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清洗喷头及口腔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7124发布日期:2021-07-23 14:1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U型清洗喷头及口腔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型清洗喷头及口腔清洗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口腔健康,除了日常的刷牙清洁方式,人们还经常采用如冲牙器等清洁方式,而采用的冲牙器质量也备受关注,现有的冲牙器种类繁多,一般常用的为单喷水嘴的冲牙器,此类冲牙器主要是通过内部的水泵抽取清洗液至喷水嘴处进行冲喷清洗,达到自动清洗牙面的效果,但由于仅设置单一喷水嘴,若要清洗牙齿周面、舌苔和内唇面,将会耗费较长时间,且喷水嘴的喷水面积较小,易形成清洁死角,清洁效率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型清洗喷头;还公开一种口腔清洗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u型清洗喷头,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刷颈与喷头,沿所述刷颈的轴向贯穿设置有第一通水腔,所述喷头包括与所述刷颈固定连接的安装段、及由所述安装段的两端延伸而出的第一清洗段和第二清洗段,所述第一清洗段和第二清洗段之间形成牙齿清洗腔,所述第一清洗段和第二清洗段的两侧壁分别按间隔距离设置有若干第一喷水嘴和第二喷水嘴,于所述喷头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喷水嘴、第二喷水嘴及第一通水腔设置有第二通水腔。

上述的u型清洗喷头,其中所述安装段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过渡段,所述第一清洗段和第二清洗段分别与两组所述过渡段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过渡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清洗段和第二清洗段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通水腔贯穿所述过渡段、安装段连通所述第一喷水嘴、第二喷水嘴与第一通水腔。

上述的u型清洗喷头,其中所述第一清洗段与第二清洗段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清洗段平行于所述第二清洗段。

上述的u型清洗喷头,其中所述喷头的首端至所述刷颈的末端的宽度渐大。

一种口腔清洗器,其包括任一所述的u型清洗喷头、及与所述u型清洗喷头安装连接的清洗器主机。

上述的口腔清洗器,其中所述清洗器主机包括手柄、及内设于所述手柄的喷洗装置,所述喷洗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通水腔连通。

上述的口腔清洗器,其中所述喷洗装置包括储液罐、水管和水泵,所述储液罐内设于所述手柄,所述水管连通于所述第一通水腔和储液罐,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管上。

上述的口腔清洗器,其中所述水管延伸设置于所述刷颈中,且所述水管与所述第一通水腔相适配连通。

上述的口腔清洗器,其中远离所述喷头的所述刷颈的一端沿轴向设置有防漏安装槽,所述水管相适配地安装于所述防漏安装槽内,且所述水管与所述防漏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上述的口腔清洗器,其中所述手柄内还设置有电池和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巧妙,通过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清洗段和第二清洗段,以取代传统式单喷水嘴的喷头,以围绕形成用于同时清洗牙齿内外侧面的牙齿清洗腔,并且配合所述第一喷水嘴和第二喷水嘴,在所述第一通水腔和第二通水腔的作用下,有效地实现对牙齿内外侧面全方位清洁的同时,也对内唇面与舌苔进行清洁,缩短口腔清洗时间,避免出现清洁死角,极大地提高口腔清洁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型清洗喷头,其包括一种u型清洗喷头,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刷颈1与喷头,沿所述刷颈1的轴向贯穿设置有第一通水腔11,所述喷头包括与所述刷颈1固定连接的安装段21、及由所述安装段21的两端延伸而出的第一清洗段231和第二清洗段232,所述第一清洗段231和第二清洗段232之间形成牙齿清洗腔25,所述第一清洗段231和第二清洗段232的两侧壁分别按间隔距离设置有若干第一喷水嘴241和第二喷水嘴242,于所述喷头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喷水嘴241、第二喷水嘴242及第一通水腔11设置有第二通水腔12。

