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院前医疗急救箱

文档序号:25710300发布日期:2021-07-02 19:2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院前医疗急救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院前急救箱,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院前医疗急救箱。



背景技术:

医疗急救箱是用于收纳医护人员院前急救物品及设备的医疗辅助器械,方便医护在院外救治伤者,其构造大部分由开合式箱体与内部的双层或多层托盘组成;部分由包式构成,主要用于放置急救物品、药品、设备。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医疗急救箱大部分为手提式,影响医护人员抢救时的机动性,增加急救路程中的手部负重,遇大抢救时携带物品较多时,易消耗大量体力,携带不方便并且影响急救人员抢救伤病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院前医疗急救箱,通过在医疗急救箱上同时设置手提带、双肩背带、以及拉杆组件,便于用户根据医疗急救箱负重情况、个人使用习惯、具体抢救场景需求合理选择携带医疗急救箱的方式,提高急救人员抢救伤病的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院前医疗急救箱,所述急救箱包括:

箱本体,包括箱盒和箱盖,所述箱盒具有用于容纳医疗物资的容纳腔,所述箱盖用于封闭所述箱盒的开口;

拉杆组件,包括伸缩式拉杆以及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箱本体底部,所述伸缩式拉杆一端与箱本体背面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双肩背带,连接在所述箱本体背面;

手提带,所述手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箱本体顶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急救箱还包括:药品收纳组件,包括折叠带以及分别置在所述折叠带上相对两侧边缘的磁铁,折叠带表面设置有多个不同规格的第一收纳袋,所述折叠带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箱盖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箱盒及所述箱盖的外层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内层采用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急救箱还包括:输液辅助组件,包括输液杆收纳槽、伸缩式输液杆及挂钩;所述输液杆收纳槽具有朝上的开口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箱本体背面,所述伸缩式输液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输液杆收纳槽内部,另一端为伸出所述输液杆收纳槽开口的自由端,所述挂钩连接所述伸缩式输液杆的自由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急救箱还包括:

多对第一锁扣,每对所述第一锁扣包括设置在所述箱盒开口的第一公扣以及设置在所述箱盖边缘的第一母扣;

弹性限位带,一端连接所述箱盒开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箱盖;

箱盖支撑柱,转动连接在所述箱盖外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急救箱还包括:冰收纳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箱盒底部的冰收纳室、滑动连接在所述冰收纳室内的冰盒以及第二锁扣,所述冰收纳室的侧壁的外层由硬质塑料制成,所述冰收纳室的侧壁的内层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锁扣包括设置在所述冰收纳室开口的第二母扣及设置在所述冰盒上的第二公扣;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冰收纳室底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急救箱还包括:外壁收纳盒组件,包括硬质塑料材质的挡板、弹性构件以及魔术贴;所述挡板下侧连接所述箱盒的外侧,挡板的两侧通过弹性构件连接所述箱盒的侧壁;所述挡板的上侧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箱盒的外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箱盒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收纳托盘。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益效果:通过在医疗急救箱上同时设置手提带、双肩背带、以及由滑轮与伸缩式拉杆构成的拉杆组件等多种携带医疗急救箱的方式,便于用户根据医疗急救箱负重情况、个人使用习惯、具体抢救场景需求合理选择携带医疗急救箱的方式,提高急救人员抢救伤病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箱本体打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箱本体闭合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箱本体的后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箱本体的内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冰收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药品收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外壁收纳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箱盖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箱本体;110、箱盒;111、隔热材料;120、箱盖;121、内置收纳袋;122、外置收纳袋;211、伸缩式拉杆;212、滑轮;220、双肩背带;221、第三锁扣;222、第三公扣;223、第三母扣;230、手提带;300、药品收纳组件;310、折叠带;320、磁铁;330、第一收纳袋;410、输液杆收纳槽;420、伸缩式输液杆;430、挂钩;510、第一锁扣;511、第一公扣;512、第一母扣;520、弹性限位带;530、箱盖支撑柱;600、冰收纳组件;610、冰收纳室;620、冰盒;621、第一把手凹槽;630、第二锁扣;631、第二公扣;632、第二母扣;700、外壁收纳盒组件;710、挡板;711、第二把手凹槽;720、弹性构件;730、魔术贴;810、收纳托盘;820、第二收纳袋;830、底部支撑柱;910、反光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而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式院前医疗急救箱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描述习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背包的正面、背面、底部、顶部分别一一对应于附图中的前、后、下、上等四个方位。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院前医疗急救箱,所述急救箱包括箱本体100、拉杆组件、双肩背带220以及手提带230。

