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1137发布日期:2021-06-29 23:4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大体涉及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例如角膜接触镜和巩膜接触镜等隐形眼镜作为纠正视力的医疗器械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佩戴隐形眼镜一般包括两个步骤:准备隐形眼镜;扩张眼睑并令隐形眼镜靠近眼球。

目前,人们可通过佩戴工具来佩戴隐形眼镜。在现有技术中,佩戴工具一般由放置隐形眼镜的放置部以及从放置部延伸出来的把持部构成,佩戴者手动扩张眼睑并通过佩戴工具以使隐形眼镜靠近眼球,从而佩戴隐形眼镜。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佩戴者在佩戴隐形眼镜时,既需要手动扩张眼睑又需要操作佩戴工具,从而造成佩戴隐形眼镜时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佩戴隐形眼镜的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部,其具有第一枢轴以及能够以所述第一枢轴为轴心转动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包括与眼睑接触的第一接触部、第一把持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把持部的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二分支包括第二接触部、第二把持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把持部的第二连结部,所述第一连结部通过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连结部连接,所述扩张部还具有第二枢轴以及能够以所述第二枢轴为轴心转动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扩张部还包括第三枢轴和第四枢轴,所述第一连接臂以所述第三枢轴为轴心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把持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以所述第四枢轴为轴心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把持部连接,所述第一枢轴具有沿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的连线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枢轴具有沿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的连线方向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侧设置有内螺纹;以及佩戴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之间,所述佩戴部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隐形眼镜的放置部、手推垫、以及连接所述放置部和所述手推垫并且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杆体,所述放置部设置在所述杆体的靠近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一侧,所述手推垫设置在所述杆体的靠近所述第一把持部和所述第二把持部的一侧,所述杆体在连接所述手推垫的一侧的外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筒配置为当朝向第一枢轴移动时,所述佩戴部以使放置部沿着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的连线并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方向移动,所述扩张部与所述佩戴部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把持部与所述第二把持部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互远离,并且所述佩戴部以使放置部沿着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的连线并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用于扩张眼睑的扩张部以及用于佩戴隐形眼镜的佩戴部,能够在佩戴隐形眼镜时通过扩张部扩张眼睑,从而有利于佩戴隐形眼镜,并且在扩张眼睑的同时,佩戴部能够靠近眼球,然后使用者能够手动调节佩戴部的位置,从而能够使佩戴部上的隐形眼镜接触眼球并完成隐形眼镜的佩戴。由此能够方便地佩戴隐形眼镜。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中,可选地,所述杆体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连接所述杆体,所述弹簧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枢轴。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佩戴部后,能够利用弹簧使佩戴部复位。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接触眼睑的一侧为扁平状,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接触眼睑的一侧为扁平状。由此,能够增加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与眼睑的接触面积。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中,可选地,所述放置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杆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隐形眼镜的种类和大小替换合适的放置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中,可选地,所述放置部具有接触所述隐形眼镜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为凹入的弯曲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便于放置隐形眼镜。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中,可选地,所述放置部由柔性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放置部放置有隐形眼镜时,能够发生形变并支撑隐形眼镜,从而有利于佩戴隐形眼镜。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中,可选地,所述套筒还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配置为旋转套筒以改变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枢轴的相对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旋钮来旋转套筒。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中,可选地,所述套筒为筒状并且所述套筒的两侧具有沿轴线方向的通孔,所述套筒的通孔与所述杆体的横截面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杆体能够通过该通孔贯穿套筒。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中,可选地,所述杆体具有沿杆体长度方向的通孔,所述杆体的通孔与所述安装面连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通孔能够使安装面与其他部件产生气体连通。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中,可选地,所述杆体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被限制在所述套筒内。在这种情况下,限位部能够被限制在套筒内,从而能够使杆体的与套筒的相对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能够方便地佩戴隐形眼镜。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互靠近的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互远离的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的a区域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的放置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的放置盒的第一盒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的放置盒的第二盒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以另一种使用状态放置在放置盒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的放置盒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佩戴工具;1100…扩张部;1200…佩戴部;1110…第一分支;1120…第二分支;1130…第一枢轴;1140…第一连接臂;1150…第二连接臂;1160…第二枢轴;1170…第三枢轴;1180…第四枢轴;1131…第一通孔;1161…第二通孔;1111…第一接触部;1112…第一把持部;1113…第一连结部;1121…第二接触部;1122…第二把持部;1123…第二连结部;1210…放置部;1220…手推垫;1230…杆体;1240…套筒;1250…弹簧;1231…限位部;1241…旋钮;2000…放置盒;2100…第一盒体;2200…第二盒体;2110…第一凹槽;2210…第二凹槽;2220…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例如所包括或所具有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或具有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下面描述中涉及的小标题等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或范围,其仅仅是作为阅读的提示作用。这样的小标题既不能理解为用于分割文章的内容,也不应将小标题下的内容仅仅限制在小标题的范围内。

