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6840发布日期:2021-07-06 19:15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


背景技术:

2.体表肿瘤是指来源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等浅表软组织的肿瘤。针对该类肿瘤,临床上常用梭形切除术进行切除,梭形切除术的切口较长、切除皮肤组织较多,术后瘢痕呈直线、但易出现褶皱、因此需要事先在皮肤上相应部位准确标记梭形的手术切口。根据《brown皮肤外科及门诊手术:教程和图解》(第5版/翻译版)一书中第17章“基本外科技术”部分的记载,一般梭形切口长轴为短轴的 3倍为宜,这样更易于缝合伤口;而在实际操作中,不熟练的术者容易将长轴设计过短,使得切口形成类圆形或卵圆形,不利于伤口的愈合。然而,目前尚缺少专门用来测量及标记梭形切口的工具,主刀医生在手术操作时多是简单目测后直接手绘,无法精细、准确地绘制梭形切口,不能准确地判断切口的比例,在操作中存在很多不便,也容易导致切口过圆、不利于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
4.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包括一个四边形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两根相邻且长度相同的短杆和两根相邻且长度相同的长杆,所述短杆的交点与所述长杆的交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长杆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短杆与所述长杆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长杆长度的1.2倍;所述短杆与所述长杆均可伸缩、使所述边框可等比例放大或缩小;两根所述长杆的交点处设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顶部设有可与所述定位盘相对转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 22上铰接有可上下移动的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记号笔的夹持部。
6.进一步地,所述短杆和所述长杆的连接处的底部设有真空吸盘。
7.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包括一个第一折角板、一个第二折角板以及两个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折角板和所述第二折角板的第三折角板,所述第三折角板的两条边分别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折角板的两条边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第一插槽内、构成两根可伸缩的所述短杆,所述第二折角板的两条边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第二插槽内、构成两根可伸缩的所述长杆;所述第一插槽顶部插设有第一锁紧螺杆、所述第二插槽顶部插设有第二锁紧螺杆,所述第一锁紧螺杆头部压紧在所述第三折角板外壁上、杆部插入所述第一插槽并压紧在所述第一折角板上,所述第二锁紧螺杆头部压紧在所述第三折角板外壁上、杆部插入所述第二插槽并压紧在所述第二折角板上。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角板、所述第二折角板以及所述第三折角板的底部均设有
弹性缓冲垫。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包括一个可等比例缩放的四边形边框,具体包括两根相邻且等长的短杆和两根相邻且等长的长杆,短杆的交点与长杆的交点间距与长杆长度相等,且短杆与长杆的两个交点间距为长杆长度的1.2倍,长杆的交点处设有定位盘,其上设有可左右转动的支撑座、可上下移动的伸缩臂以及可夹持记号笔的夹持部;调整好边框大小并摆放在手术部位后,调整伸缩臂和夹持部、将记号笔的笔尖抵在长杆与短杆交点处,按住记号笔并旋转支撑座,即可画出以长杆交点为圆心、连接其余三个顶点的圆弧,同理可画出对称的圆弧,即得到规则、标准的梭形切口(长轴为短轴的3倍);另外用记号笔对称描绘短杆边缘,即可得到局部皮瓣修复术所需的菱形切口。该标记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精确、方便地绘制梭形切口或皮瓣转移切口的切口标记,适宜在体表肿瘤切除手术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0.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的俯视图;
11.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中定位盘的主视图;
12.图3为应用实施例所述的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绘制梭形切口标记的方法示意图;
13.图4为应用实施例所述的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绘制出的梭形切口标记;
14.图5为实施例中具有真空吸盘的所述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的俯视图;
