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约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护理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在医院的病房中,许多患者处在神志不清状态,因烦躁乱动双手常把手臂上的输液针具扯掉,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为保证神经外科病人的治疗效果,在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常使用约束带对病人的肢体实施保护性约束。
现有的神经外科用护理约束装置一般都采用简单的约束带,采用这种固定方式,容易松动,从而使得患者挣脱约束带,影响患者正常输液,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不便。
束缚带在与床体在与床体固定时,较为麻烦,并且容易固定不牢固,使得整体的连接性稳定性较差,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护理约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神经外科用护理约束装置一般都采用简单的约束带,采用这种固定方式,容易松动,从而使得患者挣脱约束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神经外科用护理约束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右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卡槽、卡块、第一螺纹杆、转动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活动板、限位板、第一弹簧、夹持板和防护垫,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内部卡合有卡块,所述卡槽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顶端贯穿装置主体顶端并延伸至装置主体顶端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顶端固连有转动杆,且卡块远离装置主体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装置主体右侧底端固连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外部皆套设有活动板,两组所述活动板顶端左侧螺纹连接有限位板,两组所述限位板底端皆延伸至活动板内部并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抵接,两组所述活动板互相靠近的一侧皆固连有限位板,且装置主体底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板外侧的活动板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
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下夹板、套环、限位槽、上夹板、限位块、第二弹簧、螺纹套和转动环,所述装置主体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下夹板,所述套环外侧上端套设有套环,且第二螺纹杆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套环右端固连有上夹板,且上夹板左端固连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互相配合,所述套环上方的第二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外侧固连有转动环。
进一步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杆、活动杆、固定块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板外部的活动板顶端固连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内部上端插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端固连有固定块,且活动杆和固定杆外部套设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顶端固连和底端分别固连在固定块底端和活动板顶端。
进一步在于:两组所述限位板互相靠近的一端皆固连有四组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互相靠近的一端皆固连有夹持板。
进一步在于:所述夹持板互相靠近的一端皆固连有防护垫,且防护垫的主要材质由橡胶构成。
进一步在于: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第二螺纹杆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连在下夹板和上夹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神经外科用护理约束装置设置有限位板、转动杆、第一连接板和卡块,当需要对患者肢体进行夹持时,首先将患者需要固定的位置,放置到两组限位板之间,在转动转动杆,当转动转动杆时会使得卡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板向下运动,使得两组活动板互相靠近,从而完成夹紧,采用这种设计避免了现有的神经外科用护理约束装置一般都采用简单的约束带,采用这种固定方式,容易松动,从而使得患者挣脱约束带,影响患者正常输液,并且固定时需要缠绕打结,固定较慢工作量大,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不便的问题,带来了通过夹持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更加牢固,不容易挣脱,并且只需转动即可完成固定,无需打结缠绕,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固定更加方便快捷;
