控制结构及抽负压结构提供能源的直流电源或电源插头。
29.进一步,在半球结构上设置多个伸入孔;多个伸入孔可以满足多个器械置入的要求。
30.进一步,在半球结构的球形顶部设置一小平台,方便放置一些小的器械。
31.进一步,在小平台上设置增加摩擦力的结构,保证平台上物体的位置稳定性。
32.进一步,根据手术需要,设置不同直径的半球结构。
33.进一步,半球结构的直径范围为:6

15mm;以满足不同手术需要。
34.进一步,半球结构选用透明塑料材质。半球结构的壁厚范围为2

5mm;此种厚度保证了半球结构的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的损坏。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半球结构及抽负压结构,可以有效形成足够的手术视野,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36.通过将抽负压结构,压力感受器及控制结构连接,可以有效实现智能化的对负压进行监控,保证手术时皮肤的安全。
37.通过设置伸入孔,伸入管及密封环可以有效防止漏气,使空间内负压保持。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球结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41.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球结构部分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4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容纳腔内壁结构示意图;
4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容纳腔后侧面结构示意图;
44.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线插接头与插接孔结构示意图;
45.图8为本实用新型抽负压管内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46.图9为本实用新型压力感受器结构部分纵向剖视示意图;
47.图中,1、半球结构;11、抽负压孔;12、抽负压管;121、单向阀;13、伸入孔;14、弹性环;15、放气管;151、覆盖帽;16、软环;161、延伸翼;17、压力感受器;18、控制结构;19、导线;191、插接头;192、插接孔;20、容纳腔;21、连接管;22、强磁性快;23、覆盖壳;24、显示结构;25、直流电源;26、小平台;27、抽负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48.实施例1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
49.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其包括中空的半球结构图中,1;其特征在于,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为透明结构,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不会靠近皮肤的抽负压孔11,抽负压孔11内设置连接抽负压结构27的抽负压管12;抽负压孔11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上半部分;抽负压管12第一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外侧连接抽负压结构27,抽负压管12第二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或伸入半球结构图中,1内部空腔内;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手术器械通过的伸入孔13,手术器械的伸入孔13设置保证穿刺器械进入及撤出都防漏
气的防漏气结构,穿刺器械通过伸入孔13进入到半球结构图中,1内;抽负压管12胶粘在抽负压孔11上,且抽负压管12第一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内侧面上。通过设置中空半球结构图中,1及连接抽负压结构27的抽负压管12,可以借用负压作用将皮肤吸气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空腔内形成较大的腹腔镜手术视野,保持穿刺器械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而实现对腹腔内组织的保护。因防漏气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持续的负压环境;使用结束后通过按下半球结构图中,1底部的皮肤实现将气体放入空腔内,将半球结构图中,1从皮肤处释放下来结束使用,整个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
50.防漏气结构为设置在伸入孔13内侧壁周缘的弹性环14;弹性环14的开口使穿刺器械或其他器械穿过且不漏气。
51.抽负压管12内设置放置气体进入的单向阀121。此单向阀121的设置可以保证负压的稳定性。
52.在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放气管15,放气管15的第一端在半球结构图中,1外侧,第二端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上,放气管15第一端端部设置覆盖帽151,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半球结构图中,1使用结束后的放气工作,且因为第二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上,可以保证使用时不会对皮肤造成压力。放气管15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底部,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上方的工作空间。
53.半球结构图中,1的底部边缘设置360
°
的软环16,软环16的设置可以保证半球结构图中,1与皮肤接触时的舒适性。软环16与半球结构图中,1组合设置,软环16上设置容纳半球结构图中,1底部边缘的槽体。软环16可以设置为硅胶材料或者软橡胶材料。
54.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为硬质半球结构图中,1,其内层设置一层软质硅胶层,此种设置可以保证使用时结构的稳定性。
55.容纳腔20内设置为控制结构18及抽负压结构27提供能源的直流电源25或电源插头。
56.在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多个伸入孔13;多个伸入孔13可以满足多个器械置入的要求。
57.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球形顶部设置一小平台26,方便放置一些小的器械。在小平台26上设置增加摩擦力的结构,保证平台上物体的位置稳定性。
58.根据手术需要,设置不同直径的半球结构图中,1。半球结构图中,1的直径范围为:6