15.图6为实施例所述的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中第一折角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7为实施例所述的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中第二折角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8为实施例所述的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中第三折角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9为应用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折角板、第二折角板以及第三折角板拼接而成的边框的俯视图;
19.图10为实施例中具有弹性缓冲垫的所述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记尺的仰视图。
20.其中:1、边框;11、短杆;12、长杆;13、真空吸盘;14、第一折角板;15、第二折角板;16、第三折角板;161、第一插槽;162、第二插槽;163、第一锁紧螺杆;164、第二锁紧螺杆;2、定位盘;21、支撑座;22、伸缩臂;23、夹持部;3、弹性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实施例
2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肤体表肿瘤手术切口的测量及标
记尺,包括一个四边形的边框1,边框1包括两根相邻且长度相同的短杆11和两根相邻且长度相同的长杆12,短杆11的交点与长杆12的交点之间的距离与长杆12的长度相等,且短杆11与长杆12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长杆12长度的1.2倍;短杆11与长杆 12均可伸缩、使边框1可等比例放大或缩小;两根长杆12的交点处设有定位盘2,定位盘2顶部设有可与定位盘2相对转动的支撑座21,支撑座21上铰接有可上下移动的伸缩臂22,伸缩臂22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记号笔的夹持部23(可以采用弹簧夹)。
24.使用时,根据待切割的开口大小相应地伸缩边框1、从而等比例改变边框1的大小,调整好后将定位盘2置于皮肤上待手术的部位,并固定好边框1;如图所示,如需进行梭形切除缝合术,可将记号笔固定在夹持部23上(图中c点),并调整伸缩臂22的角度使记号笔的笔尖抵在b点;由于预设了ac与短杆11(bc、dc)边长相等,此时按住记号笔并旋转支撑座21(如图3所示),即可以画出以c为圆心、以ac的长度为半径、连接bad三点的圆弧;之后180
°
翻转边框1,再画出与弧bad对称的弧ba`d,即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梭形弧线。如图4所示,假设bc=5,则bd=6(be=3),根据勾股定理可知de=4,即ae=1,a`与a以bd为对称轴相互对称,则a a`=2,可见该梭形弧线的长轴(bd)为短轴(a a`)的3倍,因此其为符合教科书规定的、标准的梭形切口。另外,对于切除手术后的局部皮瓣修复术所需的菱形切口,只需将边框1的大小调整好后置于皮肤上的相应部位,用记号笔描画两根短杆11边缘、之后再180
°
旋转后重新描画,得到的菱形aba`d即为所需的切口形状。由此,可以精确、方便地绘制梭形切口或皮瓣转移切口的切口标记。该标记尺适用于1cm以上的切口,切口稍大时标记更加准确。
25.如图5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短杆11和长杆12的连接处的底部设有真空吸盘13,真空吸盘26可以吸附在皮肤上,从而对定位盘2的位置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绘制菱形切口的精确度。
26.如图6~9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边框1包括一个第一折角板14、一个第二折角板15以及两个分别连接第一折角板14和第二折角板15的第三折角板16,第三折角板16的两条边分别设有第一插槽161和第二插槽162,第一折角板14的两条边分别插入两个第一插槽161内、构成两根可伸缩的短杆11,第二折角板15的两条边分别插入两个第二插槽162内、构成两根可伸缩的长杆12;第一插槽161顶部插设有第一锁紧螺杆163、第二插槽162顶部插设有第二锁紧螺杆 164,第一锁紧螺杆163头部压紧在第三折角板16外壁上、杆部插入第一插槽161并压紧在第一折角板14上,第二锁紧螺杆164头部压紧在第三折角板16外壁上、杆部插入第二插槽并压紧在第二折角板15 上。
27.使用时,将第一折角板14插入第一插槽161、并将第二折角板15 插入第二插槽162,拼接成四边形的边框1,将边框1放置于皮肤上待手术的部位,将第一锁紧螺杆163和第二锁紧螺杆164拧松,根据待切割的开口大小调整第一折角板14在第一插槽163内的长度以及第二折角板15在第二插槽164内的长度,从而灵活调整边框1的大小;之后拧紧第一锁紧螺杆163和第二锁紧螺杆164、将边框1的大小固定,即可进行手术切口的绘制。
28.如图10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折角板14、第二折角板15以及第三折角板16的底部均设有弹性缓冲垫3(优选为采用硅胶制成),在绘制手术切口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边框1对皮肤摩擦、造成皮肤损伤。
29.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
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