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2578发布日期:2021-10-09 16:5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2.雾化吸入是将药物经雾化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液体微粒,通过自然呼吸经呼吸道吸入到达并分布于肺部,从而达到气道内给药的作用。通过雾化吸入药物,可达到减轻起到炎症,缓解支气管痉挛,稀释痰液,改善肺功能的作用。由于雾化吸入使得药物直达肺部,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雾化吸入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许多呼吸系统疾病,急如慢性咽喉炎、鼻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等。此外,胸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也依赖于有效的雾化吸入治疗。
3.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有超声雾化和气流喷射雾化(包括压缩空气和氧气喷射),其中后者较为常用。气流喷射雾化吸入装置操作简便,雾化颗粒大小适应,成为医院和家庭常用的雾化方式,其原理在于通过一定压力的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因此,气流喷射雾化的进气口被设计在雾化器药杯的底端,以便在药杯中液体量不断减少时仍可有效制造雾化颗粒。现有技术中,雾化面罩和雾化药杯直接的连接管通常为硬质直管,然而,某些患者,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往往只能平卧或侧卧,此时患者带着雾化面具时,与连接管硬连接的雾化药杯就会和普通的雾化器药杯处于90
°
倾倒状态,底端进气口无法和药物充分接触,即无法有效制造雾化颗粒。此时,雾化吸入治疗的效率低下,甚至达不到治疗效果。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种连接管设置为软管(例如橡胶软管)的技术,但是这种橡胶软管由于其过软,在患者平卧或侧卧时,容易弯折过度、直接对折弯曲甚至扭曲打结,造成软管中通道不顺畅设置封闭,使得雾化颗粒难以顺畅通过。
4.综上所述,对于雾化吸入装置,虽然已经出现了不少的解决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上述问题的存在大大限制了这些产品的普遍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包括雾化面罩、雾化药杯、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连接雾化面罩,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雾化药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弯曲管。
8.前述的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为硬质弯曲管,连接管与雾化面罩转动连接。
9.前述的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包括第一分管,第二
分管,拐角管,所述第一分管一端连接雾化面罩,第一分管另一端连接拐角管的一端,拐角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分管的一端,第二分管的另一端连接雾化药杯。
10.前述的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拐角管的拐角在90
°
至160
°
之间。
11.前述的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管包括拐角管本体、第一包裹结构,拐角管本体上开设有切口,在外力作用下拐角管本体在切口处弯曲;第一包裹结构封闭包裹切口,并与内管管壁相连。
12.前述的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调节杆,伸缩调节杆一端与第一分管固定连接,伸缩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分管连接,伸缩调节杆通过调节其自身长度以调节拐角管的弯曲度。
13.前述的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包括第一切口、第二切口,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切口方向呈180
°

14.前述的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口与所述连接管本体的径向夹角为50
°
至90
°
,所述切口的切口深度为导管直径的30%至70%。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能够保证重症监护室患者在平卧或侧卧时也能够有效吸入雾化颗粒,且保证此时雾化器药杯保持竖直状态,底端进气口和药物充分接触,有效制造雾化颗粒。因此,雾化吸入治疗效率高,能够确保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中连接管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中连接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中连接管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中连接管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中连接管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的另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如下:1、雾化面罩;2、雾化药杯;3、连接管;4、第一分管;5、第二分管; 6、拐角管;7、拐角管本体;8、第一包裹结构;9、伸缩调节杆;10、连接管本体;11、切口;12、第一切口;13、第二切口;14、第二包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25.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包括:
26.一种可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医用装置,包括雾化面罩1、雾化药杯2、连接管3,连接管 3的一端连接雾化面罩1,连接管3的另一端连接雾化药杯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改进,连接管3设置为弯曲管。进一步的,该弯曲管为硬质弯曲管。在这种情况下,弯曲管保持一定的弯曲度,如图2所示,患者无论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还是采取平卧或侧卧,其都能够确保使用时,雾化药杯2能够保持竖直状态,底端进气口和药物充分接触,有效制造雾化颗粒。实际运行时,如图1所示,雾化药杯2雾化面罩1处于水平位时,通过连接管3与雾化药杯2相连接,雾化药杯2内注入的药液处于药杯的最低部位,药杯的进气口位于药液聚集处的最底端。气体进入雾化药杯2的通道被安置在一段雾化药杯2壁内,与气源连接部为水平位。
27.本实用新型连接管和雾化面罩之间1优选为转动连接,从而雾化药杯2与面罩连接部可通过连接管自由旋转,进一步便于患者采取平卧或侧卧时雾化药杯2能够保持竖直状态。作为进一步优选,拐角管6的拐角在90
°
至160
°
之间。
28.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包括第一分管4,第二分管5,拐角管6,第一分管4 一端连接雾化面罩1,第一分管4另一端连接拐角管6的一端,拐角管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分管5的一端,第二分管5的另一端连接雾化药杯2。
29.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拐角管6包括拐角管本体7、第一包裹结构8,拐角管本体7上开设有切口11,在外力作用下拐角管本体7在切口11处弯曲;第一包裹结构8封闭包裹切口11,并与内管管壁相连。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拐角管本体7在切口11 处可弯曲,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管就具备了更进一步的弯折度可调节性,患者采取平卧或侧卧时,能够进一步通过手动调节连接管的弯折度,从而确保雾化药杯2内注入的药液处于药杯的最低部位,药杯的进气口位于药液聚集处的最底端。此外,由于连接管选择为硬质管,就算是在切口11处可弯折,也不会导致弯折过度、直接对折弯曲甚至扭曲打结,从而造成软管中通道不顺畅设置封闭,使得雾化颗粒难以顺畅通过的问题。因此更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30.此外,为了在调节连接管的弯折程度后同时可以保持调节后的弯折度,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增设伸缩调节杆9,如图3所示,伸缩调节杆9一端与第一分管4固定连接,伸缩调节杆9 的另一端与第二分管5连接,伸缩调节杆9通过调节其自身长度以调节拐角管的弯曲度。伸缩调节杆9上设置有调节锁紧机构,可以以此锁定拐角管的弯曲度。从而更好确保使用。
31.图5和图6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另外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包括连接管本体10、第二包裹结构14,连接管本体10为直管,连接管本体10上开设有切口11,在外力作用下连接管本体10在切口11处弯曲,第二包裹结构14包裹设置在切口11,第二包裹结构14用于封闭切口11。这样,连接管本体10为直管,优选为有一定韧性的硬直管,例如铁、铝金属管,但是通过在其上开设切口11,在外力作用下仍然能够使得连接管整体形成一个弯折管的形态。
32.本实用新型原则上不对切口11的数量、形状加以限制。其可以如图3、图5所示为方形切口,也可以是图6的三角形切口,其可以是如图4、图5所示两个切口,也可以是如图3、图6所示一个切口,也可以有更多切口设置。
33.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切口包括第一切口12、第二切口13,第一切口12和第二切口13的切口方向呈180
°
。这样在弯折时,第一切口12和第二切口13能够更好确保即使是硬质
管,也可以很方便在外力下弯曲而不会导致硬质管折断。
34.进一步的,优选切口与连接管本体的径向夹角为50
°
至90
°
,切口的切口深度为导管直径的30%至70%。经过试验这种情况下切口大小合适,能够确保连接管整体的坚固度同时方便的在外力下弯曲。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优选结构图如图7所示。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的,适用于卧位(包括平卧位和侧卧位)患者喷射雾化吸入的装置,能够提高雾化效率,改善治疗效果。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