15mm;以满足不同手术需要。半球结构图中,1选用透明塑料材质。半球结构图中,1的壁厚范围为2

5mm;此种厚度保证了半球结构图中,1的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的损坏。
59.实施例2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
60.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其包括中空的半球结构图中,1;其特征在于,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为透明结构,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不会靠近皮肤的抽负压孔11,抽负压孔11内设置连接抽负压结构27的抽负压管12;抽负压孔11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上半部分;抽负压管12第一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外侧连接抽负压结构27,抽负压管12第二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或伸入半球结构图中,1内部空腔内;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手术器械通过的伸入孔13,手术器械的伸入孔13设置保证穿刺器械进入及撤出都防漏气的防漏气结构,穿刺器械通过伸入孔13进入到半球结构图中,1内;抽负压管12胶粘在抽负压孔11上,且抽负压管12第一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内侧面上。通过设置中空半球
结构图中,1及连接抽负压结构27的抽负压管12,可以借用负压作用将皮肤吸气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空腔内形成较大的腹腔镜手术视野,保持穿刺器械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而实现对腹腔内组织的保护。因防漏气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持续的负压环境;使用结束后通过按下半球结构图中,1底部的皮肤实现将气体放入空腔内,将半球结构图中,1从皮肤处释放下来结束使用,整个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
61.防漏气结构为设置在伸入孔13内侧壁周缘的弹性环14;弹性环14的开口使穿刺器械或其他器械穿过且不漏气。
62.抽负压管12内设置放置气体进入的单向阀121。此单向阀121的设置可以保证负压的稳定性。
63.在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放气管15,放气管15的第一端在半球结构图中,1外侧,第二端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上,放气管15第一端端部设置覆盖帽151,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半球结构图中,1使用结束后的放气工作,且因为第二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上,可以保证使用时不会对皮肤造成压力。放气管15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底部,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上方的工作空间。
64.半球结构图中,1的底部边缘设置360
°
的软环16,软环16的设置可以保证半球结构图中,1与皮肤接触时的舒适性。软环16与半球结构图中,1组合设置,软环16上设置容纳半球结构图中,1底部边缘的槽体。软环16可以设置为硅胶材料或者软橡胶材料。
65.围绕软环16外侧面还设置延伸翼161,延伸翼161沿软环16360
°
设置,延伸翼161的设置可以半球结构图中,1使用时的稳定性,防止因晃动造成的漏气仅为造成半球结构图中,1的脱落问题,使结构使用更加稳定。
66.延伸翼161为从软环16外侧向外逐渐变薄的结构,此种设置可以保证设置的稳定性。延伸翼161与软环16的材料一致,且为一个整体,此种设置使用时可以将软环16及延伸翼161设置到皮肤对应位置,再将半球结构图中,1倒扣到对应的槽体内,使结构整体保持舒适与稳定。
67.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为硬质半球结构图中,1,其内层设置一层软质硅胶层,此种设置可以保证使用时结构的稳定性。
68.容纳腔20内设置为控制结构18及抽负压结构27提供能源的直流电源25或电源插头。
69.在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多个伸入孔13;多个伸入孔13可以满足多个器械置入的要求。
70.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球形顶部设置一小平台26,方便放置一些小的器械。在小平台26上设置增加摩擦力的结构,保证平台上物体的位置稳定性。
71.根据手术需要,设置不同直径的半球结构图中,1。半球结构图中,1的直径范围为:6

