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

文档序号:26118523发布日期:2021-08-03 13:0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



背景技术:

引流是将身体内异物经引流管最后进入引流袋中,因此在引流过程中需要用到引流架对引流袋进行悬挂支撑。

现有的临床医用引流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对引流管进行支撑,进而存在因引流管过长而导致引流不畅的情况,降低装置实用性和引流效果,此外,现有的临床医用引流架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紧固螺栓对床板的横杆进行顶紧进而将装置进行固定,而由于装置为悬空状态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床板震动的影响,进而大大降低装置的固定效果,导致装置脱落,降低装置功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解决了现有的临床医用引流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对引流管进行支撑,进而存在因引流管过长而导致引流不畅的情况,降低装置实用性和引流效果,以及现有的临床医用引流架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紧固螺栓对床板的横杆进行顶紧进而将装置进行固定,而由于装置为悬空状态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床板震动的影响,进而大大降低装置的固定效果,导致装置脱落,降低装置功能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包括连接杆、放置筒、伸缩杆和支架,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所述放置筒,所述放置筒与所述连接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连接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伸缩杆上端设置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伸缩杆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筒一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与所述放置筒通过卡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放置筒为引流袋提供放置空间,同时所述可视窗可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引流袋内液体的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旋转套筒,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旋转套筒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旋转套筒内设置有伸缩立柱,所述伸缩立柱与所述旋转套筒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套筒可围绕所述伸缩立柱进行转动,进而当装置闲置时,可将所述放置筒以及所述连接杆旋转到床板下方,当装置使用时,可将所述放置筒以及所述连接杆旋转出,进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套筒以及所述伸缩立柱一侧壁上均成型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与所述固定孔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销与所述固定孔相结合,可将所述旋转套筒转动后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将所述连接杆以及所述放置筒的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立柱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伸缩立柱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立柱可根据病床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使所述支撑板与地面接触,进而对装置进行支撑,同时配合所述紧固螺栓可将装置稳稳固定在病床下方,不会受到床板震动的影响,保证装置的固定效果,提高装置功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立柱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成型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内成型有定位孔,所述滑动板一侧壁底端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插接,所述定位销上方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贯穿所述滑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槽为所述滑动板提供滑动轨道,进而使所述滑动板根据病床横杆的规格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成后,将所述定位销插在所述定位孔内,将所述滑动板进行固定,同时转动所述紧固螺栓,进而使所述紧固螺栓对横杆进行顶紧,使装置固定在横杆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临床医用引流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对引流管进行支撑,进而存在因引流管过长而导致引流不畅的情况,降低装置实用性和引流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杆和支架,在引流过程中,伸缩杆可对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同时支架可对引流管进行支撑,进而可改变引流管的引流路径,同时也防止因引流管过长而存在引流不畅的情况发生,提高装置实用性和引流效果;

2、为解决现有的临床医用引流架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紧固螺栓对床板的横杆进行顶紧进而将装置进行固定,而由于装置为悬空状态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床板震动的影响,进而大大降低装置的固定效果,导致装置脱落,降低装置功能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立柱和支撑板,伸缩立柱可根据病床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使支撑板与地面接触,进而对装置进行支撑,同时配合紧固螺栓可将装置稳稳固定在病床下方,不会受到床板震动的影响,保证装置的固定效果,提高装置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中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中伸缩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撑板;2、旋转套筒;3、固定孔;4、伸缩立柱;5、安装板;6、定位销;7、紧固螺栓;8、滑动板;9、支架;10、伸缩杆;11、可视窗;12、放置筒;13、连接杆;14、固定销;15、滑槽;1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包括连接杆13、放置筒12、伸缩杆10和支架9,连接杆13一端设置有放置筒12,放置筒12与连接杆13通过螺钉连接,连接杆13上端设置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与连接杆13通过螺钉连接,伸缩杆10上端设置有支架9,支架9与伸缩杆10通过螺钉连接,在引流过程中,伸缩杆10可对支架9的高度进行调节,同时支架9可对引流管进行支撑,进而可改变引流管的引流路径,同时也防止因引流管过长而存在引流不畅的情况发生,提高装置实用性和引流效果,放置筒12一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11,可视窗11与放置筒12通过卡槽连接,放置筒12为引流袋提供放置空间,同时可视窗11可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引流袋内液体的含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3另一端设置有旋转套筒2,连接杆13与旋转套筒2通过螺钉连接,旋转套筒2内设置有伸缩立柱4,伸缩立柱4与旋转套筒2转动连接,旋转套筒2可围绕伸缩立柱4进行转动,当装置闲置时,可将放置筒12以及连接杆13旋转到床板下方,当装置使用时,可将放置筒12以及连接杆13旋转出,进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旋转套筒2以及伸缩立柱4一侧壁上均成型有固定孔3,固定孔3内设置有固定销14,固定销14与固定孔3插接,固定销14与固定孔3相结合,可将旋转套筒2转动后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将连接杆13以及放置筒12的位置进行固定。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伸缩立柱4底端设置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与伸缩立柱4通过螺钉连接,伸缩立柱4可根据病床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使支撑板1与地面接触,进而对装置进行支撑,同时配合紧固螺栓7可将装置稳稳固定在病床下方,不会受到床板震动的影响,保证装置的固定效果,提高装置功能性,伸缩立柱4上端设置有安装板5,安装板5上成型有滑槽15,滑槽15内设置有滑动板8,滑动板8与滑槽15滑动连接,滑槽15内成型有定位孔16,滑动板8一侧壁底端设置有定位销6,定位销6与定位孔16插接,定位销6上方设置有紧固螺栓7,紧固螺栓7贯穿滑动板8,滑槽15为滑动板8提供滑动轨道,进而使滑动板8根据病床横杆的规格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成后,将定位销6插在定位孔16内,将滑动板8进行固定,同时转动紧固螺栓7,进而使紧固螺栓7对横杆进行顶紧,使装置固定在横杆上。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装置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使伸缩立柱4根据病床的高度进行调节,当调节好之后,使滑动板8根据病床横杆的规格在滑槽15内进行调节,当调节好之后,将定位销6插在定位孔16内,将滑动板8进行固定,同时转动紧固螺栓7,进而使紧固螺栓7对横杆进行顶紧,使装置固定在横杆上,然后当装置使用时,转动旋转套筒2将放置筒12以及连接杆13旋转出,并将固定销14插在固定孔3内,将转动后的旋转套筒2固定,再将引流袋放在放置筒12中,在引流过程中,伸缩杆10可对支架9的高度进行调节,同时支架9可对引流管进行支撑,进而可改变引流管的引流路径,同时也防止因引流管过长而存在引流不畅的情况发生,提高装置实用性和引流效果,医护人员可通过可视窗11观察引流袋内液体的含量,当装置闲置时,可将放置筒12以及连接杆13旋转到床板下方。

上面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