2、该神经外科用护理约束装置设置有上夹板、套环、和下夹板,当需要进行固定时只需将上夹板和下夹板分别放置在病床的上下两侧,在转动转动环,当转动转动环时会带动螺纹套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套环向下运动,当套环向下运动时会使得上夹板向下运动,从而完成夹紧,采用这种设计避免了束缚带在与床体在与床体固定时,较为麻烦,并且容易固定不牢固,使得整体的连接性稳定性较差,实用性低的问题,带来了固定更加稳定,同时使得装置整体便于移动,可根据患者的位置,调整固定的位置,便于夹持机构对患者夹持,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固定机构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夹持机构;211、卡槽;212、卡块;213、第一螺纹杆;214、转动杆;215、第一连接板;216、第二连接板;217、活动板;218、限位板;219、第一弹簧;220、夹持板;221、防护垫;3、固定机构;311、第二螺纹杆;312、下夹板;313、套环;314、限位槽;315、上夹板;316、限位块;317、第二弹簧;318、螺纹套;319、转动环;4、限位机构;411、固定杆;412、活动杆;413、固定块;41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神经外科用护理约束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右侧设置有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包括卡槽211、卡块212、第一螺纹杆213、转动杆214、第一连接板215、第二连接板216、活动板217、限位板218、第一弹簧219、夹持板220和防护垫221,装置主体1内部开设有卡槽211,且卡槽211内部卡合有卡块212,卡槽211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13,且第一螺纹杆213顶端贯穿装置主体1顶端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顶端外部,第一螺纹杆213顶端固连有转动杆214,且卡块212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板215,装置主体1右侧底端固连有第二连接板216,且第一连接板215与第二连接板216外部皆套设有活动板217,两组活动板217顶端左侧螺纹连接有限位板218,两组限位板218底端皆延伸至活动板217内部并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15和第二连接板216抵接,两组活动板217互相靠近的一侧皆固连有限位板218,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对限位板218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患者夹持时位置更加贴合,且装置主体1底端设置有固定机构3,第二连接板216外侧的活动板217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4,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对患者进行夹持,并且夹持稳定,避免患者挣脱。
固定机构3包括第二螺纹杆311、下夹板312、套环313、限位槽314、上夹板315、限位块316、第二弹簧317、螺纹套318和转动环319,装置主体1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11,且第二螺纹杆311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下夹板312,套环313外侧上端套设有套环313,且第二螺纹杆311上开设有限位槽314,套环313右端固连有上夹板315,且上夹板315左端固连有限位块316,限位块316与限位槽314互相配合,套环313上方的第二螺纹杆311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18,且螺纹套318外侧固连有转动环319,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使得装置使用时更加稳定。
限位机构4包括固定杆411、活动杆412、固定块413和第三弹簧414,第二连接板216外部的活动板217顶端固连有固定杆411,且固定杆411内部上端插设有活动杆412,活动杆412顶端固连有固定块413,且活动杆412和固定杆411外部套设有第三弹簧414,且第三弹簧414顶端固连和底端分别固连在固定块413底端和活动板217顶端,采用这种设计便于提示医护人员夹紧的距离,避免夹持过紧,给患者带来了不适。
两组限位板218互相靠近的一端皆固连有四组第一弹簧219,且第一弹簧219互相靠近的一端皆固连有夹持板220,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夹持后提供一定缓冲,避免夹持过紧,影响患者血液循环。
夹持板220互相靠近的一端皆固连有防护垫221,且防护垫221的主要材质由橡胶构成,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增加夹持的舒适性。
上夹板315与下夹板312之间的第二螺纹杆311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317,且第二弹簧31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连在下夹板312和上夹板315上,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下夹板312与上夹板315未夹紧时,可始终保持分开状态,从而便于下次夹持。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夹持时,首先将需要夹持的部位放置在两组限位板218之间,在转动转动杆214,当转动转动杆214时会带动第一螺纹杆213一同转动,当第一螺纹杆213转动时会带动卡块212向下运动,当卡块212向下运动时会带动第一连接板215向下运动,当第一连接板215向下运动时会带动第一连接板215上的活动板217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板215右方的限位板218向下运动,从而完成夹紧,当需要调整活动板217的位置时,只需转动两组限位板218解除两组限位板218与第一连接板215和第二连接板216的抵接,即可向右拉动活动板217,从而对夹持板220位置的调整,在往反方向转动限位板218,使得两组限位板218重新恢复与第二连接板216和第一连接板215的抵接。
当需要对装置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下夹板312和上夹板315放置床体边缘,并分别将上夹板315和下夹板312放置到床板上下两侧,在转动转动环319,当转动转动环319时会带动螺纹套318一同转动,当螺纹套318转动时会带动螺纹套318向下运动,当螺纹套318向下运动时会带动套环313向下运动,当套环313向下运动时会带动上夹板315向下运动,从而使得上夹板315的底端和下夹板312的顶端与床板紧紧贴合,完成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