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3924发布日期:2021-12-08 10:4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2.低氧血症是重症肺部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机械通气是其主要治疗措施之一,但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往往伴有下垂部位肺不张,单纯依靠机械通气往往并不能完全使这些部位的肺泡重新开放,反而可能导致正常肺泡过度膨胀和气压伤,甚至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选择既能改善氧合水平,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的体位引流和肺复张策略对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俯卧位可显著改善氧合,减少肺内分流,在纠正低氧血症上比仰卧位肺复张更为有效。俯卧位时胸腔内压差的梯度较仰卧位时明显降低,显著改善肺内气体的不均匀分布,因此俯卧位时背侧实变的肺泡数量大大减少,而具有复张潜力的肺泡数量增加,同时胸壁顺应性下降,可限制正常肺泡的过度膨胀,从而达到良好的复张效果,改善低氧血症。另据报道,俯卧位肺复张通过对下垂部位塌陷肺泡的开放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减轻肺水肿,还可以减少炎性递质释放,减轻肺内皮细胞损伤。综上,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采用间断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需要俯卧位通气的患者大多带有各种管道,如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桡动脉测压管、胃管、尿管等,俯卧位通气翻身时要由专人看护这些管道,以防止管道打折、脱出;防止深静脉置管打折、脱出,保证各种药物的持续、有效泵入。当前多使用俯仰位通气垫来进行辅助患者进行俯仰位治疗,但容易产生压疮,不能根据患者肢体特征分段式调整高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内容实现的:
5.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依次由上往下设置的防压垫、调高垫、基垫和设置在基垫一端的控制端;
6.所述防压垫包括左垫和右垫,所述左垫和右垫结构相同,均沿中线两侧分为支撑层和气柱层,所述支撑层呈波浪状,所述气柱层由支撑层的浪凸部分向一侧延伸出的若干气柱组成,所述左垫和右垫的支撑层沿中线对接,气柱层交错设置在相对的支撑层浪凹区域组成防压垫;
7.所述调高垫由充气垫组成,与防压垫和基垫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垫由软质材料制作,与控制端一体连接;
8.所述控制端内安装有隔膜泵和与所述隔膜泵连接电源、通气管路,控制端顶部设置若干正压开关和负压开关与隔膜泵连接,控制端侧方设置有通气管路仓,所述通气管路
排布在通气管路仓内。
9.进一步地,所述防压垫、调高垫被分为3

5个位置对应的独立充气部分。
10.进一步地,所述隔膜泵的数量与独立充气部分数量对应,每个隔膜泵均通过通气管路与防压垫和调高垫的各部分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压垫的气柱层循环交替充气,够预防卧床患者全身受力部位产生压疮,可以动态调整患者的受力部位,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力坏死,且气柱通道能增加全身的通气面积,加快风干汗液,保持全身皮肤干燥,避免全身的浸润损伤及压迫性损伤,减少并发症。
13.(2)本实用新型高度调整灵活,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对不同肢体所在区域进行高度调节,方便放置各种管路,方便调整头部和下肢高度,避免面部水肿和肢体血栓。
14.(3)本实用新型的防压垫和调高垫均可从装置上拆卸,易清洁保证卫生安全,易折叠收纳不占用空间,不易受损,基垫层能够降低调高层的摩擦损伤,增加耐久度。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俯卧位通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俯卧位通气装置的分区结构示意图;
18.图3俯卧位通气装置的防压垫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
防压垫、11

支撑层、12

气柱层、2

调高垫、3

基垫、4

控制端、41

通气管路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实施例
[0023]
参阅图1

3所示,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依次由上往下设置的防压垫1、调高垫2、基垫3 和设置在基垫3一端能够控制正压充气和负压抽气的控制端4;所述防压垫1能够循环交替充气避免压疮,包括交错设置的左垫和右垫,所述左垫和右垫结构相同,均沿中线两侧分为支撑层11和气柱层12,所述支撑层11呈波浪状能够支撑气柱层12,所述气柱层12由支撑层11的浪凸部分向一侧延伸出的若干气柱组成,所述左垫和右垫的支撑层11沿中线对接,气柱层12交错设置在相对的支撑层11浪凹区域组成防压垫1,所述防压垫1被分为3

5个位置对应的独立充气部分,能够对应患者的头部、胸部、腹部和下肢等区域,独立调节每个区域的气垫高度和受力状态;所述调高垫2由充
气垫组成,与防压垫1和基垫3可拆卸连接,所述调高垫2被分为3

5个位置对应的独立充气部分,能够对应患者的头部、胸部、腹部和下肢等区域,独立调节每个区域的防压垫1高度,所述基垫3由软质材料制作,与控制端4一体连接能够保护调高垫2不受磨损;所述控制端4内安装有隔膜泵(型号为vc0101e)和与所述隔膜泵连接电源、通气管路,所述隔膜泵兼具正压充气和负压抽真空的功能,隔膜泵的数量与独立充气部分数量对应,每个隔膜泵均通过通气管路与防压垫1和调高垫2的各独立部分连接,控制端4顶部设置若干正压开关和负压开关与隔膜泵连接控制防压垫1和调高垫2各区域的充气状态,控制端4侧方设置有通气管路仓41,所述通气管路排布在通气管路仓41内,能够排列收纳通气管路,保护通气管路不被压迫和损坏。
[002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应用为:
[0025]
使用时,根据患者身上的置管区域调整防压垫1和充气垫的高度,流出足够的管路空间,避免压折管路,能将患者翻身至俯卧位,双臂与身体平行,头略偏向呼吸机一侧,根据需要调整面部区域调高垫2高度,可垫马蹄形软枕,定时调整正压开关和负压开关使防压垫 1的气柱层12循环交替充气,定时调整下肢区域的调高垫2高度避免形成血栓。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压垫1能够预防卧床患者全身受力部位产生压疮,可以动态调整患者的受力部位,保持全身皮肤干燥,减少并发症,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对不同肢体所在区域进行高度调节,方便放置各种管路,避免面部水肿和肢体血栓。同时装置可拆卸易清洁,保证卫生安全,易折叠收纳不占用空间,不易受损耐久性良好。
[002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7]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