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互靠近的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互远离的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如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1000,其特征在于,可以包括:扩张部1100,其可以用于扩张眼睑;以及佩戴部1200,其可以用于放置并佩戴隐形眼镜。扩张部1100可以具有第一枢轴1130以及能够以第一枢轴1130为轴心转动的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佩戴部1200可以设置在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之间,并且可以配置为在佩戴隐形眼镜时能够靠近眼球。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用于扩张眼睑的扩张部1100以及用于佩戴隐形眼镜的佩戴部1200,能够在佩戴隐形眼镜时通过扩张部1100扩张眼睑,从而有利于佩戴隐形眼镜,并且在扩张眼睑的同时,佩戴部1200能够靠近眼球,然后使用者能够手动调节佩戴部1200的位置,从而能够使佩戴部1200上的隐形眼镜接触眼球并完成隐形眼镜的佩戴。由此能够方便地佩戴隐形眼镜。

在本使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例中,为方便描述,在使用过程中的以沿着佩戴部1200指向眼球的方向设定为前方,以沿着佩戴部1200指向眼球的相反方向设定为后方。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的靠近眼球的一端设定为前端,远离眼球的一端设定为后端。

在本使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例中,佩戴工具1000的长度方向可以是杆体1230的长度方向,佩戴工具1000的厚度方向可以是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的厚度方向,佩戴工具1000的宽度方向可以是与其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分支1110可以包括与眼睑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111、第一把持部1112、以及连接第一接触部1111与第一把持部1112的第一连结部1113,第二分支1120可以包括第二接触部1121、第二把持部1122、以及连接第二接触部1121和第二把持部1122的第二连结部1123,第一连结部1113通过第一枢轴1130与第二连结部1123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扩张部1100的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以第一枢轴1130为轴心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佩戴部1200可以设置在第一分支1110与第二分支1120之间,佩戴部1200可以包括用于放置隐形眼镜的放置部1210、手推垫1220、以及连接放置部1210和手推垫1220并且贯穿第一通孔1131的杆体1230。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手推垫1220处施加推力并使放置部1210向前方移动。

扩张部1100配置为当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相互靠近时,佩戴部1200以使套筒1240沿着第一枢轴1130和第二枢轴1160的连线并靠近第一枢轴1130的形式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隐形眼镜可以是角膜接触镜。在另外一些示例中,隐形眼镜可以是巩膜接触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1000佩戴角膜接触镜或巩膜接触镜。在一些示例中,隐形眼镜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放置在眼球上的薄膜或晶体。

在一些示例中,扩张部1100可以用于扩张眼睑,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增加眼球的暴露面积,从而有利于佩戴隐形眼镜。

在一些示例中,扩张部1100可以具有第一枢轴1130以及能够以第一枢轴1130为轴心转动的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在一些示例中,扩张部1100可以呈夹子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并利用杠杆原理控制扩张部1100的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的运动。

在另外一些示例中,扩张部1100可以具有第三个或以上的支脚,具体而言,可以在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旁边设置第三分支,并且三个分支的扩张眼睑的方向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多个方向扩张眼睑。

第一分支1110包括与眼睑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111、第一把持部1112、以及连接第一接触部1111与第一把持部1112的第一连结部1113,第二分支1120包括第二接触部1121、第二把持部1122、以及连接第二接触部1121和第二把持部1122的第二连结部1123。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分支1110可以包括第一接触部1111、第一把持部1112、以及连接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一把持部1112的第一连结部111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第一连结部1113连接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一把持部1112。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分支1120可以包括第二接触部1121、第二把持部1122、以及连接第二接触部1121和第二把持部1122的第二连结部112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第二连结部1123连接第二接触部1121和第二把持部1122。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接触部1111、第一把持部1112、以及第一连结部1113可以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接触部1121、第二把持部1122、以及第二连结部1123可以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可以用于接触眼睑,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第一连结部1113可以与第二连结部1123和第一转动轴相配合以使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以第一枢轴1130为轴心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可以具有对称的形状,在另外一些示例中,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可以具有非对称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的形状。