15mm;以满足不同手术需要。半球结构图中,1选用透明塑料材质。半球结构图中,1的壁厚范围为2

5mm;此种厚度保证了半球结构图中,1的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的损坏。
72.实施例3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
73.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其包括中空的半球结构图中,1;其特征在于,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为透明结构,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不会靠近皮肤的抽负压孔11,抽负压孔11内设置连接抽负压结构27的抽负压管12;抽负压孔11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上
半部分;抽负压管12第一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外侧连接抽负压结构27,抽负压管12第二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或伸入半球结构图中,1内部空腔内;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手术器械通过的伸入孔13,手术器械的伸入孔13设置保证穿刺器械进入及撤出都防漏气的防漏气结构,穿刺器械通过伸入孔13进入到半球结构图中,1内;抽负压管12胶粘在抽负压孔11上,且抽负压管12第一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内侧面上。通过设置中空半球结构图中,1及连接抽负压结构27的抽负压管12,可以借用负压作用将皮肤吸气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空腔内形成较大的腹腔镜手术视野,保持穿刺器械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而实现对腹腔内组织的保护。因防漏气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持续的负压环境;使用结束后通过按下半球结构图中,1底部的皮肤实现将气体放入空腔内,将半球结构图中,1从皮肤处释放下来结束使用,整个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
74.防漏气结构为设置在伸入孔13内侧壁周缘的弹性环14;弹性环14的开口使穿刺器械或其他器械穿过且不漏气。
75.抽负压管12内设置放置气体进入的单向阀121。此单向阀121的设置可以保证负压的稳定性。
76.在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放气管15,放气管15的第一端在半球结构图中,1外侧,第二端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上,放气管15第一端端部设置覆盖帽151,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半球结构图中,1使用结束后的放气工作,且因为第二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上,可以保证使用时不会对皮肤造成压力。放气管15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底部,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上方的工作空间。
77.半球结构图中,1的底部边缘设置360
°
的软环16,软环16的设置可以保证半球结构图中,1与皮肤接触时的舒适性。软环16与半球结构图中,1组合设置,软环16上设置容纳半球结构图中,1底部边缘的槽体。软环16可以设置为硅胶材料或者软橡胶材料。
78.围绕软环16外侧面还设置延伸翼161,延伸翼161沿软环16360
°
设置,延伸翼161的设置可以半球结构图中,1使用时的稳定性,防止因晃动造成的漏气仅为造成半球结构图中,1的脱落问题,使结构使用更加稳定。
79.延伸翼161为从软环16外侧向外逐渐变薄的结构,此种设置可以保证设置的稳定性。延伸翼161与软环16的材料一致,且为一个整体,此种设置使用时可以将软环16及延伸翼161设置到皮肤对应位置,再将半球结构图中,1倒扣到对应的槽体内,使结构整体保持舒适与稳定。
80.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为硬质半球结构图中,1,其内层设置一层软质硅胶层,此种设置可以保证使用时结构的稳定性。
81.抽负压管12内设置一压力感受器17;且压力感受器17通过设置在抽负压管12侧壁上的导线19通道内的导线19与后端的控制结构18连接,控制结构18连接控制抽负压结构27;压力感受器17将压力传输到控制结构18上,当压力值过低时启动抽负压结构27工作。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实现对手术视野的最大化,还可以防止压力过大对皮肤的损伤。抽负压结构27为电动抽负压结构27,其启停开关与控制结构18连接,由控制结构18控制抽负压结构27的启动与停止。
82.控制结构18与抽负压结构27设置在一个容纳腔20内,容纳腔20伸出连接抽负压结构27与抽负压管12的连接管21;及连接压力感受器17与控制结构18的导线19。导线19包括
连接压力感受器17段与控制结构18段;两者通过插接头191与插接孔192的方式建立连接。压力感受器17段从导线19通道内伸出与控制结构18段连接。容纳腔20为矩形容纳腔20,其侧面设置可以固定到床旁的固定结构,使用时将其设置在床旁,不会占用床上空间,不会造成视野的干扰。固定结构包括强磁性块及包裹强磁性块的覆盖壳23,通过覆盖壳23将磁性块与容纳腔20连接。且能有效将容纳腔20设置在床侧。
83.容纳腔20内设置为控制结构18及抽负压结构27提供能源的直流电源25或电源插头。
84.在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多个伸入孔13;多个伸入孔13可以满足多个器械置入的要求。
85.根据手术需要,设置不同直径的半球结构图中,1。半球结构图中,1的直径范围为:6