具体地,通过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清洗段231和第二清洗段232,以取代传统式单喷水嘴的喷头,以围绕形成用于同时清洗牙齿内外侧面的牙齿清洗腔25,并且配合所述第一喷水嘴241和第二喷水嘴242,在所述第一通水腔11和第二通水腔12的作用下,有效地实现对牙齿内外侧面全方位清洁的同时,也对内唇面与舌苔进行清洁,缩短口腔清洗时间,避免出现清洁死角,极大地提高口腔清洁效果和效率。

进一步地,根据实际设计需要,可自由设定所述第一喷水嘴241、第二喷水嘴242的设置数量,具体地,所述第一喷水嘴241、第二喷水嘴242分别设置有六组。

较佳地,所述安装段21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过渡段22,所述第一清洗段231和第二清洗段232分别与两组所述过渡段22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过渡段22分别与所述第一清洗段231和第二清洗段232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通水腔12贯穿所述过渡段22、安装段21连通所述第一喷水嘴241、第二喷水嘴242与第一通水腔11;根据喷头的实际设计,自由设定所述过渡段22的长度和角度,以调整所述牙齿清洗腔25至合适尺寸,进而控制所述第一喷水嘴241和第二喷水嘴242对牙齿的水体清洗压力,避免因水压过大而造成牙龈出血或因水压过小而影响清洗效果,减少清洁死角,进一步提高口腔清洁度和使用舒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清洗段231与第二清洗段23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清洗段231平行于所述第二清洗段232,以保证所述第一喷水嘴241和第二喷水嘴242对牙齿的水体清洗压力均匀适宜,能够有效地对牙齿内外侧面、舌苔和内唇面进行全面清洗,提高口腔清洁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的首端至所述刷颈1的末端的宽度渐大,进一步提高使用舒适感。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口腔清洗器,其包括任一所述的u型清洗喷头、及与所述u型清洗喷头安装连接的清洗器主机。

较佳地,所述清洗器主机包括手柄3、及内设于所述手柄3的喷洗装置,所述喷洗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通水腔11连通;具体地,所述喷洗装置包括储液罐41、水管42和水泵43,所述储液罐41内设于所述手柄3,所述水管42连通于所述第一通水腔11和储液罐41,所述水泵43设置于所述水管42上;所述水泵43工作,将置于所述储液罐41内的清洗液经由所述水管42抽取至所述第一通水腔11中,并通过所述第二通水腔12分流至所述第一清洗段231与第二清洗段232处,经由所述第一喷水嘴241和第二喷水嘴242喷出清洗液,以实现对牙齿内外侧面、舌苔和内唇面进行全面清洗,提高口腔的清洁度。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42延伸设置于所述刷颈1中,且所述水管42与所述第一通水腔11相适配连通;具体地,远离所述喷头的所述刷颈1的一端沿轴向设置有防漏安装槽,所述水管42相适配地安装于所述防漏安装槽内,且所述水管42与所述防漏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可采用如防水胶、防水棉等任意防漏结构;所述水管42与所述防漏安装槽相适配地安装,提高输水可靠性,且所述密封结构进一步提高防泄漏性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手柄3内还设置有电池51和电路板52。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将所述u型清洗喷头安装于所述清洗器主机上,以使所述水管42与所述防漏安装槽安装连接,向所述储液罐41内注入清洗液,启动所述清洗器主机,以使所述水泵43工作,从而驱使清洗液依次经过所述水管42、第一通水腔11和第二通水腔12并经由所述第一喷水嘴241和第二喷水嘴242喷出,将所述喷头置于口腔中,以使牙齿处于所述牙齿清洗腔25中,进行清洁牙齿、舌苔及内唇面。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巧妙,通过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清洗段和第二清洗段,以取代传统式单喷水嘴的喷头,以围绕形成用于同时清洗牙齿内外侧面的牙齿清洗腔,并且配合所述第一喷水嘴和第二喷水嘴,在所述第一通水腔和第二通水腔的作用下,有效地实现对牙齿内外侧面全方位清洁的同时,也对内唇面与舌苔进行清洁,缩短口腔清洗时间,避免出现清洁死角,极大地提高口腔清洁效果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