在一些示例中,扩张部1100可以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在一些示例中,扩张部1100可以形成为夹子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相互靠近时,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也相互靠近。在一些示例中,扩张部1100可以形成为剪刀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相互远离时,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相互靠近。在一些示例中,扩张部1100可以为镊子或钳子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对夹子的结构的扩张部1100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文所述的其他技术特征能够全部地或部分的应用于具有其他类型的杠杆结构的扩张部1100的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1000。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通过第一连结部1113和第二连结部1123组合在一起。具体而言,第一连结部1113和第二连结部1123可以具有层叠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令第一枢轴1130穿过第一连结部1113和第二连结部1123的层叠的部分。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可以具有对称的形状。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可以用于接触眼睑,并且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可以用于扩张眼睑。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接触眼睑的一端可以由柔性材料。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接触部1111的接触眼睑的一侧可以为扁平状,第二接触部1121的接触眼睑的一侧可以为扁平状。具体而言,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的端部可以沿着垂直与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间连线的方向延展。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增加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与眼睑的接触面积。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的扁平部分可以具有弧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更加符合眼睑的形状。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可以具有对称的形状。在另外一些示例中,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可以以设置为非对称的形状。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把持部1112可以具有利于手指穿过的通孔,第二把持部1122可以具有利于手指穿过的通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令手指穿过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的通孔并握持佩戴工具1000。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可以为圆柱状或棱柱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令手同时握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并控制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的开合。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结部1113可以连接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一接触部1111。第二连结部1123可以连接第二把持部1122和第二接触部1121。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结部1113可以通过第一枢轴1130与第二连结部1123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结部1113和第二连结部1123能够以第一枢轴1130为轴心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结部1113可以包括由第一基座和从三个不同方向由基座延伸出来的三个支脚。在一些示例中,三个支脚中的两个支脚可以分别与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一把持部1112连接,第三个支脚可以具有通孔并通过第一枢轴1130与第二连结部1123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连结部1123可以与第一连结部1113具有对称的形状,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部1123可以包括由第二基座和从三个不同方向由基座延伸出来的三个支脚。在一些示例中,三个支脚中的两个支脚可以分别与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一把持部1112连接,第三个支脚可以具有通孔并通过第一枢轴1130与第一连结部1113的具有通孔的支脚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扩张部1100还可以具有第二枢轴1160以及能够以第二枢轴1160为轴心转动的第一连接臂1140和第二连接臂1150。具体而言,扩张部1100还可以包括第三枢轴1170和第四枢轴1180,并且第一把持部1112在靠近第一把持部1112的一侧可以具有通孔,第一连接臂1140通过该通孔以第三枢轴1170为轴心可转动地与第一把持部1112连接。第二把持部1122在靠近第二把持部1122的一侧可以具有通孔,第二连接臂1150以第四枢轴1180为轴心可转动地与第二把持部1122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臂1140为长条状并且两端均设置有通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一连接臂1140的两个通孔分别通过第二枢轴1160与第二连接臂1150连接和通过第三枢轴1170与第一把持部1112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连接臂1150为长条状并且两端均设置有通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二连接臂1150的两个通孔分别通过第二枢轴1160与第一连接臂1140连接和通过第四枢轴1180与第二把持部1122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臂1140和第二连接臂1150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枢轴1160能够位于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的对称轴上。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臂1140和第二连接臂1150可以形成夹角,并且夹角的开口朝向手推垫1220。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枢轴1130具有沿第一枢轴1130和第二枢轴1160的连线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1131。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枢轴1160具有沿第一枢轴1130和第二枢轴1160的连线方向贯通的第二通孔1161,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佩戴部1200以穿过第一通孔1131和第二通孔1161的形式设置在扩张部1100上。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通孔1161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与套管(后续描述)进行螺纹接合。

在一些示例中,佩戴部1200可以设置在第一分支1110与第二分支1120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在具有对称的形状的情况下,佩戴部1200可以设置在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的对称轴上。

在一些示例中,佩戴部1200可以包括用于放置隐形眼镜的放置部1210、手推垫1220、以及连接放置部1210和手推垫1220的杆体1230。

在一些示例中,杆体1230可以同时贯穿第一通孔1131和第二通孔1161。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通孔1131和第二通孔1161限定杆体1230的运动方向。在一些示例中,杆体1230可以仅仅通过第一通孔1131,在这种条件下,能够改变杆体1230的运动方向。