15mm;以满足不同手术需要。半球结构图中,1选用透明塑料材质。半球结构图中,1的壁厚范围为2

5mm;此种厚度保证了半球结构图中,1的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的损坏。
86.实施例4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
87.一种负压式腔镜手术进针口形成器,其包括中空的半球结构图中,1;其特征在于,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为透明结构,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不会靠近皮肤的抽负压孔11,抽负压孔11内设置连接抽负压结构27的抽负压管12;抽负压孔11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上半部分;抽负压管12第一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外侧连接抽负压结构27,抽负压管12第二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或伸入半球结构图中,1内部空腔内;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手术器械通过的伸入孔13,手术器械的伸入孔13设置保证穿刺器械进入及撤出都防漏气的防漏气结构,穿刺器械通过伸入孔13进入到半球结构图中,1内;抽负压管12胶粘在抽负压孔11上,且抽负压管12第一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内侧面上。通过设置中空半球结构图中,1及连接抽负压结构27的抽负压管12,可以借用负压作用将皮肤吸气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空腔内形成较大的腹腔镜手术视野,保持穿刺器械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而实现对腹腔内组织的保护。因防漏气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持续的负压环境;使用结束后通过按下半球结构图中,1底部的皮肤实现将气体放入空腔内,将半球结构图中,1从皮肤处释放下来结束使用,整个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
88.防漏气结构为设置在伸入孔13内侧壁周缘的弹性环14;弹性环14的开口使穿刺器械或其他器械穿过且不漏气。
89.抽负压管12内设置放置气体进入的单向阀121。此单向阀121的设置可以保证负压的稳定性。
90.在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放气管15,放气管15的第一端在半球结构图中,1外侧,第二端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上,放气管15第一端端部设置覆盖帽151,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半球结构图中,1使用结束后的放气工作,且因为第二端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内侧面上,可以保证使用时不会对皮肤造成压力。放气管15设置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底部,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上方的工作空间。
91.半球结构图中,1的底部边缘设置360
°
的软环16,软环16的设置可以保证半球结构图中,1与皮肤接触时的舒适性。软环16与半球结构图中,1组合设置,软环16上设置容纳半球结构图中,1底部边缘的槽体。软环16可以设置为硅胶材料或者软橡胶材料。
92.围绕软环16外侧面还设置延伸翼161,延伸翼161沿软环16360
°
设置,延伸翼161的
设置可以半球结构图中,1使用时的稳定性,防止因晃动造成的漏气仅为造成半球结构图中,1的脱落问题,使结构使用更加稳定。
93.延伸翼161为从软环16外侧向外逐渐变薄的结构,此种设置可以保证设置的稳定性。延伸翼161与软环16的材料一致,且为一个整体,此种设置使用时可以将软环16及延伸翼161设置到皮肤对应位置,再将半球结构图中,1倒扣到对应的槽体内,使结构整体保持舒适与稳定。
94.半球结构图中,1设置为硬质半球结构图中,1,其内层设置一层软质硅胶层,此种设置可以保证使用时结构的稳定性。
95.抽负压管12内设置一压力感受器17;且压力感受器17通过设置在抽负压管12侧壁上的导线19通道内的导线19与后端的控制结构18连接,控制结构18连接控制抽负压结构27;压力感受器17将压力传输到控制结构18上,当压力值过低时启动抽负压结构27工作。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实现对手术视野的最大化,还可以防止压力过大对皮肤的损伤。抽负压结构27为电动抽负压结构27,其启停开关与控制结构18连接,由控制结构18控制抽负压结构27的启动与停止。
96.控制结构18与抽负压结构27设置在一个容纳腔20内,容纳腔20伸出连接抽负压结构27与抽负压管12的连接管21;及连接压力感受器17与控制结构18的导线19。导线19包括连接压力感受器17段与控制结构18段;两者通过插接头191与插接孔192的方式建立连接。压力感受器17段从导线19通道内伸出与控制结构18段连接。容纳腔20为矩形容纳腔20,其侧面设置可以固定到床旁的固定结构,使用时将其设置在床旁,不会占用床上空间,不会造成视野的干扰。固定结构包括强磁性块及包裹强磁性块的覆盖壳23,通过覆盖壳23将磁性块与容纳腔20连接。且能有效将容纳腔20设置在床侧。
97.容纳腔20上设置于控制结构18连接的显示结构24,显示结构24为触摸控制方式,整个结构的开关设置在显示结构24上或显示结构24旁。
98.容纳腔20内设置为控制结构18及抽负压结构27提供能源的直流电源25或电源插头。
99.在半球结构图中,1上设置多个伸入孔13;多个伸入孔13可以满足多个器械置入的要求。
100.在半球结构图中,1的球形顶部设置一小平台26,方便放置一些小的器械。在小平台26上设置增加摩擦力的结构,保证平台上物体的位置稳定性。
101.根据手术需要,设置不同直径的半球结构图中,1。半球结构图中,1的直径范围为:6

15mm;以满足不同手术需要。半球结构图中,1选用透明塑料材质。半球结构图中,1的壁厚范围为2

5mm;此种厚度保证了半球结构图中,1的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的损坏。
102.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