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牙菌斑检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4061发布日期:2021-07-20 16:0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牙菌斑检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菌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牙菌斑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牙菌斑是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雨、牙间或修复体表雨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为不易被水冲去或漱掉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一般用肉眼很难直接观察到,需通过检测的装置进行观察。然而现有的牙菌斑检测的装置的滤光镜片均为固定式结构,这种菌斑检测的装置在使用中为了能清楚的检测到牙菌斑的情况,我们需要调整通过调整人体与牙菌斑检测的装置的距离来实现,这不仅给被检测的人员带来不便,也降低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滤光镜片的镜距调整,不需要调整人体距离,便于对牙菌斑进行快速检测的用于牙菌斑检测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牙菌斑检测的装置,包括主腔体,电源,与主腔体扣合并形成观测口和检测口的副腔体,对称设置在主腔体内的两根滑轨,设置在两根滑轨之间且分别与两根滑轨活动连接的滤镜机构,与滤镜机构连接且用于带动滤镜机构水平运动的传动机构,设置在主腔体与副腔体扣合形成的检测口上的光照装置,以及与电源连接的开关控制器;所述滤镜机构位于主腔体与副腔体扣合形成的观测口与检测口之间。

所述副腔体与主腔体结构相同;所述副腔体和主腔体均包括检测腔体,和与检测腔体固为一体的手柄腔体;所述滑轨、滤镜机构、光照装置以及传动机构均设置在主腔体的检测腔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滤镜机构包括通过滑块分别与两根滑轨连接的镜片安装腔,和安装在镜片安装腔内的滤光镜片;所述滑块贯穿滑轨并能沿贯穿孔水平滑动;所述滑块的数量与滑轨相同为两块,且两块滑块对称固定在镜片安装腔的上下两端面上;所述传动机构与位于镜片安装腔的下端面上的滑块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条,活动设置在主腔体的检测腔体的内壁上并与齿条齿合的从动齿轮,通过安装轴设置在主腔体的检测腔体的内壁上并与从动齿轮齿合的主动齿轮,以及设置在安装轴上且位于主动齿轮上方的操作轮;所述齿条固定在位于镜片安装腔的下端面上的滑块上;所述操作轮和主动齿轮均固定在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的一端活动设置在主腔体的检测腔体的内壁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副腔体的检测腔体内壁上的定位孔内;所述操作轮伸出主腔体和副腔体的检测腔体。

为了确保齿条移动的平稳性,在所述齿条上还设置了吊臂;所述吊臂悬挂在位于镜片安装腔下方的滑轨上,且该吊臂可沿滑轨水平滑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光照装置包括遮光罩,和均匀的分布在遮光罩内的若干个led紫光灯;所述遮光罩安装在主腔体与副腔体扣合形成的检测口上,且该遮光罩的罩口上还设置有遮光玻片;所述开关控制器与led紫光灯连接。

所述主腔体的检测腔体内还设置有观测腔,该观测腔位于两根滑轨之间;所述观测腔的一端与镜片安装腔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检测腔体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用于牙菌斑检测的装置还包括盖体,该盖体安装在主腔体与副腔体扣合形成的观测口上;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观测玻片;所述开关控制器安装在盖体上;所述盖体的盖面上还设置有与开关控制器连接的控制面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腔体和副腔体的手柄腔体上均设置有用于电源安装连接的电源安装腔;所述手柄腔体上还设置有空腔盖板。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滤镜机构设置在滑轨上,使滤镜机构可实现水平运动;同时,通过设置的传动机构来实现对滤镜机构的距离的调整,从而实现在不需人体移动,通过传动机构便可实现检测距离的调整,很好的确保了对牙菌斑检测的质量,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遮光罩上设置若干个led紫光灯,可有效的提高对人体牙齿照射的有效性,从而提高牙菌斑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副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齿轮与操作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安装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玻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主腔体,101—检测腔体,102—手柄腔体,2—滑轨,3—观测腔,4—滑块,5—led紫光灯,6—遮光罩,7—镜片安装腔,8—滤光镜片,9—从动齿轮,10—操作轮,11—主动齿轮,12—吊臂,13—齿条,14—遮光玻片,15—观测玻片,16—控制面板,17—盖体,18—开关控制器,19—空腔盖板,20—电源,21—副腔体,22—定位孔,23—安装轴,24—电源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牙菌斑检测的装置,包括主腔体1,电源20,副腔体21,滑轨2,滤镜机构,传动机构,光照装置,以及开关控制器18。其中,电源20在本实施例中优先采用可充电的充电电池来实现,以便于使用和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时,主腔体1和副腔体21作为整个装置的承载体,主腔体1和副腔体21扣合后便可形成一个具有观测口和检测口的空腔体。且该主腔体1和副腔体21的结构相同,所述副腔体21和主腔体1均包括检测腔体101,和与检测腔体101固为一体的手柄腔体102。同时,该副腔体21上还设置有定位孔22。所述主腔体1和副腔体21的手柄腔体102上均设置有用于电源20安装连接的电源安装腔24,所述手柄腔体102上还设置有空腔盖板19。

