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体位固定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6865发布日期:2021-08-06 12:5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婴儿体位固定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枕,尤其涉及婴儿体位固定枕。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以特制的穿刺管经皮肤穿刺置留于中心静脉(目前临床大多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腔内,经此输入高渗性液、高营养液,同时可测量中心静脉压的医疗方法。中心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方法简易等优点,是危急重症抢救过程中快速输液、监测、营养支持等实用而可靠的监测治疗手段。

但是针对新生儿做中picc、脐静脉置管等,需要将新生儿的头部进行一侧旋转,并且保持固定姿势。医护人员通过新生儿固定的姿势可以准确判断出置管的位置。但是现在的医疗设备中医护人员是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裹布束缚,才能将新生儿保持固定的姿势;但是在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裹布的过程操作繁琐,并且束缚效果差。新生儿容易烦躁乱动,极易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医疗操作,从而影响到医疗效果。

为了避免患儿躁动影响摄片效果,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将患儿双手一起固定到纸尿裤中,但是仍然无法避免整个躯干的扭动,许多售卖的成品头型固定枕,外观精美、收放自如,但工艺复杂,不利于清洗消毒,因此有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特制作婴儿体位固定枕,制作方便、清洁卫生且适于固定婴儿体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婴儿体位固定枕,包括枕垫本体,枕垫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之间为头枕部,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的正反两面均设有粘贴a面和粘贴b面,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向头枕部卷绕呈圆柱形,卷绕后,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正反两面的粘贴a面和粘贴b面贴合固定,分别作为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

进一步地,枕垫本体为全棉材质。

进一步地,粘贴a面和粘贴b面分别为婴儿专用魔术贴a面和婴儿专用魔术贴b面。

进一步地,枕垫本体上下两侧边缘设有若干间距排练的通孔,上侧边缘其中一通孔内穿引有上绑带,下侧边缘其中一通孔内穿引有下绑带。

进一步地,头枕部表面还设有缓冲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缓冲限位结构为“口”字形弹性凸起。

进一步地,缓冲限位结构内部填充有弹性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该婴儿体位固定枕,其制作材料采用常用的普通的全棉质大毛巾,将大毛巾纵向折成三折并将边缘缝合即能作为枕垫本体,制作简单,同时便于清洗消毒。

2.枕垫本体左右两侧的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卷绕呈圆柱状的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之间的头枕部能够将婴儿头部夹持在两者之间,对头部起到固定作用,左右手臂则能够伸入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内予以固定。由于材质柔软,不会对婴儿皮肤造成损伤,有效减轻压迫感。

3.该固定枕除了能用放置在头部,用于固定婴儿头部,还能够放置在婴儿身体处,用于固定婴儿身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儿体位固定枕展开状态一侧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婴儿体位固定枕展开状态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婴儿体位固定枕卷绕状态配合绑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婴儿体位固定枕卷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婴儿体位固定枕,包括枕垫本体,枕垫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卷绕部1和右卷绕部2,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之间为头枕部3,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的正反两面均设有粘贴a面4和粘贴b面41,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向头枕部卷绕呈圆柱形,卷绕后,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正反两面的粘贴a面和粘贴b面贴合固定,分别作为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卷绕后呈圆柱形,其中部含有间隙,手臂可通过间隙伸入卷绕部内,并被卷绕部夹紧固定。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由于卷绕,两者的高度高于两者之间的头枕部,相对下陷的头枕部用于夹持头部,枕垫本体为全棉材质。由于婴儿皮肤娇嫩,全棉材质柔软能够保护婴儿肌肤,避免对肌肤造成损伤。

粘贴a面和粘贴b面分别为婴儿专用魔术贴a面和婴儿专用魔术贴b面。魔术贴a面和魔术贴b面能够分别缝制在枕垫本体的正反两面,卷绕后,魔术贴a面和魔术贴b面贴合。

枕垫本体上下两侧边缘设有若干间距排练的通孔5,上侧边缘其中一通孔内穿引有上绑带,下侧边缘其中一通孔内穿引有下绑带。绑带穿过通孔,如果需要进一步对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内进行固定,则将绑带缠绕在左右固定柱上,根据需要系紧。

头枕部表面还设有缓冲限位结构6。缓冲限位结构为“口”字形弹性凸起。缓冲限位结构内部填充有弹性海绵。头部枕靠在头枕部时,头部能够相对限位在“口”字形弹性凸起的中间凹陷部分,起到对头部的相对限位,弹性海绵能够对头部进行保护,避免造成损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技术特征:

1.婴儿体位固定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垫本体,枕垫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之间为头枕部,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的正反两面均设有粘贴a面和粘贴b面,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向头枕部卷绕呈圆柱形,卷绕后,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正反两面的粘贴a面和粘贴b面贴合固定,分别作为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体位固定枕,其特征在于,枕垫本体为全棉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体位固定枕,其特征在于,粘贴a面和粘贴b面分别为婴儿专用魔术贴a面和婴儿专用魔术贴b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体位固定枕,其特征在于,枕垫本体上下两侧边缘设有若干间距排练的通孔,上侧边缘其中一通孔内穿引有上绑带,下侧边缘其中一通孔内穿引有下绑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体位固定枕,其特征在于,头枕部表面还设有缓冲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体位固定枕,其特征在于,缓冲限位结构为“口”字形弹性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体位固定枕,其特征在于,缓冲限位结构内部填充有弹性海绵。


技术总结
婴儿体位固定枕,包括枕垫本体,枕垫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之间为头枕部,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的正反两面均设有粘贴A面和粘贴B面,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向头枕部卷绕呈圆柱形,卷绕后,左卷绕部和右卷绕部正反两面的粘贴A面和粘贴B面贴合固定,分别作为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优点在于,其制作材料采用常用的普通的全棉质大毛巾,将大毛巾纵向折成三折并将边缘缝合即能作为枕垫本体,制作简单,同时便于清洗消毒。

技术研发人员:许丽美;余晓萍;张朝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台县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22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