在一些示例中,放置部1210设置在杆体1230的靠近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的一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相互远离时,放置部1210能够靠近眼球。

在一些示例中,放置部1210可以由透光或半透光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放置部1210靠近眼球时,放置部1210不会阻碍视线,从而能够便于放置隐形眼镜。

在一些示例中,放置部1210由柔性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放置部1210放置有隐形眼镜时,能够发生形变并支撑隐形眼镜,从而有利于佩戴隐形眼镜。在一些示例中,放置部1210的材料可以是软树脂或硅胶。在一些示例中,放置部1210可以由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丙烯酸、聚酰胺、聚碳酸酯、四氟化乙烯、聚烯烃、聚氨酯、硅树脂、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在一些示例中,放置部1210可以由抗菌性树脂构成。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向构成放置部1210的软树脂或硅胶材料中添加抗菌剂。在这种情况下,放置部1210能够具有抗菌性。

在一些示例中,放置部1210具有接触隐形眼镜的安装面,安装面为凹入的弯曲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隐形眼镜能够粘附在安装面上。

在一些示例中,放置部1210可以为吸盘形状,放置部1210的直径可以小于隐形眼镜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利于隐形眼镜的佩戴。

在一些示例中,放置部1210的安装面的中心处可以设置有通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通孔在安装面处形成负压,从而更好地使隐形眼镜粘附在安装面上。

在一些示例中,放置部1210可拆卸地设置在杆体1230上,具体而言,放置部1210可以具有不同的规格,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隐形眼镜的种类和大小替换合适的放置部1210。

在一些示例中,手推垫1220可以设置在杆体1230的靠近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的一侧。

在一些示例中,杆体1230可以具有沿杆体1230长度方向的通孔,杆体1230的通孔的一侧可以与安装面连通。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通孔能够使安装面与其他部件产生气体连通。在一些示例中,手推垫1220可以设置为气囊,杆体1230的通孔另一侧可以与手推垫1220的气囊连通。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气囊在安装面形成负压,并且能够通过挤压气囊以使降低安装面对隐形眼镜的吸附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手推垫1220可以呈锥状或柱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于用手推动手推垫1220。

在一些示例中,述杆体1230在连接手推垫1220的一侧的外部可以设置有套筒1240,套筒1240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与第二通孔1161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套筒1240与第二通孔1161通过螺纹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旋转套筒1240来改变套筒1240与第二通孔1161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套筒1240配置为当朝向第一枢轴1130移动时,佩戴部1200可以以使放置部1210沿着第一枢轴1130与第二枢轴1160的连线并远离第一枢轴1130的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套筒1240配置为当朝向第一枢轴1130移动时,能够推动放置部1210靠近眼球。

在一些示例中,杆体1230还设置有弹簧1250,弹簧1250的一侧连接杆体1230,弹簧1250的另一侧连接第一枢轴1130。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佩戴部1200后,能够利用弹簧1250使佩戴部1200复位。

在一些示例中,弹簧1250还可以设置在套筒1240和手推垫1220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套筒1240和手推垫1220弹性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套筒1240还可以设置有旋钮1241,旋钮1241可以配置为旋转套筒1240以改变套筒1240与第二枢轴1160的相对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旋钮1241来旋转套筒1240。

在一些示例中,套筒1240可以为筒状并且套筒1240的两侧具有沿轴线方向的通孔,套筒1240的通孔与杆体1230的横截面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杆体1230能够通过该通孔贯穿套筒1240。

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1000的a区域的剖面图。

在一些示例中,杆体1230设置有限位部1231,限位部1231被限制在套筒1240内。具体而言,杆体1230贯穿套筒1240的部分可以设置有限位部1231,限位部1231可以是垂直于杆体1230长度方向的各个方向的突起,并且突起的长度可以大于套筒1240的通孔的半径。在这种情况下,限位部1231能够被限制在套筒1240内,从而能够使杆体1230的与套筒1240的相对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一些示例中,限位部1231可以为平扁的圆柱体,并且限位部1231的轴线与杆体1230的轴线大致重合。