其中,箱本体100,包括箱盒110和箱盖120,所述箱盒110具有用于容纳医疗物资的容纳腔,所述箱盖120用于封闭所述箱盒110的开口。参照图8,箱盖120的内侧设置有内置收纳袋121,箱盖120的外侧设置有外置收纳袋122,内置收纳袋121和外置收纳袋122可以是布袋或橡胶袋,便于收纳物品。

拉杆组件,包括伸缩式拉杆211以及滑轮212,所述滑轮212设置在所述箱本体100底部,所述伸缩式拉杆211一端与箱本体100背面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设置拉杆组件,便于医护人员在平坦路面通过拖拉方式携带急救箱,减轻身体负重。

双肩背带220,连接在所述箱本体100背面;采用双肩背带220利于在复杂路面携带急救箱,同时在复杂路面行进过程中,为了降低急救箱的大幅晃动,在双肩背带220上设置了第三锁扣221,具体的,第三锁扣221有分别连接在两个双肩背带220上的第三公扣222和第三母扣223构成,第三公扣222和第三母扣223相互扣合套在人体腰部,提高行进过程中急救箱的稳定性。

手提带230,所述手提带23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箱本体100顶部;手提带230便于将急救箱在多人之间传递。

参照图1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急救箱还包括可收纳所需急救药品安瓿的药品收纳组件300,药品收纳组件300包括折叠带310以及分别置在所述折叠带310上左右两侧边缘的磁铁320,折叠带310表面设置有多个不同规格的第一收纳袋330,所述折叠带310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箱盖120上。通过磁铁320吸附方式闭合折叠带310,方便快速展开折叠带310取用药品。具体的,第一收纳袋330外侧设置透明的铭牌袋,可将标注药品名称的铭牌放置到与相关药品对应的铭牌袋上,方便取用,第一收纳袋330规格根据1ml、2ml、5ml、及10ml等设置大小,部分设置为均码,整体由橡胶等弹性材质构成,可有效预防颠簸倾洒。

可以理解的是,折叠带310可以由两块铰接的硬质塑料板组成,也可以折叠带310整体有可折叠的布料组成,折叠带310具有可折叠的特性,提升容纳药品的容量。

参照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盒110及所述箱盖120的外层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内层采用采用隔热材料111制成。通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外层,避免在携带过程中箱盒110容纳腔内的物品收到挤压,同时隔热材料111在箱盖120封闭箱盒110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避免箱盒110内药品和设备受到户外高温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指的硬质塑料材质包括pvc、pe、pp、pc、abs等机械强度较高、质地较硬的塑料。本实施例中所指的隔热材料111(thermalinsulationmaterial),能阻滞热流传递的材料,又称热绝缘材料。传统绝热材料,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聚苯乙烯泡沫(expandedpolystyrene简称eps)等,新型绝热材料,如气凝胶毡、真空板等。

参照图2,为了便于在夜间行进,在箱盖120外侧设置有反光标志910,反光标志910由反光材料制成,用于反光警示,提高医护人员夜间行进的安全性。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急救箱还包括输液辅助组件,输液辅助组件包括输液杆收纳槽410、伸缩式输液杆420及挂钩430;所述输液杆收纳槽410具有朝上的开口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箱本体100背面,所述伸缩式输液杆42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输液杆收纳槽410内部,另一端为伸出所述输液杆收纳槽410开口的自由端,所述挂钩430连接所述伸缩式输液杆420的自由端。通过设置输液辅助组件,便于在院前急救时利用挂钩430悬挂输液瓶,辅助现场输液复苏抢救。

