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切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

文档序号:26795753发布日期:2021-09-29 00:5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切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切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


背景技术:

2.腹腔镜手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至结肠、直肠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以其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并能取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的效果,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20余年的探索和积累,腹腔镜辅助结直肠手术已日趋完善。微创外科作为现代外科的重要标志之一越来越受到外科医师及病人的关注,在遵循手术根治原则前提下尽量减少创伤并最大程度的保留功能是目前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之一,而无瘤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先配合腹腔镜将无瘤装置放入病人的直肠内将直肠撑起从而方便之后的手术,同时避免手术进行前有尖锐的手术器械对肿瘤组织造成破损。
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9136718 u,实用新型的名称一种免切口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包括外杆,所述外杆顶部的右侧贯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外杆的杆身沿水平横向圆周等距离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上固定连通有充气囊。现有上述对比文件装置有以下缺陷:
4.第一:对比文件虽然可以通过齿轮和齿条的方式进行推动,但是由于齿轮和齿条之间运用灵活,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将内杆推动到合适的位置,费时费力,工作时间长,延迟患者手术时间。
5.第二:且不能直观清晰地观察内杆进入的距离,造成需要医护人员全凭感觉进行预判,操作难度增加,且上手难度大大增加。
6.因此,发明一种免切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切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以解决上述药箱都会增加无人机的空气阻力,药箱的连接牢固性得不到保障,且喷洒范围太过于有局限性的问题。一种免切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包括无瘤装置安置管,外套管,内套管,套管推动体,限制滚轮组,齿轮辅助组,带动齿条,旋转手柄,u形距离杆和距离指示体,其中: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内部一端安装有所述外套管一端;所述外套管内部套置有所述内套管;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内部套置有所述套管推动体;所述套管推动体与四个所述限制滚轮组相接触;所述齿轮辅助组与所述带动齿条相啮合;所述旋转手柄与所述齿轮辅助组相连;所述套管推动体一端与所述u形距离杆一端相连;所述u形距离杆另一端与所述距离指示体连接;所述限制滚轮组包括限位固定轮,l连接杆和限位移动槽;所述齿轮辅助组包括带动旋转轴,动力锥齿轮,直角管状锥齿轮,同步旋转轴和主带动齿轮。
8.优选的,所述限位固定轮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l连接杆相连;两个所述l连接杆与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内部内壁相连;所述限位固定轮表面与所述限位移动槽内部表面相接触;所述限制滚轮组设置有四个;四个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9.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l连接杆呈倾斜的方式将所述限位固定轮固定安装在所述
无瘤装置安置管内部内侧;所述限位移动槽是采用凹弧形状制成的条槽;四个所述限位移动槽设置在所述套管推动体四角位置;所述套管推动体距离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内部内壁之间最少有 2厘米的间距;每个所述限位移动槽凹陷的距离最少为2厘米。
10.优选的,所述带动旋转轴一端与所述动力锥齿轮相连;所述动力锥齿轮与所述直角管状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直角管状锥齿轮安装在所述同步旋转轴上方;所述同步旋转轴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所述主带动齿轮。
11.优选的,所述带动旋转轴另一端通过轴承穿过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与所述旋转手柄相连;所述同步旋转轴上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内部上端面相连;所述同步旋转轴下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内部下端面相连;所述同步旋转轴上的直角管状锥齿轮和所述主带动齿轮之间具有最多3厘米的间距;所述直角管状锥齿轮的大小是所述主带动齿轮大小的1/3;所述直角管状锥齿轮和所述主带动齿轮齿距和齿数都相同;所述主带动齿轮与所述带动齿条相啮合。
12.优选的,所述u形距离杆整体是采用

u’形结构制成的同步杆;所述u形距离杆内端通过穿进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与所述套管推动体一端表面中心位置相连;所述u形距离杆外端设置在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外侧上方;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外侧上方表面设置有距离标尺;所述距离指示体呈菱形结构;所述距离指示体与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外侧上方的距离标尺之间具有0.5厘米的间距。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齿轮辅助组的设置能够通过自身内部齿轮灵活的运用,使得医护人员旋转一圈能够具有三圈的效果,加快装置使用的效率,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
15.本实用新型限制滚轮组的设置是为了稳定内套管的移动,避免因推动太快而造成内套管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发生,避免内套管对患者直肠内部捅伤,降低失误率的出现。
16.本实用新型u形距离杆的设置可以清楚的直观的看见内套管进入的距离,从而降低使用难度,且可以使手术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齿轮辅助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0020]1‑
无瘤装置安置管,2