所述滑轨2的数量为两根,该两根滑轨2一上一下对称设置在主腔体1内,且滑轨2与主腔体1的内壁固为一体。该滑轨2上预置有条形开孔。所述滤镜机构设置在两根滑轨2之间且分别与两根滑轨2活动连接,且该滤镜机构位于主腔体1与副腔体21扣合形成的观测口与检测口之间。传动机构与滤镜机构连接且用于带动滤镜机构水平运动。光照装置设置在主腔体1与副腔体21扣合形成的检测口上。开关控制器18与电源20连接。具体的安装时,所述滑轨2、滤镜机构、光照装置以及传动机构均设置在主腔体1的检测腔体101内。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滤镜机构包括镜片安装腔7和滤光镜片8。具体的,该镜片安装腔7安装时是通过滑块4分别与两根滑轨2连接,滑块4贯穿滑轨2并能沿贯穿孔水平滑动,该滑块4的数量与滑轨2相同,即滑块4的数量为两块,该两块滑块4对称固定在镜片安装腔7的上下两端面上。安装时,位于镜片安装腔7上端面上的滑块4由下至上穿过滑轨2上预置的条形开孔,位于镜片安装腔7下端面上的滑块4由上至下穿过滑轨2上预置的条形开孔后并与传动机构连接。滤光镜片8安装在镜片安装腔7内。其镜片安装腔7如图2所示,该镜片安装腔7上预置有用于安装固定滤光镜片8的弧面凹槽,且滤光镜片8安装在镜片安装腔7的预置弧面凹槽内。

如图2、图4~6所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条13,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1,以及操作轮10。具体的,齿条13固定在位于镜片安装腔7下端面上的滑块4上,其具体的齿条13可通过螺钉或卡合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块4上。为确保齿条13的稳定性,在齿条13上还设置了吊臂12,吊臂12悬挂在位于镜片安装腔7下方的滑轨2上,即吊臂12由上向下穿过滑轨2的预置条形开孔后固定在齿条13上。该且该吊臂12并可沿滑轨2水平滑动。从动齿轮9活动设置在主腔体1的检测腔体101的内壁上并与齿条13齿合。主动齿轮11通过安装轴23设置在主腔体1的检测腔体101的内壁上并与从动齿轮9齿合。

其中,操作轮10设置在安装轴23上且位于主动齿轮11上方,该操作轮10和主动齿轮11均固定在安装轴23上可与安装轴23保持同速同向运动。安装轴23如图10所示,该安装轴23为常规的两端为方形立体端的双轮齿安装轴。所述安装轴23的一端活动设置在主腔体1的检测腔体101的内壁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副腔体21的检测腔体101内壁上的定位孔22内。其述操作轮10安装后伸出主腔体1和副腔体21的检测腔体101所预置的开口,使检测人员可转动操作轮10,转动操作轮10便可使主动齿轮11带动从动齿轮9转动,从动齿轮9转动后便可带动齿条13水平左右运动,从而实现对滤光镜片8的镜距的调整。

再进一步地,如图2、图7以及图9所示,所述光照装置包括遮光罩6,和均匀的分布在遮光罩6内的若干个led紫光灯5。具体的,遮光罩6安装在主腔体1与副腔体21扣合形成的检测口上。该遮光罩6在本实施例中为椭圆形,使遮光罩6可更好的与人体口腔相贴合,确保对牙菌斑检测检测的准确性。为了防止人体唾沫溅入遮光罩6内,在该遮光罩6的罩口上还设置了遮光玻片14。所述的若干个led紫光灯5环绕在遮光罩6内,该led紫光灯5与开关控制器18连接。

为了便于观察和使用,在主腔体1的检测腔体101内还设置了观测腔3。该观测腔3位于两根滑轨2之间,其观测腔3的一端与镜片安装腔7插拔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检测腔体101上并位于安装在主腔体1与副腔体21扣合形成的观测口处,即主腔体1的检测腔体101和副腔体21的检测腔体101上均预置有观测腔3安装台。

为了该装置的能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牙菌斑检测的装置还包括盖体17。该盖体17安装在主腔体1与副腔体21扣合形成的观测口上,在盖体17上设置了观测玻片15。所述开关控制器18安装在盖体17上。所述盖体17的盖面上还设置了与开关控制器18连接的控制面板16,以便于检测人员对led紫光灯5的控制。

使用时,将遮光罩6对准人体的口腔,通过盖体17上的控制面板16开启led紫光灯5,led紫光灯5对口腔的牙齿进行照射,检测人员通过观测玻片15便可对牙菌斑进行检测。检测时,需要调整观测的清晰度时,检测人员则通过通过转动操作轮10,转动操作轮10便可使主动齿轮11带动从动齿轮9转动,从动齿轮9转动后便可带动齿条13带动滤光镜片8进行水平左右运动,使滤光镜片8到检测人员达可清楚观测牙菌斑情况的位置,而不需要人体移动便可实现对滤光镜片8的镜距的调整。从而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牙菌斑检测的装置无法通过自我调整镜距来实现清楚检测牙菌斑的缺陷。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施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