在一些示例中,弹簧1250可以大致呈圆柱状,在一些示例中,限位部1231的直径可以大于弹簧1250内径,并且第一枢轴1130的通孔的直径可以小于弹簧1250外径。在这种情况下,弹簧1250可以被限制在杆体1230的限位部1231和第一枢轴1130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杆体1230的限位部1231可以设置在套筒1240外,具体而言,限位部1231可以设置在套筒1240和第一枢轴1130之间,并且突起的长度可以大于套筒1240的通孔的半径。在这种情况下,限位部1231能够被限制在套筒1240和和第一枢轴1130之间,从而能够使杆体1230的与套筒1240的相对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1000在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相互靠近的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1000在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相互远离的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扩张部1100与佩戴部1200配置为当第一把持部1112与第二把持部1122相互远离时,第一接触部1111与第二接触部1121相互靠近,并且佩戴部1200以使放置部1210沿着第一枢轴1130与第二枢轴1160的连线并靠近第一枢轴1130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扩张部1100与佩戴部1200配置为当第一把持部1112与第二把持部1122相互远离时,第二枢轴1160沿着第一枢轴1130与第二枢轴1160的连线并远离第一枢轴1130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扩张部1100的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可以以第一枢轴1150为轴心沿c方向左右转动,并且当第一分支1110和第二分支1120以第一枢轴1150为轴心沿c方向左右转动时,佩戴部1200可以沿r方向前后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扩张部1100与佩戴部1200配置为当第一把持部1112与第二把持部1122相互靠近时,第一接触部1111与第二接触部1121相互远离,并且佩戴部1200以使放置部1210沿着第一枢轴1130与第二枢轴1160的连线并远离第一枢轴1130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扩张部1100与佩戴部1200配置为当第一把持部1112与第二把持部1122相互靠近时,第二枢轴1160沿着第一枢轴1130与第二枢轴1160的连线并靠近第一枢轴1130的方向移动。

图6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1000的放置盒2000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1000的放置盒2000的第一盒体2100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1000的放置盒2000的第二盒体2200的平面示意图。图9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1000以另一种使用状态放置在放置盒2000中的立体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放置盒2000,其特征在于:该放置盒2000的内部设置有凹槽,该凹槽与上文所述的隐形眼镜的佩戴工具1000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把佩戴工具1000放置在放置盒2000内。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放置盒2000可以包括第一盒体2100和第二盒体220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盒体2100和第二盒体2200可以沿放置在放置盒2000时的佩戴工具1000的第一分支1100和第二分支1200的厚度方向打开和闭合。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凹槽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盒体2100的第一凹槽2110和设置在第二盒体2200的第二凹槽221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凹槽2110可以与佩戴工具1000相匹配,第二凹槽2210可以与佩戴工具1000相匹配。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凹槽2110可以设置有卡扣,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佩戴工具1000从第一凹槽2110中掉落。

在一些示例中,卡扣可以设置在与杆体1230相匹配的凹槽附近。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所示,放置盒2000的第二凹槽2210还可以设置有固定槽2220。具体而言,固定槽2220的宽度可以与佩戴工具1000的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的厚度相匹配,并且佩戴工具1000能够竖直地设置在固定槽上。

在一些示例中,佩戴工具1000可以沿佩戴工具1000的厚度方向插入到第一盒体2100的凹槽内。并且在佩戴工具1000插入到第一盒体2100的凹槽后,卡扣可以固定佩戴工具1000的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放置盒2000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放置盒2000的形状。

图10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佩戴工具1000的放置盒2000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0所示,放置盒2000可以包括第一盒体2100a和第二盒体2200a。其中,第一盒体2100a和第二盒体2200a可以沿放置在放置盒2000时的佩戴工具1000的长度方向打开和闭合。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盒体2100a可以具有与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相匹配的凹槽,第一盒体2100a可以具有与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二接触部1121的凹槽。在这种情况下,佩戴工具1000能够安置在第一盒体2100a和第二盒体2200a内。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盒体2100a可以具有固定机构,并且固定机构配置为固定佩戴工具1000的第一把持部1112、第二把持部1122、第一接合部1113或第二接合部1123。

在一些示例中,佩戴工具1000可以沿佩戴工具1000的长度方向插入到第一盒体2100a的凹槽内。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盒体2100a的凹槽也可以设置有卡扣,具体而言,第一盒体2100a的卡扣可以设置在与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相匹配的凹槽附近,并且设置有与第一把持部1112和第二把持部1122的通孔附近形成突起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