外套管,3

内套管,4

套管推动体,5

限制滚轮组,51

限位固定轮,52

l连接杆,53

限位移动槽,6

齿轮辅助组,61

带动旋转轴,62

动力锥齿轮,63

直角管状锥齿轮,64

同步旋转轴,65

主带动齿轮,7

带动齿条,8

旋转手柄,9

u形距离杆, 10

距离指示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3]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免切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包括无瘤装置安置管1,外套管2,内套管3,套管推动体4,限制滚轮组5,限位固定轮51,l连接杆52,限位移动槽53,齿轮辅助组6,带动旋转轴61,动力锥齿轮62,直角管状锥齿轮63,同步旋转轴64,主带动齿轮65,带动齿条7,旋转手柄8,u形距离杆9和距离指示体10,其中: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1内部一端安装有所述外套管2一端;所述外套管2内部套置有所述内套管3;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1内部套置有所述套管推动体4;所述套管推动体4与四个所述限制滚轮组5 相接触;所述齿轮辅助组6与所述带动齿条7相啮合;所述旋转手柄8与所述齿轮辅助组6相连;所述两个所述l连接杆52呈倾斜的方式将所述限位固定轮51固定安装在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1内部内侧;所述限位移动槽53是采用凹弧形状制成的条槽;四个所述限位移动槽53设置在所述套管推动体4四角位置;所述套管推动体4距离所述无瘤装置安置管1内部内壁之间最少有2厘米的间距;每个所述限位移动槽53凹陷的距离最少为2厘米;所述带动旋转轴61一端与所述动力锥齿轮62相连;所述动力锥齿轮62与所述直角管状锥齿轮 63相啮合;所述直角管状锥齿轮63安装在所述同步旋转轴64上方;所述同步旋转轴64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所述主带动齿轮65。
[0025]
实施例:
[0026]
在生产、安装和组装免切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时:无瘤装置安置管1下方一端俺有手柄,该手柄上设置有防滑槽,且手柄长度最少为 10厘米,套管推动体4一端端面与内套管3的一端端面相接触,套管推动体4的一端与u形距离杆9另一端相连,套管推动体4一表面下方位置设置有一条带动齿条7,带动齿条7是采用多个齿设置而成的,带动旋转轴61另一端通过轴承穿过无瘤装置安置管1与旋转手柄8相连,同步旋转轴64上端通过轴承与无瘤装置安置管1内部上端面相连,同步旋转轴64下端通过轴承与无瘤装置安置管1内部下端面相连,同步旋转轴64上的直角管状锥齿轮63和主带动齿轮65之间具有最多3厘米的间距,直角管状锥齿轮63的大小是主带动齿轮65大小的1/3,直角管状锥齿轮63和主带动齿轮65齿距和齿数都相同,主带动齿轮65与带动齿条7相啮合。
[0027]
由图1,2可看出的实施步骤:
[0028]
在使用本体装置时,将装置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后,医疗人员手握无瘤装置安置管1一端下方的手柄,医护人员另一只手转动旋转手柄 8,旋转手柄8带动带动旋转轴61,带动旋转轴61带动动力锥齿轮 62,带动直角管状锥齿轮63,直角管状锥齿轮63通过同步旋转轴64 带动主带动齿轮65,而这时直角管状锥齿轮63就会通过同步旋转轴 64加大一开始医护
人员旋转的距离,主带动齿轮65就会带动套管推动体4一侧表面的带动齿条7,带动齿条7带动套管推动体4一端,套管推动体4进行推动外套管2内部的内套管3,内套管3进行向前移动,在移动的时候,u形距离杆9也会跟随着套管推动体4一同移动,u形距离杆9也会带动另一端的距离指示体10相同方向移动,而此时距离指示体10就会在距离标尺上进行指示移动,上述工作原理有利于为:齿轮辅助组的设置能够通过自身内部齿轮灵活的运用,使得医护人员旋转一圈能够具有三圈的效果,加快装置使用的效率,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限制滚轮组的设置是为了稳定内套管的移动,避免因推动太快而造成内套管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发生,避免内套管对患者直肠内部捅伤,降低失误率的出现,u形距离杆的设置可以清楚的直观的看见内套管进入的距离,从而降低使用难度,且可以使手术效率得到提高。
[0029]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