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10280发布日期:2021-07-09 13:2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背景技术:

2.临床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临床各科一般护理常规和各科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五官科护理、皮肤科护理、急救护理,医院内的病人在术后需要下床活动或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时,需要依靠患者自身的力量起身或者需要他人的协助,很多术后身体虚弱的患者、孕产妇、老年人、瘫痪病人等需要卧床休息,医生和护士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将病人扶起,便于护理,医生和护士的体力消耗大,劳动强度高,因此需要用到辅助起身装置。
3.现有的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多是通过人员搀扶完成起身,需要借助人力,较轻病情的病患能借助床旁的支架,患者依靠用手抓紧支架的辅助作用完成起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患者在多人搀扶或者借助支架起身时,容易使患者受力过度而造成伤口裂开等,不利于病患的痊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效果不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装设有立柱,所述床板上开设有置放槽,所述置放槽的槽底开设有通孔,所述置放槽内转动装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转动装设有连接头,且连接头贯穿于通孔,所述床板的底部装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装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装设有液压泵和液压升降柱,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上装设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输出端和液压升降柱输入端上套置有油管。
6.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装饰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转孔且连接杆贯穿于转孔。
7.优选的,所述置放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套置有轴承,所述升降板上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套置在轴承内。
8.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上对称装设有立杆,所述立杆上装设有横杆。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患者可以控制液压泵的运行,运行液压泵后,油液经过分流器通过油管进入到液压升降柱上,又由于升降板上的转轴通过轴承可以在穿孔内旋转,使得升降板可以在床板的置放槽内翻转,通过液压升降柱的不断延伸,可以使升降板与床板间的倾斜角度增大,病患可以自行控制倾斜的角度,从而不会影响病患的伤口愈合,有利于病患起身,操作简单。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由于连接头上的转孔与连接杆为间
隙配合,连接头可以围绕连接杆转动,能随着液压升降柱的延伸不断变化,能避免液压升降柱与升降板产生互锁现象,又通过升降板上的立杆和横杆,可以使病患在无人陪护的情况下,在起身时能够用手借助立杆和横杆起到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床板、2立柱、3置放槽、4通孔、5升降板、6连接头、7固定杆、8承重板、9液压泵(yb1

25)、10液压升降柱(dy

601)、11分流器(lj

02),12油管、13连接杆、14转孔、15穿孔、16轴承、17转轴、18立杆、19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8.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床板1,为方形板,以及床板1的底部四周焊接连接有立柱2,为方形柱,可以对床板1起到支撑作用,床板1的上端面左侧开设有置放槽3,置放槽3为方形板,位于中间位置,置放槽3的槽底右侧开设有通孔4,通孔4为方形孔,位于中间位置,置放槽3的右壁上转动装设有升降板5,升降板5为方形板,升降板5的前后端右侧对称焊接连接有转轴17,转轴17为圆柱轴,位于中间位置,数量为2根,置放槽3的前后内壁右侧开设有穿孔15,穿孔15为圆形孔,与转轴17的位置对应,穿孔15内套置有轴承16,轴承16的外壁与穿孔15的内壁为过盈配合,轴承16内套置有转轴17,通过轴承16的转动作用,可以使转轴17转动的更顺畅,升降板5的下端面上转动装设有连接头6,连接头6为圆柱,数量为2个,床板1的底部焊接连接有固定杆7,固定杆7为圆柱杆,数量为4根,位于通孔4的四周,固定杆7的下端焊接连接有承重板8,承重板8为方形板,位于通孔4的下方,承重板8上焊接连接有液压泵9和液压升降柱10,液压泵9焊接连接在承重板8的上端,位于中间位置,型号为yb1

25,承重板8上端前后对称焊接连接有液压升降柱10,型号为dy

601,数量为2根,液压升降柱10的伸缩端与连接头6的下端焊接连接,液压泵9的输出端与分流器11的输入端无缝焊接连接,分流器11的型号为lj

02,分流器11的油液输入、输出端与液压升降柱10的输入、输出端用油管12连接,且均为过盈配合,患者可以控制液压泵9的运行,运行液压泵9后,油液经过分流器11通过油管12进入到液压升降柱10上,又由于升降板5上的转轴17通过轴承16可以在穿孔15内旋转,使得升降板5可以在床板1的置放槽3内翻转,通过液压升降柱10的不断延伸,可以使升降板5与床板1间的倾斜角度增大,病患可以自行控制倾斜的角度,从而不会影响病患的伤口愈合,有利于病患起身,操作简单。
19.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升降板5的下端面上对称焊接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为u型结构,数量为2根,连接杆13上转动装设有连接头6,连接头6的上部开设有转孔14,转孔14为圆形孔,位于中间位置,且转孔14内贯穿有连接杆13,为间隙配合,由于连接头6上的转孔14与连接杆13为间隙配合,连接头6可以围绕连接杆13转动,能随着液压升降柱10的延
伸不断变化,能避免液压升降柱10与升降板5产生互锁现象,升降板5的上端前后方对称焊接连接有立杆18,立杆18为圆柱杆,数量为8根,立杆18的上端顶部焊接连接有横杆19,横杆19为方形杆,数量为2根,通过立杆18与横杆19可以使病患在无人陪护的情况下,在起身时能够用手借助立杆18和横杆19起到支撑作用。
20.实施时,当患者需要起身,可以控制液压泵9运行,运行液压泵9将油液输送至分流器11内,再通过油管12进入到液压升降柱10上,又由于升降板5上的转轴17通过轴承16可以在穿孔15内旋转,使得升降板5可以在床板1的置放槽3内翻转,又由于连接头6上的转孔14与连接杆13为间隙配合,连接头6可以围绕连接杆13转动,连接头6能随着液压升降柱10的延伸不断变化,能避免液压升降柱10与升降板5产生互锁现象,通过液压升降柱10的不断延伸,可以使升降板5与床板1间的倾斜角度增大,病患可以自行控制倾斜的角度,从而不会影响病患的伤口愈合,有利于病患起身,操作简单,能解决现有的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效果不佳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