可以理解的是,伸缩式输液杆420的结构是现有技术,具体可以采用折叠雨伞的伸缩杆或者电杆等现有伸缩机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通过设置伸缩式输液杆420便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下调节挂钩430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挂钩430可以是塑料或金属钩。挂钩430也可以是由相互转动连接的两瓣金属圆弧构成,在将伸缩式输液杆420收起时,也可以将两瓣金属圆弧闭合,节省收纳空间。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急救箱还包括多对第一锁扣510、两条弹性限位带520以及箱盖120支撑柱;其中,

每对所述第一锁扣510包括设置在所述箱盒110开口的第一公扣511以及设置在所述箱盖120边缘的第一母扣512,用于封闭箱盖120和箱盒110,保持箱盒110内部容纳腔的密封性。可以理解的是,箱盖120和箱盒110的边缘也可以采用拉链结构进行封闭。

弹性限位带520,一端连接所述箱盒110开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箱盖120,弹性限位带520可以采用橡胶材质或者弹性布料制成,可以在展开箱盖120时提供一定的缓冲,避免箱盖120展开过快而猛烈撞击地面造成损坏。具体的,两条弹性限位带520分别布置在箱本体100的左右两侧,保持箱盖120展开时受力均匀。

箱盖120支撑柱,转动连接在所述箱盖120的外侧,避免了箱盖120前端的外侧面之间接触地面。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急救箱还包括冰收纳组件600,冰收纳组件600包括设置在所述箱盒110底部的冰收纳室610、滑动连接在所述冰收纳室610内的冰盒620以及第二锁扣630,所述冰收纳室610的侧壁的外层由硬质塑料制成,所述冰收纳室610的侧壁的内层由隔热材料111制成;所述第二锁扣630包括设置在所述冰收纳室610开口的第二母扣632及设置在所述冰盒620上的第二公扣631;所述滑轮212设置在所述冰收纳室610底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冰收纳组件600可以在冰盒620中携带用于冰敷的降温材料,例如冰袋等,便于院前急救时的操作,例如,在中暑急救时利用冰袋辅助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冰盒620直接放置在箱盒110内,容易造成箱盒110内出现冷凝水,影响其他药品的保存,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冰收纳室610和箱盒110分隔为两个腔室,并且每个腔室都在内层设置有隔热材料111,减少冰收纳室610对箱盒110的降温作用,进一步避免在箱盒110内形成冷凝水。

参照图1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急救箱还包括设置在箱盒110左右两侧的外壁收纳盒组件700,外壁收纳盒组件700包括硬质塑料材质的挡板710、弹性构件720以及魔术贴730;所述挡板710下侧连接所述箱盒110的外侧,挡板710的两侧通过弹性构件720连接所述箱盒110的侧壁;所述挡板710的上侧通过魔术贴730连接所述箱盒11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采用硬质塑料制成的挡板710可以防止被锐器刺穿外露,提升了急救箱的安全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构件720的作用是通过弹性力使得挡板710向箱盒110的外壁贴近,避免其中收纳的锐器在行进过程中发生晃动,减少锐器刺穿外壁收纳盒组件700的几率,提高安全性。其中,弹性构件720可以由橡胶或硅胶或者具有弹性的布料制成。魔术贴730便于开合外壁收纳盒组件700,方便对其中锐器的取用。

参照图1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盒110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收纳托盘810。采用托盘的方式,有效利用了箱盒110内的容积,便于在竖直状态下打开箱盖120后直接有层次的展现其中的收纳物品,方便取用。具体的,在箱盒110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收纳袋820,便于收纳个人用品,例如工作牌等。

参照图1,进一步的,在冰收纳室610底部设置有与滑轮212等高的底部支撑柱830,便于保持竖直打开箱盖120,取用物品。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